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执行国家规定,按照当地教育局要求为区域内中小学校集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系统的课程支持与服务,与普通中小学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近几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掀起了教育界的一阵热潮。作为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会给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带来影响?如何从课程开发与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劳动技术学校为例,分析现阶段综合实践基地课程的实施现状,归纳总结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开发;策略
一、研究背景
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作为对传统学科的补充,其着意培养和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是跨学科的、综合的、统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素养暗合了欧盟核心素养和美国21世纪技能的关键要素,彰显了我国教育部新近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的融合。
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劳动技术学校创办于2000年,学校每学年都统筹负责对全区几十间中小学学校约两万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劳动技术、禁毒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地震逃生教育、防火安全教育、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后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方面。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实效的关键。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显得格外重要。
二、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课程的实施现状
(一)一部分课程的开设实施时间较长,不符合当今学生的要求
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换汤不换药”,有的甚至是一门课程连续沿用了几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速度增快,现阶段学生接触新事物的更迭速度更加快,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味地停留在以往的课程基础上,这将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学生的流动性大,难以实施长时间段的研究课题
大部分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承接的是当地各所中小学学校的学生,学生在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待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星期。然而很多研究性课题的开展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学生的流动性过大,造成了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在开展研究性课题时困难重重。
(三)大班教学模式难以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
大部分综合实践基地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都是按照分班进行,然而现在很多学校班级人数都普遍在35~45人之间,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采用大班的教学模式,难以符合不同学生的要求。这对于授课的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即如何对全班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把控,在同一节综合实践课上,提升课堂的授课效果。
(四)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处于停滞阶段
“课都没人上了,怎么会有时间去参加培训呢?”这是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面临的问题。大部分校外基地的负责人都很有意识地让教师多参加一些培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整体的素质水平。然而很多情况下,人手的缺乏,导致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的教师,没办法参加一些区里、市里的培训。因此,长年累月,形成恶性循环,教师的培训跟不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得不到更新,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跟不上,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了束缚。
(五)课程开设缺乏整體性规划,难以符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
目前,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因为承接的是来自当地各所中小学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生接触的是相对独立的课程,缺少长期、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缺乏课程与学生内在发展与需求关系的认识,以致课程缺乏整体规划。同时很多课程缺乏关联与互动,同时还面临师资不足、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许多学校没有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及课程整合方面的特有功能与价值。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课程设置须整体规划,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重点在于如何把握课程的整体结构,把握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课程整体结构的“视点”、“维度”。第一,生命维度——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作为主体前进能量的冲动、好奇心、需求之类的基础性反应的能力;第二,社会维度——从第一维度发展而来,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习得文化而成的以知识、技能、思考力为基础的能力;第三维度——知性探究维度,从第一、第二维度发展而来,是一种更高阶的凝练的探究能力。这种能力是以探究过程中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智慧操作能力为中心的,是有别于生命维度的知性、好奇心、兴趣、心智习惯等情意性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的。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根据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活动内容与特点,提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体现该活动的特色。同时,应该注意跨学科素养如何在本活动当中进行培养。这些内容应该在教学目标当中具体体现。
(二)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有别于一般中小学校园,拥有很多活动场所可以提供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要利用好这些场所,结合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能走进活动现场开展实践探究,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例如,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都会开设“野炊”这门综合实践课程,但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为了方便操作,是直接给学生提供好相应的食材,再让学生小组进行烹饪。这仅仅是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以及生活技能。这门课可以优化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食材的选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基金,让学生自行去超市选购食材。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设计与规划的能力,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无形之中也普及了数学、植物学等学科知识。第二部分,食材的烹饪。根据小组成员选购的食材进行烹饪,这可以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团队协助精神。第三部分,食材的展示与分享。小组成员为自己小组完成的菜色命名,参与全班的展示,为自己所做的食物进行宣传,展示成果后邀请班上同学老师进行品鉴。这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使他们学会与人分享。
(三)扩大综合实践教师队伍,建立专业化教师团队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从根源出发,培养一支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不定时地举行相关综合实践课程理念以及最新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的培训,让教师们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紧跟时代最新的教育思想潮流。
(四)加快推进“学校 基地”、“家庭 基地”、“社会 基地”的教学模式
推进“学校 基地”、“家庭 基地”、“社会 基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学生流动性大、在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时间较短,较长时间段的研究性课题难以开展的问题。而且启动多方联动教学模式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学生制定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案。同时可以检验经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交往协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数字素养等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07).
