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此次调查,分析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现状,为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式提供依据,同时为分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可行性提供基础。
关键词: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现状
一、调查背景
为了解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效性以及使学生使用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学习的规律性,笔者对江西省内几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通过对江西省内三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发放电子问卷,以及对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在校学生开展个别访谈,来实现调查目的。
二、调查情况
问卷根据高职在校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情况的评价、该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互联网学习方式的规律等内容逐渐由表及里设计的。
访谈问题的设计从正面及侧面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时效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规律性以及学生对于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该课程教学的接受程度。
三、调查分析
(一)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情况的调查
个别访谈显示,90的学生反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存在部分学生不听课、睡觉、看专业课程资料、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的情况。就部分老师上课缺乏吸引力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50.96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4.38的学生认为“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进而,40的学生在认为改变当前教学现状必须“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35.62的学生选择“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方式”。同个别访谈中,90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比课堂理论讲授对自己更有帮助,其中75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帮助很大”。访谈情况反映,部分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印象深刻、回答课程有关的问题迅速准确,与该生所在的课堂教学情况有直接关系。该生反映其任课老师往往采用课堂话题讨论、各种形式的课后作业反馈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广泛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因此,根据当前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整合课外学习资源,通过更为活泼、灵活的方式进行传播,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微信公众平台是合适的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
(二)针对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加入微信教学形式的接受程度
问卷调查显示,91.23的学生认为“理论+自媒体教学”方式优于纯理论教学方式。个别访谈中90的学生赞成该课程使用微信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学生认为这样的授课方式“更加新颖”“更具有趣味性”“学生参与度更高”。在是否愿意使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公众号的调查中,55.89的学生表示愿意,23.01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可见,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该课程教学的接受程度总体较高。
(三)针对学生上网目的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反映:娱乐与学习并重,是学生上网目的的一个特点。学生对于“著名爱国人物及其事迹”的了解大多来自影视、传记、实践等课外学习形式。因此,教师在微信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适当安排音频、视频、阅读、话题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四)针对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
每周上网时长在15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占31.78%,约5至10小时的学生比例占33.97%,少于5小时的学生比例占20.82%,时长在11至15小时的学生比例占13.42%。可见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大多为1至2小时。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作息规律是吻合的。通过个别访谈得知,学生往往是利用睡前的半小时以及其他零散时间上网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信教学公众号推送内容编辑时,需要注意内容数量上的合理性,以及推送时间的合理性。必须符合学生日常使用互联网学习的规律性。
四、调查结论
(一)发现的问题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采用理论讲授法进行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究其根本,在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难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自己没有实际的帮助作用,意义不大。进而忽视该课程的学习。这使得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流于形式的可能,很难真正发挥其育人功效。而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形式偶然习得的知识、技能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到达学以致用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课外习得的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获得该知识技能的途径往往形式多样。
(二)解决的方法
基于目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现状,结合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可以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教学手段引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发挥网络学习资源的强大功能以及课外学习资源的渗透作用。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所提供的素材必须反映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表达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这样符合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在时间上呈现的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素材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集中反映學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充分关联。由于学生上网目的多样化,微信教学平台的操作应简明大方,有利于学生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内容上。
(作者单位: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王晓伟,1987年生,女,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编号:JXJG-16-80-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星君,朱妮.高职院校“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现状调查——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58-62.
[2]杨薇薇.利用微信实现高校师生课外辅导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1):78-79.
关键词: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现状
一、调查背景
为了解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效性以及使学生使用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学习的规律性,笔者对江西省内几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通过对江西省内三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发放电子问卷,以及对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在校学生开展个别访谈,来实现调查目的。
二、调查情况
问卷根据高职在校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情况的评价、该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互联网学习方式的规律等内容逐渐由表及里设计的。
访谈问题的设计从正面及侧面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时效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规律性以及学生对于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该课程教学的接受程度。
三、调查分析
(一)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情况的调查
个别访谈显示,90的学生反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存在部分学生不听课、睡觉、看专业课程资料、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的情况。就部分老师上课缺乏吸引力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50.96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4.38的学生认为“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进而,40的学生在认为改变当前教学现状必须“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35.62的学生选择“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方式”。同个别访谈中,90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比课堂理论讲授对自己更有帮助,其中75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帮助很大”。访谈情况反映,部分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印象深刻、回答课程有关的问题迅速准确,与该生所在的课堂教学情况有直接关系。该生反映其任课老师往往采用课堂话题讨论、各种形式的课后作业反馈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广泛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因此,根据当前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整合课外学习资源,通过更为活泼、灵活的方式进行传播,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微信公众平台是合适的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
(二)针对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加入微信教学形式的接受程度
问卷调查显示,91.23的学生认为“理论+自媒体教学”方式优于纯理论教学方式。个别访谈中90的学生赞成该课程使用微信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学生认为这样的授课方式“更加新颖”“更具有趣味性”“学生参与度更高”。在是否愿意使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公众号的调查中,55.89的学生表示愿意,23.01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可见,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该课程教学的接受程度总体较高。
(三)针对学生上网目的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反映:娱乐与学习并重,是学生上网目的的一个特点。学生对于“著名爱国人物及其事迹”的了解大多来自影视、传记、实践等课外学习形式。因此,教师在微信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适当安排音频、视频、阅读、话题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四)针对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
每周上网时长在15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占31.78%,约5至10小时的学生比例占33.97%,少于5小时的学生比例占20.82%,时长在11至15小时的学生比例占13.42%。可见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大多为1至2小时。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作息规律是吻合的。通过个别访谈得知,学生往往是利用睡前的半小时以及其他零散时间上网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信教学公众号推送内容编辑时,需要注意内容数量上的合理性,以及推送时间的合理性。必须符合学生日常使用互联网学习的规律性。
四、调查结论
(一)发现的问题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采用理论讲授法进行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究其根本,在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难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自己没有实际的帮助作用,意义不大。进而忽视该课程的学习。这使得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流于形式的可能,很难真正发挥其育人功效。而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形式偶然习得的知识、技能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到达学以致用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课外习得的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获得该知识技能的途径往往形式多样。
(二)解决的方法
基于目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现状,结合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可以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教学手段引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发挥网络学习资源的强大功能以及课外学习资源的渗透作用。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所提供的素材必须反映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表达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这样符合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在时间上呈现的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素材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集中反映學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充分关联。由于学生上网目的多样化,微信教学平台的操作应简明大方,有利于学生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内容上。
(作者单位: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王晓伟,1987年生,女,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编号:JXJG-16-80-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星君,朱妮.高职院校“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现状调查——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58-62.
[2]杨薇薇.利用微信实现高校师生课外辅导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