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准确、迅速、敏捷地作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处理,并非易事。这就涉及到教师的反馈机智了。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 不解学习,积累知识
语文教材涉及面极广,这就需要教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广博的学科知识。这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同时,我们教学的对象——学生,他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作用于他们的感官,给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由此观之,教师并不能专注于、局限于教材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钻研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同时,应时刻关注社会、对社会现象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具有正确认识社会、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然而,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里做出反馈,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积累各方知识。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学科的范围内,尤其当今社会,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信息的总量成倍地增加,教师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所说的:“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交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知识沧海一粟。”所以,教师应该使自己的知识如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只有这样,才能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2 深钻教材,对话文本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做到“懂”、“透”、“化”。
2.1 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应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杖。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在描写扬科临死前有这样一段话的描述:“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文中为什么用“躺”字?而不用“放”呢?像这类问题,教师课前应钻研透彻。备课时,应关注、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读懂课文内涵,读懂语言文字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读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反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上,自己不清楚怎能进行课堂教学反馈呢?
2.2 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且对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如何以学定教,备课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从中也感悟到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综上所述,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元感悟,首先应关注、实现师本先行对话,对学生正确、到位的理解,教师都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加以鼓励。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碰到,教师由于没有吃透教材,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这样是不利于教学的,教师要钻研教材。
3 把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教师通过对教学现场中教学活动本身的速度、节奏、段落衔接等不断调控,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为教学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为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课堂教学节奏指课堂教学的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和激情度等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式。通过这些可比成分的有规律的交替和变化,教育者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而且可以有效组织教学和调控学生注意力。
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把学生带入教学艺术的境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混乱失调的教学节奏则容易导致学生不满,并可能引发课堂问题行为。为此,教师应很好地把握这些变化规律,并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教学的整体节奏,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
4 信任学生,灵活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平时耳闻目睹甚多,视野开阔。有时教师不甚了解的事,他们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在教学中偶尔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教师可灵活对待,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想法,有时会茅塞顿开。教师可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谈谈你听了同学们的意见后,你认为哪些同学说得更有道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且学生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教师自然得到启发,并适时点拨,通过比较后求佳,树立学生正确的认识观。
5 借机施教,化解尴尬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学习状态等,及时地改变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临时变卦,从而顺应学情,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山东的齐兆生老师在《课堂“时序”的意义与调控》中谈到自己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原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后出现幻景来理解内容。但是,当学生讨论到小女孩擦然火柴看到奶奶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课文为什么说奶奶是唯一疼爱她的亲人,我想应该是妈妈最疼爱自己的女儿了,妈妈哪里去了呢?”问题的提出,出乎老师的意料,因为课文对妈妈的描写很少,只在课文开始部分“小女孩穿着妈妈的拖鞋”时出现了一次。至此,课堂有些失序。但教师马上意识到:“妈妈”的问题闪现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千万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教师抛开了预设的教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题外”话题,“是呀,小姑娘的妈妈哪去了?小女孩为什么看不到妈妈呢?”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合理的想象,“妈妈外出给富人打工去了”、“小女孩刚出生不久,妈妈就病死了。”、“妈妈因不忍受爸爸的虐待而远走他乡”等等。大家的想象都道出了这个社会的黑暗。课堂上暂时的失序,但学生在讨论中对课文的理解更深透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因失序变得更精彩了。
6 积累经验,不断提高
有人说,电影、戏剧是遗憾的艺术。其实,教学艺术又何尝不是遗憾的艺术。在教师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总会经历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而课堂教学中某些失败往往是由于缺乏灵活的反馈机智而造成的,然而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必须养成在遗憾中反思,在成功中总结的良好的教学心态。随时把教学中一孔之见,一思之得记录下来,把教学中的失误和疏漏记下来,教学艺术水平将会在不断纠正差错中得到迅速提高,天长日久会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趋成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以学定教。诚如于漪老师说说:“我们的教学工作,犹如永不休止地登涉高山群峰,写‘教后’则好似清代诗人描写其登山的一句诗句:‘一步一涉一回顾。’‘一登一涉’,站的高,眼前境界看阔;起来;‘一回顾’看到自己坚信走过来的路就分外亲切,信心倍增,抖擞精神攀更高的山峰。”
教学是一种艺术,然而艺术无止境。教师的反馈机智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之一,却是千姿百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现代化的新型的反馈机智之路。
1 不解学习,积累知识
语文教材涉及面极广,这就需要教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广博的学科知识。这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同时,我们教学的对象——学生,他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作用于他们的感官,给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由此观之,教师并不能专注于、局限于教材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钻研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同时,应时刻关注社会、对社会现象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具有正确认识社会、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然而,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里做出反馈,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积累各方知识。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学科的范围内,尤其当今社会,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信息的总量成倍地增加,教师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所说的:“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交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知识沧海一粟。”所以,教师应该使自己的知识如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只有这样,才能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2 深钻教材,对话文本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做到“懂”、“透”、“化”。
2.1 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应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杖。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在描写扬科临死前有这样一段话的描述:“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文中为什么用“躺”字?而不用“放”呢?像这类问题,教师课前应钻研透彻。备课时,应关注、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读懂课文内涵,读懂语言文字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读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反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上,自己不清楚怎能进行课堂教学反馈呢?
