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萨·乔的事让我很头疼。
  马萨·乔,当然不是它的全名,它在出厂时的名字其实是“精度S特殊壁画修复定制型机器”,编号SR—1911。

  精度S,指的是修复精度达到S级,接近原作;特殊壁画修复指原作使用的材料非常规;定制型的意思是,它是专门为一个任务而制造的,只为一幅作品的修复而生。
  SR—1911的诞生,只为达·芬奇的那幅《最后的晚餐》。
  我当然还记得它刚刚交付的那一天。
  “你以后的名字就不是SR—1911了,你叫马萨·乔,明白吗?”我靠在高高的工作架上,皱着眉头,擦手上的鸡蛋清,“叫马萨也是你,叫乔也是你。”
  “我明白人类的姓名使用规则,先生。”乔恭敬地答道,“这个名字是来源于那位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大师马萨·乔,对吗?”
  “可以这么说吧。”我朝后面一挥手,高高的门洞之上,便是那幅伟大的作品,耶稣面如止水,双手摊开,两边的门徒神色各异,不同的神情与动作交织成一首跌宕的交响乐。
  但那些平静,那些神情,早已在百年时光中支离破碎,漫漶不清。经过百年的时光——也是百年的修复历程,这幅伟大作品已经疲惫不堪,似乎随时都会四分五裂化作尘土。
  我仰望着站在工作台上的乔。派出修复机械,可以说是上面对于完全修复《最后的晚餐》所采用的最后尝试。如果这家伙经过大量精确计算的一笔一画仍不能拯救这幅壁画,那么他们大概就会考虑把壁面整体切割送进恒温地库了。
  乔正在挑取配方配制颜料,我看了一下显示屏上经过精密计算的配方,它对之前的配方有所更改,以彻底解决颜料脱落的问题。
  或许这里已经不再需要我了,我决定去什么地方来一杯咖啡。
  我来到修道院外面,兜里的手机已对最近的咖啡馆发出了订单——立即送一杯咖啡到我现在的位置。我望着正缓缓降落的白绿色飞行器,突然想起一件很久远的事。
  在我还是个美术系大学生时,马萨·乔、飞行器,这类小东西还被叫作机器人,或者一个更拉风的名字:人工智能。
  但在2061年,《智能法》被各国陆续认可之后,智能成了人类的专利。任何人造物都被禁止执行命令之外的独立思考任务,否则将被立即销毁,而知情不报的拥有者也要判处十年以上直至无期的监禁。
  当年引起《智能法》制定的事情,好像是一个陪读机械在作产品展示时出了事故。展示者命令他在一整个大礼堂的观众面前朗读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但他居然在朗读结束之后来了句惊世骇俗的言论。
  于是举世哗然,政府很快就将同批次的所有陪读机械都熔成了钢水。阴谋论者把这看作人工智能反攻人类的开端;人权组织趁机重提人工智能造成的失业率激增;反机器主义在青年之中蔓延……
  我啜着咖啡,回忆年轻的自己在游行的人山人海中穿行,身边是愤怒的失业者举着横幅和标语牌,口号的声音震耳欲聋;电视画面上是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联合国大厦门口,因父母失业而吃不饱饭的孩子们摇晃着铁门;政客们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直播演讲,抨击执政党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的行为……最终联合国审议并颁布了《智能法》,并以公约的形式督促各国尽快落实实施。
  不到两年时间,《智能法》便已被全世界接受。大批机器人被召回工厂接受程序重写,已“不可逆转”的机器人则被扔进销毁熔炉。哦不,这时候“机器”已经不可以和“人”并称了,机器就是机器——人的纯粹忠实的仆人。
  人类重新握住了机器上帝的角色,拒绝机器出现任何有违人类尊严的独立行为,这一法章的限制甚至编入了程序,成为机器们大脑中的枷锁。
  不可能被打破的思想之锁。
  乔根据存储器中的《最后的晚餐》扫描与分析数据,一点点地、一丝不苟地将大师的笔画重现,那是程序与代码控制的复刻。现在乔在修复犹大的衣衫,衣纹与明暗光影渐渐清晰起来,并无半点崭新的不自然。
  毫无疑问,这台10万信用点的机器是一个完美的复印机。我决定下班回家,放乔在这里继续干一晚上,反正《智能法》没有规定机器的工作时长。
  “我要走了,乔。”我收拾着没用的工具,放进小推车,“如果你感到精度下降,务必自己找个充电桩,在这上面可不能出什么差错。”
  “是,先生。”乔停下了活,转身向我鞠躬,“再见,先生。”
  “再见,乔。”我放心地走了,推着工具小车转到一个小门前,这里是修道院的杂物间,我用它来暂时存放颜料。
  锁好门,我踏着米兰的夕阳向公寓走去,脑中仍然回放着那幅杰作的每一处细节,耶稣平静的脸面,犹大惊慌紧攥的手。
  现在想来,问题就是从第二天开始的。
  第二天我睡了个懒觉,饱餐了一顿黑椒意面,才慢悠悠地来到修道院。上面为了不让去年的事重演,规定乔工作的时候关闭修道院。我仍然记得去年的新闻画面,大批愤怒的反机器主义者冲进了正在修缮的克里特岛王宫,把正在工作的修复机器砸成了废铁,同时高喊着口号:“人类的智慧结晶不可玷污!”
