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新思维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136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是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幼儿天生好奇好动,特别喜欢新奇事物,对感兴趣的事物就会看个不停,仔细地观察,向教师、家长询问有关的问题,直到自己认为懂了才肯罢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变个魔术、做个实验、猜谜语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调动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萌发主动探索、创新的想法。

鼓励幼儿质疑问难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幼儿提问表明他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幼儿创新思维的开端。
  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问才能提高,有疑问才能思考,有疑问才能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幼儿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大胆提出问题。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如进行“食物旅行”活动时,教师在一开始就让幼儿质疑。他们会提出食物怎么会旅行,食物在旅行过程中会经过哪些地方,为什么食物从口中吃下去后会变成大便由肛门排出等一系列问题;也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质疑,如“观察大树”活动中,幼儿会问为什么树皮会裂开,里面白色的是什么东西等许多问题;也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后质疑,如在完成“我的身体”活动后,有的幼儿会问我的骨头是怎样生长的,心脏为什么会跳动等。

开展语言描述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
  1.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联想物品的用途;可以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联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观察小动物的外形,联想小动物的运动方式。
  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幼儿的“说”“听”能力。幼儿观察之后,一般都要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训练他们说的能力。在一名幼儿描述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幼儿仔细地听,听一听他的描述与自己的观察是否一样,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描述方法,或想进行哪方面的补充。这样可以训练幼儿听的能力。
  3.在语言描述训练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所以,在语言描述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如在“走进春天”主题活动中,当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花草树木、昆虫等时,教师让幼儿讲述春天的美丽,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一下小草与大树、花儿与蝴蝶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4.在語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在语言描述训练中,教师要求幼儿不模仿、不重复别人的句子,从一开始就让幼儿对同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思考,要求他们在对事物特征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尽量不重复别人的语言,用不同的观察点描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观察大树时,大部分幼儿都是围绕树的特征和树上有什么,个别幼儿却从树在幼儿园中有什么作用来进行观察分析和描述。

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的,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幼儿动手和动脑能力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对于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如在进行“量量大树有多粗”的活动时,有的幼儿直接用软尺测量出来,但有的幼儿没有软尺,用直尺却不容易测量,经过动手操作,他们发现用绳子或长纸条测量,再用直尺测量绳子或长纸条的长度就能知道大树有多粗了。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教师还应该注意要用积极、肯定的态度来评价幼儿的活动,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大胆创新,不断在活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幼儿的创新思维。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人到中年,做了人家的夫或者妻,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终于明白了“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我们就是整个家庭的“一发”啊!  彼时年纪小,嗜睡眠,每逢放假,日上三竿依然呼呼大睡中,我妈常常作河东狮吼,才能从睡梦中抓出我。偶尔听邻家婶婶和我妈叨咕:“最近睡眠不好,常常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听在耳中,觉得她们在讲笑话,要不是我妈那铜锣样的嗓门,我可以呆在床上一直睡下去,像童话里的睡美人
常见的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有妊娠期甲亢、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妊娠期甲减、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以及妊娠期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等疾病。近年来,该类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孕妇如果不能及早地进行预防和治疗,会对母婴的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你是否了解,又该如何应对,以下为大家一一介绍。妊娠期甲亢  妊娠期甲亢患者的病情有所差异,医生需要区别对待。  怀孕前已经患有甲亢疾病,怀孕之后孕妇该怎么
常见的产科急症包括前置胎盘大出血、胎盘早期剥离、胎儿宫内窘迫以及产后大出血等,会对孕妇及其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介绍这几种产科急症并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前置胎盘大出血  正常情况下,胎盘会附着在子宫体的前壁、后壁及侧壁位置处,但部分孕妇的胎盘会部分或完全附着于子宫颈口及下段,该种现象称之为是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会引起大出血,严重威胁胎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前置胎盘会影响胎
卫生微生物检验需要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影响检验的准确性。如果是比较重要或危险的菌种,管理不当可能将菌种丢失,还可能导致实验室污染,甚至菌种外流,后果不堪设想。  实验室会接触到各种检验样品,日常也可能带入不同的微生物。做好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必不可少,并形成制度化,严格控制进出场人员,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危险菌种,必须加强管控,需要由专人负责监管,非检验
孕妇在妊娠期为了保障自己和胎儿的安全,要定期产检,在产检时,一定要进行血压和尿检这两个项目的检测。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影响孕妇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孕妇的生命。那么孕妇再次怀孕时,高血压疾病会复发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复发的因素  1、子痫前期病史。如果孕妇有这种疾病史的话,会在第二次妊娠时大大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再发率,这不仅会对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
核心素养是学习者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学习专注力、生活技能和生活本领等的培养关键期是幼儿时期。幼儿园课程以游戏为主,应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关注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成为国际共识和新的趋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倡导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主要谈谈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以及在游戏中培
习惯性流产指的是孕妇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也被称为复发性流产。孕妇在孕期不满12周时出现的流产情况属于早期流产,孕妇在遗传因素或者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会发生早期流产。孕妇在孕期小于28周且大于12周的流产情况属于晚期流产。晚期流产的孕妇可能因为子宫畸形、宫颈发育不良等疾病因素的影响发生流产。习惯性流产属于疑难杂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夫妻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病因及症状  
乙肝两对半在临床上被称为乙肝病毒标志物,英文简称HBVM,用来检测乙肝病毒是否超过标准的范畴。现阶段,乙肝炎性的标志物增添了许多指标,不同项目的指标意义较为复杂,容易弄混,而且指标的组合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患者很难理解指标的含义。为此,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看懂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的方法。什么是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有一个别名是乙肝5项,共包含5个检测项目,分别为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
当人们患有一些疾病的时候,可能要做CT检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病人都会纠结CT检查是否会产生辐射,并危害身体健康,这种担心可以说是正常的。但就CT检查来说,一次检查对人体的危害微乎其微,所以基本不必有过度的忧虑。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病人会在CT检查的时候,对如何降低辐射危害这类问题感到好奇。那么要了解如何有效降低辐射危害,首先要了解CT究竟是什么,它的成像原理又是怎么一回事,究竟又产生什么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涂鸦区投放到户外,无形中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在充分接触大自然中感受美、表现美,这更有利于幼儿通过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