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广泛,文章就如何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到小班化教学的“预习导航”中来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利用信息技术这样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预习导航”,学生可以接触到新内容,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共享预习成果,有助于提高预习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预习导航情况进行评价整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预习导航;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0-0024-02
我校今年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工作,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初次涉及小班化教育,难度很大,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但我们也有一些优势,如班额小,只有26人,学校已创建成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学校的信息化设备比较齐全,生机比高。通过调研,我们最终决定从南京凤游寺小学的《小班化教学规程》(《江苏教育研究》专题版2010年11期)入手,用《小班化教学规程》来指导小班的教学工作。《小班化教学规程》中的第一条就是“预习导航”,即“新授课前,教师应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学生学前自学情况”。怎样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预习导航”中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有幸参与到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中,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信息技术给传统的预习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习的效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预习导航”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对于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信息技术的身影,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集体备课、使用电子教案、师生互动、教师之间的网上交流研讨等等,这些环节学生都是被动参与或没有参与。《小班化教学规程》中强调“预习导航”,就是要求学生提前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那么,就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做好预习工作,而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一、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预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改变原先的方式方法,引进新事物或新方法。而信息技术正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新的方式。传统的预习方式是看课本、查找图书资料,听家长介绍等等,费时费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可以是网络搜索、看光盘、录像、课件以及浏览专题网站等,速度比传统方法要快得多,形式更加新颖,有较强的吸引力。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从传统的书本中跳出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好奇心,提高了学生探索和研究的学习兴趣。
二、新内容,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内容从原来的单一课本知识向更广阔更丰富的领域衍生。而预习导航的过程在开阔学生的视野中扮演了一个引领和启示的作用,信息技术则是实现预习功能的重要途径。以前,教师布置预习内容时大部分都是以课本或习题册为主,以读、写、练为主要手段。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导航,使预习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教师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拓展性的资料搜索或是查询方面的作业。如教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萧红的资料,学生通过上网,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的资料,而且非常详尽;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通过上网,搜到很多教学课件,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很容易就解决了圆转化为长方形这一难点,并且直观地弄清楚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还有几位学生提出了将圆转化为三角形等等。预习内容的扩大,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使学生接触到了新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视野扩大到书本之外的其他内容。
三、成果共享,有助于提高预习效率
资源共享,提高学习效率,是当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之一。而这个共享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预习成果的共享也是提高效率、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现在流行的校园网论坛、博客以及班级QQ群等,使教师和学生们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共享教育资源。这不仅提高了预习的效果,同时能使学生们之间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弥补不足,提高预习的效率。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了解作者萧红的资料,学生们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然后把这些资料放在QQ群里,学生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萧红,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学生们在交流时,会为自己发现或找到别人没有找到的资料而感到兴奋,获得成就感。有时,学生还会为自己找到与老师相似的教学资料而激动。当然,在共享的过程中,还能生成出许多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如情感的熏陶或感染,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四、评价整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离不开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导航需要在信息交流的平台中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评价,而这种评价不需要教师利用课堂的时间,在课外就可以完成。正如前面所说的论坛或QQ群,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一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解惑,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交流平台上的表现,及时更改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进行知识讲解,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显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预习导航”的成效。
学生们在预习导航的过程中会将预习的材料放在交流平台上,但这些材料是需要整合的,这个步骤可以由学生分小组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整合的工作可以由小组内的成员轮流来做,当然也可以由小组内的优等生指导中下等生来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小组合作能力,又能对预习作很好的总结,让小组成员都能在自己和同伴的努力下共同分享成果。小组成员可以将大家的材料根据一定的逻辑进行分析整合,甚至提出小组成员在整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整合好之后,小组成员再将整合好的材料发给每个学生。整合这个过程既节省了学生很多时间,同时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材料,更能使教师在上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小班化教学“预习导航” 中的恰当运用符合当前新课改理念,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然,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仅仅是一种尝试,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能肯定的是信息技术融入到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编辑:郭桂真)
关键词:信息技术;预习导航;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0-0024-02
我校今年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工作,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初次涉及小班化教育,难度很大,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但我们也有一些优势,如班额小,只有26人,学校已创建成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学校的信息化设备比较齐全,生机比高。通过调研,我们最终决定从南京凤游寺小学的《小班化教学规程》(《江苏教育研究》专题版2010年11期)入手,用《小班化教学规程》来指导小班的教学工作。《小班化教学规程》中的第一条就是“预习导航”,即“新授课前,教师应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学生学前自学情况”。怎样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预习导航”中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有幸参与到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中,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信息技术给传统的预习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习的效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预习导航”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对于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信息技术的身影,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集体备课、使用电子教案、师生互动、教师之间的网上交流研讨等等,这些环节学生都是被动参与或没有参与。《小班化教学规程》中强调“预习导航”,就是要求学生提前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那么,就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做好预习工作,而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一、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预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改变原先的方式方法,引进新事物或新方法。而信息技术正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新的方式。传统的预习方式是看课本、查找图书资料,听家长介绍等等,费时费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可以是网络搜索、看光盘、录像、课件以及浏览专题网站等,速度比传统方法要快得多,形式更加新颖,有较强的吸引力。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从传统的书本中跳出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好奇心,提高了学生探索和研究的学习兴趣。
二、新内容,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内容从原来的单一课本知识向更广阔更丰富的领域衍生。而预习导航的过程在开阔学生的视野中扮演了一个引领和启示的作用,信息技术则是实现预习功能的重要途径。以前,教师布置预习内容时大部分都是以课本或习题册为主,以读、写、练为主要手段。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导航,使预习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教师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拓展性的资料搜索或是查询方面的作业。如教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萧红的资料,学生通过上网,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的资料,而且非常详尽;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通过上网,搜到很多教学课件,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很容易就解决了圆转化为长方形这一难点,并且直观地弄清楚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还有几位学生提出了将圆转化为三角形等等。预习内容的扩大,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使学生接触到了新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视野扩大到书本之外的其他内容。
三、成果共享,有助于提高预习效率
资源共享,提高学习效率,是当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之一。而这个共享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预习成果的共享也是提高效率、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现在流行的校园网论坛、博客以及班级QQ群等,使教师和学生们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共享教育资源。这不仅提高了预习的效果,同时能使学生们之间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弥补不足,提高预习的效率。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了解作者萧红的资料,学生们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然后把这些资料放在QQ群里,学生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萧红,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学生们在交流时,会为自己发现或找到别人没有找到的资料而感到兴奋,获得成就感。有时,学生还会为自己找到与老师相似的教学资料而激动。当然,在共享的过程中,还能生成出许多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如情感的熏陶或感染,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四、评价整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离不开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导航需要在信息交流的平台中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评价,而这种评价不需要教师利用课堂的时间,在课外就可以完成。正如前面所说的论坛或QQ群,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一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解惑,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交流平台上的表现,及时更改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进行知识讲解,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显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预习导航”的成效。
学生们在预习导航的过程中会将预习的材料放在交流平台上,但这些材料是需要整合的,这个步骤可以由学生分小组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整合的工作可以由小组内的成员轮流来做,当然也可以由小组内的优等生指导中下等生来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小组合作能力,又能对预习作很好的总结,让小组成员都能在自己和同伴的努力下共同分享成果。小组成员可以将大家的材料根据一定的逻辑进行分析整合,甚至提出小组成员在整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整合好之后,小组成员再将整合好的材料发给每个学生。整合这个过程既节省了学生很多时间,同时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材料,更能使教师在上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小班化教学“预习导航” 中的恰当运用符合当前新课改理念,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然,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仅仅是一种尝试,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能肯定的是信息技术融入到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