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社群作为另类社会群体意义的研究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盗猎者》一书的结构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到第四章介绍了参与式文化的基本信息,包括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粉丝的社会和文化身份、粉丝接受模式的特点、粉丝社群的批评和阐释行为以及粉丝反馈中所起的作用。后四章将目光转向粉丝群体的文化产品,详细介绍和分析包括同人写作、同人视频和音乐在内的文化产品的发展与流传现状。
  有研究者指出:“粉丝群体是一个基于趣缘的人际交往而逐渐形成的社会交往圈。因为对某个偶像的喜爱和崇拜,粉丝聚集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偶像崇拜情结。”虽然粉丝类型有可能不同(社会活动的电视粉丝或网络活动偶像粉丝),但其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具有共同的兴趣或共同情节。这是粉丝聚集进行社会活动的原因之一,也是粉丝社群作为另类社会群体的印证。
  粉丝社群有时还具有“逃离尘世”的性质。詹金斯在书中写道:“粉丝圈成为和消费文化对比衡量的标准,也同时既表达了粉丝们在粉丝文化中所寻求到的快乐,也表达了他们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种种不满。”这不仅可以看作粉丝社群对于粉丝个体而言的另一种重要意义,也可以看作粉丝社群“逃离尘世”性质存在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粉丝群体的存在,是由粉丝对作品的热爱以及尘世带来的疏离感两种力量合力促成的。粉丝们在与粉丝社群相对的尘世里由于价值观念的不符或是社会分工对于创作力的限制等原因,感受到深刻的疏离感。而在粉丝社群中,人们拥有近似的价值观念,每个成员都可以是粉丝文化的创造者。这种参与感激励着个体用与俗世有所区别的思考方式,表达浓烈的情感和对乐趣执着的追求。他们被认为是技术乌托邦主义者,用想象力建造他们的文化和赋予他们的社会经验意义。可以说在粉丝社群里,基于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人们的创造力得到俗世中无法完成的释放,与俗世截然相反的个人身份认同得以存在。
  网络粉丝群体的心理研究同样体现在粉丝社群作为一种另类的社会群体与俗世的隔离,以及给予粉丝的重生式的“逃离尘世”的释放机会;并且一些在社会中扮演小角色或存在感很低的个体,在粉丝群体中将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粉丝社群不仅可以基于个体个人身份价值的认同,还可以使其拥有力量。单个粉丝的力量薄弱,而粉丝社群作为一个集体则拥有了向社会发声的更大力量。
  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下文简称“B站”)为现在国内最大的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以视频弹幕、动漫类文章的讨论等为主要内容,同时包括音乐、生活等多方面内容,培养出兴趣相近的、具有相同价值观念的专属的群体共享空间。这与《文本盗猎者》中作者对于粉丝社群的介绍可以说存在相当多的共性。
  参与者们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通过相近的思维方式,在以B站为平台的交流空间内,根据不同的具体分区形成一个个粉丝社群。同时也可以体现粉丝社群“逃离尘世”的特性,即与俗世中社会身份与分工的割裂。如在B站中古风圈等领域中的“大大”,在圈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受人爱戴。而这些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也许只是普通的白领甚至自由职业者。粉丝圈的文化认同给了他们在特定领域中完全不同的身份认同感与自我价值的确认。
  着眼于B站中的诸多视频作品,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的同人视频、同人音乐作品。其中有对于电视剧、动漫或是电影情节中粉丝喜爱片段的简单的剪辑与整合,也有将不同剧集中特定片段剪辑重新编排以赋予新的情节意义的再创造式的同人作品,甚至不乏《文本盗猎者》中提到的,横跨多部作品甚至是文类的混合同人作品。虽然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粉丝制作同人作品的工具与方式从家庭录影机演进到电脑视频软件的剪辑,交流形式也由同人会转变为更为便捷和省时省力的网络交流平台,但是其内容与创造方法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B站的弹幕系统,它在为粉丝间的即时反馈与沟通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粉丝文化中的互动性、促进了网络中粉丝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的同時,也在另一方面存在着不可忍避免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群体讨论对成员最初意向和共同态度的加强,可能会导致偏激与对反对者的压制。相较于传统同人会通过作品、信件或是面对面的意见交换这种相对低效率的粉丝交流方式,弹幕形式的交流可能会导致少数弱势群体观点表达不充分甚至被埋没,不利于文化多样性表达。同时,缺少冷静时间的高效率交流形式也有可能导致群体对不同观点个体的冲动行为发生,如语言暴力、集体暴民的存在等。这就需要在粉丝社群中加强更多的社会秩序或是粉丝传统的规定在群体中的约束力,以保证粉丝社群内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表达促进文化发展,社群内的和谐保证其性质不变)。具体如网站内部提倡的弹幕礼仪,以及由弹幕参与者主动进行的举报监督系统的健全等。即使存在以上诸多问题,弹幕系统的应用与流行仍然标志着粉丝文化的进步,并不断促进着粉丝文化与时代节奏的结合。
  无论是电视粉丝还是网络粉丝,其个体在粉丝群体中获得的认同感、归属感是相通的,并且都能在这一另类社会群体中构建自己新的身份,与俗世隔离。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粉丝社群中的文化活动在具体方式、媒介上发生了变化,而最根本的内容与再创作模式上还保留着最初的特点。新媒体促进了粉丝文化的更新,加强了其时效性,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仍然标志着粉丝文化与时代的结合,体现出其进步性。
