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长陈至立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得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处理信息的这三项技能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指导性地指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正在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我们正是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也意识到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努力实践。本文论述了我们对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从而阐述了我们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素质教育
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事业,是迎接激烈国际竞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在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在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会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德育渗透,教会做人
从2000年开始,许多中小学校先后建成了校园网络并与因特网连接,社会上网吧也大量涌现,学生上网人数和上网机会大大增加。面临这样虚幻的网络世界,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课程,在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如在讲信息安全这一部分时,让学生提前关注生活中有关信息安全的新闻,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关注到的网络新闻讲出来与学生们互相交流,发表见解,并让学生们利用所学到的搜索引擎知识去网上搜索计算机犯罪的新闻报道,使学生在收集、搜索、交流过程中对网络、病毒等这些方面知识加以正确、全面的了解,并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护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很重要。如在作品中摘抄了哪个网站的文章,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明,使学生具有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同学之间互通信息收发电子邮件时不能互相取笑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实际都是一种教育。我们的德育教育就象盐一样,必不可少,但只能在白菜里放一点,青菜里放一点。不能向学生苍白得猛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可以教育学生的地方,只要把握得好,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2.打好基础,培养能力
没有基础的创造是盲目的,是异想天开的。同样,没有基础的素质教育也是空洞的。基础教育不仅可以从中掌握基本的客观规律,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逻辑思维与分析问题的方法。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提高和创新的条件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信息技术教学应鼓励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的约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的内容、适用范围作出猜想和判断,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word中图文混排内容时,学生自己主动做贺卡,贺卡内容丰富,界面精美,其中还包含感情内容,把自己想给老师说的话放在贺卡上,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很喜欢上你的课,在你的课中我学会了观察。”有的学生还说:“老师,天气凉了,注意添加衣物。”学生在动手创作中加入了创新意识,主动应用了许多其它方面的知识。又例如学生学习了数据库应用后有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科教师编制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3.创造条件,自主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习能够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需要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作出有效自我评价的学习行为。在素质教育中,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信息技术的存在、信息设备的普及使自主学习全面展开成了可能。在教学中我们让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成为实际。如在讲网络搜索引擎时,语文课中正要讲《我有一个梦想》这节课,在使用搜索引擎时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上查找有关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资料。有的学生就在网上找到了详细介绍了由罗莎•伯特女士引发的黑人“罢乘”公共汽车的运动以及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勿以暴力对抗暴力”的主张。这些材料对学生了解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状况、黑人的处境有很大帮助。课后语文教师反馈过来的信息是学生较快理解了马丁•路德•金为何有这些梦想。连课文中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要爱你的敌人”这一较难理解的观点,也很容易地被学生接受了。
信息技术课程在自主学习上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把课堂从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的天地。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借鉴;但同时又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教师不断去探索,不断去总结,让信息技术课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
[3] 钟启泉,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收稿日期:2008-12-2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素质教育
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事业,是迎接激烈国际竞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在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在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会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德育渗透,教会做人
从2000年开始,许多中小学校先后建成了校园网络并与因特网连接,社会上网吧也大量涌现,学生上网人数和上网机会大大增加。面临这样虚幻的网络世界,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课程,在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如在讲信息安全这一部分时,让学生提前关注生活中有关信息安全的新闻,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关注到的网络新闻讲出来与学生们互相交流,发表见解,并让学生们利用所学到的搜索引擎知识去网上搜索计算机犯罪的新闻报道,使学生在收集、搜索、交流过程中对网络、病毒等这些方面知识加以正确、全面的了解,并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护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很重要。如在作品中摘抄了哪个网站的文章,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明,使学生具有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同学之间互通信息收发电子邮件时不能互相取笑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实际都是一种教育。我们的德育教育就象盐一样,必不可少,但只能在白菜里放一点,青菜里放一点。不能向学生苍白得猛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可以教育学生的地方,只要把握得好,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2.打好基础,培养能力
没有基础的创造是盲目的,是异想天开的。同样,没有基础的素质教育也是空洞的。基础教育不仅可以从中掌握基本的客观规律,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逻辑思维与分析问题的方法。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提高和创新的条件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信息技术教学应鼓励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的约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的内容、适用范围作出猜想和判断,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word中图文混排内容时,学生自己主动做贺卡,贺卡内容丰富,界面精美,其中还包含感情内容,把自己想给老师说的话放在贺卡上,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很喜欢上你的课,在你的课中我学会了观察。”有的学生还说:“老师,天气凉了,注意添加衣物。”学生在动手创作中加入了创新意识,主动应用了许多其它方面的知识。又例如学生学习了数据库应用后有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科教师编制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3.创造条件,自主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习能够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需要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作出有效自我评价的学习行为。在素质教育中,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信息技术的存在、信息设备的普及使自主学习全面展开成了可能。在教学中我们让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成为实际。如在讲网络搜索引擎时,语文课中正要讲《我有一个梦想》这节课,在使用搜索引擎时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上查找有关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资料。有的学生就在网上找到了详细介绍了由罗莎•伯特女士引发的黑人“罢乘”公共汽车的运动以及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勿以暴力对抗暴力”的主张。这些材料对学生了解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状况、黑人的处境有很大帮助。课后语文教师反馈过来的信息是学生较快理解了马丁•路德•金为何有这些梦想。连课文中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要爱你的敌人”这一较难理解的观点,也很容易地被学生接受了。
信息技术课程在自主学习上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把课堂从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的天地。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借鉴;但同时又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教师不断去探索,不断去总结,让信息技术课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
[3] 钟启泉,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收稿日期:20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