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审计工作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生命线,对其整体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方式的转变,相应地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将对其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作简要分析。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审计工作面临着各种问题,无论是在审计对象还是审计领域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管理效率及效果,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审计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首先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审计监督力度不够、不全面
我国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间难以相互协调的问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多、涉及面广且工作量大,而从事审计的相关人员少,往往会导致审计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甚至没有精力深查审计工作,这是导致审计监督力度不够的一大因素。另外,审计监督工作往往更偏向于对主管部门与一级预算单位而缺少对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督,这就严重导致了监督失衡。
1.2缺乏审计观念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都存在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甚至未设立对专项资金的专账管理,常常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出现各种虚假报账,财务收支不真实,严重威胁到单位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单位管理者的审计观念淡薄,在实际管理中掺杂了过多的个人主观意念,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财务收支与审计制度。
1.3审计监管滞后
首先在审计人员方面,其业务素质与职业修养往往差异性较大,对其审计监管难以实行统一的标准,造成了监管难度的加大;其次,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与审计机关之间,缺乏相互制约和审计处理的强制性手段与措施,使得二者间关系难以协调;最后由于新形势下的不断变革,往往会导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相关审计依据与改革的发展速度还不相适应,出于以上种种原因而导致了审计监管的滞后。
1.4为宏观服务的意识不够
由于日常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搜集和积累程度不够,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多处于事后审计的层面,使得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而且相关审计建议的针对性也不强,这样导致了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流失,从而削弱了审计为宏观管理服务的时效性。而审计监督作为间接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宏观管理的服务作用十分重要,必须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识。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相关策略
2.1拓宽审计领域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领域及审计内容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审计领域做出相关的调整,因此拓宽审计领域,使审计工作纵向发展十分必要。在审计的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审计,这既包括审计单位本身的经济活动又包括对其附属机构和基层预算单位的审计;既包括对各项资金使用状况的审计又包括其使用绩效的审计;既包括预算内资金的审计又包括对预算外资金的审计。这样全面综合的审计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单位的经营活动情况,为单位的各种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2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审计信息与技术的交流
有效的信息技术交流机制是建立在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利用单位内部的审计信息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另外,也要注重外部资源的共享,即通过信息交换网络等媒介拓宽信息共享渠道,使各个行政事业单位间能够有效实现信息与技术的交流与共享。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相关经验方法的总结与积累,并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
2.3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
为了进一步落实相关审计意见及审计决策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情况,防止问题的重演并协调解决被审计单位在落实审计决策中存在的困难,可以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跟踪审计制度,对其是否遵守财经法纪、是否执行审计机构的决策以及相关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实时跟踪,这样可以进一步了解各个单位的相关执行情况,促使其加强管理、健全制度,从而一定程度的防止了各类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及效率。
2.4改进审计的方式方法
为了使审计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可以从审计的方式与方法上对其进行改进。首先,要将审计的重点逐渐向管理效益及资金使用效果方面转移,这样应以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找出其薄弱环节,通过对其各项经济活动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评价来分析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专项审计方面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惩处审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另外,要推行行业审计以提高揭露问题的准确性与审计工作的时效性。要自上而下地进行行业性的全面审计从而发现行业中存在的审计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反映问题的本质与全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针对特定审计项目可以进行相关审计调查,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准确地揭示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最后,可以建立审计分类必审制度以加大审计力度。重点项目要进行跟踪审计,重点资金要专项审计,重点单位要全面审计。
2.5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一个优秀的审计队伍是顺利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因此,要建立经常的学习制度,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业务学习以提高其审计业务水平;要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并重视对其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要进行经常性的总结,在经验的不断积累下,逐步提高审计水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的要求下,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必须先认清其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审计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审计内容并采取合理的审计方式与方法,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识并加大审计监管力度,以有效地提高行政单位的审计质量,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2,(31):102-117.
[2]徐明芬.基于行政事业单位下的审计工作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1):110-119.
[3]吴向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67-78.
