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810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育者在认识上的误区---多媒体教学唯一化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误区---多媒体课件教案化”、“多媒体课件使用中的误区---实验、板书课件化”、“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误区---机械化的灌输”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并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愚见,以求教于同仁。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运用 误区
  多媒体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自然贴切地表达、传播、处理各种视听信息,并具有个多的参与性和创造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技术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并在课堂中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喜爱,其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了。
  一、教育者在认识上的误区---多媒体教学唯一化
  现在,很多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依赖于多媒体,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认为只要用了多媒体,教学中就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学生就能掌握知识。学校领导也相当重视多媒体的运用,还专门安排学生登记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情况。有些学校的考核制度中,根据教师使用多媒体的多少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在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的评比活动中,学校往往推选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的教师登台,没有课件的课根本不能亮相,也得不到评委的认可。备课中,执教者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画、幻灯片、录象等轮番上阵,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课堂中,教师更多的是关心课件放到哪一环节,至于学生是否配合,知识点是否落实到位,学生有没有消化,教师根本无暇顾及;评委们发言中,谈得最多的是执教者的课件制作如何的精美,或者课件中教学内容与课件动态的展示结合如何完美流畅。从学校领导、教研员到一线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成了教学中的“独媒体”。多媒体课件更是执教者参加“赛课”的必备筹码,这一辅助的教学方法摇身一变成了教师教学成功、成名的重要法宝。
  反思: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辅助地位。
  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引领师生的互动交流进而迸发出知识的火花;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谐地衔接起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促进学生个体的能力发展。实践证明只有让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才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才能有创造性的生成。否则,就是浪费教师在课件制作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误区---多媒体课件教案化
  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文字、声音、图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动态地展示科学中的自然现象和实验探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看得眼花缭乱,课堂热热闹闹,课堂评价良好。但是,从课后作业反馈看,学生对这一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并不理想。
  反思:课件制作要精炼、简洁,注重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
  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因此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不能繁琐,更不能花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形式不可牵强附会,呈现信息的容量要适当,以免偏离教学目标。在多媒体课件编辑合成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件制作中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真正让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多媒体课件使用中的误区----实验、板书课件化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些科学教师力求方便,把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搬上了银幕,实验操作程序和实验结果都设计的无比完美,展示的都是成功的实验。教师利用这些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是充当了“讲实验,讲过程”的角色。教师关注的是课件的内容播放到哪里了,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反馈,更不用说师生间的互动和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反思: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黑板,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其实,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交互动态的发展过程,更关注的是人与人间的情感交流。而没有实验、没有科学体验的学习又怎么能使学生完整地形成科学的概念、掌握科学的规律呢?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的运用,忽视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启发,那么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科学教学极力倡导实验课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开设的都要向学生开放,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误区---机械化的灌输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有些科学教师怕操作失误,为求方便,将课件设计成流水线式的结构,将所有的问题都预设完整。上课时,教师只需点点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机械的“播放”下去。教师的讲解就好象电影的旁白。教学时,教师对课件的程序了如指掌,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既定教学内容的呈现流程上来。教师受课件的限制难以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课堂气氛沉闷,最终还是满堂灌,只是由原始的“人灌”到先进的“机灌”。
  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应该认清当前多媒体教学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尽快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冷静理性地思考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择其益者而从之,择其弊者而弃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找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科学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就一定能显示它的独到优越性,使之更好地成为辅助教学的帮手,使科学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特点,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 信息技术教育.
  [2]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3] 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陈美玲,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
  [5] 章剑卫,姚社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于实践 [M].中国电化教育,2001,(5).
  [6] 徐红彩,冯秀琪,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探讨[M].中小学电教,2002,(4).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放在首位,我觉得在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教师若能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创设各种问题情景,降低教学的难度,使数学问题与现实紧密联系。在课本教学实践中,若能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在课本教学上狠下功夫,减少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 重视
在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不难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体现,
【摘 要】新教材教学教师应有的新观念。新教材教学教师应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激发探究热情的新举措。  【关键词】新课程 新观念 新举措 自主探索 自主学习  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对每个人来说都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其间,通过认真学习课标和新教材、以及相关的研讨文章,观摩了高一年级物理教师的授课和教研活动,颇受启发,自感有很多体会和反思,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
语文教学中,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探究分析。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要求中对听力在各学段都有明确的表述:要求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这些要求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今后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了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唯独没有重视听力的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不能与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因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历史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最近,我有幸读了张万祥先生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回想自己四年来的工作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张先生为我们列出的40位老师,都是班主任中杰出的代表,其中的很多经典事例和新颖观点,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如获至宝。看到书中每位老师的肺腑之言,我的心灵不断受到冲击,他们有的是生活在喧嚣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生活在寂静朴实的农村,有的是初出茅庐的年轻的教师,也有历尽风雨的老教师,但无论是谁,在他们精彩的从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语言教学中,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文学作品无从欣赏,听说读写能力无从起;语感的水平决定着听说读写的水平。”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感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方法 互动式 组织自讲    当前关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但对于如何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以完善一种教学方法的论述,却鲜见有报道。我想通过自身实际摸索运用的例子,谈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中学生自讲法的一些心得体会,望同道批评指正。  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用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问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快速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信息科技课程已经成为初、高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引导上。面对丰富多彩的计算机世界,每一个学生可能都会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