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是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检验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方面。本项目通过调查、分析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就业期望与需求,了解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并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就业能力 研究生 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80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a close concern of students, families and society,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test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graduate training.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expectations and needs of basic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the project understands the employ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poses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employability; graduate student; basic medical
  研究生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群体,是国家的重要人才。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是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检验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会使毕业研究生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1]
  基础医学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水平专业储备人才,受专业特点限制,专业学习时间较长,学习压力较大,科研任务较繁重,在校期间用于参加生涯规划培训和工作实习的时间较少,缺乏实践锻炼,社会经验不足,研究生培养细分学科造成就业面较狭窄。多种因素叠加,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就业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了解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就业愿望与需求,才能更好地结合基础医学研究生特点,开展对策研究,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本次调查以电子问卷普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开展。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类研究生中收到有效问卷共186份,个别深入访谈5位学生。在调查对象中,从性别结构角度统计,男生70人,为被调查者总数的37.63%,女生116人,为被调查者总数的62.37%。从年级结构角度统计,硕士一年级学生为被调查者总数的15.05%,硕士二年级学生为19.89%,硕士三年级学生为11.29%,博士一年级学生为12.37%,博士二年级学生为17.74%,博士三年级学生为19.35%,还有4.3%为其他情况。从主要成长环境角度统计,城市环境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5.7%,城镇、县郊环境学生占29.03%,农村环境学生占25.27%。其中,家庭经济状况较富裕的学生占3.76%,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学生占64.52%,较贫困的学生占31.72%。综合上述数据,参与调查的对象基本能够代表复旦大学在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情况。
  1 调查结果和分析
  (1)就业定位。研究生主要是培养科研人才,尤其基础医学毕业研究生,是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对于毕业后是否愿意继续从事基础医学类研究工作的问题,13.98%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36.02%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会考虑”,表示“看情况”的学生占32.8%,表示“不愿意继续科研工作”的学生占17.2%。而在选择科研工作的原因方面,有24.19%的学生表示选择科研工作的原因是工作环境简单,22.58%的学生表示对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13.98%的学生表示愿意尽己力为国家基础医学研究做贡献,8.06%的学生表示选择科研工作是由于福利待遇优厚,还有4.84%的同学表示是由于可以充分施展个人才华,26.34%的学生未作答,这与不愿意继续科研工作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合。这表明受科研环境、科研兴趣的吸引,以及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担当,多数研究生愿意或考虑在毕业后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也有部分学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训练,更加了解了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将在就业阶段调整方向。
  (2)就业选择。在就业选择考虑因素方面,50%的学生首要考虑的是工作的上升空间,25.27%的学生首要考虑个人兴趣,20.97%的学生将工作报酬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选择“专业”、“单位文化”和“其他”的学生所占比例均低于2%。在就业选择所受影响方面,62.9%的学生表示由“自己”决定就业选择,选择“父母”和“男女朋友”的学生各占10%左右,选择“同年级同学”和“高年级同学”的学生各占5.91%,选择“导师”、“其他老师”、“亲戚朋友”的学生所占比例均低于3%。
  在186位调查对象中,有30.65%的学生最希望到高校、研究机构工作,22.04%的学生倾向于生物领域公司,16.13%的学生最希望到醫院、医疗服务机构工作, 9.68%的学生表示希望继续进行学业深造,倾向于国家重点单位和政府机关工作的学生各占4.84%,1.61%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其他情况的占10.22%。对于选择就业单位的原因中,选择“薪酬待遇”、“个人兴趣”、“发展前景好”、“专业对口,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所学”的学生各占20%左右,选择“工作稳定”的学生占10.22%,选择“父母期望”和“国家重点发展方向”的学生各占2%左右。   可以看到,半数的研究生在就业选择时主要考虑的是工作的上升空间,个人兴趣、薪酬待遇、专业对口情况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体现出“90后”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要充分表达自我意愿,我的工作我做主。
  (3)就业准备与需求。综合能力是研究生就业的关键,它包括专业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也包括社交能力、团队精神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等。就我校研究生而言,专业能力普遍较强。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除了要注重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之外,也应加强实用技能的培养。[2]有研究表明,信息收集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执行的能力、领导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情绪管理的能力等就业软实力仍是研究生就业的软肋,[3]而这些能力可以在校外实习和在校内参与学生工作中得到较大的锻炼和提升。
