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民诉法情形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探讨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8月31日,《民事诉讼法》进行了新的修改,终于把学界呼吁多年的民事执行活动纳入了民行检察监督的范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2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至此,高检院在各地方基层院试点将近两年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获得了民事诉讼法上的支持。修改后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了检察院有權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对监督范围、监督方式并无具体细则。高检院在地方实施民事执行监督试点工作,探索了一些民事执行监督经验,但是至今还没有发布具体的指导意见,致使司法实务中各地检察院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非常不利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开展。本文拟在高检院具体的工作规范出台之前,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置于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新环境,来探讨一下司法实务界,特别是民行检察视角下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监督什么
  2011年3月,“两高”会签的《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了检察院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五种情形进行监督:“1、人民法院收到执行案款后超过规定期限未将案款支付给申请执行人的,有正当理由的除外;2、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02条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或者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异议、复议申请后,无正当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裁定的;3、人民法院自立案之日起超过两年未采取适当执行措施,且无正当理由的;4、被执行人提供了足以保障执行的款物,并经申请执行人认可后,人民法院无正当理由仍然执行被执行人其他财产,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5、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该工作通知采取列举的方法列出了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的范围,与现在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的规定,显得过于狭窄,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确定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应该是涵盖民事执行活动的全过程的,包括从执行案件的受理到执行活动结束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并且也当然的包含了人民法院及执行人员在执行程序中的活动,如确有错误的执行裁决和违法的执行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总结来说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不仅从执行案件本身去监督,也监督执行人员在执行程序中的行为,是一种全方位的监督。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如何监督
  1、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写入了检察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发检察建议,笔者认为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中也可以把向人民法院或者执行机关发检察建议作为基本监督方式。检察建议相对于抗诉、纠正违法通知书、更换办案人员是较为柔和的监督方式,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更易接受。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主要应用于:不当的民事执行裁定,违法或消极的执行行为;不履行或者怠于履行执行职责;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决定采取执行措施、不予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调查、搜查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等违法情形。但是由于检察建议对被建议方没有强制力,尤其是修改后民诉法对检察建议效力的约束性无具体硬性规定,使得检察建议的效力大打折扣,所以需要对检察建议在民事执行活动的运用作出进一步的规范,界定检察建议的范围、内容和效力。
  2、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中,对于可以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的错误裁定,可进行抗诉。2011年“两高”会签的《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没有给予抗诉的相应规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执行监督方式也无明确规定。那么检察机关对执行裁定能够进行抗诉呢?根据执行裁定的特征,它实际是对原裁决等法律文书的重新审查,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实体意义的新裁定,从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利和检察机关抗诉的一般规律角度,对执行裁定的抗诉存在设置的基础和条件。对执行裁定的抗诉,是对法院执行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法律文书过程中作出的裁定所进行的抗诉,不包括检察机关在监督执行环节过程中发现原裁定错误提出的抗诉,因为后者实际上仍属于对审判活动的监督。
  3、对于执行人员的涉嫌渎职行为,可采用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更换办案人建议书。对执行人员有严重违法的,检察机关向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要求法院纠正违法行为,并追究当事人的纪律责任。 如在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侵吞或者违法处置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款物的;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的;其他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不依法履行职务,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影响公正司法的诉讼违法行为。人民检察院发现审判人员、执行人员在审判、执行过程中应当回避但未回避,或者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调查,其继续承办案件将严重影响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的公正性,可以建议人民法院更换办案人。
  4、刑事调查。发现执行人员徇私枉法、索贿受贿、截留侵占执行款物或执行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涉嫌犯罪的行为,可以移送本院其他部门进行初查和立案侦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办案流程
  1、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的启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启动主要应该来源于执行案件当事人的申请。检察机关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自身权益的处分权,不能随意干预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也要在合法的范围内尊重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所以在无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启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但是也有例外,需要检察机关自行启动民事执行监督程序的,如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这也说明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的来源,一为当事人的申请,二为检察机关自身发现。
