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者李达伟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jia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式主义者李达伟,我忘了是在路上,还是在宾馆,或者在某处,我们有过一段短暂的相处。反正无论在哪里,四周都是山水,弯曲,狭窄,到了高处又极开阔,左右全是天空,非常恢弘,云开云合,整个视域,包括置身的其间,都充满了不仅仅属于自然的形式感。没有什么僅属于自然,但有人认为就是这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不想说上述这种自然形式感造就了形式主义者李达伟,因为太多的书写者虽然生活在各种形式空间却缺少形式感,更不要说成为一个形式主义者。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正推充满荒谬,反推又处处相关像另一种鬼斧神工。形式主义者李达伟就是这样一个只能反推的例子,他的写作处处与那片复杂恢弘的山水相关。
  形式,毫无疑问是一种结构,少了结构很难称形式。我们在小说里经常谈结构,在戏剧里也经常谈,却极少在散文里谈。因为结构似是小说戏剧固有,非散文固有,因此我们也很少谈及散文的形式。比过去进步了一点的说法是“形散而神不散”与“神散而形不散”都已成立,但这里涉及的“形”仍止于散还是不散,是单线的,因为这里的“形”散或不散仍缺少结构,即形式的意义。33岁的李达伟的这部作品改变了这种状况。他当然不是第一个改变者、一个有着形式感的开拓者,但他却是一个在我看来让散文的形式有了一种“固有”的感觉,就像小说或戏剧有“固有”一种结构一样。这一点非常难得,自然与李达伟身处云南大的山水之形式感有关,但更与他的阅读有关——他是那么酷爱阅读,甚至是阅读本身。因为书他几乎是一个高度文本化的人:书与自然各成为一种镜子,映成了相互映照的李达伟。
  形式主义者李达伟《记忆宫殿》共35个章节,每个部分由“前文,正文,阅读”三个部分构成,结构相同,然后由这些结构相同的结构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正像所有建筑一样,局部构件相同,所构成的整体又是另一种空间。整体与局部既独立又相关,因而也带来一种“固有”形式特征。我也看过别的有形式感、有结构的散文,但像形式主义者李达伟这么稳定、有统一性、像某种网状的比如埃菲尔铁塔那样的稳定性结构的散文还是非常少。形式要有个性,要固执,每个局部都是重构,整体又是另一种东西,才能称为形式主义者。
  好了,现在是否需要为“形式主义者”证明?
  不,但要说清的是,我们太缺少形式主义者。不要说真正的形式主义者稀有,就是通常贬低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者也稀少。原因这里就不说了,结果则表现为对形式主义的弱智,对形式不敏感,迟钝,扁平,以为“内容为王”,结果反而导致内容贫乏,平常,平庸,凡此种种,都是与无知无畏地蔑视形式有关,与所谓“务实”有关——殊不知没有有力的乃至创造性的形式,怎么可能做到“务实”?事实上某种意义“实”是由形式创造出来的,越是“实”的东西就越需要“形式”,甚至形式主义。李达伟曾生活在边陲县城,那地再“实”不过了,但也实得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与任何一个边缘县城没什么区别,一句话太缺少“形式”,也好,这倒也逼得李达伟反而走上了一条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真是恰到好处妙处:我们终于有人在最“实”的地方搞出了最形式主义的东西,因而使县城的“实”不再千篇一律。因为形式改变了“实”,甚至创造了“实”,但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李达伟的“实”,这种“实”既熟悉又陌生,既陌生又熟悉,既深扎,又超越。《记忆宫殿》的每一章由形式感极强的三个部分组成,却将最“实”的边陲县城纳入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行为。但李达伟则轻描淡写地说:“三个部分貌似无关,又希望几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让文本的精神内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和延伸。”展开文体我们看到,在由最“实”的“看守所”“理发店”“福利院”“录像厅”“武装部”“狮和村”“酒厂”“供销社”“小餐馆”“教学楼”“农贸市场”“电影院”……诸构件构成的太实、太寻常、太习焉不察、太难解难分的日常事物中,李达伟说出上面的话,难道不让人惊讶吗?他随手抛出一面魔镜便将上述现实收入镜中。看起来轻松无比,实际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众里寻他千百度”就是形式主义。
  荷兰画家伦勃朗有两大特点,一是善用光,二是画了许多普通人,由于他善使用光,他笔下的普通的人不再普通,有了一种神性。普通与神性是一种对立的东西,在伦勃朗这里统一起来。形式主义者李达伟构造的“前文”与“阅读”,也是打在普通事物“正文”上的一种光感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李达伟在写作《记忆宫殿》时也是一个将普通与神性统一起来的艺术家。
  最后,一点题外话,或者也是一种双重的错觉——谁知道呢?我想说:“如果《记忆宫殿》是一个人晚年的作品,那么无疑问是他的高峰,如果是一个年轻人的作品,则真是后生可畏。”有趣的是,作品的晚年特征非常明显,回溯的,记忆的,思辨的,凝视的,自语的,但李达伟又是个年轻人。
其他文献
无论你最后挣了多少钱,拥有了多高的职位,你发现,你最终追寻的,只是一个能够安妥灵魂的地方。   ——马德《你可以是最漂亮的人》  书是一个教师吃饭的家什,啃书自然就成了我每日必习之功。大半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与书结伴,一路走来,直到退休。自己又喜欢读书,喜欢买书、订阅书报杂志,业余还喜欢写作。当年梦寐以求的,就是何时能有间书房,有张书桌,还有个书架,能安静地读书和写
