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特点,图书馆必须开辟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建设,创建新环境下的信息化服务。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建创新服务体系的必要性,然后从资源、技术和服务三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特色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特色服务 创新服务体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图书馆的崛起,作为精神文化载体的高校图书馆面对文化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的飞跃式前进,必须开辟有自己特色的馆藏建设,更新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模式,努力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图书馆。
1.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1.1内外环境的需要
信息高速公路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图书馆置身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市场的形成,文化传播载体数字化和传播方式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将获取信息的途径由图书馆转向更为方便快捷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这样的时代迫使我们必须改革。
1.2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心,各高校图书馆都必须紧跟本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不断优化管理、创新服务,从而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
1.3我国高校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高校通过培养人才和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图书馆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更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通过推进特色化建设,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1.4高校图书馆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存在馆舍不足、经费短缺、馆藏减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困难。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通过努力搭建馆际互借桥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创新服务模式,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2.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2.1基本内涵
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应指各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需要,根据本校的性质与任务、培养目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管理、利用、开发等实施增值服务,开展重点建设,使自己的馆舍建筑、馆藏结构、管理模式、服务手段、职工队伍等方面都具有特色,成为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学校特色、自身特色,优势明显,独具风格的图书馆建设过程。
2.2主要内容
2.2.1特色馆舍。图书馆应座落在学校的中心位置或显要地段,成为校园内标志性建筑,通过地理位置、建筑风格、馆舍环境、内部格调、文化内涵等展现学校的风格和特色。
2.2.2特色馆藏。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围绕学校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及发展目标,逐步形成适合自身要求的馆藏体系,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2.3特色服务。图书馆在服务领域、服务意识、服务手段等方面,努力探索研究具有自己特色的优质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老师、学生离不开的知识宝藏。
2.2.4特色队伍。图书馆应拥有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专业业务精良、馆员学科结构合理、能适应网络时代数字化图书馆服务需要的专业技术队伍。
2.2.5特色管理。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摸索,努力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在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3.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重点
3.1资源创新
3.1.1树立资源共建共享观念。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书目数据库或电子资源数据库,坚持协作共享的新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
3.1.2载体由一元到多元共存。传统文献资源主要是以文字或数字形式表现的,而在数字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由纸上的文字变成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光介质上的光信息,其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这种载体形势的信息资源既可以在计算机内被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网络通讯进行远距离传送。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也应是纸质文献、数字文献、网络文献等多种载体并存。如CNKI知识仓库、万方数据库、北大方正数字图书馆等。
3.1.3传统文献、特色文献并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为教学科研尽可能全面地、专业地采集各类文献资料,并形成先进、系统、完整的藏书体系。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工作是将传统文献建设和特色文献建设结合起来,二者并重。在坚持完善传统文献馆藏体系的同时,针对学院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立能充分体现本校教育特色的特藏书库,并开发本馆资源形成自建数据库。
3.2技术创新
3.2.1管理系统。优秀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图书馆实现资源有效传播的基本保障。图书馆应选择基于INTERNET信息服务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管理系统,给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利用环境,确保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中心地位。
3.2.2硬件设施。关键设备的性能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信息传播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根据一般统计数据估算,一个在校生为10000人的普通高校图书馆每日接待读者人数一般可在1000人,图书馆设备使用率高,机器损耗也相对较大。因此,高度图书馆必须配备那些可靠性高、质量好,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的专业设备,从而为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自动化和网络化提供保障。其包括服务器、交换机、UPS电源,学生机及其辅助设备,等等。
3.2.3操作系统。配置合理的操作系统是自动化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保证。这个配置应能充分支持服务器与客户机的对话及管理,支持互联网、局域网等的畅通。同时能支持多媒体系统的开发等,实现功能完善、界面美观。
3.2.4技术人员。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是保证自动化系统建设和维护的关键。要充分建立学科馆员机制,吸纳那些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比较突出,并能将专业知识与图书馆工作很好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
3.3服务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不断走向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图书馆的服务产品、服务手段、服务功能、服务效率应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图书馆也应在这个大环境下,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群体的特定需求,提供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化服务。
3.3.1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创新的内涵在于改进信息服务功能,提供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应包括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配套,便捷的文献资源传递手段,共享资源的建设,以及对馆藏文献的归纳整理与分类提炼等。
3.3.2服务手段。通过互联网向读者提供在线参考咨询服务,并通过校园网及时发布新闻、通告,开展文献资源远程导航、电子论坛、电子邮件、多媒体浏览等服务。努力研发新途径,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服务内容从传统的简单藏书与借还扩展到多元化信息服务。
3.3.2服务功能。图书馆发展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在创新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大小,绝对不是取决于信息资源的储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将知识信息,无论是馆内还是馆外的知识,无论是编码知识还是隐含知识,搜集、整理、提供出来的能力的高低。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图书馆网页,以帮助读者方便地获取本馆信息。
图书馆可主动与学校教务、科研部门紧密联系,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学科及科研课题进行定题跟踪服务,广泛搜集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讯,及时掌握科研动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定期编制专题资料。应根据本校专业特点和读者需求,搜集查找各种信息源,并将搜集到的信息源进行筛选、分析整理,按一定的主题或专题进行分类,编制成网站资源指南,定期更新。
总之,我们要不断创新和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和途径,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需要,建立自身的特色,从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断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增强图书馆的活力,体现图书馆的价值,进一步突出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吴文广,张彩玲.对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1001,14.
[2]邱维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与特色服务观的构建[J].高校图书馆工作,1003,5.
[3]肖碧云.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1000,10.
[4]黄强.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1004,1.
[5]贺定安.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特色化建设[J].图书馆建设,1000,6.
