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 ,精彩的提问使课堂生机勃勃,教学有声有色。那么,何为有效提问呢?这是指教学活动中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起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推动教学目标高度达成的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成为有效提问,让之成为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主渠之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有效提问,准确抓住课堂提问的问点
1.兴趣点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而很多知识的呈现又是抽象的、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发散点
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3.矛盾点
抓住矛盾点进行提问,此种提问以抓住一对矛盾或抓住一个现象提问,使讨论的中心直指课文的重难点。
4.聚合点
聚合点是集合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词句、段落,盘绕聚合点可以以一点突破,提挈全文,保证课文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把一篇长文拧成一根绳,课堂紧凑明快,条理清楚。抓住课文聚合点鼓舞性提问手段,在于激起学生的求异思想,增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模糊点
由于学生欣赏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提问引思,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讨论,会改变原来的看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有效提问,牢固把握课堂提问的要求
1.目的明确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要做到提问的目的明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考虑到学生是否明确教师在问什么,所以提问要指向明确,紧扣主体,提问语言要简单明了,切忌漫无边际。否则学生毫无目的,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教学。
2.层次清楚
首先要处理好提问操作过程中的层次。美国一位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重要的停顿,即“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再评价学生的回答,这是为了留给学生回忆、联想、分析、增强提问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其次,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不同环节的不同要求,体现教材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设计问题师,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明显的层次划分;在课堂操作中,要有停顿、过渡等,增强提问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3.新颖灵活
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可让学生先看书然后教师提问,也可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看书思考后回答,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后通过讨论再答,也可提问回答后通过讨论再答,可再教师提问后让学生质疑,也可在学生质疑后教师再提问。无论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都要摒除满堂问、一问到底的僵化呆板的方法,把提问和读书、独立思考、讨论、书面回答、板练、点拨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总之要追求新颖灵活的形式,使课堂提问充满生机与活力。
4.注重激励
教师的课堂提问中要十分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问答过程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要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要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身态等多一些热情的鼓励。要善于运用成功激励、情感激励、及时表扬、期望激励等方法,在不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使之更上一层楼。
5.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力求使多数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到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做到整体优化,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根据调查,各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愿望,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对老师是否提问特别敏感,认为提问是老师信任的表现,对老师提问时忽视他们很有意见,要求一视同仁。偏爱使提问艺术失去魅力。
三、有效提问,巧妙打破课堂提问的僵局
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把问题提出来或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没有反应,教师再说请同学们大胆举手发言,还是没有反应。要么令外一种情况:提问后偶尔有几个人举手,但全班同学仍是十分被动、反应冷淡。
碰到这样的僵局怎么办?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是他们基础差,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其实不然,多数情况是学生对所提问题不得要领,从而无从下手回答问题,这多半是老师自己没有熟练掌握教学技能造成的。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能力训练,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逐渐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不妨尝试以下做法来打破课堂提问的僵局。
(1)适当减低问题的难度。
(2)让学生先书面回答问题,待有七八成的学生有了答案时,让完成问题的同学举手,然后从中选择几名学生回答问题,这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3)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后让学习小组的代表回答问题‘
(4)视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适当的准备时间。
(5)在学生独立思考、书面作业或讨论时不乱插话。
(6)精神飽满,面带微笑,用亲切、期待、信任的目光和学生的目光交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同学的思维之弦,奏出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当然,要做到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要首先做到提高自身素质,如文本的解读能力,问题的设计能力,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而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才能构建有声有色的高效课堂。
一、有效提问,准确抓住课堂提问的问点
1.兴趣点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而很多知识的呈现又是抽象的、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发散点
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3.矛盾点
抓住矛盾点进行提问,此种提问以抓住一对矛盾或抓住一个现象提问,使讨论的中心直指课文的重难点。
4.聚合点
聚合点是集合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词句、段落,盘绕聚合点可以以一点突破,提挈全文,保证课文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把一篇长文拧成一根绳,课堂紧凑明快,条理清楚。抓住课文聚合点鼓舞性提问手段,在于激起学生的求异思想,增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模糊点
由于学生欣赏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提问引思,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讨论,会改变原来的看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有效提问,牢固把握课堂提问的要求
1.目的明确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要做到提问的目的明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考虑到学生是否明确教师在问什么,所以提问要指向明确,紧扣主体,提问语言要简单明了,切忌漫无边际。否则学生毫无目的,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教学。
2.层次清楚
首先要处理好提问操作过程中的层次。美国一位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重要的停顿,即“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再评价学生的回答,这是为了留给学生回忆、联想、分析、增强提问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其次,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不同环节的不同要求,体现教材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设计问题师,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明显的层次划分;在课堂操作中,要有停顿、过渡等,增强提问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3.新颖灵活
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可让学生先看书然后教师提问,也可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看书思考后回答,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后通过讨论再答,也可提问回答后通过讨论再答,可再教师提问后让学生质疑,也可在学生质疑后教师再提问。无论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都要摒除满堂问、一问到底的僵化呆板的方法,把提问和读书、独立思考、讨论、书面回答、板练、点拨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总之要追求新颖灵活的形式,使课堂提问充满生机与活力。
4.注重激励
教师的课堂提问中要十分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问答过程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要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要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身态等多一些热情的鼓励。要善于运用成功激励、情感激励、及时表扬、期望激励等方法,在不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使之更上一层楼。
5.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力求使多数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到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做到整体优化,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根据调查,各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愿望,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对老师是否提问特别敏感,认为提问是老师信任的表现,对老师提问时忽视他们很有意见,要求一视同仁。偏爱使提问艺术失去魅力。
三、有效提问,巧妙打破课堂提问的僵局
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把问题提出来或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没有反应,教师再说请同学们大胆举手发言,还是没有反应。要么令外一种情况:提问后偶尔有几个人举手,但全班同学仍是十分被动、反应冷淡。
碰到这样的僵局怎么办?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是他们基础差,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其实不然,多数情况是学生对所提问题不得要领,从而无从下手回答问题,这多半是老师自己没有熟练掌握教学技能造成的。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能力训练,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逐渐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不妨尝试以下做法来打破课堂提问的僵局。
(1)适当减低问题的难度。
(2)让学生先书面回答问题,待有七八成的学生有了答案时,让完成问题的同学举手,然后从中选择几名学生回答问题,这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3)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后让学习小组的代表回答问题‘
(4)视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适当的准备时间。
(5)在学生独立思考、书面作业或讨论时不乱插话。
(6)精神飽满,面带微笑,用亲切、期待、信任的目光和学生的目光交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同学的思维之弦,奏出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当然,要做到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要首先做到提高自身素质,如文本的解读能力,问题的设计能力,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而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才能构建有声有色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