(作者单位:商丘市宁陵县审计局)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审计工作面临着各种问题,无论是在审计对象还是审计领域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管理效率及效果,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审计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首先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审计监督力度不够、不全面
我国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间难以相互协调的问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多、涉及面广且工作量大,而从事审计的相关人员少,往往会导致审计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甚至没有精力深查审计工作,这是导致审计监督力度不够的一大因素。另外,审计监督工作往往更偏向于对主管部门与一级预算单位而缺少对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督,这就严重导致了监督失衡。
1.2缺乏审计观念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都存在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甚至未设立对专项资金的专账管理,常常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出现各种虚假报账,财务收支不真实,严重威胁到单位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单位管理者的审计观念淡薄,在实际管理中掺杂了过多的个人主观意念,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财务收支与审计制度。
1.3审计监管滞后
首先在审计人员方面,其业务素质与职业修养往往差异性较大,对其审计监管难以实行统一的标准,造成了监管难度的加大;其次,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与审计机关之间,缺乏相互制约和审计处理的强制性手段与措施,使得二者间关系难以协调;最后由于新形势下的不断变革,往往会导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相关审计依据与改革的发展速度还不相适应,出于以上种种原因而导致了审计监管的滞后。
1.4为宏观服务的意识不够
由于日常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搜集和积累程度不够,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多处于事后审计的层面,使得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而且相关审计建议的针对性也不强,这样导致了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流失,从而削弱了审计为宏观管理服务的时效性。而审计监督作为间接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宏观管理的服务作用十分重要,必须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识。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相关策略
2.1拓宽审计领域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领域及审计内容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审计领域做出相关的调整,因此拓宽审计领域,使审计工作纵向发展十分必要。在审计的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审计,这既包括审计单位本身的经济活动又包括对其附属机构和基层预算单位的审计;既包括对各项资金使用状况的审计又包括其使用绩效的审计;既包括预算内资金的审计又包括对预算外资金的审计。这样全面综合的审计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单位的经营活动情况,为单位的各种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2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审计信息与技术的交流
有效的信息技术交流机制是建立在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利用单位内部的审计信息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另外,也要注重外部资源的共享,即通过信息交换网络等媒介拓宽信息共享渠道,使各个行政事业单位间能够有效实现信息与技术的交流与共享。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相关经验方法的总结与积累,并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
2.3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
为了进一步落实相关审计意见及审计决策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情况,防止问题的重演并协调解决被审计单位在落实审计决策中存在的困难,可以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跟踪审计制度,对其是否遵守财经法纪、是否执行审计机构的决策以及相关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实时跟踪,这样可以进一步了解各个单位的相关执行情况,促使其加强管理、健全制度,从而一定程度的防止了各类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及效率。
2.4改进审计的方式方法
为了使审计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可以从审计的方式与方法上对其进行改进。首先,要将审计的重点逐渐向管理效益及资金使用效果方面转移,这样应以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找出其薄弱环节,通过对其各项经济活动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评价来分析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专项审计方面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惩处审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另外,要推行行业审计以提高揭露问题的准确性与审计工作的时效性。要自上而下地进行行业性的全面审计从而发现行业中存在的审计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反映问题的本质与全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针对特定审计项目可以进行相关审计调查,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准确地揭示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最后,可以建立审计分类必审制度以加大审计力度。重点项目要进行跟踪审计,重点资金要专项审计,重点单位要全面审计。
2.5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一个优秀的审计队伍是顺利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因此,要建立经常的学习制度,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业务学习以提高其审计业务水平;要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并重视对其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要进行经常性的总结,在经验的不断积累下,逐步提高审计水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的要求下,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必须先认清其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审计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审计内容并采取合理的审计方式与方法,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识并加大审计监管力度,以有效地提高行政单位的审计质量,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2,(31):102-117.
[2]徐明芬.基于行政事业单位下的审计工作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1):110-119.
[3]吴向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67-78.
(作者单位:商丘市宁陵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