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倉鼠
李育蒙
这个长相萌萌的“小家伙”很容易“招宠”,尤其是腮帮子塞满食物的时候,异常可爱。为了养好它,我特意给它在笼子里装了小木屋,准备了饮水器,铺上了木屑,还专门准备了小磨牙棒。
说来也怪,有时我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特别喜欢静静地看着它吃东西。当它的颊囊里塞满食物时,身为旁观者的我也满足感爆棚。
有时我会思考自己到底该不该羡慕它的生活?虽然有“房子”,但始终摆脱不了“笼子”;虽然家囤“余粮”,但只是囚禁它的人的“施舍”;虽可无忧无虑地躺在木屋里睡觉,却错过了更广阔的世界。
贫富
子衿
唐朝诗人陆龟蒙,曾于斋前空地手植杞菊为食,至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仍照嚼不误,且作《杞菊赋》。
苏轼本来不大相信这事,以为读书人再穷,亦不至于饥食草木。直至自己做了密州太守,安石变法,官府批支口粮暴减,常不能度日。遂与通判刘庭式沿城外废圃,寻觅野生枸杞与菊花以解口饥,食后还扪腹而笑。以堂堂太守之尊,采食原野,也算是窘迫至极了。
而苏子却能自嘲道:“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即便嚼食草根,亦能含笑高枕,这是贫穷吗?
杂议
陈传席
吕洞宾诗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高克恭问:“人生至贵者何?”日:“无求。”此语可疗不足者忧。
或日:“宋诗味如嚼蜡。”然吾每读放翁诗:“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辄感慨而不能止。
欲使国盛民强,须“朝无幸位,民无幸食”。吾读《荀子》,最重此语。朝有无才而侥幸做官者,民有不劳而得食者,皆害群之马,坏国之本也。
落叶赋
白先勇
很多年前,我的左邻是一位意大利老人。老人嗜好园艺,园中遍植榆柳银杏,桃李枇杷。这些树秋冬落叶,十一月,树上的叶子开始枯黄,片片坠地,直到园中只剩空枝,结束一季盛夏的繁华。老人每日晨昏,定时在园中耙扫落叶。他患有心疾,胸前长年绑着一副仪器,然而老人生性乐观,烟酒不忌。他挥动手中的竹耙,虎虎生风。
老人珍惜落叶,每一片都不舍得遗弃。他把那些落叶集在一角,堆积成山,造就了一座红黑褐色相间的落叶冢。冬雨过后,落叶腐烂,污泥相和,渐渐化成营养丰富的有机肥。春天来临,老人将他亲手制造的腐叶土,大量施于园中果树下。每年七八月间,满园的桃李果实累累,老人甚为得意。那些年,我也品尝了不少老人的肥桃甜李。腐叶土滋养出来的果实,味道格外鲜美。
龚定庵的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落叶,谁日无情。人间有情,万物才得欣欣向荣。老人病逝,邻舍数易其主,新主不谙耕植,落叶任其飘零,园中桃李乏人照料,而今已不结果。
月季与玫瑰
铭宸
一直不太明白月季与玫瑰的区别。近来网搜得知,与玫瑰相比,月季花朵硕大、饱满、更多彩,花期更长,枝干刺少,叶子更光滑厚实。但是,表白爱情时,人们却只认可玫瑰的柔情蜜意。为何?过多的长处,成了月季的短处。月季花这些长处加起来,即迎合了世俗之好:花好月圆。而人们在爱情中所追求的是浪漫。所以,他们选择更具野性美的玫瑰。
秃角犀
许厚全
《北梦琐言》载:唐杜惊家世显赫,娶宪宗岐阳公主为妻,仕途顺风顺水。但他其实没有实才,懒政怠政,只求自己安乐。他做节度使时,囚犯们直至囚死也没人问案;位至宰相,也从未提拔荐举才能之士。时人评他“处高位而妨贤,享厚禄以丰己,无功于国,无德于民”,乃一“秃角犀”——犀牛无角,没啥用处。
能装也好
张亚凌
儿时看待一切,非对即错,非黑即白。在我眼里,姥姥分明就是老糊涂了——别人说,那谁就是能装,在人跟前对他妈多好,其实都是假的;别人说,那谁谁明明不咋疼人家前房留下的娃娃,还一出门就把人家娃收拾得整整齐齐,真能装;别人说,那谁谁明明没上几天学,还天天拿着书看,真是狗瞅星星鳖瞅天……不管别人在姥姥跟前说什么,她从不附和着说个孬字,反而总笑着打圆场说,能装也好呀,能装,还是想好,总比那些不管不顾地使坏的好多了,要是能装一辈子,不就成了真的好?
