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扎实努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旨从语感培养的必要性入手,初探学生语感培养之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语感
我国最早提出语感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语感”在《辞海》上的解释是:“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确,具备了良好的语感不仅使人“感受到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之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强调语感,就是要回归语文本位,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亦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
二、培养语感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启而不发,读书难于入情悟境,语言表达干涩。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缺少一种对语言文字直接、整体的感受,即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较差。这与学生厌学语文形成了恶性循环,不解情趣也不愿去理会,不想读文章的后果可想而知。古人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文章要体会情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语感。
三、培养语感的方法
1.以读促悟,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语调上应该抑扬顿挫,读出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到传神发兴的地步。如读《乡愁》时,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抒发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那枚发黄的邮票,写满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这种感情来。第二节“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这时候的乡愁,除了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爱人的惦念,缕缕乡愁就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节“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含辛茹苦的母亲由于年老体衰,由于念儿成疾已经长眠于地下。诗人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望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就让她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寸断、哀痛欲绝啊!第四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而读李白《将进酒》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则要读出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狂放,语极豪纵,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读出高昂激越,声音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豪爽之美。在这样的朗读中,学生自然就能领会诗中之情,何需多言?
2.揣摩对比,培养语感
比较揣摩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最能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方法,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
古人写诗最讲究“炼字”,总是苦心孤诣地搜求最贴切的字词入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的,便是“诗眼”。我们读王安石名篇《泊船瓜洲》时,觉得其诗颇有神韵,也得益于其炼字的好处,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了响鼓重锤般的揣摩,才有今天这动人诗句。据说王安石最早不是用“绿”,而是用“到”,后来又换成“过”“入”“满”等十来个字,最终定下“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一个个摆到原句试试,先把“到”摆进去读一读。“春风又到江南岸”,“到”字体现不出春风的动感,与其他季节没有区别,只说明春风来了而已;“春风又过江南岸”,其诗味更显不足,“过”字表明春风一吹而过,什么痕迹也没留下,只写出春风的动态,但没写出江南岸的景色来……而“绿”字,把形容词当动词用,表现出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还增添了诗情画意。我们可以看到一片花红柳绿,万紫千红;我们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听到鸟语,闻到花香;色彩、美感、春意、生机综合而成的丰富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字令全诗生辉。用这个“绿”字,也让《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唱,王安石这个改字、炼字的故事也就成了佳话。教学中让学生在比较、揣摩、品赏中领悟到诗人用字之妙、诗中所蕴旨趣,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而且更有理趣。
3.设境联想,培养语感
这个部分是培养语感的较高层次,由字面意义转化为形象内涵的过程,它必须建立在前两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语言有了直觉思维,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语感,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想象而创造意境,形成感性和理性相通融的悟性,从而进入认知的境界。
这个过程要求教师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恰到好处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捕捉语言文字的全部信息,起到洞幽发微的作用。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要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形成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给人一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又如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象那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勾勒出一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图。读朱自清《绿》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朗读,然后根据课文提供的文字信息,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梅雨潭“绿”的美景图画,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捕捉到语言文字中的信息,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形成领会能力,激发了形象语感。
联想、想象与语感紧密联系,可以这样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语感。想象、联想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自由性,可以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甚至可以说想象、联想是语感的翅膀。
4.说写齐飞,实践语感
这部分既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检验,更是培养语感的实在方法。语感更重要的作用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喜怒哀乐。语感强的人,可以凭借自己已经形成的语感,判断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完美。恰当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现方法的选择,使自己思想感情表达自如而又得体。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上升为“运用”这一学习水平。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能力,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其不断深化。我认为,加强学生语感能力培养,还应该从以下方法入手。
(1)加强“说”的训练
作为一种经验型的感知能力,语感源于语言实践。“说”的方式很多,如讲故事、辩论、演讲、讨论等。现在许多学校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这确实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举措。因为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挥自身潜在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斟酌每段话、每个词,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如下面一个句子:“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朱自清《背影》中的一句话,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后悔心情,他后悔自己年轻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结合生活中常有的懊悔现象,不难分辨出这里“聪明”并非采用了它原有的词义,而是采用了它的反义词“愚笨”的义项。
(2)加强“写”的训练
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呼吁最多的是写作,同时忽视最多的也是写作。钱梦龙说:“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关键不在教师讲得如何,而在于能否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己去读,自己去写,在不间断的读写中锻炼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事实上,许多语言能力的形成来自写作。只有自己不断地反复推敲、琢磨每篇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才能不断强化语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练习量达到了,学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就会有一种乘风破浪、信手而得的感觉。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扎实努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