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巴塞尔姆在《玻璃山》中通过对传统童话的戏仿,利用碎片拼贴的叙述模式荒唐诙谐地再现了漫游于后现代城市的作家在探索创作之路时所面临的困境:作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观察者,作家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文学形式已无法担当书写当代都市经验的重任以及后现代城市生活的反童话本质。这些思考在他们城市意象的描摹中展现出来。在作家玩世不恭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是对人性、传统的人文价值、后现代社会种种问题的严肃思考。
关键词:《玻璃山》 后现代 作家 城市 漫游者
城市与文学的关系由来已久。作为文学中的一大重要意象,城市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素材,也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理查德·利罕曾评论说:“城市的兴起与五花八门的文学运动有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与小说和继之而起的叙述模式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同的叙述模式往往蕴含着作家对城市的不同看法和感悟。
被誉为“后现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的唐纳德·巴塞尔姆一直以对小说文体的锐意创新而著称。在作品中,巴塞尔姆时常会模糊现实和虚构的界限、打乱叙事的时空顺序,以碎片拼贴的形式来描述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城市人的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玻璃山》的解读,探讨巴塞尔姆笔下的后现代都市意象,揭示作者如何在对城市生活的描述中完成对人性、传统的人文价值、作家的存在等问题的思考。
一 纽约——堕落物化的后现代城市缩影
《玻璃山》是巴塞尔姆对著名的苏格兰作家和人类学家安德鲁·朗格《黄页童话故事集》里的同名童话故事的后现代改写。原本的故事大意是:在遥远的国度里有一座玻璃山,山顶的纯金城堡里住着一位着了魔的公主。各地的骑士都不远万里而来,却纷纷在攀爬的过程中跌落山脚。最后,一个出身卑微的学生却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成功登上了山顶,打败了守卫的老鹰,营救了公主,不仅与她结为连理,还解救了那些死去的骑士,令他们死而复生。在巴塞尔姆的版本中,一位身份不明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在攀登位于纽约的一座远近闻名的玻璃山,目标是去解救一个“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第58句)。在他排除万难登上山顶之后却发现这个“象征”只不过“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第97句)。失望和愤怒之余,“我”把美丽的公主头朝下扔下了山。
值得注意的是,巴塞尔姆把玻璃山的地理位置从原来童话中的神秘国度转移到了位于纽约的“第十三大街和第八大道的交会处”(第2句),像极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办公大厦”(第18句)。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十三”和“八”都是具有特殊寓意的数字。在英美国家,“十三”是个被看成是大忌之数,经常让人联想起死亡和毁灭。而基督教里的“八”则是个神圣的数字,是至善至美的体现,是象征“再生的数,复活的数,永恒的数”。巴塞尔姆将这两个数字并置似乎意味深长:对于迷惘中的叙述者“我”来说,攀登玻璃山寻找着了魔的象征无疑是在断裂、冰冷的后现代城市中追寻完美、实现自我的一条途径;而玻璃山的地理位置却预示着他的追寻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他的追寻必然以失败告终。
再观巴塞尔姆笔下的纽约,用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话说,就像一座“地狱之城”。它冰冷堕落、丑陋肮脏、怪诞恐怖、物欲横流;居住其中的后现代城市人在物欲刺激下,迷失了本性,被逐渐异化,变得自私麻木、野蛮贪婪、想象力枯竭。人行道上“狗屎成堆,色彩鲜丽:黄褐、深棕、火黄、浓黄、翠绿、象牙墨、茜草红,各色俱全”(第30句),在玻璃山的山脚四周“堆满了马的尸体,还有骑马人的尸体。很多垂死的人还在呻吟”(第55句)。除了污言秽语,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交流。他们互相之间漠不关心,唯利是图,对推崇正直、忠诚、美德的传统价值观嗤之以鼻。对于“我”攀登玻璃山的行为,人们反应不一。有人漠不关心;有人边从“棕色的瓶子”喝酒边讨论当我掉下来“摔得鲜血四溅”后“谁该得到我的房子”(第34、39、78句)。为了利益和物质享受,人们无恶不作:遭人恣意砍伐的“一排榆树拦腰折断,躺在大众汽车和勇士汽车之间”(第31句);“搜寻戒指、钱包、怀表、馈赠女士的纪念品”的人们冷血地穿梭于从玻璃山上掉下来的“爵士”中间(第65句);更有甚者,“从尚未咽气的爵士们口中撬出金牙”(第69句)。一幕幕荒唐怪诞、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把后现代都市的本质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发人深省。
