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越之行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1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时节的余干,气温寒凉。
  余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县,迄今已有2241年历史,以余水之干而得名。春秋时,余干县先属吴国,勾践灭吴后又属越国。故吴越亦称干越,此后“干越”便成了余干的别称。
  到余干的一大收获,是再一次认识了吴芮。
  吴芮,秦朝时为鄱县令,很得民心,号为番君。秦末,吴芮率越人起兵,被项羽封衡山王,治所在邾(现湖北黄冈)。楚汉相争时,吴芮归顺刘邦,并派部将梅娟领兵随刘邦入关。汉朝初建,天下不稳,刘邦还不敢独享胜利果实,就论功行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分别是:赵王张耳,韩王信,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茶,长沙王吴芮)。长沙王吴芮的治所在临湘(现湖南长沙)。后来,各王国势力渐大,对汉朝造成威胁,刘邦逐渐铲除异姓王,只有吴芮例外。吴芮的封地只有2.5万户,地少力弱,对汉廷不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他对刘邦忠心耿耿,才免遭劫难,得以延续下来。长沙王一直传位五世,到汉文帝时,因没有子孙可传,才被汉廷废除王位。
  多年前,我和文友登滕王阁,在二楼“人杰图”前听其谈论过有关吴芮的一些轶事,但那时,只是肤浅的一些认识,倒清楚记得文友脱口说出了一首短章问我谁是原创,让我记忆深刻:“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短歌早就读过,只知是汉乐府民歌,却还真不记得作者是谁,他卖了个关子,告诉我,这是吴芮的妃子毛苹所作,我被小小地震撼了一下。在古代,在我们江西上饶,居然出过如此才华横溢的女子!去年,和几个好友去了婺源,其中有人提议去长溪看枫叶,另一个兄长说此季节枫叶怕已凋零,不如去看看吴芮墓,于是我积极响应,不顾雨天路滑,我们欣然前往。只是,我们只在史料中知悉吴芮墓在婺源县镇头乡冷水亭村鸡山上,但偌大的鸡山并不知墓地在哪一处,于是一路打听着详细地点,一路冒雨前行。山路泥泞打滑,车子几次陷进泥潭中,可大家毫不气馁,一路寻踪而行,越进山路越难行,开着开着没车道了,于是我们只好下车步行,也是一个初冬的雨天,车窗外很冷,小姐妹们打着伞,任干净的小皮鞋踩在泥泞的山道上,似乎有点心疼,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寻路前行,只是冬日天暗得快,我们找寻了许久都未曾见着。或许缘浅吧,我们如此虔诚,依然还没寻到吴芮墓,只在人鸡山口的公路边“长沙王吴芮墓”的指示牌前,默默地行了注目礼。然后,一车人带着遗憾而归。
  而这一回,居然又在余干听人重提起了吴芮,而且是带着一份自豪地说起。于是,好奇心又一次让我对吴芮多了一份关注,并好奇地想,既然吴芮是余干人,墓怎么葬在婺源?于是既向本地老先生讨教,又去翻阅资料,再从余干和婺源的建县史开始读起,然后就不难解释了,简而言之,历史上余干地大物博,吴芮墓所在的婺源鸡山原为余干管辖的土地,经过千余年行政区划演变,成了婺源的土地,吴芮墓也由原葬在余干变为葬在了婺源,这样的结果,大概是一代英豪吴芮始料不及的。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有厚重历史和文化的地方,其灵魂才是鲜活而厚重的。此行,我们在余干世纪公园文化墙、在枝叶园、城市规划馆、黄金埠电厂、古陶遗址、东山书院、三十六忠臣庙等地,读到了余干的历史。在东山书院,朱建群院长如数家珍地说:“宋淳熙问,右丞相赵汝愚和其弟赵汝靓建起东山书院,邀约朱熹来书院讲学,朱熹题其堂日‘云凤堂’,东山书院几度被毁,又几度重修。难怪,后世的理学家张吉、胡居仁等诸多先贤,都与东山书院有不解之缘。”此行,我们在干越亭静坐,在朱熹的洗墨池前驻足,似乎每到一处都仿佛能踩着先人的脚步。
  来余干的,另一个心愿是看蓼子花海,观候鸟和渔舟。
  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里“晒”满了绯红成片的鄱阳湖蓼子花海,那种美,对于一个爱花之人是无任何抵抗力的。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五分之一面积在余干,余干,也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在余干,看蓼子花海,想必也不是奢侈的事吧。于是,前几日还拍到蓼子花海的摄影师在前面带路,我们一行人怀着期待的心情在后面跟随,走在长长的康山大堤上,左边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稻田,右边是一望无垠的鄱湖水面,那种壮观不到实地是难以感受到的。
  只是连日的阴雨,鄱阳湖水位上升,美丽的蓼子花被湖水无情地淹没了,我们只能在余干摄友所拍摄的美照中,欣赏着蓼子花的美。蓼子花海没见着,但却真真切切看到了白天鹅在湖面上的自由飞翔,看到成群的白鹭在水中觅食,那份惬意让我的遗憾骤减了几分。
  闭上眼,细嗅着空气中湖水的味道,仿佛看见一对人儿泛舟湖上,一个女子,对着一个男子深情地吟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其他文献
