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师如何高效快速制作精品微课?
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热捧,在教育领域可谓“大红大紫”,相关实践和应用研究也是“如火如荼”,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广大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理解不透彻、把微课制作当成一个“纯技术”开发过程而忽视微课“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微课内容规划环节缺失导致微课过于零散碎、微课开发周期过长效率低下等等。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微课不微”(选题及容量过大,时间偏长,不够精细)、“微课不威”(微课应用方式单一、对教学与学习支持不够,学习效果不好)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当前微课发展的瓶颈,让中小学教师能高效快速地制作精品微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步骤重点考虑。
第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微课主要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制作的。“学生是微课的上帝”,可是“学生”是一个复杂的对象和巨大的群体,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需求。而微课具有制作简单、类型多样、数量丰富、使用方便等特性,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间的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之前,必须要找准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认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式,再有针对性的设计制作微课来解决问题和促进学生学习。
真正的微课设计首先要体现“分对象”(为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微课)、“分层次”(为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体现微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传统班级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优越性。
第二步:选取恰当的微课教学主题与内容
微课选题要跳出当前过于“碎片化”和“零散化”的局限,迈向较大教学专题下的“专题/主题学习微课”或“教材同步学习微课”的系列化、连续化的微课设计。教师们要“跳出微课来做微课”,要以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的理念设计微课:要设计制作一个较大的完整的教学内容或教学主题,并对较大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课化的细化切分,制作成若干个(一般为3-5讲或10讲以内)具有层次性、逻辑性、连续性的微课集。让学生既能体验到单个微课的碎片化、可视化的愉快学习体验;又能建构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微课内容规划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目录树软件,对教学主题进行层层分解,划分多个相对独立又简短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再制作相应内容的微课。选定微课内容时,要明白各具体的知识点处于较大教学主题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更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学习微课不仅能够“知其然”(知道是什么),更能“知其所以然”(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和作用)。
微课不完全等同于微视频。一个完整的微课作品资源构成与制作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非常4+1”:核心是微视频,还要设计制作相应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及微学习任务单。这既是教师开发微课的基本准备资源,也是给学生有效学习及与其他教师交流借鉴的有效资源。
第三步:确定微课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具体的情景化的体现。微课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快速有效地达到微课的教学目的,对微课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如何教(组织、方法、媒体的使用等)进行的针对性、个性化、创新性的设计方法。
微课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为了符合微课学习的“短小精悍”原则,微课教学策略与方法也应当从简、实用、有效、具体、可操作。从一线教师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微课教学设计的四大实用策略是:教学内容情景化教学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教学重点问题化教学策略(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来贯穿微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任务化教学策略(将一些开放性的实践探究内容等以“微课活动”或“线下探究”的任务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及教学媒体选择多元化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体现微课视频的媒体吸引力、学习自主性和交互性设计等优势)。
第四步:制作微课教学视频
微视频是微课资源构成的核心资源,也是微课制作中的关键环节。视频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微课学习效果。
微课教学视频的获得必须与微课教学过程同步进行,如教师可以在办公室、功能室、演播室、家里的书房等相对安静的环境中,由教师一个人或少数学生参加微课教学与视频同步录制。目前采用的微课视频制作有“草根式”和“精品式”。“草根式”微课制作有自媒体拍摄式(如DV+手写,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内录式(如超级录屏、CS录制)、软件输出式(高版本PPT+旁白,Flash动画创作)。这些微课视频制作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容易上手、外界干扰少、讲课内容突出等优点,但存在视频画面缺少变化、交互性差、后期编辑困难、难以批量制作等问题,特别是“草根式”微课讲授时要达到“现场无学生、心中有学生”的境界,对许多不善于在屏幕(或镜头)前上课的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精品式”微课录制方式是指一些地市教育局和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模式,采用精品微课制作系统实现了微课采编的标准化、专业化、简捷化、批量化。如通过专业微课演播室、专用微课编辑软件和大数据云服务微课平台,实现录制微课的管理、预览、上传、发布、共享和应用等功能,制作“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微课,已经能够极大满足中小学校批量开发制作精品微课的需求。
第五步:开展微课教学应用
应用是微课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微课开发的最终价值体现。由于微课内容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时效性)。因此,必须及时组织开展微课教学实践与应用研究,让微课真正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通过应用中的反馈意见可以促进微课的开发质量和良性发展。
微课教学应用的途径主要有四:一是辅助课堂教学,如课堂辅助、情景创设、小结复习、技能培养、情感教育、班会微课等。二是学生课前预习。微课生动形象,只讲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学生不懂时就可以随时查找与观看,很适合预习和自习。三是支持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微课可以为教师提供真实的、情境性的课堂教学和超媒体环境,为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以及电子备课等教学环节提供了便捷。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带着“手术刀”和“显微镜”,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微课作品进行观摩、记录、反思和研讨,开展网上教研,分享教学经验,进行自我知识的建构,并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进一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成长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特聘专家)