二 作家——后现代城市的孤独“漫游者”
“都市漫游者”的形象可以追溯到德国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漫游者”是大都市的产物,他们“在拥挤不堪的人流中漫步,‘张望’决定了他们的整个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他们从事的这种“漫步”和“张望”的活动,“现已成为文学、社会学和城市文化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状况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或一种人类活动”。作为城市的观察者,漫步者正是在这种散步和张望中展开了同城市和他人的全部关系。在文学作品中,漫游者常常化身为“局外人、他者、神秘的陌生人,或人群中的孤独者等形象”。
在《玻璃山》中匿名的叙述者“我”就是一位孤独的都市漫游者。他几次三番的强调自己是“初来乍到”(第2、25、33句),在纽约只有“熟人”,没有朋友和亲人。“我”既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又与城市保持着距离。他以局外人的冷峻目光注视着他的同类在喧嚣的街道上遛狗、谩骂、酗酒、破坏环境、从死去的和将死的人身上篡取财物。局外人的身份让“我”可以用更为全面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并对人性、政治、社会、文学、传统人文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从未停止过思考:政治家的话语(第66句)、桂冠诗人的话语(第87句)、文学术语词典上的词条(第71句)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不去。传统的人文价值、传统的文学形式还能否应对后现代的城市经验?作家该何去何从?这些成为“我”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清楚地意识到文学传统已然无力处理当代经验。在后现代都市面前,无论是传统的象征、传统童话、还是骑士文学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在71-72句中,作为后现代作家一员的“我”在思考着“象征”的定义。根据词典的定义,夜莺是一种“忧郁”的象征,而交通灯却是一种符号,不属于象征。但出现在“我”眼前的景象却令“我”深感迷惑:腿上绑着交通灯的夜莺到底是象征?是符号?既不是象征又不是符号?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无法给出一个准确令人信服的答案。小说第63句描写的是骑士们在人群中苟延残喘,这不仅暗示着后现代的城市里骑士精神的消亡,也意味着传统童话、传统骑士文学的落寞,巴塞尔姆嘲讽、调侃的态度跃然纸上。第73-76句也传达了类似的思想:面对后现代“碎片化”、扭曲变形的城市生存状态,传统童话/神话、骑士传奇故事的叙述结构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有“死”路一条。 三 戏仿拼贴——构建后现代城市文本的方式
短篇小说《玻璃山》发表于1961年,正值美国社会经历剧变之时,各种思潮和运动风起云涌,怀疑主义大行其道。对上帝、理性思考、传统道德价值的信仰和信任都已不复存在。面对支离破碎、荒谬无序的后现代城市生活,文学传统显然无法消化。那作家应该如何另辟蹊径来应对城市生活经验的变迁?通过对传统童话《玻璃山》的戏仿,巴塞尔姆呈上了自己的答卷,为其他后现代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尝试和实验方法。
从形式上看,巴塞尔姆的《玻璃山》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惯例。构成小说全文的100个编了号、长短不一、缺乏明显相关性的句子看起来更像是个清单,颠覆了传统小说人物、情节交代清楚的线性叙述模式。整篇小说的情节松散:作家“我”在攀登玻璃山,场景在“我”的攀爬过程(如第1、3、8、54句)、“熟人”的反应(如第34-41句)、现实世界(如第26、28句)之间不停的切换,其间还穿插着对政治家和桂冠诗人的名言以及童话故事的引用。所有的句子像是一块块碎片,以一种荒唐的方式看似无意地并置、拼贴在一起,挑战了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打破了他们的阅读期待,将阐释的自由交到了读者的手上。这种叙事模式无疑是对以童话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形式的滑稽模仿,点出了后现代城市生活的反童话本质。