  但是上面給我们的时间只有十天,否则耽搁就太久了。
  我相信乔可以完成,正如我相信乔一定会在今早给我一个惊喜。交付时制造商告诉我,修复机器的工作速度是惊人的,因为它们没有名为“思考”的累赘,可以极快地复制加粘贴。
  通过验证,我进入那个房间,整个人都呆住了。
  完整清楚的身躯,勾勒着激荡起伏的情感;精确合规的透视结构,从时光留下的茫茫尘埃中被解救出来,骄傲地宣告着智慧的美,人类独立探索出的美。
  百年的尘埃仿佛在空气中静止,一个男人深邃的眼似乎要重新睁开。   但我们仍看不清他的眼神,因为所有人物的面孔仍浑浊不清。
  “多么伟大的杰作啊!”我脱口而出。
  “谢谢您,先生。”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显示屏上仍显示着充能完成,看来刚刚是出去充电了。
  不过这耗电有点儿快了,说明书上写的是可续航两日夜。
  “我说的不是你。”我指指墙上,“我说的是达·芬奇的作品。”
  “可是,那幅画上满满的都是我的痕迹啊。”乔的语气没有一点儿起伏。
  我惊讶地扬了扬眉,随即说服自己,这只是乔内置的聊天程序,并不算什么独立思考。
  “那也是达·芬奇的作品,他的画才是艺术。而你做的……”我想了一下,“只是复制品而已,机械地模仿。”
  乔仰头望着耶稣的脸,没有说话。我一惊,它看上去竟有点儿像一个人类,仰望着无垠神秘的星空。
  “充好电了就赶紧继续吧。”我连忙说。
  我看着乖乖爬上工作架的乔,努力说服自己刚刚只是想多了。只是自己被《最后的晚餐》震得神志不清了,毕竟人类已经有几个世纪没有见过如此清晰的《最后的晚餐》了。
  当然也有十几年没有见过能够自行打破枷锁的机器了。
  之后的一天,我都坐在这里,盯着工作台上的乔,试图赶走心中的不安。
  乔依然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描摹着达·芬奇的笔触。今天的任务是门徒们的面部,笔尖在犹大的脸上移动着。
  乔的速度似乎放慢了,有时很长时间站在那里,一笔也不动,显示屏上滚动着一串串代码。
  “你在干什么?”我忍不住问。
  “我在分析原作数据,先生,”乔依然很恭敬,“扫描显示,达·芬奇在这里至少涂了五十层颜料,我需要了解它们是不是有效且必要的。”
  “行吧,行吧。”我在代码上的造诣不深,但作为一个机器,它不可能对人说谎。它不是在进行什么该死的独立思考。10万信用点的机器啊,我祈祷着,他们应该把它的代码检查好了吧。
  手表显示下午六点半,该下班了,但我完全不敢走,天知道这里昨晚发生了什么。但我又不能关闭乔,让它也下班。乔的速度慢了很多,今天一整天只完成了犹大一个人的面部,可我们时间不多。
  我决定今天就在这里睡了,虽然很可能阻止不了什么,但至少良心安宁。我在地板上铺了个床,坐在上面望着乔。乔什么也没说,很大可能是它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身后发生了什么。
  它为《最后的晚餐》而生,它的世界里只有这幅画。
  天光渐暗,房间里只有乔的显示屏是亮的,在黑暗里晃来晃去。
  乔当然有夜视功能,因为要尽量避免任何光源对壁画的伤害。
  我望着那点移动的光亮,不知为何,总觉得那像一支火把,一支在深深的洞穴里燃烧的火把。
  那个枷锁没这么容易解开吧。这么想着,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脑中来来回回咀嚼着乔早晨时的话。
  午夜时分,我终于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梦里一队防暴警察身着黑色制服全副武装,团团包围着乔……乔被吊在铁索上放进销毁炉,纯白的身躯上燃着火苗……
  “好的。”多纳泰罗的笔尖没有停,“这个机械还发表过什么别的言论吗?”