我倆从走廊经过,隔壁办公室里有个清瘦的中年人,带着不加掩饰的纯真笑容,远远地向着我们点点头。这算是我与他的第一面,只照面,没说话。长春说,他是个画家、农民,文化馆聘请他来上班。  不久,惊喜砸到我头上——长春给我捎来一张横幅山水画。这幅画,石山秀美,树影参差,峰峦居中,左边小船飞禽,右边留白落款。款日:革新长春合著一书,余读后感其同学情缘,情义无价。庚辰仲春茶山王学钊写于奇石楼。  我把这幅画送到
期刊
彭老师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同时兼任着我们的班主任。大概是自己没有孩子的缘故吧,彭老师特别喜欢孩子。  在彭老师眼里,我们是他的学生,更是他的孩子。  小时候,我顽皮得几乎难以形容,且不说频频做些偷鸡摸狗、拔蒜苗那种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下流勾当”,就连飞檐走壁把新婚宴尔的夫妻搅得心神不宁、如坐针毡的糗事,我也组织过不少次;也曾富有创意地在别人家牛马的尾巴上拴几块石头和数串鞭炮,让它们在硝烟弥漫中负重奔
期刊
七大大,我称他为“七侠”。  原来,他还在当“娃娃老师”的时候,这个窑洞是被生产队征用养牛的地方,具体养几头牛,我不记得了,后来“七侠”和七娘要结婚,奶奶就找队长要回了这个窑洞,收拾干净后作了他俩的新房。  至于说到“侠”,单从外表上看,他算不上侠,单薄的身体,瘦削的面庞,但他非常的英俊,修长的个头,四方脸,好看的眼睛和浓黑的眉毛,和他的哥哥(我的父亲)不同的是,他的脸盘稍长一些,显得更斯文。现在
期刊
东乡,是我二姑母的家。  地处小城北郊的我们,习惯把小城上游的湍河河段附近叫作西乡,下游河段叫作东乡。可能是家里姊妹多,父母照顾不过来,少年时代的我,一到寒假就被父母“发配”到东乡。  东乡的冬天真的叫冬天。朔风一起,雪花就疯狂起来了,村外的小麦,树木和枯草,村里的池塘和小路几乎分辨不出来,鸟雀更是难觅影踪。  谁家的屋檐下,挂满了晶晶亮的冰凌条儿,老长老长的,不经意就触碰到你的头、你的脸,乐坏了
期刊
提到季桥猪头肉,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腌渍好的猪头。虽没烫洗、切割,但我分明感觉那猪脸上挂着莫名的笑意。瞧!那猪拱嘴、那猪耳朵、那猪舌头、那猪脸肉……说得我馋涎都下来了!  不过,你可别说我好吃!好吃猪头肉这一口的前辈如过江之鲫,多得很呢!宋朝的文学大师苏轼不仅喜欢吃猪头肉,还亲自煮,更难得的是专门写下了煮猪头的笔记:“净洗锅,浅著水,深压柴,头莫教起,日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有时自
期刊
今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学生正常开学受到影响,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倡议,全国学校纷纷响应,网络直播教学成为热潮。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对于上网络直播课,以前从未尝试过。接到学校通知,要求本校教师在QQ群上网课,我心里很是忐忑,QQ上如何上课呢?  开课的前一两天,年级组对我们进行了业务培训。一名熟悉网络教学的青年教师,将录制好的操作视频放在群里,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亦步亦趋,严格执
期刊
去年初冬,与闺蜜相约到黄姚古镇游玩。晚饭过后,我俩漫步在光洁润滑的石板街上。  青灰的墙、黧黑的瓦、锃亮的青石板,还有那吱呀呀响了千年的木门,古镇就像一位端庄典雅的古典美女,静养于黄姚这一方青山秀水问。  拐弯处,有丝丝缕缕的音乐声从一所房子里飘出来,声音不大,却很吸引人。我在房子前停下脚步,抬头便看到“阿姚的房子”这几个简约的红色艺术字。  推开半掩着的木门,探进头,看了一眼。屋里像一个小茶馆,
期刊
春末夏初,雨水就旺了起来。  那来自上苍的雨粒,在雷电的陪伴下急遽而下,横扫每一条山岭。用不了多久就有两块雪白的布帘,直直地挂在家对面的崖壁上。门前的小溪,也一改往日的温柔,洪波涌动,震撼着这一方土地。  小溪边泊满了小木排,每块木排上立着一位汉子,他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握竹篙,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开排哕!”不知谁大喊了一声。汉子们将竹篙轻轻地一点,木排便不断地飘了出去……  这是儿时在家
期刊
热电厂的闻师傅下岗了,在街上开了一家小吃店,店名“邓城猪蹄”。  邓城,是西华县的一个镇,因猪蹄而闻名,闻师傅便把邓城猪蹄引到项城。作协的一位文友领着我去了几次,我便喜爱上了这家小吃店,而且,闻师傅把袁世凯写的对联“南有猪蹄香,北有熊掌肥”贴在店里,说明邓城猪蹄的渊源,但究竟是不是袁世凯写的,没有人去考证。从心理上说,我不喜欢去大饭店,更钟情于闻师傅这样的小店,实惠。再说,大饭店动辄上千元,不是我
期刊
喷薄的遐想  飞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航空TK73航班,一架大型波音777,两条走道将机舱切割成三大块,在温暖的灯光下,好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三块陆地。  我捏着登机卡,对照着行旅架上的号码,找到了座位15G,邻座是一个非洲的年轻人。那年轻人斜过身来,看了一下我手里的登机卡,轻轻地道了一声“yes”。  我感谢之后,不禁又看了他一眼,那俊朗帅气的“黑皮肤”。  北京时间23:30,航班准时起飞。困了,准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