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热捧,在教育领域可谓“大红大紫”,相关实践和应用研究也是“如火如荼”,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广大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理解不透彻、把微课制作当成一个“纯技术”开发过程而忽视微课“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微课内容规划环节缺失导致微课过于零散碎、微课开发周期过长效率低下等等。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微课不微”(选题及容量过大,时间偏长,不够精细)、“微课不威”(微课应用方式单一、对教学与学习支持不够,学习效果不好)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当前微课发展的瓶颈,让中小学教师能高效快速地制作精品微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步骤重点考虑。
第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微课主要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制作的。“学生是微课的上帝”,可是“学生”是一个复杂的对象和巨大的群体,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需求。而微课具有制作简单、类型多样、数量丰富、使用方便等特性,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间的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之前,必须要找准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认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式,再有针对性的设计制作微课来解决问题和促进学生学习。
真正的微课设计首先要体现“分对象”(为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微课)、“分层次”(为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体现微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传统班级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优越性。
第二步:选取恰当的微课教学主题与内容
微课选题要跳出当前过于“碎片化”和“零散化”的局限,迈向较大教学专题下的“专题/主题学习微课”或“教材同步学习微课”的系列化、连续化的微课设计。教师们要“跳出微课来做微课”,要以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的理念设计微课:要设计制作一个较大的完整的教学内容或教学主题,并对较大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课化的细化切分,制作成若干个(一般为3-5讲或10讲以内)具有层次性、逻辑性、连续性的微课集。让学生既能体验到单个微课的碎片化、可视化的愉快学习体验;又能建构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微课内容规划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目录树软件,对教学主题进行层层分解,划分多个相对独立又简短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再制作相应内容的微课。选定微课内容时,要明白各具体的知识点处于较大教学主题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更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学习微课不仅能够“知其然”(知道是什么),更能“知其所以然”(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和作用)。
微课不完全等同于微视频。一个完整的微课作品资源构成与制作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非常4+1”:核心是微视频,还要设计制作相应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及微学习任务单。这既是教师开发微课的基本准备资源,也是给学生有效学习及与其他教师交流借鉴的有效资源。
第三步:确定微课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具体的情景化的体现。微课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快速有效地达到微课的教学目的,对微课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如何教(组织、方法、媒体的使用等)进行的针对性、个性化、创新性的设计方法。
微课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为了符合微课学习的“短小精悍”原则,微课教学策略与方法也应当从简、实用、有效、具体、可操作。从一线教师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微课教学设计的四大实用策略是:教学内容情景化教学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教学重点问题化教学策略(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来贯穿微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任务化教学策略(将一些开放性的实践探究内容等以“微课活动”或“线下探究”的任务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及教学媒体选择多元化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体现微课视频的媒体吸引力、学习自主性和交互性设计等优势)。
第四步:制作微课教学视频
微视频是微课资源构成的核心资源,也是微课制作中的关键环节。视频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微课学习效果。
微课教学视频的获得必须与微课教学过程同步进行,如教师可以在办公室、功能室、演播室、家里的书房等相对安静的环境中,由教师一个人或少数学生参加微课教学与视频同步录制。目前采用的微课视频制作有“草根式”和“精品式”。“草根式”微课制作有自媒体拍摄式(如DV+手写,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内录式(如超级录屏、CS录制)、软件输出式(高版本PPT+旁白,Flash动画创作)。这些微课视频制作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容易上手、外界干扰少、讲课内容突出等优点,但存在视频画面缺少变化、交互性差、后期编辑困难、难以批量制作等问题,特别是“草根式”微课讲授时要达到“现场无学生、心中有学生”的境界,对许多不善于在屏幕(或镜头)前上课的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精品式”微课录制方式是指一些地市教育局和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模式,采用精品微课制作系统实现了微课采编的标准化、专业化、简捷化、批量化。如通过专业微课演播室、专用微课编辑软件和大数据云服务微课平台,实现录制微课的管理、预览、上传、发布、共享和应用等功能,制作“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微课,已经能够极大满足中小学校批量开发制作精品微课的需求。
第五步:开展微课教学应用
应用是微课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微课开发的最终价值体现。由于微课内容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时效性)。因此,必须及时组织开展微课教学实践与应用研究,让微课真正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通过应用中的反馈意见可以促进微课的开发质量和良性发展。
微课教学应用的途径主要有四:一是辅助课堂教学,如课堂辅助、情景创设、小结复习、技能培养、情感教育、班会微课等。二是学生课前预习。微课生动形象,只讲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学生不懂时就可以随时查找与观看,很适合预习和自习。三是支持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微课可以为教师提供真实的、情境性的课堂教学和超媒体环境,为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以及电子备课等教学环节提供了便捷。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带着“手术刀”和“显微镜”,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微课作品进行观摩、记录、反思和研讨,开展网上教研,分享教学经验,进行自我知识的建构,并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进一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成长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