除了通过碎片拼贴来对传统童话/神话、骑士传奇故事的叙事模式进行解构和颠覆之外,巴塞尔姆在人物塑造方面也颇费心机。匿名的主人公“我”全无传统童话中主人公的英雄之风。他胆小怯懦、犹豫不决,形象也滑稽可笑。借助登山钉和管道工人所用的橡皮搋子,主人公朝玻璃山的山顶小心翼翼地移动,心中时时感到恐惧。想到守卫黄金城堡的老鹰会“用锐利的双爪刺进我细嫩的肉中”(第83句),“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为了应不应该“倒回去拿急救绷带”(第84句)而踌躇不决。对于攀登玻璃山的目的主人公也心存犹疑,不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价值。在与传统童话的互文性对照中,主人公“我”的反英雄形象正昭示了后现代都市的反童话/神话本质:后现代城市不相信英雄也没有英雄的生存空间,英雄的行为变得师出无名。在发现“着了魔的象征”充其量不过是一位公主之后,主人公也展现出与他的“熟人”一样的暴力倾向,在失望和愤怒之下“将美丽的公主倒着身子,朝山下的熟人扔去”(第98句)。童话中“英雄救美”的传统母题被无情的现实彻底地粉碎了。
作为后现代都市的漫游者,巴塞尔姆一直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着城市人在面对社会变迁时所发生的变化。在对后现代都市的密切“张望”中,他发现了后现代都市人的麻木不仁,后现代城市生存状态的沉闷乏味,以及后现代城市经验的断裂含混,并把这些主观体验用荒诞不经、玩世不恭、破碎断裂的小说文本记录下来。正是通过这种文本碎片的拼贴,巴塞尔姆用独特的方式为读者再现了后现代城市的社会现状,表达了他对在后现代价值观冲击下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消亡、都市人想象力枯竭、人性失落的现状的忧思。
注:本文系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项目批号:2011JGZD0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利罕,吴子枫译:《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唐纳德·巴塞尔姆,金学勤译:《玻璃山》,《外国文学》,2001年第3期。
[3] 胡家峦:《历史的星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Oates,Joyce Carol.Imaginary Cities:America [A].In Michael C.Jaye and Ann Chalmers Watts.(eds.).Literature & the American Urban Experience: Essays on the City and Literature [C].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1,30.
[5] 瓦尔特·本雅明,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三联书店,1989年版。
[6] 陈永国:《本雅明译波德莱尔译坡:思想在文学翻译中的旅行》,《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7] 刘爱英:《〈玻璃山〉:巴塞尔姆对后现代文学存在的诘问》,《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6年第1期。
(马风华,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玻璃山》 后现代 作家 城市 漫游者
城市与文学的关系由来已久。作为文学中的一大重要意象,城市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素材,也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理查德·利罕曾评论说:“城市的兴起与五花八门的文学运动有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与小说和继之而起的叙述模式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同的叙述模式往往蕴含着作家对城市的不同看法和感悟。
被誉为“后现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的唐纳德·巴塞尔姆一直以对小说文体的锐意创新而著称。在作品中,巴塞尔姆时常会模糊现实和虚构的界限、打乱叙事的时空顺序,以碎片拼贴的形式来描述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城市人的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玻璃山》的解读,探讨巴塞尔姆笔下的后现代都市意象,揭示作者如何在对城市生活的描述中完成对人性、传统的人文价值、作家的存在等问题的思考。
一 纽约——堕落物化的后现代城市缩影
《玻璃山》是巴塞尔姆对著名的苏格兰作家和人类学家安德鲁·朗格《黄页童话故事集》里的同名童话故事的后现代改写。原本的故事大意是:在遥远的国度里有一座玻璃山,山顶的纯金城堡里住着一位着了魔的公主。各地的骑士都不远万里而来,却纷纷在攀爬的过程中跌落山脚。最后,一个出身卑微的学生却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成功登上了山顶,打败了守卫的老鹰,营救了公主,不仅与她结为连理,还解救了那些死去的骑士,令他们死而复生。在巴塞尔姆的版本中,一位身份不明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在攀登位于纽约的一座远近闻名的玻璃山,目标是去解救一个“美丽的着了魔的象征”(第58句)。在他排除万难登上山顶之后却发现这个“象征”只不过“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第97句)。失望和愤怒之余,“我”把美丽的公主头朝下扔下了山。
