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是写文章语言要连贯。
语言连贯首先要做到一段话只说一个话题。比如你想写你的宠物——一只小兔子,你對它哪儿哪儿都喜欢,但写的时候不能什么都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第一句写它长得可爱(外形),第二句写它乖巧可人(性情),第三句又写它看起来像个雪白的绒球(外形)……你什么都想写,简直不知道如何写才好。读者一下子被你排山倒海般的“喜欢”砸晕了,不知道你到底要写什么。你需要好好理一理,比如用一段话写它的外形特点,什么毛色,耳朵、嘴巴、尾巴是什么样的等。这一段不能再写其他内容,就只写外形,性情等放到另一段来写,一个话题一个话题来写。写的时候还要注意语序,不能写着嘴巴,又跑到尾巴上了,过一会儿想起来小兔子嘴巴吃东西的时候很好玩,又回来写嘴巴……把嘴巴写完再写其他部位,不能头上一下,脚上一下,让人摸不着头脑。
语言连贯还要恰当运用关联词、提示语、过渡句等,这些运用得当,会大大增强你语言的表达效果,让人读起来感到顺畅、自然。比如“但是”一词一出现,我们不必多想,就知道下面的内容要转折,或者主张不一致,或者出现了另外的情况等。再比如过渡句“除此之外……”让人一看就知道需要补充说明、论证等,表意十分明确,指示非常清楚。
要做到语言连贯,需要平时多做练习,比如阅读文章时经常试着归纳段意,看到关联词或者过渡句,先不看下面的内容,自己揣摩一下作者下面要写什么,然后再看看自己想的与作者想的是否一样……这样坚持练下去,你对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就会认识得越来越深刻,写作时语言连贯的意识就会越来越清晰,直至有一天已经能自然做到语言连贯。
(许 妍老师)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到了。
虽说天上飘着毛毛细雨,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过节的快乐心情。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中秋节是赏月、团圆的日子,但在我的心中,中秋节是吃美食的日子。
如果说春节是大鱼大肉、满汉全席的天下,那么中秋节就是小吃的天下:藕丸子、芋头、糍粑、月饼、大闸蟹……其中,我最爱吃的还是最能代表中秋节的美食——月饼。
别看月饼都是圆圆的,外表千篇一律,它们的“内涵”可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月饼有水果馅的、肉馅的、海鲜馅的、五仁馅的……我最爱吃的月饼是莲蓉蛋黄馅的。那暗黄色的莲蓉,与香味扑鼻的蛋黄搭配在一起,简直是无上的美味!莲蓉的丝滑与蛋黄的细腻交织在一起,吃上一口,仿佛喝下一杯醇香的牛奶。吃着吃着,我的嘴巴失去了控制——一直在吃个不停,并且越吃越香!
吃完了月饼,一定得尝尝螃蟹。中秋节的宴席上,蟹可是少不了的“宾朋”之一。轻轻地掰断蟹腿,剥开外壳,呈现在眼前的便是那白嫩嫩的蟹肉以及金黄的蟹黄。咬一口蟹肉,那鲜味顿时在嘴里蔓延。那细腻的口感,那喷香的味道,让人的幸福感直线上升。如果你不喜欢蟹肉的腥味,可以蘸着酱吃,蘸了酱,蟹肉淡淡的腥味就会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酱料与蟹肉混合在一起的鲜味,这味道如丝带一般缠绕在你的舌尖,久久不散。
除了鲜香的月饼、美味的螃蟹,我们这里还有一种传统的中秋美食——糍粑。糍粑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它的用料很简单,但制作历史很悠久。做糍粑时,先要把新鲜上等的糯米蒸熟,然后人工进行千百次的捶打,最后将糍粑定型晾干。切一块糍粑,往油锅里一扔,“嗞——”伴随着一声响,糍粑的香味儿如桂花香般飘开很远,糍粑表面也泛起一层金黄。待糍粑两面金黄,便可出锅。刚出锅的糍粑冒着热气,色香味俱全,使人看着就口舌生津。吃一口糍粑,外焦里嫩,唇齿生香。糍粑皮硬硬的、脆脆的,糍粑馅糯糯的、香香的,让人欲罢不能。
细细想来,端午、中秋、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哪一个与吃无关?舌尖上的节日,让我如何不爱你!
