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篮球篮板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尤其是篮球篮板球技术的配合及训练 。本文通过对当前篮球篮板球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分析,提出了篮球篮板球技术的配合以及篮球篮板球技术的基本功训练的一些看法,旨在为篮球篮板球技术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篮球; 篮板球; 技术
一、抢篮板球的技术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员争抢投篮未中从篮圈或篮板反弹出的球的方法,统称为抢篮板球技术。抢篮板球技术包括抢后场篮板球技术和抢前场篮板球技术。抢篮板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可以概括为四句诀:抢占位置第一条,判断方向及时跳,空中抓球要有力,落地屈膝护好球。除此之外要求队员具有勇猛顽强的作风和良好的篮板意识。
1.抢占位置
抢占有利位置是抢篮板球技术的关键环节,它对能否抢到篮板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投篮出手时,应力争抢占对手和篮板之间的有利位置,把对手挡在身后。如果抢不到内线位置,也应力争到对手侧面去。若已实被对手挡在身后,应力争用挑拨技术使球到有利于自己再起跳、抢获的位置上,抢防守篮板球关键是挡人。可利用前、后转身的方法,把对手挡在身后面如图1-12,堵死进攻队员向篮下冲抢的路线,同时双臂屈肘张开,增加挡人的面积,防止对手挤进来。抢进攻篮板球关键在冲抢。由于进攻人身处外线,所以当投篮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时,就要判断球可能反弹方向,有利突然起动,插向防守人身前,或借助虛晃等假动作绕过防守人抢球如图1-11。也可用后转身挤到防守人身侧,抢占有利位置。
2.判断方向及时跳
正确的判断篮板球的反弹方向是争夺篮板球的前提。虽然篮板球反弹方向与投篮距离、角度、篮圈、篮板和球的弹力有密切关系,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般情况下可遵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如图1-21。
(1)在45度角投篮时,大多数球弹向对侧45度角左右,或反弹回同侧地区。
(2)在中间地区投篮时,绝大多数落在篮下正面。
(3)在0度角投篮时,部分弹向对侧0度角,其他球反弹回同一地区或中间地带,投篮的弧度高,则球反弹也高,落点较近;投篮的弧度低,球反弹的弧度也低,球的落点较远。擦板投篮,反弹的力量小,球落点较近。如果篮板、篮圈和球的弹力大,则球反弹的距离远;反之,球反弹的距离近。
3.空中抓球要有力,落地屈膝护好球
在起跳搶球过程中,拼抢异常激烈,抢到球后必须把球握牢,否则,极容易得而复失。因此,起跳腾空后要用肩、背挡住对方,手臂和身体充分伸直、用双手(或单手)抢球。在指尖触球后,腰腹用力,屈指屈腕、回收手臂,拉球于腹前。单手抢球时,另一手要及时扶住球。抢球后一般是双脚同时落地、屈膝、降重心;上体前倾,保持身体平衡。要利用转体、跨步、不断移动球的位置,避开对方抢、打、掏或把球放在远离对手一侧,保护好球。抢得前场篮板球就立即衔接二次进攻;抢得后场篮板球就迅速运球突破或传球发动快攻反击。
4.具有勇猛顽强的作风和良好的篮板意识
现代篮球运动高水平全面对抗,表现在争夺篮板球凶猛、身体接触频繁而激烈。怕顶撞、不敢身体接触的运动员抢不到篮板球。如果不敢与对手进行剧烈的身体对抗,任由对手随意抢位,就等于是把抢篮板球的有利位置和主动权让给对手,使对手获得抢篮板球的优势。“两强相遇勇者胜。”首先是培养勇猛、顽强、敢拼敢抢的作风;另外,必须做好每投必抢的思想及行动准备,等到不中再去抢球,往往就比对方慢了半拍,失去极好的位置和时机。一个队员的身体技术水准再好,一旦缺乏这种每投必抢的意识,也难以取得抢篮板球的优势。要想养成强烈的“挡”“冲”意识,就要让队员深刻认识篮板球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懂得“谁赢得篮板球,谁将赢得胜利”的道理。对篮板球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篮板球的拼抢中去。
二、配合是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
当今篮球运动的发展,已使篮下禁区成为双方攻防争夺最紧张、身体对抗最激烈的地方,篮板球的拼抢更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关键,攻防双方都要对该环节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运动员个人的身体条件、意识、技术,是难以在篮板球冲抢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只有运用战术配合的方式,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制定抢篮板球的配合时,要根据比赛的情况,双方的实力及本队队员的特点,布置好每个场上队员应控制的区域和得球后的战术衔接,在抢篮板球时用如下几种配合。
1.内挡外抢的配合
通过内线队员的挡位,以便达到减弱对方高大队员抢篮板球的实力,为本队外线队员冲抢篮板球创造机会。
2.外挡内抢的配合
外线队员挡住对方外线队员的冲抢,为本队内线队员创造抢篮板球的机会,特别是当在对方外线队员冲抢篮板球能力很强时,这种配合在比赛中尤为重要。
另外,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重视队员的篮板球意识以及篮板球配合意识的培养,把意识的培养贯彻始终;同时培养队员勇猛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抢作风。
参考文献:
[1]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2:126-128