值得注意的是,巴塞尔姆把玻璃山的地理位置从原来童话中的神秘国度转移到了位于纽约的“第十三大街和第八大道的交会处”(第2句),像极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办公大厦”(第18句)。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十三”和“八”都是具有特殊寓意的数字。在英美国家,“十三”是个被看成是大忌之数,经常让人联想起死亡和毁灭。而基督教里的“八”则是个神圣的数字,是至善至美的体现,是象征“再生的数,复活的数,永恒的数”。巴塞尔姆将这两个数字并置似乎意味深长:对于迷惘中的叙述者“我”来说,攀登玻璃山寻找着了魔的象征无疑是在断裂、冰冷的后现代城市中追寻完美、实现自我的一条途径;而玻璃山的地理位置却预示着他的追寻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他的追寻必然以失败告终。
再观巴塞尔姆笔下的纽约,用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话说,就像一座“地狱之城”。它冰冷堕落、丑陋肮脏、怪诞恐怖、物欲横流;居住其中的后现代城市人在物欲刺激下,迷失了本性,被逐渐异化,变得自私麻木、野蛮贪婪、想象力枯竭。人行道上“狗屎成堆,色彩鲜丽:黄褐、深棕、火黄、浓黄、翠绿、象牙墨、茜草红,各色俱全”(第30句),在玻璃山的山脚四周“堆满了马的尸体,还有骑马人的尸体。很多垂死的人还在呻吟”(第55句)。除了污言秽语,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交流。他们互相之间漠不关心,唯利是图,对推崇正直、忠诚、美德的传统价值观嗤之以鼻。对于“我”攀登玻璃山的行为,人们反应不一。有人漠不关心;有人边从“棕色的瓶子”喝酒边讨论当我掉下来“摔得鲜血四溅”后“谁该得到我的房子”(第34、39、78句)。为了利益和物质享受,人们无恶不作:遭人恣意砍伐的“一排榆树拦腰折断,躺在大众汽车和勇士汽车之间”(第31句);“搜寻戒指、钱包、怀表、馈赠女士的纪念品”的人们冷血地穿梭于从玻璃山上掉下来的“爵士”中间(第65句);更有甚者,“从尚未咽气的爵士们口中撬出金牙”(第69句)。一幕幕荒唐怪诞、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把后现代都市的本质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发人深省。
二 作家——后现代城市的孤独“漫游者”
“都市漫游者”的形象可以追溯到德国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漫游者”是大都市的产物,他们“在拥挤不堪的人流中漫步,‘张望’决定了他们的整个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他们从事的这种“漫步”和“张望”的活动,“现已成为文学、社会学和城市文化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状况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或一种人类活动”。作为城市的观察者,漫步者正是在这种散步和张望中展开了同城市和他人的全部关系。在文学作品中,漫游者常常化身为“局外人、他者、神秘的陌生人,或人群中的孤独者等形象”。
在《玻璃山》中匿名的叙述者“我”就是一位孤独的都市漫游者。他几次三番的强调自己是“初来乍到”(第2、25、33句),在纽约只有“熟人”,没有朋友和亲人。“我”既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又与城市保持着距离。他以局外人的冷峻目光注视着他的同类在喧嚣的街道上遛狗、谩骂、酗酒、破坏环境、从死去的和将死的人身上篡取财物。局外人的身份让“我”可以用更为全面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并对人性、政治、社会、文学、传统人文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从未停止过思考:政治家的话语(第66句)、桂冠诗人的话语(第87句)、文学术语词典上的词条(第71句)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不去。传统的人文价值、传统的文学形式还能否应对后现代的城市经验?作家该何去何从?这些成为“我”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清楚地意识到文学传统已然无力处理当代经验。在后现代都市面前,无论是传统的象征、传统童话、还是骑士文学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在71-72句中,作为后现代作家一员的“我”在思考着“象征”的定义。根据词典的定义,夜莺是一种“忧郁”的象征,而交通灯却是一种符号,不属于象征。但出现在“我”眼前的景象却令“我”深感迷惑:腿上绑着交通灯的夜莺到底是象征?是符号?既不是象征又不是符号?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无法给出一个准确令人信服的答案。小说第63句描写的是骑士们在人群中苟延残喘,这不仅暗示着后现代的城市里骑士精神的消亡,也意味着传统童话、传统骑士文学的落寞,巴塞尔姆嘲讽、调侃的态度跃然纸上。第73-76句也传达了类似的思想:面对后现代“碎片化”、扭曲变形的城市生存状态,传统童话/神话、骑士传奇故事的叙述结构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有“死”路一条。 三 戏仿拼贴——构建后现代城市文本的方式
