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行为法律责任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各地高校相继发生这一类型的“违法犯罪案件”。这一类案件的共同特点就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性质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俗的来讲就是,并不知道自己违法甚至犯罪。高校学生基于自己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这是由高校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身份所决定的。对化解高校学生的违纪与违法行为,应该加强管理,加强法律宣传。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网络 法律责任
  作者简介:胡拾,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7-275-02
  高校是一个学生聚集地,也是一个小社会。在这样一个小社会中,由于各种知识方向,各种知识层级的学生所接触的信息不同,在高校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形成一个较为丰富的信息源和社会生活。高校也是一个各种学院,学生关系交叉较为密集的地方,信息的来源以及传播较之现实社会要快捷的多,因此很容易发生高校学生的突发行为或者事件。面对高校的突发事件,第一现场的消息可能很快就会通过校园“BBS平台”,“人人网”或者微博平台传播开来。由于高校学生在社会阅历,自制力等方面不足,因此对高校学生行为规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必要性
  (一)高校学生违法行为的案例
  依据相关报道,2010年9月26日,某高校法学院20010级学生包某在军训完后,邀其老乡及同学十余人聚餐。席间,包某的老乡谢某因为和包某是中学同学并且在同一所大学就读的缘故。不断劝其喝酒并以言语相激,导致两人产生严重冲突。冲突过程中,包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威胁谢某,被旁人劝住。谢某觉得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还手,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了侵害,以后再也不能再同学面前抬起头来。随后,谢某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包某右脸颊刺中,随即逃走。这是发生在高校学生中的一则普通的刑事案件。对于检察官来说,对这样的高校学生提起公诉,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自身也是非常痛心的。
  (二)高校学生行为规制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前文所提及的案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件。各地高校相继发生这一类型的“违法犯罪案件”。这一类案件的共同特点就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性质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俗的来讲就是,并不知道自己违法甚至犯罪。但由于法律制定在先,行为人即使以自己不知道法的存在来进行辩解,也于事无补。最终只能因为无知而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这类案件的发生,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当前高校学生行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与法制宣传的缺失。因此对高校学生行为法律分析,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二、高校学生行为的特点
  第一,高校学生行为的即时性。在高校中,高校学生多是青年人,青年人在行为控制,情绪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差的自制性,与此同时,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因此其在行为上容易冲动,不计后果。由此导致学生的行为多为即时的冲动或者无知的行为。
  第二,高校学生行为受到网络的影响。活跃在网络上的不同主体会利用自身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在网络环境下的“映射”,对信息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信息的传播近似于实现了现场的效果。而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高校学生受众的个体学历,学识和经验背景的巨大差异,信息传播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呈现多元化的传播发展趋势。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会夹杂着传播主体对信息的加工和价值判断,而不同立场或者不同视角的传播者会对信息本身的内容进行“加工”,以迎合自身的理解和需要。这就导致信息在网络媒介的传播过程中极有可能偏离其本身信息所要传达内容,而被传播者的积极或者消极切割的信息所湮没。而高校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就被网络舆情所影响或者导向。
  第三,高校学生行为的群体性。高校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的习惯,以班级为单位,以宿舍为单位,其行为有可能引起一定范围的共鸣。因此在高校的网络平台活跃着数量巨大的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对某一时间的转发突发事件和评论突发事件会引发群体性的情绪宣泄,这极易造成一种群体性的活动。
  三、高校学生责任的承担
  (一)高校学生违纪责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的传播和交往方式的扩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巨大的、深刻的冲击,使学生感到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与社会现实存在很大反差,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茫然和混乱,造成信念的动摇和信心的失落,从而使他们产生消极违纪行为。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他们政治意识强,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适应性强,有追求、有目标、有个性,思想活跃,有创新思维。高校学生在实施了违纪行为之后,普遍持有侥幸心理。部分学生明知违纪是不对的,做了以后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处罚,但对违纪的侥幸心理,使他们常常认为不会被发觉。尤其当几次违纪没有被发觉,或被发觉但处罚不重时,这些学生的侥幸心理就会被强化,认为“有空子可钻”、“有甜头可尝”,因而不计后果。当侥幸心理充斥学生的头脑时,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就会被忽视,违纪思想便会日趋膨胀,这往往导致他们敢于冒险违纪,甚至陷入违纪的误区,发生屡次违纪现象。对于高校学生的违纪行为,由于各个学校都会制定相应的学生守则,因此违纪责任的承担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校学生违法责任
  本文在前文所提到的高校学生相互斗殴事件。虽然高校学生在主观上并没有实施违法行为的故意,其甚至不知道自己从事的是非法活动。基于法律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本案中包某被谢某随身携带的道具所刺伤,构成了人身伤害。由此则导致了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的规定,也因此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其因为自身的行为要相应的承担刑事责任。现实生活中,刑事责任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较多的是学生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由大学生引发的各种民事纠纷不断增多,一些重大民事侵权行为也时有发生。比如高校学生在同学之间因为纠纷而发生的殴斗行为,致使一方受伤。那么另一方则要对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法律的视角里,大学生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巨大的消费需求,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律主体或法律人。大学生依法应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相对人(包括其他大学生在内的受害人、债务人等)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那么大学生必须承担财产责任,至于大学生是否不能切实承担民事财产责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开始演变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高校学生行为法律对策
  (一)区分学生行为的违法性,以教育为主