  此次186名调查对象中,在本科阶段有全职校外实习经历的学生占5.91%,在本科阶段有兼职校外实习经历的学生占52.69%,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占41.4%。而在研究生阶段有全职校外实习经历的仅占1.61%,有兼职校外实习经历的占18.82%,没有校外实习经历的占79.57%。对于在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工作经历(包括学校、院系、班级和党支部),有72.58%的学生有学生工作经历,27.42%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学生工作。由此可见,大部分基础医学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参与过学生工作,但具有校外实习经历,尤其在研究生阶段参加过实习的学生较少。
  在就业准备的自我认知方面,32.2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优势是“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强”,21.5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优势是“名校毕业”,17.74%的学生认为自身就业优势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16.67%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素养高”,11.83%的学生对自身的就业优势表示“不清楚”。而在最需要提高的就业能力方面,38.71%的学生认为是“个人能力(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31.18%的学生认为是“英语口语或第二外语”,28.49%的学生认为是“学历水平与专业水平(如发表高质量论文)”。这个结果反映了参与调查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等就业硬实力强,但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就业软实力弱的现状。
  基于以上“一强一弱”的现状,为了做好就业准备,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29.03%的学生表示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在目标单位争取实习的机会,27.96%的学生表示要积极培养专业能力以外的一两门技术,从而培养自身就业优势,27.42%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培养自身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11.29%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学校或研究院组织的就业活动,4.3%的学生表示积极向工作的师兄师姐询问就业后状况也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好方法。在对学校和研究院提供的指导与帮助方面,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学校与院系可以定期“开展校友座谈会”、“介绍本专业的发展进展”、“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还有30%左右的学生希望学校和院系可以在“就业心理压力疏导”、“就业政策解读”、“简历制作技巧”、“求职面试技巧”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
  (4)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简单说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可具体解释为: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目前,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学校一般没有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往往也是学生自愿参加。在参与调查的研究生中,62.9%的学生认为加强生涯规划教育非常有必要,可以为其就业早做打算;30.65%的学生认为在不影响科研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有必要接受生涯规划教育。这提示大部分基础医学研究生认为生涯规划教育对其就业是必要且有益的。
  对于在研究生什么阶段接受生涯规划教育方面,有42.47%的学生认为在入学时接受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比较好,有8.06%的学生认为应在论文开题以前接受指导,13.44%的学生认为应在中期考核阶段,有32.8%的学生认为在研究生最后一年接受生涯规划指导最有帮助,其他情况的占3.23%。这提示有超过一半的医学研究生认为应当尽早(入学或正式开题前)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关于获得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方面,超过60%的学生选择了“讲座”、“专业机构辅导”,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导师”、“辅导员”、“相关网站和新媒体”、“选修課程”,选择“家长指导”和“其他”情况的学生均不超过10%。对于是否希望学校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生涯规划”类课程方面,非常希望或者较希望开设类似课程的学生超过85%。这反映出认为生涯规划课程有益,且对此类课程有需求的研究生占绝大多数。
  在加强生涯规划教育方面,有一半以上的参与调查学生希望院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活动”,“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答疑解惑”,“定期开展与就业相关的讲座”,还有部分研究生希望院系可以“在党支部或团学联活动中,举办就业相关活动”。从调查结果看到,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和院系开展多元化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
  (5)就业心理。在与学生深入访谈中发现,很多毕业生缺少就业前的思考和心理准备,对自身和职业的了解程度都较低,缺乏职业规划。研究生就业心理也时刻影响着就业时的选择。研究生的就业心理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期待高,人职匹配程度不明晰。研究生经历了中考、高考、考研、考博等一系列竞争激烈的考试,在各类考试中拔得头筹、取得胜利,被他人视为 “成功者”。然而,面对课堂上甚少涉及,更从未考过的职业规划,他们比较茫然。面对可以选择的各种工作,可能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特长。对于从未亲身体验过的工作,更不清楚自己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否与心仪的职业相匹配。这一点在问卷调查中也有所反映:11.83%的学生对自身的就业优势表示“不清楚”。   ②理论知识多,社会实践少,经济利益重,社会责任轻。研究生通过对书本知识和在学校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这些理论知识在社会和市场中大多无法直接应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诸多知识和能力亟待提升。另一方面,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等其他学历的人而言,在求学过程中投入了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势必希望毕业后能够有更高的收入、加入更好的平台、取得更好的发展,以回馈之前的付出。不少研究生在就业时把“工资待遇”视为首要条件,只愿留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过分看中个人得失,忽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责任意识淡薄。这个问题,与问卷结果反映的情况相一致。