短篇小说《玻璃山》发表于1961年,正值美国社会经历剧变之时,各种思潮和运动风起云涌,怀疑主义大行其道。对上帝、理性思考、传统道德价值的信仰和信任都已不复存在。面对支离破碎、荒谬无序的后现代城市生活,文学传统显然无法消化。那作家应该如何另辟蹊径来应对城市生活经验的变迁?通过对传统童话《玻璃山》的戏仿,巴塞尔姆呈上了自己的答卷,为其他后现代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尝试和实验方法。
从形式上看,巴塞尔姆的《玻璃山》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惯例。构成小说全文的100个编了号、长短不一、缺乏明显相关性的句子看起来更像是个清单,颠覆了传统小说人物、情节交代清楚的线性叙述模式。整篇小说的情节松散:作家“我”在攀登玻璃山,场景在“我”的攀爬过程(如第1、3、8、54句)、“熟人”的反应(如第34-41句)、现实世界(如第26、28句)之间不停的切换,其间还穿插着对政治家和桂冠诗人的名言以及童话故事的引用。所有的句子像是一块块碎片,以一种荒唐的方式看似无意地并置、拼贴在一起,挑战了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打破了他们的阅读期待,将阐释的自由交到了读者的手上。这种叙事模式无疑是对以童话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形式的滑稽模仿,点出了后现代城市生活的反童话本质。
除了通过碎片拼贴来对传统童话/神话、骑士传奇故事的叙事模式进行解构和颠覆之外,巴塞尔姆在人物塑造方面也颇费心机。匿名的主人公“我”全无传统童话中主人公的英雄之风。他胆小怯懦、犹豫不决,形象也滑稽可笑。借助登山钉和管道工人所用的橡皮搋子,主人公朝玻璃山的山顶小心翼翼地移动,心中时时感到恐惧。想到守卫黄金城堡的老鹰会“用锐利的双爪刺进我细嫩的肉中”(第83句),“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为了应不应该“倒回去拿急救绷带”(第84句)而踌躇不决。对于攀登玻璃山的目的主人公也心存犹疑,不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价值。在与传统童话的互文性对照中,主人公“我”的反英雄形象正昭示了后现代都市的反童话/神话本质:后现代城市不相信英雄也没有英雄的生存空间,英雄的行为变得师出无名。在发现“着了魔的象征”充其量不过是一位公主之后,主人公也展现出与他的“熟人”一样的暴力倾向,在失望和愤怒之下“将美丽的公主倒着身子,朝山下的熟人扔去”(第98句)。童话中“英雄救美”的传统母题被无情的现实彻底地粉碎了。
作为后现代都市的漫游者,巴塞尔姆一直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着城市人在面对社会变迁时所发生的变化。在对后现代都市的密切“张望”中,他发现了后现代都市人的麻木不仁,后现代城市生存状态的沉闷乏味,以及后现代城市经验的断裂含混,并把这些主观体验用荒诞不经、玩世不恭、破碎断裂的小说文本记录下来。正是通过这种文本碎片的拼贴,巴塞尔姆用独特的方式为读者再现了后现代城市的社会现状,表达了他对在后现代价值观冲击下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消亡、都市人想象力枯竭、人性失落的现状的忧思。
注:本文系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项目批号:2011JGZD0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利罕,吴子枫译:《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唐纳德·巴塞尔姆,金学勤译:《玻璃山》,《外国文学》,2001年第3期。
[3] 胡家峦:《历史的星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Oates,Joyce Carol.Imaginary Cities:America [A].In Michael C.Jaye and Ann Chalmers Watts.(eds.).Literature & the American Urban Experience: Essays on the City and Literature [C].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1,30.
[5] 瓦尔特·本雅明,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三联书店,1989年版。
[6] 陈永国:《本雅明译波德莱尔译坡:思想在文学翻译中的旅行》,《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7] 刘爱英:《〈玻璃山〉:巴塞尔姆对后现代文学存在的诘问》,《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6年第1期。
(马风华,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