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时代,新旧碰撞擦出来的火花足以值得引起人们对此进行反思与探索。关于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新旧交替,如何做好方面的功课也是十分关键的内容。文学经典作为永不凋落的花朵,盛開在时代的每一处心灵之中。本文通过探讨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的传播进行反思,来探析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发挥文学经典对教育传播的价值,以此来推动经典文化对当下时代的发展意义,弘扬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文学经典 传播 反思 探索
新媒体时代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更新与发展,有着更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特质,在传播文化、弘扬价值观等各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现在,关于文学经典的传播也有了更多质的飞跃,但也不乏出现了很多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与改变,这些外在内在因素都在不断推动着教育文化工作者对弘扬经典文学内容与形式上的反思与探索。
一、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反思
新媒体时代广泛是指相较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时代也可以说是数字化媒体时代。这种以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在文学经典传播的过程中有利也有弊,需要文化教育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结合现实利弊,避重就轻根据教育目的、传播旨意来选择相较于适合学生群体所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就目前互联网为主对于文学经典传播的现状趋势来看,娱乐化传播形式更为主流。在弘扬文学经典的过程中有一些发展是相对于比较成功的。如何通过社会中传播的形式来加速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与思考,需要根据以下节目内容来深入探究。例如:《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都是比较成功的传播方式。但从这几个节目的效果来说,还是比较停留在娱乐化的传播形式,通过结合文学经典教学的课程内容,将节目部分片断来引入对教学过程,使学生接受到的节目效果是比较单一的,引起学生可思考空间还是比较狭隘局限的。就《朗读者》而言,这个节目是由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到现场来进行朗读的,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对学生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但在朗读效果上还是有一定的表演成分,虽然能够将学生带入到节目效果、朗读内容中,但朗读的意义介绍却有些缺乏。仅仅是局限于故事中的人物描写,缺乏对经典作品整体框架的把握。,一旦遇到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学生单纯依靠节目内容来获得关于书中背后的故事韵味与内涵的洞察还是匮乏的。
除此之外,直播媒介的传播也十分常见,有这低门槛高回报的利用价值,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对文学经典教育传播也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与思考。根据目前直播现状来看,直播内容良莠不齐,直播形式可谓也是五花八门。部分主播为了博得观众的喜爱,以夸大、扭曲或改变文学经典作品内容为形式来强化直播效果,博取观众眼球。这种传播方式是十分不利于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文经典的一种破坏与打击,更无法充分发挥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作用。同理对于教学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也有着可值得借鉴的内容。要以科学、正确的理论价值来看待文学经典内容,以多样、有效的传播形式创新教学课堂,激活文学经典课堂活力,推动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的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探索
通过以上对部分文学经典传播形式的探析,我们能充分了解到关于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利弊,借此来帮助我们对文学经典教育传播工作的反思与探索,具体推动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探索内容如下:
1、保障文学经典教育传播价值的一致性,深化文学教育理念。在新媒体时代,关于文学经典内容的传播,在价值取向方面堪有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生在面对互联网时代各色文学经典的解读过程中容易造成对经典文学内容的歧义,造成某些主流价值观的流失。由于文学经典是在历史的潮流中脱颖而出的文学精品,有着自身独有的文学魅力,依靠历史群众的代代口耳相传、书籍记载等途径留存于世,需要当代的我们透过历史的视角去结合作品内容去思考。因此在做好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工作中,需要人文教师以深厚的文学功力帮助学生去正确解读文学经典作品,帮助学生以历史观去阅读与思考文学作品,保障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去认识与理解文学经典作品。同时人文教师需要顺应当代教育理念,去结合相关的文学经典作品,帮助深化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内容。
2、升华学生对文学经典教育营养内涵的吸收,实现文学经典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在当代教学课堂过程中针对文学经典教育的内容,往往是采用比较常用的内容。如:七言律诗、寓言故事、散文、白话小说等。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的章节都是沿用传统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与创新,直白来说属于“嚼烂了”的内容,在现在快节奏教学模式下,会出现低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高年级的相关内容,当学生再次接触相关文学经典的内容过程中已经缺乏了对相关经典作品的热情,因此在创新课堂内容上也加大了教师的工作深度与工作难度。所以在创新文学教育课堂过程中要多丰富课堂教学案例,结合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有关文学经典教育作品的内容。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针对小说体裁结合同系列同主题的内容多列举相关作品简介,在课堂上简单介绍有关作品的背景、主旨、人物关系简洁、故事情节脉络,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度,结合新媒体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利用相关影视作品或者节目介绍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在课下对文学作品的了解,深化课堂的丰富程度。