  法治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各项事务都依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社会秩序在法律的统领之下有序的展开。在这样一种社会管理模式下,法和法律对于普通群众是基本的行为准则,因此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学法、守法、护法,从而在整个社会中达到一种法律至上的氛围。这是社会管理的创新形式。高校学生由于自身认知能力有效,加之社会阅历尚浅,因此很难将其违法行为就归咎为蓄意的犯罪行为。本着学生身份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违法行为应该以批评教育为主,对其违法行为以“软性责任”承担为主。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的形式来减少学生违法行为的发生,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园管理加强了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建立了学生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缺席点名制度,并联合公安部门,在校园周边开展安全整治,加强巡逻。
  (二)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青年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其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更快。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减少高校学生违法行为具有积极意义。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范。法制是法律规范的集合。法制的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治理。脱离了道德的法制史空洞的,虚无的,也是不能为社会的广大群众所接受的。因此法制必须符合道德的一般要求。即法制不得侵犯个人的尊严,不得无端限制个人自由和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人在日常的行为过程中,必须以基本的伦理观或者说道德观为基础。不受任何伦理观或道德观约束的行为不仅有可能维护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还有可能违反法律,损害社会秩序的稳定。由此可见,普法宣传对不仅对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减少违法行为,还对实现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也是以人为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个人和整个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不断发展的思想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活动。要通过各种活动,把广大同学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各种压力得到释放,心灵得到净化,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莹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于葵.关于以心理教育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0(21).
  [3]李建国.试论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方法的创新.价值工程.2011(4).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务犯罪分子在案件查办各个阶段实施的各种反侦查活动严重阻碍案件的侦查,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检察机关必须予以重视,必须在初查、抓捕、审讯、后期补证等各个环节想方设法找出应对之道,最大限度的降低反侦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反侦查 侦查活动  作者简介:秦强,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7-264-0
在新时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很多新情况、新特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关系到独立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本文分别从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重视校
文章概述了新疆自治区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了新疆节能减排难见成效的主观原因以及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提出相应措施对策:政府为主导必须强化能源与环境意识、强
摘 要 本文将从住房公积金的性质与特点、住房公积金能否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强制执行应具备的条件、住房公积金强制执行的方式、住房公积金强制执行可能产生的弊端及解决途径等方面对住房公积金强制执行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强制执行 若干问题  作者简介:陈旗民,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7-267-02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纠纷成因复杂,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集体产权不明晰则是基础性原因,而缺乏健全的收益分配机制直接导致纠纷频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难以形成民主决策方式,司法手段化解纠纷的作用也受到了限制,社会管理制度滞后加剧收益的争夺;法律所固有的局限性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不足也导致此类纠纷的解决面临极大的挑战。  【关键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财经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也隐含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高等财经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高等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提出了高等财经教育走内
摘 要:产权对土地的利用以及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土地保护工作普遍存在忽视产权工作的现象,这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较大阻碍。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就进行探究,这是促使土地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城市土地管理;规划;措施  一、土地发展权概述  1.土地发展权的内涵  在现有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对
体谅模式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及其同事所创,广泛流行于英国和北美。麦克菲尔反对道德教育中过于理性的方法,提出了以培养道德情感为主旨的体谅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关心
[摘要]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等,同时这些民族文化反过来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特性。回族为什么会有较多的长寿老人?这和他们的民族文化有什么关系?回族的养老模式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友谊巷社区的调查,深入探讨了回族老年人的情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启示。  [关键词]回族性格 老龄化问题 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
【摘要】五年制高职警校学生管理与普通高职学校学生管理相比,有其相似性,但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在管理上也有不同之处。评析五年制高职警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成因,建立科学的管理激励体系,发展和完善五年制高职校警校学生管理路径,对提高学生素质,适应高职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警官学校;学生管理  五年制高职警校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年龄一般在16-22岁之间,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