多年后,翻阅《资治通鉴》,看到孔斌回答魏国国君安嫠王的话:“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不觉笑了,想起了姥姥“能装,也好”的理论。
净化
刘墉
我有一位朋友,他插在瓶子里的花,总能比别人维持得久,我问他的方法,他说得简单,只要每天换水,并且把花梗剪去一小截就可以了。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不能吸收水分,就会容易凋谢。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四周,革除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吸收精神的食粮,保持一颗纯慧的心。
来图书馆做什么
方晶怡
入某座图书馆,放眼四望,座无虚席,令人欣慰。细观,却发现在这里做其他事的人比借书、阅览的人还多。图书馆俨然已非阅读之地,而成休闲之所。
如今讲究场馆功能的多元化,但归根结底,图书馆还是文献的收藏和借阅之所。然而,一些图书馆的到馆人次虽多,似给人文化繁荣之感,但捧书而阅者寥寥。若是寒暑假,很多学生党在此奋笔疾书写作业;若是周六日,多是工作党端着笔记本电脑干活;若是工作日,则是闲人们清茶一杯侃大山……
公共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意在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值得点赞,但如何在开放的同时,营造安静、有序的读书氛围,值得管理者们思考。而那些来图书馆却不借书、读书的人,也不妨自问:我来这里干什么?
陌生人
蒋建中
那天上午,我一人出去遛达。
走了半个多小时,后面突然有一个男人在问:“师傅,一个人出来走走呀?”我回头一瞧,是个40多岁、穿着极为朴素的中年人。我不认识他,脑子里立马警惕起来。少和陌生人说话是大家普遍的一种心态。我生硬地说:“随便逛逛。”说完我就想离他远点儿。这时,陌生人放低了嗓门,说:“您衣服穿反了。”我大吃一惊,一看衣服,果然穿反了。我就这么反着穿衣服,在人头攒动的大街上走了半个多小时,我连忙道谢。
人与人之间不是陌生了才戒备,而是戒备了才陌生。
青行灯辑自《今晚报》《辽沈晚报》等
李育蒙
这个长相萌萌的“小家伙”很容易“招宠”,尤其是腮帮子塞满食物的时候,异常可爱。为了养好它,我特意给它在笼子里装了小木屋,准备了饮水器,铺上了木屑,还专门准备了小磨牙棒。
说来也怪,有时我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特别喜欢静静地看着它吃东西。当它的颊囊里塞满食物时,身为旁观者的我也满足感爆棚。
有时我会思考自己到底该不该羡慕它的生活?虽然有“房子”,但始终摆脱不了“笼子”;虽然家囤“余粮”,但只是囚禁它的人的“施舍”;虽可无忧无虑地躺在木屋里睡觉,却错过了更广阔的世界。
贫富
子衿
唐朝诗人陆龟蒙,曾于斋前空地手植杞菊为食,至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仍照嚼不误,且作《杞菊赋》。
苏轼本来不大相信这事,以为读书人再穷,亦不至于饥食草木。直至自己做了密州太守,安石变法,官府批支口粮暴减,常不能度日。遂与通判刘庭式沿城外废圃,寻觅野生枸杞与菊花以解口饥,食后还扪腹而笑。以堂堂太守之尊,采食原野,也算是窘迫至极了。
而苏子却能自嘲道:“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即便嚼食草根,亦能含笑高枕,这是贫穷吗?
