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本文分析了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的意义,并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传统文化的相关策略,希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绵不绝,历久弥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为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亦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正是我们以人为本、以德立国的文化精神[1-2]。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要从学生抓起,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人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培养中学生个人修养
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3]。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使用手机、电脑,沉迷于上网打游戏、看视频等,但缺少了对自身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的培养,文化底蕴浅薄,个人修养低下,娇生惯养,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缺少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前人宝贵的精神品质,大义凛然、舍身取义的英雄情怀,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的人格品质、尊师重教、长幼有序、精忠报国等优秀的传統文化是教学中应该体现出来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精神。
(二)培养中学生爱国情怀
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以及爱国情怀。语文这一学科在传统文化的弘扬方面本身就占有极大的优势,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中国优秀历史人物传纪等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先贤保家卫国,为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付之以毕生的精力,了解到朝代更迭、君臣之义,了解到镇守边疆、远离故园的将军士兵以马革裹尸为荣的精神,从而认识到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利益与得失会变得渺小,国家富强了,家庭才会幸福美满,正所谓唇亡齿寒,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记忆,鼓励学生真正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责任。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注重对传统文化教学氛围的营造,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情境教学法是现在很多初中语文课堂教师会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八年级课文《故宫博物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帮助学生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馆本身就凝聚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和故宫博物馆有关的纪录片、综艺节目,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国家宝藏》等。学生通过对纪录片的观看,对故宫文化与文物保护和修复等有一定的了解,激发起学生对当前文物保护的深刻思考,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4]。
(二)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本身就要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认知和思想。首先,教师要有较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能够熟记中国古典诗词文章,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习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提高育人能力,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善于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来完善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课外传统文化活动
在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比如可以在各个传统佳节举办诗词歌会、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在诗词朗诵、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美,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体悟。组织经典阅读推广、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学讲座等活动, 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是中华民族之魂[5]。
结语:
随着教育的改革,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已经获得很多学校和教师的认可,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就。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推动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入。
参考文献:
[1]郭艳慧,丁杨杨.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11.
[2]孟兴红.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53-54.
[3]陈丽.浅议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OL].学周刊,2019(17):69[2019-07-18].
[4]陈丽.浅议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9(17):69.
[5]王金霞.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J].亚太教育,2016(36):75.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绵不绝,历久弥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为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亦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正是我们以人为本、以德立国的文化精神[1-2]。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要从学生抓起,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人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培养中学生个人修养
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3]。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使用手机、电脑,沉迷于上网打游戏、看视频等,但缺少了对自身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的培养,文化底蕴浅薄,个人修养低下,娇生惯养,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缺少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前人宝贵的精神品质,大义凛然、舍身取义的英雄情怀,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的人格品质、尊师重教、长幼有序、精忠报国等优秀的传統文化是教学中应该体现出来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精神。
(二)培养中学生爱国情怀
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以及爱国情怀。语文这一学科在传统文化的弘扬方面本身就占有极大的优势,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中国优秀历史人物传纪等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先贤保家卫国,为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付之以毕生的精力,了解到朝代更迭、君臣之义,了解到镇守边疆、远离故园的将军士兵以马革裹尸为荣的精神,从而认识到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利益与得失会变得渺小,国家富强了,家庭才会幸福美满,正所谓唇亡齿寒,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记忆,鼓励学生真正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责任。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注重对传统文化教学氛围的营造,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情境教学法是现在很多初中语文课堂教师会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八年级课文《故宫博物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帮助学生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馆本身就凝聚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和故宫博物馆有关的纪录片、综艺节目,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国家宝藏》等。学生通过对纪录片的观看,对故宫文化与文物保护和修复等有一定的了解,激发起学生对当前文物保护的深刻思考,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4]。
(二)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本身就要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认知和思想。首先,教师要有较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能够熟记中国古典诗词文章,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习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提高育人能力,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善于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来完善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课外传统文化活动
在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比如可以在各个传统佳节举办诗词歌会、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在诗词朗诵、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美,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体悟。组织经典阅读推广、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学讲座等活动, 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是中华民族之魂[5]。
结语:
随着教育的改革,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已经获得很多学校和教师的认可,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就。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推动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入。
参考文献:
[1]郭艳慧,丁杨杨.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11.
[2]孟兴红.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53-54.
[3]陈丽.浅议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OL].学周刊,2019(17):69[2019-07-18].
[4]陈丽.浅议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9(17):69.
[5]王金霞.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J].亚太教育,2016(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