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人们对世博会诞生150多年来云集了各个时期的先进文明成果、新潮产品及概念模式而产生的由衷感叹,也是世博会最好的一句“广告宣传语”。
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是对创新和进步主旨的大展示、大交流、大教育。几乎每一次世博会都会大大激发主办国国民的创新热情,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世博会对外融入世界、对内提升内涵的强大功能,常常助推一个国家完成从大国到强国质变的关键一跃。
2010年,来自世界24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们,将在中国上海向世界展示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最新成果,让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看遍世界。
被称为“世博委员”的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认为,看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看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看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3个看点,将是世博会留给上海、留给中国、留给全世界的财富。
"Everything starts with the World Exposition". This is people's reflection on the World Exposition that have brought together advanced civilized achievements, new products and concepts of every period for more than 150 years. This is also the best advertising slogan of the World Exposition.
Cai Jianguo, named as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World Exposition", member of CPPCC, and Chairman of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considers that the legacy of the 2010 Shanghai Expo to Shanghai, and to the whole world consists of three things: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ld urban developm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l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l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中国国家馆: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中国国家馆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3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30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1层、地上6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1层、地上1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观众将首先乘电梯到达国家馆屋顶,即酷似九宫格的观景平台,将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然后,观众可以自上而下,通过环形步道参观49米、41米、33米3层展区。而在地区馆中,观众在参观完地区馆内部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展厅后,可以登上层顶平台,欣赏屋顶花园。游览完地区馆以后,观众不需要再下楼,可以从与屋顶花园相连的高架步道离开中国馆。为了均衡客流,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实行“全预约”参观,预约点设在展览现场各出入口。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亮点》》》
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精心
挑出的“中国红”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国宝级文物现身:
百米墙面重现《清明上河图》
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出现在世博期间的中国馆。
穷尽现有高科技手段:
45分钟体验五千年文明精华
参观者将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通过观看一段8分钟的电影,感悟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之后,人们将回溯历史,从中国最早的模块状城市发展规划遗迹开始,再到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最终来到以白色为基调,营造充满未来感的舒展空间,给出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国式答案。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浓缩呈现,整个参观过程约需45分钟。
“新九洲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 描摹中华典型地貌
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递中国气韵:
篆书作墙组成24节气
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24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
濒临失传“三斩斧”:
平均每1厘米宽度要斩7刀
看似简洁的中国馆台阶蕴藏无数奥妙,其共有76级踏步,质量、工艺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同时重拾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
澳大利亚馆
“畅想之洲”开启“美味之旅”
展馆流畅的雕塑式外形如澳大利亚旷野上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外墙采用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幕墙的颜色随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最终形成浓重的红赭石色,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展馆内设置“旅行”、“发现”和“畅享”3个活动区,讲述这片神奇大陆上奇异的物种、丰富的文化和宜居的城市。
“旅行”展区:沿着一条长达160米,环绕展馆的全封闭玻璃通道,人们将从沿途的6个小型展区中,领略到澳大利亚的历史并体会它的独特之处,感受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
“发现”展区是展馆的中心区域——这里有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环形剧场,将上演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跳跃的袋鼠,繁茂的植物;澳大利亚的城市,以及居住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凡此种种,任由您用眼睛耳朵去“发现”。澳大利亚将通过一个10至15分钟的短片,让游客感受澳大利亚这片充满想像力的热土。
