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力推行以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由于过去采取的是传承型教育培养方式,创造教育与专业教学脱节。本文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认清现状,查找原因,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可见,大力推行以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
近年来部分高校为了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而增设了跨专业的选修课,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没有多少改革,工程实践训练仍局限于课堂和实验室,素质培养仍是教多做少,教师主导的多,学生主动自主的少;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对项目教学、小组教学、讨论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素质教育与教学方式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为此,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认清现状,查找原因,做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以天津科技大学为调查样本,分别向各学院发放抽样问卷共395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回收率99.7%。调查主要对象是我校理、工、文、管、经、艺等六大学科门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涵盖面较广。为使调查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采取在各学科门类抽取各年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大学生认可度高,学校重视程度增强。
自从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之后,各高校都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营造学校的学术氛围”的占67%;“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的占27.9%;“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占56.6%;“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78.9%;“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占42.1%。可见,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认可度很高,尤其是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
2.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目的。
在谈到参与科技新活动的目的时,27%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巩固”,51.2%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9.3%的学生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意”,12.5%的学生认为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打下创业成才基础”。可见,大学生科研意识和关注度在逐步增强。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平衡。
1.大学生参与率有所提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加科技普及性学术讲座的比例仅占44.4%,参加过科技创新性赛事的学生占19.9%,而有35.6%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活动。可见,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参与率有所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增强。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收获。
在实际参与科技活动过程中取得的收获情况,有如下统计:34.1%的学生认为锻炼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32.9%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21.3%的学生认为增加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实现了自己的科技创意,而仅有11.6%的学生认为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调整了自我的发展方向。
3.投入时间。
从学生对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投入的时间来看:63%的学生每周投入时间少于4 小时,23.3%的学生每周投入时间为4至8小时,5%的学生每周投入时间为8至12小时,投入时间达12 小时以上的比例仅为8.6%。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较少。
(三)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认识和评价。
1.在谈论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最有效的组织形式,54.8%的学生认为“定期举办科技讲座、科技论坛”;54.8%的学生认为“组织成立科研兴趣小组”;51.5%的学生认为“组织全校性科技竞赛”;45.4%的学生认为“组织成立科技型学生社团”;26.4%的学生认为“实行导研制”;18.8%的学生认为“定期开展学生科研立项评审”;34.5%的学生认为“开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专门课程”;25.9%的学生认为“设立校或院系级大学生科技园”。
2.在调查学生很少参加或不关心课外科技活动的主要原因时,认为“宣传力度不够”的占37.3%;“缺少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的占43.5%,学生不能比较放心地投入到科技活动中去;“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的占19.1%。这说明学生受第一课堂的压力影响,还不能在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投入较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3.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调查显示,40.8%认为“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缺乏长久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19.2%认为“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注重平时积累和实践总结的少”;17.8%认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多,但活动质量好、水平高的较少”;16.4%认为“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5.8%认为“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4.针对目前大学生从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条件限制,我们就解决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5%的学生认为应该“缓解第一课堂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11.6%的学生认为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和时间”,27.9%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课程学分设置,优化课程的组合”,同时,35.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激励手段挂钩,使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得到真正的认可。
二、高校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一)构建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三大体系,形成塔型结构,理顺现有活动机制。
核心——以“导研制”与科技园创业孵化器为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主体——以全国“挑战杯”为龙头的学术科技竞赛体系;基础——以“科技节”、“科技文化月”为主线的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术氛围为目的的大众化、全员性科普活动体系。三大体系共同构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框架: (二)结合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三大支撑,形成合力,推动活动蓬勃发展。
以“导研制”与“专家评审委员会”为主的智力支撑;以“科创基金”为主的基金支撑;以校院两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与“学生科协”为主的组织支撑;
1.实行“导研制”,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从本次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到,目前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指导。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有限,知识和经验缺乏,使得学生在从事课外科技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好的想法和较高的热情,但在实际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同时,学科专业的局限,使得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项目很难开展。因此,建立相应的教师指导体系以及跨学科专业的协调体系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所谓“导研制”,即在本科二年级以上同学中选拔综合成绩位于年级前15%的同学,通过双向选择,与所在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博导、教授等结对,提前进人实验室或从事课外相关课题研究,并配套相应的措施,使这批同学能获得充分的智力支撑,甚至提前毕业或保送研究生,从而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
2.实施“科创基金”,提供基金支撑,进一步保障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以创新成才教育为宗旨,通过设立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简称“科创基金” ),资助在校学生的课外非教学学术科技创新项目,与导研制相配合,用基金资源支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力推进、扶持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素质。
3.扶持“大学生科协”,提供“组织支撑”,大力开展基层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通过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负责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用组织资源支撑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夯实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基础,在丰富多彩的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体现学术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全员性。
学生科协必须本着“学术化、竞赛型、全员性、以本科生与研究生相结合、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宗旨,组织开展以大学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主的各类全校性学术科技竞赛和一系列兼具“学术性、互动性、娱乐性”的科普类学术科技活动,从中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创新人才。
(三)任课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理念。
创新教育在教师要求上,不要只满足于“传递、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倡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高校要转变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
1.淡化专业,推行学分制,实施因材施教,改革考试方法,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并改革考试方法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实践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突出创新能力,建立新的评价方法。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在第二课堂学分中设立创新学分,并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还要建立用人单位、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同时,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和科技活动,适当支持有条件的大学生依托相对成熟的成果和项目自主创业。
(五)营造创新环境,增强创新氛围。
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多媒体、图书馆、墙报、高水平学生讲座等渠道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传统保守意识,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针对学生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在整体环境的熏陶下,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黎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素质培养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2]裴钢.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
