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儿童护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ang7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儿童护理临床医学中具有科学性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对象是对影响儿童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方式。如此,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可以沿着理想的成长方向发展。其中预防接种,健康儿童保健以及专业儿童健康护理是健康儿童护理的主要措施。这些预防措施是为儿童正常发育与健康茁壮成长的问题提供保障和专门的护理依据,并以此来降低家长为孩子的担心,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预防接种健康儿童护理保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98-02
  预防接种是人获得特异性的免疫途径。它主要是通过在健康人的体内根植如疫苗接种,并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使得抗体产生。它的方式多样,最常见的有种痘预防天花,预防肺结核,接种卡介苗。这是按照国家和省级的计划免疫接种的医疗单位的规定,并且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让合格的接种单位和专业人员对适宜的接种儿童进行科学的接种疫苗。其目的是提高接种儿童群体的免疫水平,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控制。
  1健康儿童要按时接受预防接种疫苗
  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我国卫生防疫部门设置专门的防疫机构,其目的是方便我国儿童严格按照合理的程序接受接种疫苗。这不但有利于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有利于卫生免疫机构逐渐建立完善的免疫屏障,同时促进健康儿童获得维持高度的免疫水平,如此,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自卫生防疫部门建立几十年来,在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对儿童按照固定时间到防疫机构接受接种疫苗的宣传工作已经家喻户晓。
  1.1对于接种疫苗,相关的医疗单位派发了《儿童预防接种证》。所以,家长应详细了解其相关的内容,知道接种疫苗应适用的年龄阶段,知道疫苗的作用,可预防什么传染病的种类。同时,家长应该知道疫苗接种时间和接种次数。尤其值得家长关注的是,有些疫苗接种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因为诸如此类疫苗必须在每年的五月进行疫苗接种。
  1.2对于孩子的基本健康状况,家长必须了解清楚,诸如孩子是否有疾病在身,利不利于接种疫苗,如果能接种疫苗,那么在疫苗接種前是否吃过药物等情况,应详细告诉医务工作者的孩子接种疫苗,从而使医疗人员检查以确定是否接种。虽然免疫计划安排被认为是孩子的最佳接种疫苗时期,但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使用的规定中有明确要求,孩子处于疾病状态,不应该接种疫苗。例如高烧发热,急性感染性疾病(过敏性哮喘,荨麻疹,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活动性肺结核,心脏病,急性和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的肝脏,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的化脓性皮肤病,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其他的症状或疾病的婴儿应暂停接种。
  1.3对于儿童接种疫苗后的各种注意事项,家长更应该值得注意。目前,一般情况下,我国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因为各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可能在接种疫苗过后会在机体产生的免疫过程中产生反应,例如:发烧、扎针部位红肿。由于各自体格的差异存在明显的特征,所以,对接种疫苗后反应情况就不一样,如果出现发烧,注射部位发红等。孩子体温在38℃,这属于正常的反应,一般情况下,两到三天就会好起来。相反,如果在38℃以上,并且同时出现针扎部位红肿,并且出现不良反应在一周以上。那么如此接种疫苗后应该立即向有关单位反应情况,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就诊治疗。现在一些父母认为,只要孩子接受预防接种,就认为那是安全的,绝对不会有传染病的感染,这是错误的观念。免疫接种疫苗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对传染病免疫的效果,因为儿童身体状况不同,其接种免疫效果不同。
  2儿童健康的保健原则
  2.1婴儿护理。婴儿时期的增长率比新生儿期缓慢,尤其是在体格发育的成长。他们活动的范围变大,接触的事物逐渐增加,智力发展更快,提高语言能力,思考和行动,但危险识别能力的不足,因此应注意防止婴儿出现意外损伤和中毒。饮食已从牛奶到食物,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防止缺乏营养和消化系统疾病。这个时期接触外界较广,和自身免疫系统低下,是传染病发病率的高峰期,所以预防是保持健康的重中之重。
  2.2幼儿护理。在学龄前这个时期,儿童的体格发育相对较慢,而智力发展相对较快,并且在此阶段求知欲表现强烈,语言和思维能力有了相应的发展。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并且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所以这个时期,逐渐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简单的劳动,和卫生习惯,做好上学的准备。学龄前儿童预防能力有所增加,但随着接触的各种事件增多,依然可能会有传染病发生。因此,学龄儿童也应该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2.3学龄儿童保健。学龄儿童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大脑已经基本完善,智能发展较为成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控制能力提高,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发病率要比以前低,但是要注意预防近视、龋齿的发生,纠正孩子坐,立、行姿势,安排规律的生活和锻炼,营养和正常的休息都要保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童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我们在各个时期的孩子进行安全健康的护理保健工作,使孩子能健康成长,身体逐渐强壮,学习生活才会充满活力。
  3总结
  目前,大多数家长对儿童时期的孩子的健康非常担心。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各个方面是否健康,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和心理生理的发育受到影响。因此,科学地采用方法养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少生病。如果孩子生病,那么护理得好,身体恢复就快。一般情况,身体的抵抗力是痊愈疾病的重要基础,而吃药打针只能是协助身体抵抗疾病。所以,护理对孩子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以,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是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担心。而儿童健康护理是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安全保障,以及相应的护理依据。
  参考文献
  [1]梅建国.儿童护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10
  [2]杨锡强.儿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235
  [3]陈晓明,王丽华.伦理教育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M].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91-492
  [4]魏娜,管敏.健康儿童护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健康教育工作,整理归纳了丰富的健康管理档案,并全面的进行了个体化的诊疗干预活动,积累了大量详实的临床数据,进一步说明了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82-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首先研究对象来自某医院就诊的156例老年高血压患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科胃溃疡的护理效果。  方法:临床护理22例,观察其治愈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即治愈后生活质量。  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  结论:此种临床护理方法,疗效较好,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胃溃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02-01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
期刊
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科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准备期间发生肌无力危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浆置换治疗后,行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术后患者肌无力症状逐渐缓解。经过护理人员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痊愈出院。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血浆置换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要:从医学的角度,儿童可以分为婴儿、幼儿期、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等四个分期。在住院期间,住院儿童因年龄、疾病和性格差异,会对住院医疗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要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心理护理,让住院儿童得到合适的治疗、休息,早日康复。  关键词:住院儿童心理护理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00-01  儿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主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35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病人全部好转出院。  结论:加强护理有助于本病的愈合。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出院宣教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93-01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是由老鼠传播的。可通过接触传播及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莫沙比利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0例将其随之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联合组患者采用
期刊
摘要:产后大出血是指经剖腹生产的产妇产后出血超过1000毫升,或经阴道生产的产妇产后出血超过500毫升,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一旦抢救不及时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本文从产后出血的原因着手进行分析,并对出血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02-02  1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78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管未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休克程度,纠正时间、临床疗效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喘憋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4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30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优秀率(90.26%)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总体满意度(98.7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2.08%);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