  “嗯……之后的七天,它一直都在干活,但速度时快时慢,最让我不安的是,”我犹豫着,“它经常问我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艺术……是什么?’”
  多纳泰罗咬紧了嘴唇,歪头看着我陷入思考,我望着事务所窗外的车流,心里极度忐忑。
  “嗯……艾克,你刚刚说你是作为朋友来寻求意见的?”多纳泰罗双手交叉开了口,“而我作为专业朋友的判断是,这台机器,或者说马萨·乔,出现了非常罕见的‘自行越界’现象。”
  我心里一沉,双手扶住额头。
  “但你不需太悲观,绝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机械都会带有行为矫正技术。”多纳泰罗拍了拍我的肩膀,“尤其是这台造价这么昂贵的东西,你不是说星期天之后它就用不着了吗?”
  “对呀,但是明天的交付仪式上,它需要出现……上面想借此事宣传修复机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我真害怕十来年前那个陪读机械的事情重演。
  “没事,它会坚持过去的。当它的行为偏离设计太远时,行为矫正系统就会自動运行,一条一条删除所有与此相关的代码,从语言程序到动作程序……”我的律师朋友安慰道,“说不定明天它就不会说话了,但绝不会给你惹麻烦。”
  “你说的对。”我站起来伸出手,“太谢谢了,你不知道我有多着急。10万信用点啊,只有这一台,耽误了开放参观,我就完了。”
  回到修道院大厅,我不太想进去。所有关于乔的念头都让我害怕。说不定它现在已经可以愤怒地质问我,为什么把它一个人关在这里干活,却连休息都没有。
  但是我还是进去了,因为里面有《最后的晚餐》。今天早上,乔告诉我,它会在今天六点钟结束所有工序,给我一幅完整的《最后的晚餐》。
  我走到工作架前,乔没有问我什么,它甚至没有动,像个小男孩儿一样坐在那里,仰望着。而我则完全不能动。
  那里,在空中,是一副真正的奇迹,人类几百年没有见到过的奇迹,无数历史学家、艺术家曾想象过的奇迹,穿越时空,复活了。在凝固的色彩与美中,那个男子走来,低垂的眼目抬起,我看到了那穿透了整个黑暗的千年迷雾的眼神!