[3]吴绪林.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几点考虑[J].沈阳干部学刊,2008,(5).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可见,大力推行以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
近年来部分高校为了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而增设了跨专业的选修课,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没有多少改革,工程实践训练仍局限于课堂和实验室,素质培养仍是教多做少,教师主导的多,学生主动自主的少;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对项目教学、小组教学、讨论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素质教育与教学方式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为此,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认清现状,查找原因,做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以天津科技大学为调查样本,分别向各学院发放抽样问卷共395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回收率99.7%。调查主要对象是我校理、工、文、管、经、艺等六大学科门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涵盖面较广。为使调查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采取在各学科门类抽取各年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大学生认可度高,学校重视程度增强。
自从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之后,各高校都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营造学校的学术氛围”的占67%;“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的占27.9%;“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占56.6%;“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78.9%;“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占42.1%。可见,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认可度很高,尤其是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
2.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目的。
在谈到参与科技新活动的目的时,27%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巩固”,51.2%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9.3%的学生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意”,12.5%的学生认为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打下创业成才基础”。可见,大学生科研意识和关注度在逐步增强。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平衡。
1.大学生参与率有所提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加科技普及性学术讲座的比例仅占44.4%,参加过科技创新性赛事的学生占19.9%,而有35.6%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活动。可见,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参与率有所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增强。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收获。
在实际参与科技活动过程中取得的收获情况,有如下统计:34.1%的学生认为锻炼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32.9%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21.3%的学生认为增加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实现了自己的科技创意,而仅有11.6%的学生认为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调整了自我的发展方向。
3.投入时间。
从学生对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投入的时间来看:63%的学生每周投入时间少于4 小时,23.3%的学生每周投入时间为4至8小时,5%的学生每周投入时间为8至12小时,投入时间达12 小时以上的比例仅为8.6%。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较少。
(三)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认识和评价。
1.在谈论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最有效的组织形式,54.8%的学生认为“定期举办科技讲座、科技论坛”;54.8%的学生认为“组织成立科研兴趣小组”;51.5%的学生认为“组织全校性科技竞赛”;45.4%的学生认为“组织成立科技型学生社团”;26.4%的学生认为“实行导研制”;18.8%的学生认为“定期开展学生科研立项评审”;34.5%的学生认为“开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专门课程”;25.9%的学生认为“设立校或院系级大学生科技园”。
2.在调查学生很少参加或不关心课外科技活动的主要原因时,认为“宣传力度不够”的占37.3%;“缺少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的占43.5%,学生不能比较放心地投入到科技活动中去;“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的占19.1%。这说明学生受第一课堂的压力影响,还不能在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投入较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3.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调查显示,40.8%认为“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缺乏长久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19.2%认为“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注重平时积累和实践总结的少”;17.8%认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多,但活动质量好、水平高的较少”;16.4%认为“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5.8%认为“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4.针对目前大学生从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条件限制,我们就解决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5%的学生认为应该“缓解第一课堂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11.6%的学生认为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和时间”,27.9%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课程学分设置,优化课程的组合”,同时,35.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激励手段挂钩,使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得到真正的认可。
二、高校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一)构建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三大体系,形成塔型结构,理顺现有活动机制。
核心——以“导研制”与科技园创业孵化器为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主体——以全国“挑战杯”为龙头的学术科技竞赛体系;基础——以“科技节”、“科技文化月”为主线的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术氛围为目的的大众化、全员性科普活动体系。三大体系共同构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框架: (二)结合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三大支撑,形成合力,推动活动蓬勃发展。
以“导研制”与“专家评审委员会”为主的智力支撑;以“科创基金”为主的基金支撑;以校院两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与“学生科协”为主的组织支撑;
1.实行“导研制”,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从本次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到,目前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指导。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有限,知识和经验缺乏,使得学生在从事课外科技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好的想法和较高的热情,但在实际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同时,学科专业的局限,使得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项目很难开展。因此,建立相应的教师指导体系以及跨学科专业的协调体系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所谓“导研制”,即在本科二年级以上同学中选拔综合成绩位于年级前15%的同学,通过双向选择,与所在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博导、教授等结对,提前进人实验室或从事课外相关课题研究,并配套相应的措施,使这批同学能获得充分的智力支撑,甚至提前毕业或保送研究生,从而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
2.实施“科创基金”,提供基金支撑,进一步保障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以创新成才教育为宗旨,通过设立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简称“科创基金” ),资助在校学生的课外非教学学术科技创新项目,与导研制相配合,用基金资源支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力推进、扶持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素质。
3.扶持“大学生科协”,提供“组织支撑”,大力开展基层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通过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负责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用组织资源支撑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夯实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基础,在丰富多彩的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体现学术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全员性。
学生科协必须本着“学术化、竞赛型、全员性、以本科生与研究生相结合、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宗旨,组织开展以大学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主的各类全校性学术科技竞赛和一系列兼具“学术性、互动性、娱乐性”的科普类学术科技活动,从中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创新人才。
(三)任课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理念。
创新教育在教师要求上,不要只满足于“传递、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倡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高校要转变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
1.淡化专业,推行学分制,实施因材施教,改革考试方法,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并改革考试方法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实践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突出创新能力,建立新的评价方法。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在第二课堂学分中设立创新学分,并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还要建立用人单位、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同时,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和科技活动,适当支持有条件的大学生依托相对成熟的成果和项目自主创业。
(五)营造创新环境,增强创新氛围。
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多媒体、图书馆、墙报、高水平学生讲座等渠道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传统保守意识,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针对学生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在整体环境的熏陶下,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黎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素质培养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2]裴钢.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
[3]吴绪林.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几点考虑[J].沈阳干部学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