其他文献
1949年8月5日,在国民党全面败退台湾之际,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白皮书的最前面是美国国务卿艾奇逊7月30日给杜鲁门总统的信,着重说明编写的经过、宗旨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白皮书长达四百零九页,连同附件共有一千零五十四页,公布了1844年以来特别是1944年至1949年间一系列中美关系的外交档案,披露了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和援蒋内战的若干真相,讲述了这些政策在于遏止
中唐女诗人、女道士李冶(?—784,字季兰)与著名诗人刘长卿,曾经联袂合作过一则黄色笑话。据唐人高仲武在他编选的诗歌集《中兴间气集》里讲述:“(李冶)尝与诸贤集乌程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乃谓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鸟欣有讬。’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这番对话,为何会引得“举座大笑”呢?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的《李冶:寄校书七兄》一文解说了缘故:  原来刘长卿生的“阴重之疾”
一  在楚人的词汇里,“无陂不成镇”与“无绍不成衙”一样,内涵十分丰富,只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这一文化现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裴高才推出了系列乡贤“史记”作品之后,才让人们明了“无陂不成镇”的来龙去脉、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名人俊彦光风,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共鸣。同时,从中不难窥见:作者笔下的乡贤“史记”,即是荆楚文化研究及其文学创作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尖黄陂,狡孝感,又尖又狡是汉川。
晚清时期的“乌托邦想象”,呈现于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也呈现于如《新法螺先生传》那样的宇宙遨游,甚至呈现于如《女娲石》那样聚集了女科学家和女革命家的“女性乌托邦”,但其基本格调依旧充满了“感时忧国”的民族国家情结,并没有真正拥抱人类情怀和共同价值。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不得不在满世界流亡,然而他的乌托邦想象,则超越了家国的界限,走进了全人类的视野中。  早在1902年,康有为就完成了他的乌托邦理论著
一  光绪三年(1877),大清国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已经五十九岁。在此之前,已饱尝拂逆挫折、宦海浮沉的他却依旧在心里有着对人生和理想的憧憬,顶着强大舆论压力和唾骂来到英国就职。  这天晚上他在英国寓所里做了一梦:“夜梦至城西老屋,所居西室下房,宽敞逾倍,中设四榻,南向一榻为予卧榻。比入,则西清叔已寝其上,余二榻不详何人。”紧接着,郭嵩焘拿出写给曾国藩的挽联给他们看,“同生世上徒苦悲,独立天涯谁与
狗是居住在亚欧大陆的居民最早驯化的动物。据生物考古学的学者研究,这个时间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年前后。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狗为代表的驯化动物和人类社会一起成长,人类与它们的关系仿佛如自身之间的关系,所以它们是具有自然和文化双重属性的动物。神圣世界中的狗  中国古代的《周礼》记有“六牲”:牛、羊、豕、犬、雁、鱼;有“六畜”:马、牛、羊、豕、犬、鸡。据此书记载,这些动物主要用来食用和祭祀,也各有职官。如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此,我没有格外兴奋的感觉。十多年来,我只在等待一个人拿这个奖,他就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Tomas Transtr? 觟mer,1931— ,因为他的译名很长,下面有时简称“托马斯”)。去年我终于愿望成真,兴奋的感觉至今仍在,这种偏爱无疑是任性的。这几年来,我在香港浸大开设的新诗创作课,都以他的短诗做教材(主要教《黑色明信片》、《哀歌》和《四月与沉默》几首)。暑假前在校园
曾有自题小像,录于此:抬眼栏杆,低眼栏杆,管什么月牙儿挂在那山梁上。踱回到书房,俯身在桌旁。画一个醉眼和尚,题两行歪斜文章。涂一匹烈马,腿儿又颤弯弯,勾几位侍女又丑得不像样。不觉夜已尽,星落光,且喜得几张拙作挂在粉墙上。罢了,罢了。伸一会儿懒腰,打几个哈欠汆汤,做一团跌睡在藤椅上,又谁知斜阳早透进了碧纱窗。  《古本山海经图说》,有一种叫类的兽,样子像野猫,吃了它的肉,人不知妒忌。这野味,如今倒是
在昆曲史上,文人与歌姬始终是两个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阶层。不惟发源地是如此,在流布的区域也是如此。徽州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明代中叶,由于传奇作家梅鼎祚是宣城人,汪廷讷是休宁人,汪道昆是歙县人,加上评论家潘之恒和鼎鼎大名的阮大钺,那里的昆曲演出活动十分兴盛,业内一直有“金陵歌舞诸部甲天下,而怀宁歌者为冠”的说法。八卷信札集《精选当代各名公短札字字珠》(明·许以忠选编)中,收录了汪道昆的多封信札。仔细
作为狭义上的随笔文集,止庵目前共出版十二种。这十二种随笔集,多是他“因读书而生的想法”,都有“一点儿自己的意思”。对于这些随笔集子,很值得称道的是:其一,这些文集中收录的文章,从第一册《樗下随笔》起,均保持很高的水准,前后文章差距并不明显,可见其起手甚高。其二,止庵似乎没有一些其他随笔作者将新旧文章混编的习惯,除了选集外,他的文集中的文章,均是初次收录,这一方面说明其有很强的文集编选的自觉意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