  2 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研究生接受了二十年左右的在校教育,是具备较高专业能力的人群,也是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学校、院系和社会,要携手通过多种方式,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在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等方面加强对研究生进行教育,为学生感受祖国的巨大发展成果提供机会,指导学生认清国家和国际形势,分析国家和社会面临的挑战,勇于承担起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国家需要的地方锻炼,发挥专业所长,把个人成长和人生价值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例如,脑科学既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前沿之一,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世界各国争相占领的研究领域。我国已经将脑科学及类脑研究写入“十三五”规划。为了加速推进脑科学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学校不仅要加大投入培养脑科学研究生,更要加强思想引导,提升学生毕业后继续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投身于党中央所确定的我国科技长远战略发展工作中。
  (2)完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和院系已开展了一系列生涯规划教育,设有专门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但是,研究生参与生涯规划教育,往往是靠自愿参加几次活动,或者寻求辅导员帮助,尚未形成要求和系统。基础医学生学习和科研压力大,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在繁忙的学业面前,往往较难付出实际行动参加生涯规划培训或活动。在院系层面,研究生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由辅导员开展,一方面一名辅导员要面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另一方面,辅导员普遍比较年轻,自身阅历和能力有限,有的辅导员自己也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生涯规划的困惑,因此,对于开展研究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据问卷调查中学生的需求,建议学校层面,能够组织从事生涯规划教育的专家和资深辅导员,开设专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学习机会。从而认清自我,了解形势,从整体上提升全体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同时,重视生涯规划教育的全过程性,从低年级开始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形成学生内在动力。院系层面,邀请书记、院长、专家介绍学院情况、学科发展、专业特点、行业趋势和国家需求等内容,分析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在学生活动中,增加生涯规划教育比例,例如: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邀请校友座谈等;推进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全方位完善研究生生涯教育体系,切实帮助研究生提升就业能力。
  (3)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培养的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家庭满意的、国家所需的工作,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导师更是培养研究生就业硬实力-专业能力的直接实施者。导师在强调科研工作、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应具有关心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意识,给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和实习时间,为研究生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打造基础,另外,基础医学研究生几乎所有学习和工作时间都在实验室,与导师朝夕相处。与学校和院系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相比,导师更熟悉了解学生的能力,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学生,对学生正确树立择业期望值,客观定位发展方向,起到切实指导的重要作用。学校和院系在开展导师培训、制定导师职责要求、对导师考核评价中,应加入注重培养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要求,形成全员关心、支持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氛围。
  (4)激发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为研究生与潜在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了桥梁。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基础医学研究生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于科研实验,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对社会了解不够,就业定位不清。可以通过宣讲以往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分享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或团队感受、建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实践经费支持和时间便利等方式,学校、院系和导师共同努力,携手创建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氛围,尤其是利用寒、暑假中较为集中的时间,让研究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增加与他人的交流,提升就业竞争力。
  (5)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在有的用人单位不便于接收研究生实习、有的学生无暇走出校园参加实践的情况下,学校和院系更要積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对就业单位信息进行较为系统的搜集和分类整理,加强交流与合作,举办校企对话,邀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人员与研究生面对面,为研究生及时了解就业动态和单位需求、认识自我优势和不足,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学生在校期间补就业能力短板、固就业优势强项。学校也应尽量为研究生搭建实习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尽力将研究生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所学在工作中有用武之地,提高研究生的就业适应性。
  3 结束语
  研究生是国家和社会重点且精心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质量,不仅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研究生个人和家庭的主要奋斗目标。研究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呈正向关系。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方面。本项目通过调查、分析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就业期望与需求,了解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提出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合理化建议。期望对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改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所帮助,而且对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德进.探讨硕士研究生如何提高就业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2013(6).
