风雨跑马楼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千年古镇宁溪,有许多老街和老宅,它们被时间慢慢地侵蚀,只留下点滴废墟。而小街居里那幢建于民国、形状奇特的跑马楼,就成了岁月行走后留下的一部史书,偶尔翻阅,回味无穷。
  小巷悠悠,行行走走,穿过宋街,仿佛穿越了几百年,才让我们来到它的面前。跑马楼悠然地坐在小巷的转角处,它停留在了过去的某一刻,而时间却不断地后退,把它丢弃在时光深处。历经日晒雨淋,饥寒露宿,它虽仍是当年的模样,却已经是衣衫褴褛,满脸沧桑。
  台门砌筑系仿西洋式灰雕,顶部是一个逐级而下的“台阶”,几棵野草挺立在那里,在寒冷的冬日里俨然已经枯萎。白墙,只在门框那里隐约能找到一点痕迹,也许是因为此处凹进去,少了点风吹雨打。而其他地方,被时间泼上了一桶墨水,一层一层地顺着墙壁流下来,浓得发黑,淡得发灰,又被青苔染了色,变成了一簇一簇的绿。
  门柱上的雕刻保存得较为完整,颇有上世纪早期的建筑特色。边缘坑坑洼洼,不知道是被磕碰的还是被大雨粉刷的。那对联也是让人捉摸不透,和人玩起了躲猫猫。大门紧闭,在岁月的腐蚀下,铜锁生了锈,锁环失了踪,连木门板也已枯老。大门内一片寂静,让人徒生出一种老宅主人不在家的感觉。
  时间在流逝,宅子在变老,而那青色的门槛却面不改色,默默无闻地任人踩踏。门前鹅卵石半是青苔半发光,中心的一颗是红色石头,以圈状慢慢散开,仿佛平静的水面掉入了一块石头,荡起了小小的涟漪。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台门一边,小巷悠长,两侧石砌的矮墙身着青色绿纹的外衣,在夕阳下沉思。几根青竹越墙而出,在墙头摇摆着细长的身躯,似在观望。冬日的太阳早早地准备收摊回家了,它探出头,透过稀疏的竹叶,在小巷里留下斑驳疏影。因昨夜大雨的缘故,地上微濕,还有一堆一堆的水坑。看着寂静的小巷,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小巷。
  弯过小巷,跑马楼侧着身招呼着我们。只见一堵老墙虽黯然褪色,却如磐石一样。底部依旧是石砌的墙,十几扇石窗镶嵌在老墙间,花色各异,还有着不同的寓意。
  木门眉头紧皱,爬满了皱纹。铜锁犹在,却锁不住年轮一圈又一圈。推开那扇沉重的大门,“吱吱呀呀”的门轴转动声,随着脚步声慢慢放大,唤醒了沉睡的跑马楼。
  跑马楼主体室内结构为单檐二层,呈回字形,二楼长廊四通八达,就像是一个跑马场,因而被命名为跑马楼。听说房主王曰昭,从事打金、银铺生意,店号“王文华”。他在家中排行第四,绰号“打银四”,其制作的金银首饰工艺精湛、样式美观,山区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因而生意红火,赚了不少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修建了此宅。
  天井里,青石错落有致,两棵桂花树精神抖擞,让人丝毫闻不到冬天的气息。无意中走进一个房间,老式的大橱、小橱、脚桶、花板床……上世纪的家具一一摆放在那里,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民国时期。一道光透过木窗照进了老宅,在梳妆台的镜子上映出点点光斑。破旧的梳妆台是老人长满茧的手,留下了许多的尘灰,扫不去,褪不尽。角落里,风车兜兜转转,随着那一粒粒稻谷,飞进了寻常百姓家。“王文华四份置”“大清光绪三十二年荷月兴造”,这是王家留下的痕迹,也是一个大家族潮起潮落的印证。
  跑马楼的两对角,皆有楼梯。二楼是宁溪历史文化的缩影,在这里,古宅复活了。它穿梭在历史之中,把古井、古街、古道、古名人等宁溪的千年故事电影般地呈现给我们看。
  行走在楼道上,我不禁在想,这里曾住过怎么样的人,曾经发生过怎么样的一段故事。脑海里浮现了一个民国女子的身影,她悠然地走在老宅里,走过无数个春夏与秋冬;她倚在小窗边,看着屋檐下红色的灯笼在风中悠然地旋转,安然自在。脑海里浮现那句我一直很喜欢的话:“倚楼听风雨,淡看人生路。”
其他文献
我要向春天学习,要把  生长当成迫不及待的事情,把勃发  散在发丝里,把绿色长满我的  绣花裙,偶尔一点蒲公英  还要一朵迎春的黄,一小片  桃红,抑郁之时  下一场小雨,丝丝入扣  我把涌泉穴炙得火热,三阴交注满  红花的颜色  多美啊,早春  我的繡花裙充满了棉麻的呼声,它喜欢  绵长的雨水,喜欢喇叭坠落的  雷声,喜欢春的  大绿和绣花的声音
