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优化护理措施

来源 :医学概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优化护理措施。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09月-2020年10月的50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无吞咽功能障碍组及吞咽功能障碍组,分析其疾病产生因素。结果对于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多发病灶、进食依赖、进食时间长、食物类型以及牙齿缺失都是其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其危险因素较多,因此临床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护理,降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常见且多发的并发症,其会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进食困难以及免疫力降低等症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有研究发现[1],对于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其肺炎风险较高,而肺炎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临床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进行控制。对此本文旨在分析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优化护理措施,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9年09月-2020年10月的50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为29-78岁,平均年龄为(70.15±1.85)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不存在听力、语言、意识障碍;排除肺部感染患者;排除存在喉部疾病史患者;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意识模糊以及存在沟通障碍患者;排除临床基本信息欠缺患者。
  1.2方法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史、疾病史等,按照影像学诊断对梗死数目、部位、大小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制作调查问卷,在发放问卷之前,要由专门人员讲述研究的主要目标以及意义,告知患者该调查为匿名调查,提高其配合度。调查期间研究者要耐心回答患者疑问,指导其正确填写调查问卷,填写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
  1.3观察指标
  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统计研究资料,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使用百分号(%)描述,行t和x2检验;当组间值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多发病灶、进食依赖、进食时间长、食物类型以及牙齿缺失都是其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脑供血不足的影响,其很容易产生各种症状,死亡率较高。对于脑梗死患者,其病情发作之后,部分患者很容易产生吞咽功能障碍,这会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带来影响,会引起心理障碍以及营养不良等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窒息,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可知,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产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基础疾病、多发病灶、高龄、牙齿缺失、食物形态以及进食时间等[2]。且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也会越来越高。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的逐渐降低,不但会降低其神经末梢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食管以及咽喉功能,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结构性变化,进而对吞咽功能的协调性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恢复,首先要对患者实行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为患者讲述吞咽功能障碍对自身所带来的影响,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重视程度。通过宣传手册、口头教育等方式普及吞咽功能障碍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以及危害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在就餐时,要告知患者家属保持就餐环境的干净整洁,进食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坐位,促进食物下行,对于坐起困难患者,要保持半卧位;如果条件允许,要尽可能告知患者自主进食,降低进食依赖,患者进食期间不要说话,以免产生呛咳现象,进食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其次,要对患者实行饮食干预。按照平衡膳食的比例、种类以及患者饮食习惯制定饮食方案,选择吞咽难度较小的食物。不要食用刺激性较强食物,防止引发呛咳。最后要引导患者实行吞咽功能训练,强化其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通过示范、讲解等方法对患者实行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告知其遵照医嘱锻炼对于病情恢复的重要作用。内容包括头部控制训练、吞咽训练以及舌运动训练等。患者家属则要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訓练情况进行严格监督,进而促进其病情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多发病灶、进食依赖、进食时间长、食物类型以及牙齿缺失都是其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说明对于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其危险因素较多,因此临床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护理,降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
  综上所述,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和多种因素有关,临床需要对患者的高危因素加以重视,为了能够减少吞咽功能障碍的产生,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苗喜芳. 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中应用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30(13):2321-2323.
  [2]蔡敏, 赵珏人. 专案护理模式对长期鼻饲患者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20, 27(4):38-41.
  (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其他文献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各有优劣势,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以基础护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例,是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信息化时代的中职护理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混合式 基础护理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不仅调动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采用阶段式带教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我院实习的4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教学方法,研究组运用阶段式带教法进行护理教学。分析两种带教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 参照组实习生综合能力、实践操作以及理论知识等实习效果成绩与研究组比较均显著更低,P<0.05;对照组实习生对带教
期刊
摘要:探究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选取91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方式,观察组采用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的护理接受程度、满意度。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医护人员对本组患儿进行常规的疾病检查、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门诊患者116例,时间选择阶段在2020年1月~2020年8月,根据实施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两组临床干预后的改变情况加以比对。结果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门诊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做好导诊、排号等工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在接受个性化护理以后的恶心呕吐不适应症护理效果。方法:筛选88例我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收的肝癌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操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适应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适应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癌介入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5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形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心理护理干预提升白血病患者PICC留置率及其并发症防治。方法: 140 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不同的方法观察其PICC留置率及随后的护理效果(焦虑自评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白血病患者PICC留置率提升(P<0.05);实验组病人的焦虑得到显著改善,其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情绪功能显著改善,其疲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暴力行为产生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且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护理措施对暴力行为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统计1周、4周、8周发生的暴力事件次数可知,在预见性护理措施不断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呈现出暴力行为发生率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在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工作时,可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为消除我院临床医生对我科室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怀疑,查找原因和制定预防措施,从而加强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我科室《临床沟通记录》和Ⅸ差错事故登记》中有关血常规的记录,对病人重采标本检测、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以及自查。结果:临床医生对我科室血常规检测结果是有抱怨,怀疑结果不准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结论:医生对检测结果有抱怨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采用多种预防措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于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 PICC 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病例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集束化护理、常规PICC导管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置管时间以及舒适度进行调查记录。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比较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