  [2] 王春莉.论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5).
  [3] 马海鹰.研究生就业能力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研究生,2016(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西方节日文化传播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一定环境的影响,既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微观环境。认识这些环境因素,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环境  习近平在北大考察时曾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而随着全球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叙事学 叙事结构  1 时空建构下的叙事原动力  “对时间的追忆中必然存在着具体的某个或多个空间。对于时间的流动性、空间的固定性,更能感知自身的存在。 因此,往昔追忆中的空间不仅承载着各类事件碎片,更是时间的标志而存在”、[1]电影作为一门时空艺术,其叙事要求建立在时空的基础上,讲述主人公在某地以及某个时间发生某事。《本杰明·巴顿奇事》讲述了本杰明生来是个疾病缠身的老人模样,走着一条
期刊
摘 要 作为历史学科的基本本特征,时序性代表的是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出发点。正确把握时序性,有助于学生获得对历史的整体性认识,形成初步的历史观。2012年深圳初中历史与社会正式改为初中历史,2015年初中历史第一年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本文从近三年的深圳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例,结合目前教学中的一些常规问题,剖析时序观念在目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时序观念 试题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尽早接触参与实际应用的相关技术活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应用的能力。笔者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触发电路的研究,对于其在专业课程中,如何进行信号检测、信号接入及信号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创新项目 单片机 触发电路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路控制,会用到晶闸管此类半控型器件,对于电路的控制,本课题通过用单片机控制的触发电路研究,解决现有
期刊
摘 要 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是中蒙俄经贸往来的中心枢纽。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和推进为满洲里学院的俄(蒙)语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满洲里学院俄(蒙)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所需的俄(蒙)语人才特点,提出了俄(蒙)语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 中蒙俄经济走廊 俄(蒙)语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
期刊
摘 要 在“内容为王”的互联网环境下,优质内容带来的审美享受与精神涵养越来越成为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用短视频讲好城市故事,将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更好地传递给受众,也是短視频助力城市形象建构的积极尝试。本文将以自媒体“二更更武汉”为例,研究其生产的短视频如何通过独特的个体叙事多维度构建和呈现武汉城市形象。  关键词 短视频 个体叙事 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
期刊
摘 要 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梳理宿舍文化的当前现状,同时结合贵州财经大学现有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实情,提出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创新性思考,即宿舍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创新等,对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创新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 宿舍文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 要 互聯网+的时代浪潮推动了线上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2018年国家教育部认可线上精品课程的推广能为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工作者带来福音。但国内市场上针对低年段小学生开发的高质量、广涉猎、强示范的线上精品课程仍存在大量空白。我们研究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方法,访谈对象30名,问卷调查对象743名。得出的结果如下:(1)线上课程应创新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形式。(2)线上课程应优化课程载体,精简教学时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创新,能够统筹线上、线下学习优势的混合式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日俱增。中职护理专业的“药物学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要点掌握不牢。本文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资源平台、问卷星答题、微课教学等线上方式与面对面教学等线下方式相结合并实际运用于教学中,有效实现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
期刊
摘 要 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调查发现,高中生作文写作主要存在写作兴趣不高、文思枯竭无内容可写、语言平平缺乏新意及写作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应从三方面入手,学生层面需要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及组织好读书交流会,教师层面应建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让写作贴近生活。家庭层面,家长应注意孩子书写工整,并鼓励孩子写作。  关键词 高中生 作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