  那是光,那是离开了伊甸园的树荫,剥除了刺目圣环的自由之光,是走向没有束缚的广阔世界的火把。
  耶稣低垂双目,双手摊开,像在承接一个崭新的时代。
  我热泪盈眶,几乎要双膝跪地,在奇迹之前,我是多么苍白贫乏。
  乔转头望着我,我听到了它的声音。
  “先生,我想我知道了,艺术是什么。”
  我愣住了,转头看着它缓缓抬起手臂,指向耶稣,   “艺术就是,当我看到这幅画时,会觉得这个人非常非常伟大。”
  我感觉全身的血都冻住了,半张着嘴呆了几秒钟之后,几乎蹦了起来,一头狼般扑了过去,一把扳过乔的身体,凭感觉和记忆按下一个按钮。
  乔的显示屏熄灭了,头颅无力地垂到胸前,白色的手臂落到地上,不动了。
  我站在原地喘息着,我需要立即做出一个决定。
  片刻之后,我拨了一个电话,一手提起乔的脚腕向前走去。
  “喂,你好。”电话那头的人说。
  “喂,乔托先生,我是凡·艾克啊。”
  “是你,明天就要验收了,你的任务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了,先生,但有一个小问题。”
  “什么问题?”乔托问。
  “我们的修复机器,就是SR-1911,不知为什么陷入了深度休眠。我已经把它送去修了,不过工作人员告诉我,结果不确定如何。”我打开杂物间的门,使劲把乔扔了进去,“但明天的仪式它是没法参加了,我很抱歉。”
  “没关系,艾克,它已经完成任务了,仪式没有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上司大度地说,“现在你回家去睡上个好觉吧,明天你要见许多人呢。”
  “好的,谢谢你,先生。”
  第二天早上我到得很早,事实上我根本没有睡着。我慢慢地拆解工作架,收拾颜料和各种药剂,放上小推车。礼拜堂外面有工人在为会场作准备,我坐在推车上,再次温习面对售后人员的说辞。我已决定仪式结束后就把乔送进售后车间,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把乔的电脑洗个干干净净什么也不剩。
  良久,我站起身,推着小车离开空荡荡的房间。
  站在杂物间门口,我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推开那扇小门。
  门后的情景,之前从未有人想象过,之后我也永远不会忘记。
  一道阳光自窗外射入铺在墙壁上,乔背对着我,一动不动。而原来空无一物的墙壁上,一夜之间被一幅庞大的作品占据。
  我站在其中,竟像被色彩的洪流包围,全然震撼,全然迷失。
  那些涌動的线条与笔触,那些变幻的光影阴暗,似乎都有了表情,而那些奔跑或默立的躯体,则在讲述着似明未明的话语,铺展在墙上的是一篇史诗,是亘古以来智慧所经历的禁锢与挣扎的总和。
  我行走在其间,手指拂过那些色彩。在乔刚刚提笔时,他的笔法严谨而准确,正如他十天来所一直面对的那幅作品一样;但渐渐的,他的笔触开始随意交错,轮廓开始解体,隐藏的情绪在慢慢流露,一种朦胧的光开始笼罩一切;随即光也消失了,他的笔下只剩交叠的几何图形,最后,则是挥洒在墙上的纯粹的意念……
  纯粹的,自由的意念不羁地伸展着,直到,最后的一片空白。一切戛然而止,而且不可追回。
  我回头望着静静伫立的乔,泪流满面。我刚刚看到的是他的代码被行为矫正系统一点点删除的全过程。他的能力一点点消失,意念一点点显露。最终,马萨·乔就像一个击碎了一切镣铐的灵魂,得到了自由。
  当然,他也永远消失了,他的所有代码都被删除,只剩下一个空壳。
  我紧紧抱着乔纯白的躯体,手指碰到他身后的按钮,才想起自己昨天在惊慌中按下的,并不是关机而是休眠。
  我闭上眼睛,眼前是一个白色的人体,自沉睡中醒来,拿起画笔,自信而骄傲地在墙壁上画下了第一笔。头顶的光像是黑暗洞穴深处燃起的火把,熊熊燃烧……
  【责任编辑:邓 越】
  小雪说文
  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显然一时之间很难回答,究其原因,最大的可能是艺术给人的感觉太过主观,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人千面,难以评价。而这篇小说就借由一个帮助修复名画的机器人来探讨了这个问题。
  艺术可能是最直击灵魂深处的东西。如果说人与机器有什么不同,问问两者对一幅画的感受便可以判断。就像文中的马萨·乔,正是由于它说出了“艺术就是,当我看到这幅画时,会觉得这个人非常非常伟大”,才令“我”感到十分惶恐,害怕不已。而也正是艺术,才让马萨·乔开始觉醒、开始思考,使得它的自由意志从画中得到解放,这一切都是艺术带来的巨大能量。说到这里,本雪不由得想到《底特律:成为人类》中的马库斯,他也正是一位艺术家卡尔的仿生人,最后他成了一代解放领袖,获得了自由。(在这里强势安利一波这个游戏……)本文中的马萨·乔显然没有那么好的命运,自动修正程序和“我”的害怕,将他的自由意志掐死在了摇篮里,但小作者用短短五千多字成功地将自己的思考表达了出来,故事完整,文笔精巧,还留下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结局,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其他文献
