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为此,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在科学课中具有很多优势。
  一、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问题,它反映思维的宽度广度。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它指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发散。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某个问题的种种方法。如在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由于蚂蚁是活的动物,一停不停地在爬行,而且身体又小,很难让它静下来观察,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角度的发散:科学课中,为了得到某种事物的特征,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进行观察。
  二、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善于迅速地引起联系建立联想善于依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迅速地及时地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联想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指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教会学生各种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事物或概念想到其相近的事物或概念。如学生在观察蜗牛时,从蜗牛的外形想到鼻涕虫、螺丝、田螺等动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事物想到在性质和形态上相似的另一事物。如,在对水的观察中,联想到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就像醬油、菜油、醋、汽油等;在说草丛中有蟋蟀时,学生会想到蚱蜢、蝗虫、蝴蝶等小动物。在说大树上会有哪些动物时,学生马上会想到有鸟这种动物。学生学会了联想,丰富了想象能力,思维变的灵活了,敏捷了。他们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不让教师告诉答案,总是说:“让我自己想一想,看我想的对不对”。
  三、鼓励学生敢于独辟蹊径,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根本特征,它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过程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突破常规”: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简捷妙法。如在对蜗牛的观察中,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说要把蜗牛浸没在水中,看看蜗牛会不会被水淹死,会的话,它能在水中最多坚持多久。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质疑问题难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大胆提出问题。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寻访小动物》一课,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访,为什么要访,到什么地方去访等一系例问题。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
  五、加强语言描述训练,发展创新思维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可以从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联想物品的用途是什么。可以从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联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观察小动物的外形,联想小动物的运动方式。我们每一堂课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活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一般都要进行一些描述。那么在描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重点训练学生的说的能力,在一个学生进行语言描述时,让其他同学进行仔细地听,听一听他的描述与你的观察一样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或你有什么不同的描述方法。你想进行哪方面的补充?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在口语描述训练中,教师要求不模仿,不重复别人的句子。从课的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要求学生在对事物特征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尽量不重复别人的语言,从不同的观察点来进行描述,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对我的大树的观察时,大部分同学都是围绕树的特征和树上有什么来进行观察,而有个别同学他却树在校园中有什么作用来进行观察分析。
  六、创建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爱护他们,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得到创新后愉快情感的体验。首先倡导教师要有民主的教学作风创设情感交融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给学生参与表达创新的机会,不要把个人意见强加给学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创新的兴趣,要给每个学生评价的权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无错原则”。对学习落后的学生的发言以表扬和纠正为主,不要简单批评。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发言时,不一定一次就能回答上来,教师要有耐心,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让他们想一想,给他们答对的机会或让成绩好的同学进行帮助,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教师禁止用“傻、笨、差”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多用信任,鼓励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班级中创设同学平等互助的氛围,使他的潜能得到发挥。让他们学会思考,尝试创新。再说,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成绩虽然不好,可有的在动手能力或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其次,要注重课堂师生的交往。教师要多鼓励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广泛交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观察探究活动,在交往中提倡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
  总之,科学课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地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习惯养成、保教关爱、生命成长、理解与尊重等方面对我国现行的幼儿教育方式的特点进行深度的剖析,充分认识到此方式的积极方面和错误之处。  关键词:幼儿教育;理解尊重;生命成长  【中国分类法】:G61      幼儿教育是进行小学教育的基础,只有基礎得到扎实的奠定,幼儿才能在小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代幼儿不仅有教育幼儿的作用,还有与小学进行衔接的责任。幼儿教育在不断的晚上发展和经验总结中越来
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亦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异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这足以证明,合作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适
一、 绘本激趣,点点滴滴入阅读之门  1. 以生动有趣的绘本起步,激发学生的阅读之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书,他才愿意去阅读,并且容易在内心打开情感闸门,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因此,教师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绘本故事,用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低年级学生与绘本的距离。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还处于相对模糊的阶段,对小动物有天然的亲近感,因此选择生动有趣的动物故事,如《
期刊
摘要:幼儿天生具有活泼好动,强烈的好奇心,容易情绪化等特点。适当开展一些科学游戏活动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在游戏中,也可以不断产生和解决问题。幼儿乐此不彼,能够亲身参与探索、发现、感知事物,保持着浓厚的探索兴趣,还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另一方面,游戏活动还有利于萌发幼儿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主动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一些技能的习得。但是,幼儿还具有自制能力差的弱点,过度沉迷于游戏,反而会造
一、 创设语境,交给学生开启语用之门钥匙  语境,即语言环境。情境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诸多的客观性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景以及说话的对象、目的、方式、话题等”。创设语境,就是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类似生活的、活生生的交际场景,激发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和欲望,激活他们学用语言的内在动力。创设语境不仅是为了渲染气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入语境,成为话语的实际应用者,产生理解和表达的现实需要。在这样
期刊
一、 设计语言训练,让创造性思维有坡度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语言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如教学《明天要远足》一课,依据现代诗
期刊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一节习作课的导入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知道马上要学习什么内容,且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媒體技术综合处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并能够将这些信息连接起来,同时还可以进行综合分析。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每一个感官,使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而且应该适量进行文化教学。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英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现状等方面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外进行文化传播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文化  【中国分类法】:H31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承载并象征着文化现实,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