[6]王浩.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1003,11.
[7]柳群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技术[J].现代情报,1003,9.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特色服务 创新服务体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图书馆的崛起,作为精神文化载体的高校图书馆面对文化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的飞跃式前进,必须开辟有自己特色的馆藏建设,更新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模式,努力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图书馆。
1.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1.1内外环境的需要
信息高速公路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图书馆置身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市场的形成,文化传播载体数字化和传播方式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将获取信息的途径由图书馆转向更为方便快捷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这样的时代迫使我们必须改革。
1.2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心,各高校图书馆都必须紧跟本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不断优化管理、创新服务,从而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
1.3我国高校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高校通过培养人才和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图书馆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更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通过推进特色化建设,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1.4高校图书馆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存在馆舍不足、经费短缺、馆藏减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困难。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通过努力搭建馆际互借桥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创新服务模式,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2.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2.1基本内涵
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应指各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需要,根据本校的性质与任务、培养目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管理、利用、开发等实施增值服务,开展重点建设,使自己的馆舍建筑、馆藏结构、管理模式、服务手段、职工队伍等方面都具有特色,成为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学校特色、自身特色,优势明显,独具风格的图书馆建设过程。
2.2主要内容
2.2.1特色馆舍。图书馆应座落在学校的中心位置或显要地段,成为校园内标志性建筑,通过地理位置、建筑风格、馆舍环境、内部格调、文化内涵等展现学校的风格和特色。
2.2.2特色馆藏。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围绕学校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及发展目标,逐步形成适合自身要求的馆藏体系,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2.3特色服务。图书馆在服务领域、服务意识、服务手段等方面,努力探索研究具有自己特色的优质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老师、学生离不开的知识宝藏。
2.2.4特色队伍。图书馆应拥有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专业业务精良、馆员学科结构合理、能适应网络时代数字化图书馆服务需要的专业技术队伍。
2.2.5特色管理。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摸索,努力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在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3.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重点
3.1资源创新
3.1.1树立资源共建共享观念。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书目数据库或电子资源数据库,坚持协作共享的新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
3.1.2载体由一元到多元共存。传统文献资源主要是以文字或数字形式表现的,而在数字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由纸上的文字变成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光介质上的光信息,其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这种载体形势的信息资源既可以在计算机内被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网络通讯进行远距离传送。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也应是纸质文献、数字文献、网络文献等多种载体并存。如CNKI知识仓库、万方数据库、北大方正数字图书馆等。
3.1.3传统文献、特色文献并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为教学科研尽可能全面地、专业地采集各类文献资料,并形成先进、系统、完整的藏书体系。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工作是将传统文献建设和特色文献建设结合起来,二者并重。在坚持完善传统文献馆藏体系的同时,针对学院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立能充分体现本校教育特色的特藏书库,并开发本馆资源形成自建数据库。
3.2技术创新
3.2.1管理系统。优秀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图书馆实现资源有效传播的基本保障。图书馆应选择基于INTERNET信息服务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管理系统,给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利用环境,确保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中心地位。
3.2.2硬件设施。关键设备的性能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信息传播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根据一般统计数据估算,一个在校生为10000人的普通高校图书馆每日接待读者人数一般可在1000人,图书馆设备使用率高,机器损耗也相对较大。因此,高度图书馆必须配备那些可靠性高、质量好,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的专业设备,从而为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自动化和网络化提供保障。其包括服务器、交换机、UPS电源,学生机及其辅助设备,等等。
3.2.3操作系统。配置合理的操作系统是自动化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保证。这个配置应能充分支持服务器与客户机的对话及管理,支持互联网、局域网等的畅通。同时能支持多媒体系统的开发等,实现功能完善、界面美观。
3.2.4技术人员。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是保证自动化系统建设和维护的关键。要充分建立学科馆员机制,吸纳那些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比较突出,并能将专业知识与图书馆工作很好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
3.3服务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不断走向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图书馆的服务产品、服务手段、服务功能、服务效率应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图书馆也应在这个大环境下,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群体的特定需求,提供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化服务。
3.3.1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创新的内涵在于改进信息服务功能,提供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应包括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配套,便捷的文献资源传递手段,共享资源的建设,以及对馆藏文献的归纳整理与分类提炼等。
3.3.2服务手段。通过互联网向读者提供在线参考咨询服务,并通过校园网及时发布新闻、通告,开展文献资源远程导航、电子论坛、电子邮件、多媒体浏览等服务。努力研发新途径,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服务内容从传统的简单藏书与借还扩展到多元化信息服务。
3.3.2服务功能。图书馆发展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在创新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大小,绝对不是取决于信息资源的储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将知识信息,无论是馆内还是馆外的知识,无论是编码知识还是隐含知识,搜集、整理、提供出来的能力的高低。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图书馆网页,以帮助读者方便地获取本馆信息。
图书馆可主动与学校教务、科研部门紧密联系,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学科及科研课题进行定题跟踪服务,广泛搜集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讯,及时掌握科研动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定期编制专题资料。应根据本校专业特点和读者需求,搜集查找各种信息源,并将搜集到的信息源进行筛选、分析整理,按一定的主题或专题进行分类,编制成网站资源指南,定期更新。
总之,我们要不断创新和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和途径,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需要,建立自身的特色,从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断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增强图书馆的活力,体现图书馆的价值,进一步突出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吴文广,张彩玲.对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1001,14.
[2]邱维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与特色服务观的构建[J].高校图书馆工作,1003,5.
[3]肖碧云.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1000,10.
[4]黄强.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1004,1.
[5]贺定安.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特色化建设[J].图书馆建设,1000,6.
[6]王浩.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1003,11.
[7]柳群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技术[J].现代情报,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