(指导老师 徐秋云)
简 评
围绕节日可写的内容很多,作者选取了节日美食这样一个角度,既突出了节日的特点,也自然地流露出人们过节时的心情,选材接地气,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对美食的热衷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笔端传出的烟火味道是最淡的也是最真的味道。传统节日——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莫过于月饼。作者介绍月饼种类、味道等,如数家珍。月饼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蟹,是秋天不可错过的美食。文中对吃蟹的过程叙述详尽,对蟹的味道描写细腻,语言朴实,读来却令人垂涎。除了月饼和螃蟹,作者还介绍了当地传统美食——糍粑,其制作程序、烹饪过程及味道尽显笔端。美食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舌尖上的中秋让中国传统节日为更多的人所了解。篇末点题,升华了文章主旨。
(余东芳老师)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是写文章语言要连贯。
语言连贯首先要做到一段话只说一个话题。比如你想写你的宠物——一只小兔子,你對它哪儿哪儿都喜欢,但写的时候不能什么都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第一句写它长得可爱(外形),第二句写它乖巧可人(性情),第三句又写它看起来像个雪白的绒球(外形)……你什么都想写,简直不知道如何写才好。读者一下子被你排山倒海般的“喜欢”砸晕了,不知道你到底要写什么。你需要好好理一理,比如用一段话写它的外形特点,什么毛色,耳朵、嘴巴、尾巴是什么样的等。这一段不能再写其他内容,就只写外形,性情等放到另一段来写,一个话题一个话题来写。写的时候还要注意语序,不能写着嘴巴,又跑到尾巴上了,过一会儿想起来小兔子嘴巴吃东西的时候很好玩,又回来写嘴巴……把嘴巴写完再写其他部位,不能头上一下,脚上一下,让人摸不着头脑。
语言连贯还要恰当运用关联词、提示语、过渡句等,这些运用得当,会大大增强你语言的表达效果,让人读起来感到顺畅、自然。比如“但是”一词一出现,我们不必多想,就知道下面的内容要转折,或者主张不一致,或者出现了另外的情况等。再比如过渡句“除此之外……”让人一看就知道需要补充说明、论证等,表意十分明确,指示非常清楚。
要做到语言连贯,需要平时多做练习,比如阅读文章时经常试着归纳段意,看到关联词或者过渡句,先不看下面的内容,自己揣摩一下作者下面要写什么,然后再看看自己想的与作者想的是否一样……这样坚持练下去,你对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就会认识得越来越深刻,写作时语言连贯的意识就会越来越清晰,直至有一天已经能自然做到语言连贯。
(许 妍老师)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到了。
虽说天上飘着毛毛细雨,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过节的快乐心情。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中秋节是赏月、团圆的日子,但在我的心中,中秋节是吃美食的日子。
如果说春节是大鱼大肉、满汉全席的天下,那么中秋节就是小吃的天下:藕丸子、芋头、糍粑、月饼、大闸蟹……其中,我最爱吃的还是最能代表中秋节的美食——月饼。
别看月饼都是圆圆的,外表千篇一律,它们的“内涵”可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月饼有水果馅的、肉馅的、海鲜馅的、五仁馅的……我最爱吃的月饼是莲蓉蛋黄馅的。那暗黄色的莲蓉,与香味扑鼻的蛋黄搭配在一起,简直是无上的美味!莲蓉的丝滑与蛋黄的细腻交织在一起,吃上一口,仿佛喝下一杯醇香的牛奶。吃着吃着,我的嘴巴失去了控制——一直在吃个不停,并且越吃越香!
吃完了月饼,一定得尝尝螃蟹。中秋节的宴席上,蟹可是少不了的“宾朋”之一。轻轻地掰断蟹腿,剥开外壳,呈现在眼前的便是那白嫩嫩的蟹肉以及金黄的蟹黄。咬一口蟹肉,那鲜味顿时在嘴里蔓延。那细腻的口感,那喷香的味道,让人的幸福感直线上升。如果你不喜欢蟹肉的腥味,可以蘸着酱吃,蘸了酱,蟹肉淡淡的腥味就会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酱料与蟹肉混合在一起的鲜味,这味道如丝带一般缠绕在你的舌尖,久久不散。
除了鲜香的月饼、美味的螃蟹,我们这里还有一种传统的中秋美食——糍粑。糍粑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它的用料很简单,但制作历史很悠久。做糍粑时,先要把新鲜上等的糯米蒸熟,然后人工进行千百次的捶打,最后将糍粑定型晾干。切一块糍粑,往油锅里一扔,“嗞——”伴随着一声响,糍粑的香味儿如桂花香般飘开很远,糍粑表面也泛起一层金黄。待糍粑两面金黄,便可出锅。刚出锅的糍粑冒着热气,色香味俱全,使人看着就口舌生津。吃一口糍粑,外焦里嫩,唇齿生香。糍粑皮硬硬的、脆脆的,糍粑馅糯糯的、香香的,让人欲罢不能。
细细想来,端午、中秋、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哪一个与吃无关?舌尖上的节日,让我如何不爱你!
(指导老师 徐秋云)
简 评
围绕节日可写的内容很多,作者选取了节日美食这样一个角度,既突出了节日的特点,也自然地流露出人们过节时的心情,选材接地气,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对美食的热衷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笔端传出的烟火味道是最淡的也是最真的味道。传统节日——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莫过于月饼。作者介绍月饼种类、味道等,如数家珍。月饼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蟹,是秋天不可错过的美食。文中对吃蟹的过程叙述详尽,对蟹的味道描写细腻,语言朴实,读来却令人垂涎。除了月饼和螃蟹,作者还介绍了当地传统美食——糍粑,其制作程序、烹饪过程及味道尽显笔端。美食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舌尖上的中秋让中国传统节日为更多的人所了解。篇末点题,升华了文章主旨。
(余东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