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达到新效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实践教育、尚艺文化教育和生活教育五大教育体系,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涵;坚持文化育人,注重陶冶渗透;实现“三个结合”,增强教育实效。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增强实效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文化育人”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实施厚德砺志教育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心理素质优化工程、尚艺文化熏染工程、导师导航工程五大育人工程,努力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实践教育、特色文化教育、生活教育五大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德育首位、素质本位、文化品味”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学业成才、精神成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价值引领,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转型时期,加强对大学生“三观”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院通过实施“厚德砺志教育工程”和“导师导航工程”,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为学生构筑精神家园。
一方面,实施“厚德砺志教育工程”,为学生“立魂”。即始终坚持德育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德业并进、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一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复兴之路》、《信仰》、《力量》等视频教育材料,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失德之害》、《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等专题教育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清白白做人。二是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以培养学生诚信品格为重点,积极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实施“诚信卡”制度,从生活、学习、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约束和规范学生言行。在学生中开展“感动班级人物颁奖典礼”,举办“圆我中国梦,诚信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专业开展“诚信圆梦”绘画大赛、考试诚信承诺签名等活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中国梦、深职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中国梦、深职梦、大学梦”心理绘画大赛、“放飞梦想”百米画卷创意绘画活动、“陶动青春,梦想飞扬”陶艺泥创意制作大赛等。
另一方面,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实施“导师导航工程”。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育人与专业指导上的优势,尝试建立现代师徒式的师生关系,不断深化思想教育。具体做法是:聘请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导师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双向选择,根据《学生发展指导手册》展开师生互动。近年来,学院完善了导师制工作条例,导师范围从专业教师拓展到创意研发中心大师工作室、优秀校友。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通过与导师的交流,有效得到专业上的指导、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使学生在理论学习、技能训练、社会认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和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得到积极发展。
从“导师导航工程”实施的总体效果来看,它有效地整合了人力资源,在帮助学生拓展专业视野,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学生的职业情感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和专业素养,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和兴趣。社团建设紧扣创意创新能力培养。学院共发展成立8个学习型、创新型社团,各大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意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意能力。近年来,学院积极举行“璀璨新星班级才艺”大赛、班服设计大赛、“碟艺”创意绘画大赛等品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丰富同学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实施“心理素质优化工程”,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实施以危机干预为主的保障性心理服务和以潜力发掘为主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建立了学生心理问题三级防护网;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以二级心理辅导站为依托,注重“发展性”心理辅导,实施“三走进”活动——心理游戏走进心理辅导站、心理委员走进同窗心灵、心理剧走进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形式多样的“面对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辅导,开展专题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咨询活动,增强学生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完善学生心理关爱体系,加强心理委员功能,实行了心理委员心理健康状况月报制度,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实施交心谈心计划,了解并帮助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对学生心理问题实施有效干预。
三、依托四个平台,构建实践教育体系
一是大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引领学生自觉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感悟生活,体会价值。坚持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以了解社会、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以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以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和参观访问等为主要内容,逐渐实现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基地化和常态化。近年来,学院组织开展的走进贵州遵义传递深职音、“感恩鹏城,深职有爱”爱心志愿活动、“保护蓝苹果户外写生”实践活动、“人文与专业同行”跨界提升行动、“我为家乡做贡献”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共同的专业实践中发挥主体的创造精神,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二是结合专业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实施“志愿者之院”建设工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把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性特色志愿服务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学院整合资源,成立蓝心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结合专业优势组建特色志愿服务分队8个,建立校内外志愿服务基地4个,中心注册志愿者达到1100余人,初步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除常规志愿服务外,志愿服务中心还积极承办专业性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如“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志愿服务,取得良好成效,受到一致好评。同时,学院党总支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积极开展“创意点亮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结合专业精心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良好的课余文化活动载体,能够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学院通过举行创意设计文化节、创意市集、学生优秀作品发布会等品牌活动,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营造了健康的校园育人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四是依托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素养。学院成立“设计之都创意研发中心”,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教育专家、设计行业、设计机构、设计大师在校内搭建协同互动平台,引导选拔学生共同参与设计项目的创意与实践,拓展学生团队设计视野,丰富和提升学生设计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结合专业特点,构建“尚艺”文化教育体系
学院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实施“尚艺文化熏染工程”,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第一,通过举办专业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展览,提升艺术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近三年来,学院举行各类专业学术讲座50余场,组织学生参观各类艺术展览3000人次。第二,精心营造艺术文化环境,加强环境育人。本着“高品位,艺术化”原则,对学院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和楼道走廊等进行了文化着装,悬挂多幅艺术作品,营造浓厚艺术文化氛围;加强学院图书阅览室、画室、休息室等设施建设,为师生的学习、工作和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实训楼和艺术展览馆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类作品展和系列课程汇报展,营造美育教育环境,使大学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教化、启迪、感染和熏陶。第三、举办丰富多彩、有品位、有质量、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审美品位。通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将创意设计文化节、创意市集、学生优秀作品发布会等打造成学院三大品牌活动,班服设计大赛、“心理绘画—new dream”、“碟艺”创意绘画大赛等精品项目受到学生欢迎,这些校园文化精品活动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重要作用。
五、坚持服务与教育管理并举,构建生活服务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工作,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到应贷尽贷;合理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组建勤工助学实体,开展“勤工助学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发挥资助工作综合育人功能。学院还通过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正视困难,树立诚信观,自强自立,教育他们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二是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成才立业。强化职业素质训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并引入北京北森测评有限公司测评软件系统——《北森朗途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学生版》,对全体毕业生进行了职业素质测评,引导毕业生根据个人人格特质来确定科学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成立就业领导小组,组织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开展就业市场调研,挖掘行业协会、合作企业、优秀校友等社会资源,举行大型供需见面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市场。对毕业生实行告诫性谈话,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事业观、人生观教育,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三是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海扬帆”二级心理辅导站和网站,举行“面对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扎实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通过举办“相亲相爱一家人”、“我绘我心”、“关爱生命,阳关心灵”主题心理班会、心理剧汇报表演大赛、专家人际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强化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开展专题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咨询活动,增强学生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在组织全体新生参加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反馈,建立重点人群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危机周报制度和心理委员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梳理与约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建立关注、监控和定期评估机制。