3、合理运用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创新文学经典教育传播路径。在文学经典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将文学作品本身比作是船,那么新媒体媒介的传播就是帆,只有扬帆才能起航。充分合理利用好新媒体媒介是做好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第一步,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广播电台、小视频、APP等,将文学经典作品植入到现实过程中,通过媒体技术让文化经典活化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融入到教育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将优秀文学经典传播出去,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例如在今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舞台表演开头时,以钢琴、钟磬和戏曲场面依次奏响,一群彩绘陶俑逐渐从定格的展陈文物,幻化成了各具性格的唐宫少女,如此引人入胜的表演形式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展现的活灵活现。在新媒体文学经典教育的传播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形式将经典文学作品的各种因素糅合到一起,使教学传播工作达到效果最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将文学经典以最丰富的形式展现在教学工作过程中。
结语:
经典是永不过时的文明,将文明持续到永久,使未来发展充满希望。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反思与探索,就是在不断冲击过程中使经典文化时刻绽放当下最新潮魅力,让经典的超时空性、永恒性、原创性、纯粹性时刻环绕在民族发展的历程中,让教育传播的引路中更加的清晰明亮,让每一位心灵洗涤者都能在经典文学中释放,收获无尽希望。
参考文献:
[1]赵军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路径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95-98.
[2]何玉艳.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反思与探索[J].出版广角,2019,19:86-88.
[3]彭书雄.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J].中州学刊,2011,01:235-240.
[4]左其福,钟雯杰.文学经典教育的知识论域与审美重构[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1:110-115.
[5]李本东,邓海,罗绂文.大众传媒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对策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05:54-59.
[6]禹权恒.文学经典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共生[J].文学教育(上),2020,04:76-7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文学经典 传播 反思 探索
新媒体时代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更新与发展,有着更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特质,在传播文化、弘扬价值观等各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现在,关于文学经典的传播也有了更多质的飞跃,但也不乏出现了很多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与改变,这些外在内在因素都在不断推动着教育文化工作者对弘扬经典文学内容与形式上的反思与探索。
一、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反思
新媒体时代广泛是指相较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时代也可以说是数字化媒体时代。这种以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在文学经典传播的过程中有利也有弊,需要文化教育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结合现实利弊,避重就轻根据教育目的、传播旨意来选择相较于适合学生群体所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就目前互联网为主对于文学经典传播的现状趋势来看,娱乐化传播形式更为主流。在弘扬文学经典的过程中有一些发展是相对于比较成功的。如何通过社会中传播的形式来加速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与思考,需要根据以下节目内容来深入探究。例如:《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都是比较成功的传播方式。但从这几个节目的效果来说,还是比较停留在娱乐化的传播形式,通过结合文学经典教学的课程内容,将节目部分片断来引入对教学过程,使学生接受到的节目效果是比较单一的,引起学生可思考空间还是比较狭隘局限的。就《朗读者》而言,这个节目是由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到现场来进行朗读的,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对学生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但在朗读效果上还是有一定的表演成分,虽然能够将学生带入到节目效果、朗读内容中,但朗读的意义介绍却有些缺乏。仅仅是局限于故事中的人物描写,缺乏对经典作品整体框架的把握。,一旦遇到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学生单纯依靠节目内容来获得关于书中背后的故事韵味与内涵的洞察还是匮乏的。