[2]周少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与实践研究——以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实践基地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5(01).
[3]李宝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18).
[4]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5]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开发;策略
一、研究背景
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作为对传统学科的补充,其着意培养和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是跨学科的、综合的、统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素养暗合了欧盟核心素养和美国21世纪技能的关键要素,彰显了我国教育部新近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的融合。
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劳动技术学校创办于2000年,学校每学年都统筹负责对全区几十间中小学学校约两万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劳动技术、禁毒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地震逃生教育、防火安全教育、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后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方面。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实效的关键。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显得格外重要。
二、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课程的实施现状
(一)一部分课程的开设实施时间较长,不符合当今学生的要求
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换汤不换药”,有的甚至是一门课程连续沿用了几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速度增快,现阶段学生接触新事物的更迭速度更加快,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味地停留在以往的课程基础上,这将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学生的流动性大,难以实施长时间段的研究课题
大部分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承接的是当地各所中小学学校的学生,学生在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待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星期。然而很多研究性课题的开展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学生的流动性过大,造成了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在开展研究性课题时困难重重。
(三)大班教学模式难以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
大部分综合实践基地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都是按照分班进行,然而现在很多学校班级人数都普遍在35~45人之间,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采用大班的教学模式,难以符合不同学生的要求。这对于授课的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即如何对全班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把控,在同一节综合实践课上,提升课堂的授课效果。
(四)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处于停滞阶段
“课都没人上了,怎么会有时间去参加培训呢?”这是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面临的问题。大部分校外基地的负责人都很有意识地让教师多参加一些培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整体的素质水平。然而很多情况下,人手的缺乏,导致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的教师,没办法参加一些区里、市里的培训。因此,长年累月,形成恶性循环,教师的培训跟不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得不到更新,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跟不上,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了束缚。
(五)课程开设缺乏整體性规划,难以符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
目前,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因为承接的是来自当地各所中小学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生接触的是相对独立的课程,缺少长期、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缺乏课程与学生内在发展与需求关系的认识,以致课程缺乏整体规划。同时很多课程缺乏关联与互动,同时还面临师资不足、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许多学校没有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及课程整合方面的特有功能与价值。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课程设置须整体规划,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重点在于如何把握课程的整体结构,把握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课程整体结构的“视点”、“维度”。第一,生命维度——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作为主体前进能量的冲动、好奇心、需求之类的基础性反应的能力;第二,社会维度——从第一维度发展而来,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习得文化而成的以知识、技能、思考力为基础的能力;第三维度——知性探究维度,从第一、第二维度发展而来,是一种更高阶的凝练的探究能力。这种能力是以探究过程中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智慧操作能力为中心的,是有别于生命维度的知性、好奇心、兴趣、心智习惯等情意性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的。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根据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活动内容与特点,提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体现该活动的特色。同时,应该注意跨学科素养如何在本活动当中进行培养。这些内容应该在教学目标当中具体体现。
(二)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有别于一般中小学校园,拥有很多活动场所可以提供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要利用好这些场所,结合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能走进活动现场开展实践探究,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例如,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都会开设“野炊”这门综合实践课程,但很多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为了方便操作,是直接给学生提供好相应的食材,再让学生小组进行烹饪。这仅仅是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以及生活技能。这门课可以优化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食材的选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基金,让学生自行去超市选购食材。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设计与规划的能力,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无形之中也普及了数学、植物学等学科知识。第二部分,食材的烹饪。根据小组成员选购的食材进行烹饪,这可以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团队协助精神。第三部分,食材的展示与分享。小组成员为自己小组完成的菜色命名,参与全班的展示,为自己所做的食物进行宣传,展示成果后邀请班上同学老师进行品鉴。这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使他们学会与人分享。
(三)扩大综合实践教师队伍,建立专业化教师团队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从根源出发,培养一支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不定时地举行相关综合实践课程理念以及最新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的培训,让教师们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紧跟时代最新的教育思想潮流。
(四)加快推进“学校 基地”、“家庭 基地”、“社会 基地”的教学模式
推进“学校 基地”、“家庭 基地”、“社会 基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学生流动性大、在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时间较短,较长时间段的研究性课题难以开展的问题。而且启动多方联动教学模式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学生制定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案。同时可以检验经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交往协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数字素养等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07).
[2]周少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与实践研究——以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实践基地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5(01).
[3]李宝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18).
[4]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5]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