六、几点思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面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创新,着力构建的五大教育体系,已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新形势下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涵;坚持文化育人,注重陶冶渗透;实现“三个结合”,增强教育实效。
1.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涵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实现其价值,促进其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的成才育人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二是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是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其本质是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发展。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使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不断提高。要树立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使学生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2.坚持文化育人,注重陶冶渗透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文化育人”的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途径,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当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健康发展,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化力是一种更强大、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育人,润物无声。实践证明,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优秀的大学文化不仅是培养独特文化素质和创新人才的沃土,更是促进学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树立“环境育人”理念,加强高校“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文化建设,优化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努力创设一个优雅的育人环境。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教育实际和学生成长成才特点,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创新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合格接班人。
3.实现“三个结合”,增强教育实效
第一,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面对互联网、新兴媒体等信息传播手段的急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在当代,能够承担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健康发展的重任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地概括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因此,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坚持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重点做好生活资助工作、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多为大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过程中,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境界。
第三,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相结合。大学生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注重知识灌输、智育训练,忽视学生独立人格、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加上全球化背景下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混乱、心理承受能力差、人文精神淡薄、责任感缺失,无法适应社会。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一方面,要利用心理辅导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心理波动、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给学生以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帮助学生解决情绪困扰和心理烦恼,恢复心理平衡,树立自尊、自信和自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另一方面,要构建实践教育体系,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活动中增强才干,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宣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Z].2012.
[2] 姜正国,等.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99.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增强实效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文化育人”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实施厚德砺志教育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心理素质优化工程、尚艺文化熏染工程、导师导航工程五大育人工程,努力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实践教育、特色文化教育、生活教育五大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德育首位、素质本位、文化品味”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学业成才、精神成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价值引领,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转型时期,加强对大学生“三观”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院通过实施“厚德砺志教育工程”和“导师导航工程”,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为学生构筑精神家园。
一方面,实施“厚德砺志教育工程”,为学生“立魂”。即始终坚持德育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德业并进、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一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复兴之路》、《信仰》、《力量》等视频教育材料,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失德之害》、《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等专题教育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清白白做人。二是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以培养学生诚信品格为重点,积极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实施“诚信卡”制度,从生活、学习、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约束和规范学生言行。在学生中开展“感动班级人物颁奖典礼”,举办“圆我中国梦,诚信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专业开展“诚信圆梦”绘画大赛、考试诚信承诺签名等活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中国梦、深职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中国梦、深职梦、大学梦”心理绘画大赛、“放飞梦想”百米画卷创意绘画活动、“陶动青春,梦想飞扬”陶艺泥创意制作大赛等。
另一方面,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实施“导师导航工程”。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育人与专业指导上的优势,尝试建立现代师徒式的师生关系,不断深化思想教育。具体做法是:聘请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导师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双向选择,根据《学生发展指导手册》展开师生互动。近年来,学院完善了导师制工作条例,导师范围从专业教师拓展到创意研发中心大师工作室、优秀校友。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通过与导师的交流,有效得到专业上的指导、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使学生在理论学习、技能训练、社会认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和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得到积极发展。
从“导师导航工程”实施的总体效果来看,它有效地整合了人力资源,在帮助学生拓展专业视野,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学生的职业情感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和专业素养,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和兴趣。社团建设紧扣创意创新能力培养。学院共发展成立8个学习型、创新型社团,各大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意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意能力。近年来,学院积极举行“璀璨新星班级才艺”大赛、班服设计大赛、“碟艺”创意绘画大赛等品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丰富同学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实施“心理素质优化工程”,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实施以危机干预为主的保障性心理服务和以潜力发掘为主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建立了学生心理问题三级防护网;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以二级心理辅导站为依托,注重“发展性”心理辅导,实施“三走进”活动——心理游戏走进心理辅导站、心理委员走进同窗心灵、心理剧走进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形式多样的“面对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辅导,开展专题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咨询活动,增强学生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完善学生心理关爱体系,加强心理委员功能,实行了心理委员心理健康状况月报制度,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实施交心谈心计划,了解并帮助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对学生心理问题实施有效干预。
三、依托四个平台,构建实践教育体系