除此之外,直播媒介的传播也十分常见,有这低门槛高回报的利用价值,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对文学经典教育传播也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与思考。根据目前直播现状来看,直播内容良莠不齐,直播形式可谓也是五花八门。部分主播为了博得观众的喜爱,以夸大、扭曲或改变文学经典作品内容为形式来强化直播效果,博取观众眼球。这种传播方式是十分不利于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文经典的一种破坏与打击,更无法充分发挥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作用。同理对于教学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也有着可值得借鉴的内容。要以科学、正确的理论价值来看待文学经典内容,以多样、有效的传播形式创新教学课堂,激活文学经典课堂活力,推动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的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探索
通过以上对部分文学经典传播形式的探析,我们能充分了解到关于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利弊,借此来帮助我们对文学经典教育传播工作的反思与探索,具体推动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探索内容如下:
1、保障文学经典教育传播价值的一致性,深化文学教育理念。在新媒体时代,关于文学经典内容的传播,在价值取向方面堪有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生在面对互联网时代各色文学经典的解读过程中容易造成对经典文学内容的歧义,造成某些主流价值观的流失。由于文学经典是在历史的潮流中脱颖而出的文学精品,有着自身独有的文学魅力,依靠历史群众的代代口耳相传、书籍记载等途径留存于世,需要当代的我们透过历史的视角去结合作品内容去思考。因此在做好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工作中,需要人文教师以深厚的文学功力帮助学生去正确解读文学经典作品,帮助学生以历史观去阅读与思考文学作品,保障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去认识与理解文学经典作品。同时人文教师需要顺应当代教育理念,去结合相关的文学经典作品,帮助深化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内容。
2、升华学生对文学经典教育营养内涵的吸收,实现文学经典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在当代教学课堂过程中针对文学经典教育的内容,往往是采用比较常用的内容。如:七言律诗、寓言故事、散文、白话小说等。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的章节都是沿用传统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与创新,直白来说属于“嚼烂了”的内容,在现在快节奏教学模式下,会出现低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高年级的相关内容,当学生再次接触相关文学经典的内容过程中已经缺乏了对相关经典作品的热情,因此在创新课堂内容上也加大了教师的工作深度与工作难度。所以在创新文学教育课堂过程中要多丰富课堂教学案例,结合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有关文学经典教育作品的内容。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针对小说体裁结合同系列同主题的内容多列举相关作品简介,在课堂上简单介绍有关作品的背景、主旨、人物关系简洁、故事情节脉络,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度,结合新媒体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利用相关影视作品或者节目介绍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在课下对文学作品的了解,深化课堂的丰富程度。
3、合理运用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创新文学经典教育传播路径。在文学经典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将文学作品本身比作是船,那么新媒体媒介的传播就是帆,只有扬帆才能起航。充分合理利用好新媒体媒介是做好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第一步,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广播电台、小视频、APP等,将文学经典作品植入到现实过程中,通过媒体技术让文化经典活化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融入到教育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将优秀文学经典传播出去,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例如在今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舞台表演开头时,以钢琴、钟磬和戏曲场面依次奏响,一群彩绘陶俑逐渐从定格的展陈文物,幻化成了各具性格的唐宫少女,如此引人入胜的表演形式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展现的活灵活现。在新媒体文学经典教育的传播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形式将经典文学作品的各种因素糅合到一起,使教学传播工作达到效果最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将文学经典以最丰富的形式展现在教学工作过程中。
结语:
经典是永不过时的文明,将文明持续到永久,使未来发展充满希望。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反思与探索,就是在不断冲击过程中使经典文化时刻绽放当下最新潮魅力,让经典的超时空性、永恒性、原创性、纯粹性时刻环绕在民族发展的历程中,让教育传播的引路中更加的清晰明亮,让每一位心灵洗涤者都能在经典文学中释放,收获无尽希望。
参考文献:
[1]赵军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教育路径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95-98.
[2]何玉艳.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反思与探索[J].出版广角,2019,19:86-88.
[3]彭书雄.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J].中州学刊,2011,01:235-240.
[4]左其福,钟雯杰.文学经典教育的知识论域与审美重构[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1:110-115.
[5]李本东,邓海,罗绂文.大众传媒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对策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05:54-59.
[6]禹权恒.文学经典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共生[J].文学教育(上),2020,0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