2.2 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且对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如何以学定教,备课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从中也感悟到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综上所述,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元感悟,首先应关注、实现师本先行对话,对学生正确、到位的理解,教师都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加以鼓励。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碰到,教师由于没有吃透教材,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这样是不利于教学的,教师要钻研教材。
3 把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教师通过对教学现场中教学活动本身的速度、节奏、段落衔接等不断调控,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为教学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为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课堂教学节奏指课堂教学的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和激情度等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式。通过这些可比成分的有规律的交替和变化,教育者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而且可以有效组织教学和调控学生注意力。
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把学生带入教学艺术的境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混乱失调的教学节奏则容易导致学生不满,并可能引发课堂问题行为。为此,教师应很好地把握这些变化规律,并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教学的整体节奏,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
4 信任学生,灵活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平时耳闻目睹甚多,视野开阔。有时教师不甚了解的事,他们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在教学中偶尔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教师可灵活对待,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想法,有时会茅塞顿开。教师可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谈谈你听了同学们的意见后,你认为哪些同学说得更有道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且学生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教师自然得到启发,并适时点拨,通过比较后求佳,树立学生正确的认识观。
5 借机施教,化解尴尬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学习状态等,及时地改变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临时变卦,从而顺应学情,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山东的齐兆生老师在《课堂“时序”的意义与调控》中谈到自己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原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后出现幻景来理解内容。但是,当学生讨论到小女孩擦然火柴看到奶奶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课文为什么说奶奶是唯一疼爱她的亲人,我想应该是妈妈最疼爱自己的女儿了,妈妈哪里去了呢?”问题的提出,出乎老师的意料,因为课文对妈妈的描写很少,只在课文开始部分“小女孩穿着妈妈的拖鞋”时出现了一次。至此,课堂有些失序。但教师马上意识到:“妈妈”的问题闪现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千万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教师抛开了预设的教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题外”话题,“是呀,小姑娘的妈妈哪去了?小女孩为什么看不到妈妈呢?”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合理的想象,“妈妈外出给富人打工去了”、“小女孩刚出生不久,妈妈就病死了。”、“妈妈因不忍受爸爸的虐待而远走他乡”等等。大家的想象都道出了这个社会的黑暗。课堂上暂时的失序,但学生在讨论中对课文的理解更深透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因失序变得更精彩了。
6 积累经验,不断提高
有人说,电影、戏剧是遗憾的艺术。其实,教学艺术又何尝不是遗憾的艺术。在教师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总会经历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而课堂教学中某些失败往往是由于缺乏灵活的反馈机智而造成的,然而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必须养成在遗憾中反思,在成功中总结的良好的教学心态。随时把教学中一孔之见,一思之得记录下来,把教学中的失误和疏漏记下来,教学艺术水平将会在不断纠正差错中得到迅速提高,天长日久会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趋成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以学定教。诚如于漪老师说说:“我们的教学工作,犹如永不休止地登涉高山群峰,写‘教后’则好似清代诗人描写其登山的一句诗句:‘一步一涉一回顾。’‘一登一涉’,站的高,眼前境界看阔;起来;‘一回顾’看到自己坚信走过来的路就分外亲切,信心倍增,抖擞精神攀更高的山峰。”
教学是一种艺术,然而艺术无止境。教师的反馈机智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之一,却是千姿百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现代化的新型的反馈机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