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游戏化教学法,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助推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热情。本文结合笔者经验,从动手操作游戏、生活游戏和竞争游戏三个角度,就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游戏化 小学数学 应用
游戏化教学策略,是一种在玩中学的高效率教学模式,具备操作性好、趣味性强等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十分切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符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可以有效创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的活泼环境,进而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动手游戏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高度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利用游戏策略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学生是游戏的主体,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方面,主要是将学习者作为学习中心,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构建有效学习环境,从而来创造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能动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动手操作游戏。
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如此组织教学活动:①课前,按照座位位置,把四个学生(前后位)分为一组,让他们带一些图形物品,比如,前排左边的同学带圆形物品,前排右边的学生带长方形物品。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结合知識经验,初步认识图形;②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大家一起来找茬”游戏,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检查其他小组带错的物品。这个活动,与学生喜欢找茬的心理相贴合,可以激发学生游戏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认识图形;③开展图形认知活动。教师提出问题: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各个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图形的本质规律,从而加深学生理解程度。如此一来,学生不但参与了动作操作,还细心寻找了其他小组的错误,认识了错误问题,掌握了图形规律,从而更好提升了学习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发展心理特征,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学习,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而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愉悦,还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让学生在生活游戏中更好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当学生认识了五套人民币后,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①在课堂上模拟超市场景,让不同学生扮演销售人员和购物者。让学生学会计算物品价格、手中钱数、剩余钱数之间的数学关系,使学生掌握圆角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②设置一些突发状况。比如,销售人员突然发现了假钱(或者购物者发现了假钱),看看学生如何做。这个突发状况是为了考验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拓展延伸。在解决突发状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处理假钞的方法,比如,向公安机关举报,送到银行进行销毁等。并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识别假钱的方法,比如,看颜色、看水印、运用紫外灯、真假钱触摸对比等,帮助学生弥补生活经验。③做完游戏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比如,自己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知识(人民币计算知识),自己掌握了什么方法(如辨别真假钱的方法),如何正确根据物品价格选择所需要的人民币面额等,让学生更好理解人民币相关知识。④布置课后作业。这个过程中,需要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检验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购买计划,和父母一起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如卫生纸、蔬菜、水果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平台去应用所学知识。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能拓展学生见识,并让学生在总结应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进而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三、创设竞争性的游戏场景,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小学生普遍争强好胜,具有强烈的求胜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竞争性游戏场景,可以让学生在你追我赶中深入理解知识,这远比通过教师讲授所获得的知识记忆得更为深刻、有效。所以,教师可以立足学生心智特征,创设竞争性的游戏场景,让学生在游戏竞争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如此设置竞争性游戏场景:①读出每个学生的学号,并为每个学生分发小卡片,每个卡片上的数字不相同,教师拿着“+”“-”卡片。②进行小组比赛。六个学生为一组,每个学生手中拿着一个卡片,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卡片进行计算游戏,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只有当前一名学生率先计算出正确答案时,后一名学生才能上台答题。这个游戏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对抗性,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参与游戏的机会,调动了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的热情,进而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③进行小组PK赛。举行小组PK赛,优胜和优胜小组之间进行PK赛,落后和落后小组之间进行PK赛,从而制造出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这个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速度和计算欲望,给学生制造心理上的紧张感,让学生在紧张感鞭策下不断加快计算速度,从而提升学生运算效率。通过这个竞争性游戏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运算训练中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识,还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玩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差,自觉意识不强,需要教师控制课堂游戏纪律,以规避课堂成为游戏场所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如此可以更好提升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16):101-102.
[2] 石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12):82-82.
【关键词】 游戏化 小学数学 应用
游戏化教学策略,是一种在玩中学的高效率教学模式,具备操作性好、趣味性强等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十分切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符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可以有效创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的活泼环境,进而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动手游戏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高度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利用游戏策略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学生是游戏的主体,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方面,主要是将学习者作为学习中心,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构建有效学习环境,从而来创造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能动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动手操作游戏。
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如此组织教学活动:①课前,按照座位位置,把四个学生(前后位)分为一组,让他们带一些图形物品,比如,前排左边的同学带圆形物品,前排右边的学生带长方形物品。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结合知識经验,初步认识图形;②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大家一起来找茬”游戏,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检查其他小组带错的物品。这个活动,与学生喜欢找茬的心理相贴合,可以激发学生游戏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认识图形;③开展图形认知活动。教师提出问题: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各个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图形的本质规律,从而加深学生理解程度。如此一来,学生不但参与了动作操作,还细心寻找了其他小组的错误,认识了错误问题,掌握了图形规律,从而更好提升了学习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发展心理特征,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学习,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而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愉悦,还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让学生在生活游戏中更好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当学生认识了五套人民币后,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①在课堂上模拟超市场景,让不同学生扮演销售人员和购物者。让学生学会计算物品价格、手中钱数、剩余钱数之间的数学关系,使学生掌握圆角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②设置一些突发状况。比如,销售人员突然发现了假钱(或者购物者发现了假钱),看看学生如何做。这个突发状况是为了考验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拓展延伸。在解决突发状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处理假钞的方法,比如,向公安机关举报,送到银行进行销毁等。并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识别假钱的方法,比如,看颜色、看水印、运用紫外灯、真假钱触摸对比等,帮助学生弥补生活经验。③做完游戏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比如,自己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知识(人民币计算知识),自己掌握了什么方法(如辨别真假钱的方法),如何正确根据物品价格选择所需要的人民币面额等,让学生更好理解人民币相关知识。④布置课后作业。这个过程中,需要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检验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购买计划,和父母一起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如卫生纸、蔬菜、水果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平台去应用所学知识。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能拓展学生见识,并让学生在总结应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进而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三、创设竞争性的游戏场景,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小学生普遍争强好胜,具有强烈的求胜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竞争性游戏场景,可以让学生在你追我赶中深入理解知识,这远比通过教师讲授所获得的知识记忆得更为深刻、有效。所以,教师可以立足学生心智特征,创设竞争性的游戏场景,让学生在游戏竞争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如此设置竞争性游戏场景:①读出每个学生的学号,并为每个学生分发小卡片,每个卡片上的数字不相同,教师拿着“+”“-”卡片。②进行小组比赛。六个学生为一组,每个学生手中拿着一个卡片,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卡片进行计算游戏,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只有当前一名学生率先计算出正确答案时,后一名学生才能上台答题。这个游戏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对抗性,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参与游戏的机会,调动了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的热情,进而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③进行小组PK赛。举行小组PK赛,优胜和优胜小组之间进行PK赛,落后和落后小组之间进行PK赛,从而制造出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这个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速度和计算欲望,给学生制造心理上的紧张感,让学生在紧张感鞭策下不断加快计算速度,从而提升学生运算效率。通过这个竞争性游戏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运算训练中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识,还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玩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差,自觉意识不强,需要教师控制课堂游戏纪律,以规避课堂成为游戏场所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如此可以更好提升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16):101-102.
[2] 石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12):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