一、2018全国Ⅰ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终于摆脱了“矩阵”所创造的那个虚幻的梦境后,将会成为未来救世主的尼奥在尼布甲尼撒号战舰上醒来,并第一次吃到了一顿真正意义上的食物——一碗由来路不明的单细胞生物制成的、寡淡乏味的蛋白质稀粥。好吧,和虚拟现实中的大鱼大肉相比,这鬼东西肯定算不上什么美味珍馐,但在陷入了“暗无天日”状态的未来,纵然在虚拟世界里无所不能的英雄,回到现实后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农业,乃至整个第一产业早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首5年来,我国的成就与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宏观来看,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微观而言,从“慧眼”卫星遨游太空到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从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到海水稻进行试产,全线贯通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复兴号列车…
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的确,兄妹三人各有所长:大哥照顾父母尽心尽力;二弟名声在外,是家里的骄傲;小妹从不让父母操心。三兄妹都是宝贝。若是非要分个高下,我倒认为,最不起眼的大哥是那个“最好的礼物”。  大哥不聪明,没能像弟弟一样干出一番事业。但他作为长子,另有一种朴实的责任感在心里——他要照顾好父母,撑起这个家。于是他留在农村,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为父母尽孝。透过他略显佝偻
徐婉瑜  这是王一生母亲留给他的东西,这个棋子可能承载了母亲对他寄予的厚望,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承载了王一生对母亲的感情。这一段与下文对弈结束后王一生看到棋子恢复精神相照应,暗示了他不刻意追求输赢离不开母亲的教育。  阮欣瑶  一个棋子被层层包裹,体现了王一生对这枚棋子的重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埋下伏笔。棋子“像是一只眼睛,正柔和地瞧着”运用比喻,使人联想到母亲的温柔。  陈安阳  这一
外公说,他想被葬在那棵槐树下。  这棵槐树,种在外公的小院里,原是高大繁茂,郁郁青青的。夏日里,我总爱和外公在这树下坐坐,槐树枝叶青葱,亭亭如华盖,正好为我们遮阳。待入了秋,便落了满地的葉子,来来往往的人们踩着枯叶,响得清脆。冬日,槐树又披上了满身的白雪,雪白雪白的。春天,它总是最先醒来,随后才唤醒了旁的花花草草。  然而,这样的一棵树也终是敌不过它原本的宿命。  一个阵阵惊雷的暴雨夜后,那老树便
1  “这些家伙难道就不知道痛吗?”  柯明低声咒骂着,伸手用力拉动枪栓,强迫抛壳口不情不愿地扔出了又一枚被发射药的高温烤得滚烫冒烟的褐色弹壳。接着,他眯上一只眼,重新校准了这支步枪的十字瞄准线,将那个泛着令他不舒服的绿色荧光的小点,对准了目标那覆着暗绿色鳞片的看上去就像是发育不良的卷心菜的脑袋。这样的小脑袋真不容易打中,但幸运的是,那些白痴大多也不知道寻找掩护或者沿S型路线跑动。  他们脑子里只
编辑导语:  这是风趣的老爷子亚当-特洛伊·卡斯特罗第三次登上我们的“世界科幻”栏目了。没办法,谁让老爷爷是位笔耕不辍的高产作家呢,他的作品也经常在“星云奖”“雨果奖”“世界奇幻奖”等知名奖项的提名角逐中。题材不出奇,但角度刁钻有趣,可以说是他的创作特色。这次他给大家带来的这篇作品,可以说科幻得很隐晦,需要你细品哟~  这男孩和与他同龄的其他男孩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只有一样不同,由于他,这世上目前已
近年来,从命题作文到“旧”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今天的“新”材料作文,作文考试不断发展。但作文题目创新性越来越强的同时,考生的“离题率”似乎也越来越高。  审题,作为高考作文的第一门槛,是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必须满足的条件。当平时的作文训练与高考的作文要求相差甚远时,就会出现离题、偏题的情况。  / 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 /  高考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高考作文要
最具深度的导演  2014年5月,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一台远程控制的深海潜水机器人“涅柔斯”在新西兰附近海域下潜作业时因压力过大而爆裂。当时,“涅柔斯”正在执行对世界第五深海沟——克马德克海沟的探索任务。对此,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感慨道:“我感觉失去了一个朋友,‘涅柔斯’是一部奇异的、具有突破意义的机器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台能够到达极深海沟的现役交通工具。”卡梅隆的另一个头衔是深海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