[2]成惜今,张钧庆.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2001(27)1:63-65
[3]曾伟志.体育师友[J].1997.4:13-14
关键词:篮球; 篮板球; 技术
一、抢篮板球的技术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员争抢投篮未中从篮圈或篮板反弹出的球的方法,统称为抢篮板球技术。抢篮板球技术包括抢后场篮板球技术和抢前场篮板球技术。抢篮板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可以概括为四句诀:抢占位置第一条,判断方向及时跳,空中抓球要有力,落地屈膝护好球。除此之外要求队员具有勇猛顽强的作风和良好的篮板意识。
1.抢占位置
抢占有利位置是抢篮板球技术的关键环节,它对能否抢到篮板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投篮出手时,应力争抢占对手和篮板之间的有利位置,把对手挡在身后。如果抢不到内线位置,也应力争到对手侧面去。若已实被对手挡在身后,应力争用挑拨技术使球到有利于自己再起跳、抢获的位置上,抢防守篮板球关键是挡人。可利用前、后转身的方法,把对手挡在身后面如图1-12,堵死进攻队员向篮下冲抢的路线,同时双臂屈肘张开,增加挡人的面积,防止对手挤进来。抢进攻篮板球关键在冲抢。由于进攻人身处外线,所以当投篮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时,就要判断球可能反弹方向,有利突然起动,插向防守人身前,或借助虛晃等假动作绕过防守人抢球如图1-11。也可用后转身挤到防守人身侧,抢占有利位置。
2.判断方向及时跳
正确的判断篮板球的反弹方向是争夺篮板球的前提。虽然篮板球反弹方向与投篮距离、角度、篮圈、篮板和球的弹力有密切关系,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般情况下可遵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如图1-21。
(1)在45度角投篮时,大多数球弹向对侧45度角左右,或反弹回同侧地区。
(2)在中间地区投篮时,绝大多数落在篮下正面。
(3)在0度角投篮时,部分弹向对侧0度角,其他球反弹回同一地区或中间地带,投篮的弧度高,则球反弹也高,落点较近;投篮的弧度低,球反弹的弧度也低,球的落点较远。擦板投篮,反弹的力量小,球落点较近。如果篮板、篮圈和球的弹力大,则球反弹的距离远;反之,球反弹的距离近。
3.空中抓球要有力,落地屈膝护好球
在起跳搶球过程中,拼抢异常激烈,抢到球后必须把球握牢,否则,极容易得而复失。因此,起跳腾空后要用肩、背挡住对方,手臂和身体充分伸直、用双手(或单手)抢球。在指尖触球后,腰腹用力,屈指屈腕、回收手臂,拉球于腹前。单手抢球时,另一手要及时扶住球。抢球后一般是双脚同时落地、屈膝、降重心;上体前倾,保持身体平衡。要利用转体、跨步、不断移动球的位置,避开对方抢、打、掏或把球放在远离对手一侧,保护好球。抢得前场篮板球就立即衔接二次进攻;抢得后场篮板球就迅速运球突破或传球发动快攻反击。
4.具有勇猛顽强的作风和良好的篮板意识
现代篮球运动高水平全面对抗,表现在争夺篮板球凶猛、身体接触频繁而激烈。怕顶撞、不敢身体接触的运动员抢不到篮板球。如果不敢与对手进行剧烈的身体对抗,任由对手随意抢位,就等于是把抢篮板球的有利位置和主动权让给对手,使对手获得抢篮板球的优势。“两强相遇勇者胜。”首先是培养勇猛、顽强、敢拼敢抢的作风;另外,必须做好每投必抢的思想及行动准备,等到不中再去抢球,往往就比对方慢了半拍,失去极好的位置和时机。一个队员的身体技术水准再好,一旦缺乏这种每投必抢的意识,也难以取得抢篮板球的优势。要想养成强烈的“挡”“冲”意识,就要让队员深刻认识篮板球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懂得“谁赢得篮板球,谁将赢得胜利”的道理。对篮板球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篮板球的拼抢中去。
二、配合是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
当今篮球运动的发展,已使篮下禁区成为双方攻防争夺最紧张、身体对抗最激烈的地方,篮板球的拼抢更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关键,攻防双方都要对该环节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运动员个人的身体条件、意识、技术,是难以在篮板球冲抢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只有运用战术配合的方式,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制定抢篮板球的配合时,要根据比赛的情况,双方的实力及本队队员的特点,布置好每个场上队员应控制的区域和得球后的战术衔接,在抢篮板球时用如下几种配合。
1.内挡外抢的配合
通过内线队员的挡位,以便达到减弱对方高大队员抢篮板球的实力,为本队外线队员冲抢篮板球创造机会。
2.外挡内抢的配合
外线队员挡住对方外线队员的冲抢,为本队内线队员创造抢篮板球的机会,特别是当在对方外线队员冲抢篮板球能力很强时,这种配合在比赛中尤为重要。
另外,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重视队员的篮板球意识以及篮板球配合意识的培养,把意识的培养贯彻始终;同时培养队员勇猛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抢作风。
参考文献:
[1]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2:126-128
[2]成惜今,张钧庆.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2001(27)1:63-65
[3]曾伟志.体育师友[J].1997.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