期刊
在林中工作  吃着三明治,  一头母鹿啃吃雪中的睡菜丛  相互观察,  一起咀嚼。  一架比尔飞來的轰炸机  在云层上面,  用咆哮充满天空。  那头母鹿抬起头,聆听,  一直等到那声音消失。  我也如此。
期刊
乌塘村在乌塘岛上,乌塘岛离东海岸线不远。站在大陆望过去,岛杂在一群岛里,像堆毛茸茸的飘浮物。  岛上不止一个村庄,乌塘村就有一个系列,为大乌塘、乌塘、小乌塘,村舍沿着穿岛而过的河流迤逦两岸。从时间上看,乌塘村出现得最早,照例是逃荒到岛上的人围垦海涂而成。可以想象当初海塘围成,吃足苦头的人们激动地围观,好块乌泱泱的土地啊!就叫乌塘了。  后面迁徙来的人越来越多,嫌地不够分,那就再从海里围一块。更大,
期刊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 1930-),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垮掉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旧金山,早年移居到美国西北部,在他父母的农场工作,1951毕业于里德学院,获得文学和人类学学位,后来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并在此间参加“垮掉派”诗歌运动,此时他翻译的中国寒山诗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致使他东渡日本,出家为僧3年,醉心于研习禅宗。1969年回到美国后,与他的日本妻子定居
期刊
曾经在修斯劳森林①自然野营  我睡在 杜鹃花下  整夜 花朵飘落  在一块纸板上 我瑟瑟发抖  双脚 插进背包  双手深深 插进衣兜  几乎 无法入睡  我想起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  一起睡在 一张暖和的大床上  我们是 最年轻的恋人  当我们分手时 依然才十九岁  如今我们的 朋友们都已结婚  你回到东部 在学校教书  我不在意 像这样生活  绿色山冈 漫长的蓝色海滩  可有时 睡在旷野中  我回
期刊
三月的降雪:  我坐在白光中读一篇关于你的  论文。你的诗,你的生活。  論文作者是我的学生,  他甚至还引用了我的话。  自我们在波特兰的一间厨房里开玩笑,已时过四十年  自你逝去,已时过二十年。  所有那些岁月以及一个个瞬间——  熏烤腊肉,砰然关上车门,  考验朋友的诗篇,  将成为又一个档案,  又一个不可靠的文本。  可是生活在厨房中继续  我们依然在那里欢笑,烹饪,  观赏雪景。
期刊
夜里,它踉踉蹌跄  越过大石头而来,它  受惊地停留在  我的营火范围之外  我走向那光的边缘  去迎候它
期刊
雨水开始朦胧,它从  隐秘的地方溢出,起初就像我的生活  一小点,一小点  沾上你的衣服,这活生生的  小饰物,它爱着我  它不见我的表白,愈来愈大  想用它的大嗓门提醒我  宝贝,我听见了  你的下降速度砸出了春天的血,砸在  衣架上漾开了玉兰,砸在树枝上  一朵桃花,砸在青苗上一行  油菜花,砸在我的心上  一首破碎的诗歌,砸  砸出一支枯萎的玫瑰,砸出我十指间  中年的老茧,砸烂  砸烂这雪
期刊
四月最后一周的一天下午  教甲斐①怎样抛掷短柄斧  让它转动一半就插进树桩。  他想起那斧子的头  没有柄,在商店  去取它,想把它作为己有。  门后,一根断掉的长斧柄  长得足以作这把斧子的柄,  我们标刻长度,把它  与短柄斧的头  还有工作斧一起拿到木砧上。  在那里,我开始用工作斧  給旧斧柄造型,最初  向埃兹拉·庞德学到的警句  在我的耳里鸣响!  “伐柯伐柯  其则不远”②。  我对
期刊
师父是衢州人。一想起岁月沧桑中的师父,就会想到那条清凌凌的衢江。好像远方有钟声不时撞响,促使我专程去看望四十年未见的师父。  能在我内心得以确认的师父,不仅须在赖以谋生的技能上过人,更须人品高尚,为人光明正直。我没有正儿八经拜过师父,这个徒弟也是自封的,不过,他自来就当我弟子看待。从悉心的言传身教和彼此间的眼神交流,好像早就铸成心灵上的默契。  当列车放慢车速,“衢州站” 三个熟悉的暗红色大字缓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