杂议
陈传席
吕洞宾诗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高克恭问:“人生至贵者何?”日:“无求。”此语可疗不足者忧。
或日:“宋诗味如嚼蜡。”然吾每读放翁诗:“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辄感慨而不能止。
欲使国盛民强,须“朝无幸位,民无幸食”。吾读《荀子》,最重此语。朝有无才而侥幸做官者,民有不劳而得食者,皆害群之马,坏国之本也。
落叶赋
白先勇
很多年前,我的左邻是一位意大利老人。老人嗜好园艺,园中遍植榆柳银杏,桃李枇杷。这些树秋冬落叶,十一月,树上的叶子开始枯黄,片片坠地,直到园中只剩空枝,结束一季盛夏的繁华。老人每日晨昏,定时在园中耙扫落叶。他患有心疾,胸前长年绑着一副仪器,然而老人生性乐观,烟酒不忌。他挥动手中的竹耙,虎虎生风。
老人珍惜落叶,每一片都不舍得遗弃。他把那些落叶集在一角,堆积成山,造就了一座红黑褐色相间的落叶冢。冬雨过后,落叶腐烂,污泥相和,渐渐化成营养丰富的有机肥。春天来临,老人将他亲手制造的腐叶土,大量施于园中果树下。每年七八月间,满园的桃李果实累累,老人甚为得意。那些年,我也品尝了不少老人的肥桃甜李。腐叶土滋养出来的果实,味道格外鲜美。
龚定庵的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落叶,谁日无情。人间有情,万物才得欣欣向荣。老人病逝,邻舍数易其主,新主不谙耕植,落叶任其飘零,园中桃李乏人照料,而今已不结果。
月季与玫瑰
铭宸
一直不太明白月季与玫瑰的区别。近来网搜得知,与玫瑰相比,月季花朵硕大、饱满、更多彩,花期更长,枝干刺少,叶子更光滑厚实。但是,表白爱情时,人们却只认可玫瑰的柔情蜜意。为何?过多的长处,成了月季的短处。月季花这些长处加起来,即迎合了世俗之好:花好月圆。而人们在爱情中所追求的是浪漫。所以,他们选择更具野性美的玫瑰。
秃角犀
许厚全
《北梦琐言》载:唐杜惊家世显赫,娶宪宗岐阳公主为妻,仕途顺风顺水。但他其实没有实才,懒政怠政,只求自己安乐。他做节度使时,囚犯们直至囚死也没人问案;位至宰相,也从未提拔荐举才能之士。时人评他“处高位而妨贤,享厚禄以丰己,无功于国,无德于民”,乃一“秃角犀”——犀牛无角,没啥用处。
能装也好
张亚凌
儿时看待一切,非对即错,非黑即白。在我眼里,姥姥分明就是老糊涂了——别人说,那谁就是能装,在人跟前对他妈多好,其实都是假的;别人说,那谁谁明明不咋疼人家前房留下的娃娃,还一出门就把人家娃收拾得整整齐齐,真能装;别人说,那谁谁明明没上几天学,还天天拿着书看,真是狗瞅星星鳖瞅天……不管别人在姥姥跟前说什么,她从不附和着说个孬字,反而总笑着打圆场说,能装也好呀,能装,还是想好,总比那些不管不顾地使坏的好多了,要是能装一辈子,不就成了真的好?
多年后,翻阅《资治通鉴》,看到孔斌回答魏国国君安嫠王的话:“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不觉笑了,想起了姥姥“能装,也好”的理论。
净化
刘墉
我有一位朋友,他插在瓶子里的花,总能比别人维持得久,我问他的方法,他说得简单,只要每天换水,并且把花梗剪去一小截就可以了。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不能吸收水分,就会容易凋谢。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四周,革除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吸收精神的食粮,保持一颗纯慧的心。
来图书馆做什么
方晶怡
入某座图书馆,放眼四望,座无虚席,令人欣慰。细观,却发现在这里做其他事的人比借书、阅览的人还多。图书馆俨然已非阅读之地,而成休闲之所。
如今讲究场馆功能的多元化,但归根结底,图书馆还是文献的收藏和借阅之所。然而,一些图书馆的到馆人次虽多,似给人文化繁荣之感,但捧书而阅者寥寥。若是寒暑假,很多学生党在此奋笔疾书写作业;若是周六日,多是工作党端着笔记本电脑干活;若是工作日,则是闲人们清茶一杯侃大山……
公共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意在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值得点赞,但如何在开放的同时,营造安静、有序的读书氛围,值得管理者们思考。而那些来图书馆却不借书、读书的人,也不妨自问:我来这里干什么?
陌生人
蒋建中
那天上午,我一人出去遛达。
走了半个多小时,后面突然有一个男人在问:“师傅,一个人出来走走呀?”我回头一瞧,是个40多岁、穿着极为朴素的中年人。我不认识他,脑子里立马警惕起来。少和陌生人说话是大家普遍的一种心态。我生硬地说:“随便逛逛。”说完我就想离他远点儿。这时,陌生人放低了嗓门,说:“您衣服穿反了。”我大吃一惊,一看衣服,果然穿反了。我就这么反着穿衣服,在人头攒动的大街上走了半个多小时,我连忙道谢。
人与人之间不是陌生了才戒备,而是戒备了才陌生。
青行灯辑自《今晚报》《辽沈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