期刊
80后散文作者李维丽温婉多情又敏锐多思,以女性细腻内敛的情感状态和勃发律动的生命样态,将目光聚焦于云龙县的古村、古镇、古桥、古盐井、古道、古树和群山之间的火葬墓群,在时光的罅隙间窥见宏旨精义,在生命意义的探寻中镂刻心灵。第一部散文集《流淌的时光》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为三辑,共72篇文章。“这本小集,收录我近几年来写下的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些文字,记录的是我这些年在小城生活的时光。第一辑是关于‘行
期刊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像涟漪一般扩散。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攻坚战全面打响,大理也不例外。  这次,对于大理市凤仪卫生院院长王珺而言,又多了一个新头衔——大理市疫情防控医学隔离观察点负责人。  疫情面前,单是“隔离点”三个字就足以让人闻而却步,与隔离观察者接触,王珺将自己放在被传染的风口浪尖。  作为一名党员,无论风雨沧桑,或是岁月斑驳,在从医30余载的王珺价值序列里,医者初心是第
期刊
2020年的春天,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一些人留下了事迹,一些人留下了话语,而我采访的主人公,给我留下了几个印象深刻的关键词。   ——作者题记  与想象中一线“抗疫”斗士铿锵激昂的形象有所不同,2020年初春3月的一个下午,坐在我面前的陈舒燕,一脸温和,谈吐自如,仿佛这一场必将散去,但仍在上演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未与她有关,或是远在千里之外,云淡风轻。但知识分子的儒雅
期刊
如果没有发生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的春节,杨桂霞要陪着远嫁辽宁沈阳已时隔三年才回来过年的妹妹、小侄儿好好地聚一聚,带着不满两岁的二宝和已上初二的女儿,与家人团团圆圆快快乐乐地吃年夜饭,然后走亲访友,或是抽空到附近的景区散散心。忙忙碌碌工作了一年,也该抽点时间陪陪家人,过一个暖心的春节。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疫情,让她的计划全部都落空了。除夕前两天,她和县疾控中心所有同事一样,
期刊
说起“老三届”,人们都知道他们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遣队、主力军,也是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带着伤痕走进考场、跨入大学校园的大龄学生,他们整整十年的遭际命运人们都耳熟能详。但是,“老三届”当年有怎样的初、高中校园生活,有怎样的道德情操,他们是怎样磨炼自己的意志品格的,等等,这几乎是鲜为人知的。这里,通过对53年前鹤庆中学66级高22班三年高中生活的追忆,帮你解开上述的疑团。  一  
期刊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上山下乡”是难以忘怀的大理记忆之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是1968年12月2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文化大革命”的内容之一。毛主席还指出:“他们(指“知青”)应该热情地跑到农村去,脱下学生装,穿起粗布衣,不惜从任何小事做起。”当时“文化大革命”已开展了3年,全国所有学校都停课停学,在整个社会笼罩着“读书无用”的舆论氛围的背
期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被疫情的阴霾笼罩,上到九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婴儿,一时间谈“疫”色变,焦虑、恐慌、疑惑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自疫情发生后,各地纷纷派出医疗队驰援湖北。来自人民网的消息,截止3月8日,全国已经有346支医疗队、4.26万人抵达武汉和湖北,其中重症专业的医护人员达到1.9万人。在这346支医疗队中,就有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派出的2支医
期刊
出 征  杨秀菊和她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同事组成的援鄂战“疫”医疗队,从大理出征的时间,是2020年2月11日中午。那时的湖北,深陷新冠肺炎疫情的灾难中。  这是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继2月4日后,第二批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包括8名医生、1名感染管理专家、16名护理人员,分别来自该院的急诊科、感染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等10多个科室。  那天中午的大理,蓝天丽日、阳光明媚、春风乍暖。巍巍
期刊
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   ——加缪  2020年的春天,注定会在人类记忆中烙下无法抹去的伤痕。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史中,病毒的入侵从未止息。21世纪初,仅在呼吸道疾病方面,2003年SARS肆虐,2009年甲型H1N1流感蔓延,2012年MERS出现,2014年和2018年埃博拉横行,2020年“新冠”暴发,令人不寒而栗。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游荡,肆无忌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