  2、对于符合前文所述的民事执行监督范围,检察机关应当受理案件,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立案之后检察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包括调阅案卷材料,询问相关人员等。通过调查取证之后,决定提出检察建议的,应当制作《检察建议书》,在决定提出检察建议之日将《检察建议书》连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级人民法院,并制作决定提出检察建议的《通知书》,发送申请监督人、控告人、举报人;决定发出纠正违法通知的,应当制作《纠正违法通知书》,在决定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之日将《纠正违法通知书》连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人民法院执行活动违法行为不存在或者不构成的,应当作出不予监督的决定,并在决定之日制作《不予监督决定书》,发送申请监督人、控告人、举报人。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德兴市人民检察院,江西 德兴 334200)
其他文献
摘要:法定许可是指根据版权法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已经发表的版权作品,可以不经版权人许可,但是必须按法律规定向版权人支付报酬的,并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相关权益的法律制度,其实质是将版权中的某些权利从一种绝对权降格成为一种获得合理使用费的权利. 2001年的著作权法的修改有利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扩大保护范围,同时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与国际条约、公约接轨的一个重要举措。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此
期刊
笔者结合当前人民检察院反贪部门在侦查工作中追赃工作实际,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反贪部门追脏工作,完善反贪追赃工作机制,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当前反贪部门在追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立法上的不完善,给追赃工作带来困难  1、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拒不退赃者在定罪量刑加重处罚  对如数退赃者和拒不退赃者在定罪量刑上没有明显区别规定。这种立法上的不完善,导致贪污贿
期刊
引言:为有效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利益和被害人权益,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对犯罪所得及时采取追缴措施,并与我国已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有关反恐怖问题的决议的要求相衔接,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增设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以下简称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这一规定是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符合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但同时由于作为首次的规定,尚缺乏必要的实践经
期刊
检察文化已成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察文化日益成为凝聚队伍、提升素质、增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基层院检察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认为检察机关搞检察文化建设是多余的,是与中心工作相违背的,有的基层院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如改善办公条件和装备等,有的基层院则把检察文化建设简单同于搞一些文艺、体育、娱乐活动。因此,正确认识检察文化对基层院建设很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刑事犯罪问题一直是理论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新刑事诉讼法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以特别程序的形式纳入法律规定,尤其是该法第二百六十七条将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成为本次新法修订的亮点之一。这种进步不仅解决了以往法律援助制度中存在的时间紧、准备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或敷衍了事等问题,而且有利于充分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既是贯彻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必然要求,也遵循了刑事诉
期刊
摘要:公证以“信”为其立业之基,公证制度之“信”,主要体现为公民对公证活动及公证结果的评价、认同和接受度,本文从公证公信力的概念和类型入手作相关探讨,提出公证环境对公证公信力的影响与改良建设。  关键词:公证;公信力;公证体制;公证质量  公证是由国家专门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证明活动,其公信力是公证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在公证实践中,公证却面临着诚信流失的危机。面对公证的失信,有必要探
期刊
今年6月份,南阳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一改双优”活动,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了重要位置。在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跟踪百家新建企业,问效百个审批项目,追究百起渎职责任”被称为护航企业发展“三百”行动。我院为了对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开展好护航企业发展“三百”行动,结合市院年初确立的“调查研究年”活动,专门成立了 “全县中小微企业专题调研小组”,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行政执法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最根本的症结就在于对行政执法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本文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法律依据入手,对检察监督的范围及方式进行探讨,以期对完善检察监督有所裨益。  关键词:检察监督;法律依据;范围;方式  一、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法律
期刊
摘要:从刑事案件的证据分类和主客观证据的特点入手,根据司法实践,分析了转变证据审查模式的实际困难,进而对如何转变证据审查模式,综合运用客观证据为办案服务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客观性证据;审查起诉;犯罪重建  作为诉讼的灵魂,证据的使命在于使法律事实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事实,在某种意义上,整個诉讼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收集、固定保全、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证据可以分为主
期刊
摘要: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科学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 ,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最大程度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有利于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被并称为当下“三大社会公害”。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