一是大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引领学生自觉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感悟生活,体会价值。坚持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以了解社会、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以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以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和参观访问等为主要内容,逐渐实现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基地化和常态化。近年来,学院组织开展的走进贵州遵义传递深职音、“感恩鹏城,深职有爱”爱心志愿活动、“保护蓝苹果户外写生”实践活动、“人文与专业同行”跨界提升行动、“我为家乡做贡献”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共同的专业实践中发挥主体的创造精神,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二是结合专业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实施“志愿者之院”建设工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把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性特色志愿服务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学院整合资源,成立蓝心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结合专业优势组建特色志愿服务分队8个,建立校内外志愿服务基地4个,中心注册志愿者达到1100余人,初步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除常规志愿服务外,志愿服务中心还积极承办专业性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如“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志愿服务,取得良好成效,受到一致好评。同时,学院党总支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积极开展“创意点亮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结合专业精心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良好的课余文化活动载体,能够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学院通过举行创意设计文化节、创意市集、学生优秀作品发布会等品牌活动,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营造了健康的校园育人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四是依托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素养。学院成立“设计之都创意研发中心”,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教育专家、设计行业、设计机构、设计大师在校内搭建协同互动平台,引导选拔学生共同参与设计项目的创意与实践,拓展学生团队设计视野,丰富和提升学生设计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结合专业特点,构建“尚艺”文化教育体系
学院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实施“尚艺文化熏染工程”,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第一,通过举办专业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展览,提升艺术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近三年来,学院举行各类专业学术讲座50余场,组织学生参观各类艺术展览3000人次。第二,精心营造艺术文化环境,加强环境育人。本着“高品位,艺术化”原则,对学院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和楼道走廊等进行了文化着装,悬挂多幅艺术作品,营造浓厚艺术文化氛围;加强学院图书阅览室、画室、休息室等设施建设,为师生的学习、工作和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实训楼和艺术展览馆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类作品展和系列课程汇报展,营造美育教育环境,使大学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教化、启迪、感染和熏陶。第三、举办丰富多彩、有品位、有质量、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审美品位。通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将创意设计文化节、创意市集、学生优秀作品发布会等打造成学院三大品牌活动,班服设计大赛、“心理绘画—new dream”、“碟艺”创意绘画大赛等精品项目受到学生欢迎,这些校园文化精品活动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重要作用。
五、坚持服务与教育管理并举,构建生活服务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工作,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到应贷尽贷;合理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组建勤工助学实体,开展“勤工助学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发挥资助工作综合育人功能。学院还通过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正视困难,树立诚信观,自强自立,教育他们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二是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成才立业。强化职业素质训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并引入北京北森测评有限公司测评软件系统——《北森朗途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学生版》,对全体毕业生进行了职业素质测评,引导毕业生根据个人人格特质来确定科学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成立就业领导小组,组织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开展就业市场调研,挖掘行业协会、合作企业、优秀校友等社会资源,举行大型供需见面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市场。对毕业生实行告诫性谈话,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事业观、人生观教育,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三是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海扬帆”二级心理辅导站和网站,举行“面对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扎实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通过举办“相亲相爱一家人”、“我绘我心”、“关爱生命,阳关心灵”主题心理班会、心理剧汇报表演大赛、专家人际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强化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开展专题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咨询活动,增强学生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在组织全体新生参加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反馈,建立重点人群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危机周报制度和心理委员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梳理与约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建立关注、监控和定期评估机制。
六、几点思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面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创新,着力构建的五大教育体系,已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新形势下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涵;坚持文化育人,注重陶冶渗透;实现“三个结合”,增强教育实效。
1.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涵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实现其价值,促进其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的成才育人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二是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是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其本质是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发展。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使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不断提高。要树立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使学生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2.坚持文化育人,注重陶冶渗透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文化育人”的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途径,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当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健康发展,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化力是一种更强大、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育人,润物无声。实践证明,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优秀的大学文化不仅是培养独特文化素质和创新人才的沃土,更是促进学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树立“环境育人”理念,加强高校“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文化建设,优化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努力创设一个优雅的育人环境。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教育实际和学生成长成才特点,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创新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合格接班人。
3.实现“三个结合”,增强教育实效
第一,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面对互联网、新兴媒体等信息传播手段的急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在当代,能够承担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健康发展的重任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地概括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因此,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坚持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重点做好生活资助工作、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多为大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过程中,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境界。
第三,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相结合。大学生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注重知识灌输、智育训练,忽视学生独立人格、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加上全球化背景下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混乱、心理承受能力差、人文精神淡薄、责任感缺失,无法适应社会。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一方面,要利用心理辅导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心理波动、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给学生以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帮助学生解决情绪困扰和心理烦恼,恢复心理平衡,树立自尊、自信和自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另一方面,要构建实践教育体系,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活动中增强才干,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宣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Z].2012.
[2] 姜正国,等.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