在“畅享”活动区,参观者可以选择鲜美多汁的澳大利亚美食和红酒,购买澳大利亚风情的纪念品。从5月1日开始的184天中,新鲜的澳洲土特产将从澳大利亚各地源源不断运往上海,确保澳大利亚馆的参观者能够品尝到最为优质和新鲜的澳式美味。参观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就餐方式:既可在壁画环绕的馆内餐厅尽享美味佳肴,亲身感受澳大利亚的城市生活,也可请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餐饮服务人员提供快速高效的外卖服务。享受美食和购物的乐趣之后,还能在舞台表演区观看融入了音乐、哑剧、舞蹈、幽默和视觉艺术的小型演出。
亮点》》》
土著艺术展笑迎八方来客
澳大利亚馆将以主题为“岩床(Bedrock)”的艺术展开篇,“岩床”篇章表现了澳大利亚在传统与当代艺术形式上的独特融合。进入展区后,游客将会看到一幅巨大的土著艺术作品墙。30个用木头、浇铸树脂及钢料雕成的“mimih”柱,代表了身材修长而苗条的穴居精灵,他们来自山石嶙峋的阿纳姆地高原。还有用传统纤维编织、由金属浇铸而成的鱼群“yawk yawks”,她们是传说中的水中精灵,游弋在展区的上空。
讲述女性的杰出成就与梦想
展馆内的主要展示内容之一——纪录片《姊妹》讲述了21名澳大利亚和中国女性的工作与个人生活,以及她们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影片将在展馆第一活动区坡道上环绕的高科技钻石型大屏幕上放映。影片展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杰出女性,在科研、创新、慈善、商业、艺术、环保和文化等领域的不懈努力和杰出贡献,凸显了澳中两国女性的共同点和相似的经历,也表现了她们致力于为社会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梦想和努力。
巴西馆:
在“碧绿的鸟巢”
感受活力巴西
巴西展馆的建筑外观为形似“鸟巢”的网状结构,材料为环保型可回收木材。馆内主要包括“城市风光”、“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和“幸福巴西”等展厅以及一系列主题走廊,通过高科技手段以及各类文化、艺术、商贸等活动展现充满动感的城市生活脉动和包容性,介绍巴西在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交通等方面的成就。
巴西馆的设计灵感来自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展馆使用可回收木材作为装饰材料,是一个“碧绿的鸟巢”,也宛如繁密茂盛的热带丛林。
“城市风光”展厅包括170平米的城市风情隧道,在这里,192块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形成了一个壮观的大型液晶电视墙,通过变化的图像向参观者展示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文化平等与城市复兴等主题和城市风情,以及围绕2014年世界杯各主办城市相关旅游景点而展开的主题活动等内容。参观者可以触摸甚至转动屏幕,看到不同角度的城市风貌。
“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展厅呈现巴西馆的中心主题。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想像自己正漫步在巴西城市的街头,近距离感受巴西的城市生活。这里的剧院将举行研讨会等活动,介绍巴西政府和企业在改善教育、文化、环境和食品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幸福巴西”展厅通过半圆形大屏幕展现巴西的足球比赛和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主办城市的球迷等形象,以及巴西的舞蹈和音乐等,介绍巴西的文化多样性。
亮点》》》
千姿百态多媒体技术
巴西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互动展示,即观众可对一个个由等离子显示屏合围而成的立方体随意翻动,进而观察屏幕上山川、花鸟、人物的不同方面。人们通过立体、多面的感知,最终对巴西真实的自然产生丰富的想像。千姿百态的多媒体技术就如同热带雨林中的树木和花卉一样,遍布巴西馆各个展示空间,让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全景舞台
巴西馆的中央展厅是一个由4块长方形屏幕组成的全景舞台,每块屏幕的面积达到了48平方米。舞台的天花板和地面别具特色,它们会配合播放与大屏幕上表现的城市有关的细节形象。当人们被宽大的主屏幕环绕时,脚下的地面上也会出现与主屏幕展示的城市相关的细节动态画面,比如巴西海滩上的沙子、科帕卡巴纳市的人行道,人们甚至可以在展馆中“横跨”一条正在流动的小溪。
球迷欢聚天堂
巴西参展上海世博会,还带着一个特殊任务——推介2014年巴西世界杯,为此,巴西馆将用一面巨大的液晶墙展示2014世界杯的12个主办城市,也盛邀世博会观众2014年到巴西看世界杯。在世博会6个月的活动期间,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的12个主办城市将隔周举行一次专题推介,表现来自各主办城市的球迷以及65个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文化特点。
探索可持续发展
巴西馆每月都会安排一个活动主题,包括科学技术创新与城市未来等,将介绍包括水处理方面在内的城市生活经验。巴西的坎帕纳兄弟制作的“法维拉椅”也将在展馆中得到展示,这把木椅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曾荣获设计大奖。
卢森堡馆:
巨石雕出的堡垒
以“亦小亦美”为场馆主题的卢森堡馆,展馆设计师受到“卢森堡”在中文中“森林和堡垒”含义的联想,设想一种几乎只用独块巨石的雕刻方法。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一座壁垒,把中世纪的塔楼包围其中,周围郁郁葱葱的开放式“森林”则由葡萄园组成。
馆内展示卢森堡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参观者可以一边参观展馆,一边体会卢森堡人民的智慧和创新。卢森堡人在这座小小的展馆设计上融进篱笆、浮萍、园林等诸多中国元素,甚至“移步换景”的理念也被引入千余平方米的国家馆设计之中。
作为欧洲的“绿色心脏”,卢森堡向来十分重视环保问题。整个展馆的建筑材料都是钢、木头和玻璃等可回收材料,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也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
与卢森堡馆热烈的外墙相比,凹进去“闭关”的“窗户”更吸引眼球:各种姿态的三角形、菱形,更多的说不出形状,它们或独自“沉思”,或三五成群就这样随意“丢”在那里,仿佛是方方正正的“豆腐”被人挖去一块又一块。“窗户”大都是钢凹进去的,还有窗户映着天光,那是“玻璃内胆”,有了玻璃,卢森堡馆平添了一份柔美。
亮点 》》》
出入口众多无需等待
为了让参观者有一个舒适方便的参观环境,展馆做了不少人性化的设计。展馆设计了众多出入口,可以不需排队等待,随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停留、参观。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看展馆里的视频内容,或者登上植被覆盖的屋顶,在长椅上小憩,欣赏周围的美景。在开放的翼楼上,还有为孩子们设计的游戏娱乐场。
诸多特色食物与纪念品
展馆的餐厅也是一大特色,除了提供卢森堡的特色食物,例如啤酒、葡萄酒、香槟酒、腌制品、特色菜肴外,还提供中餐。参观者们还能买到卢森堡的纪念品和特产,其中之一是由卢森堡邮政厅于2010年发行的“上海”邮票,以及由卢森堡中央银行专为庆祝上海世博会发行的“上海”欧元纪念币。
美国馆:挑战拥抱
美国馆展馆外墙设有“飞流而下”的瀑布媒体墙,顶部呈现生态环保的屋顶花园。馆内从“可持续发展”、 “团队协作”、 “健康生活”、 “美国华人成就”4方面来演绎“拥抱挑战”的主题,展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商业成就。
进入美国馆,游客将徜徉于4个不同的展示空间,每个体验区都展示了中美两国共同的价值观——乐观、创新和合作。在每个展示空间,都有时长约为8分钟的影片展示和4分钟的休息时间,玩转美国馆差不多需要1小时。第1个空间是序幕部分,展示美国是个具有异域文化和地理奇观的地方,将由世博会美国展区总代表费乐友向游客热情问好,欢迎大家的到来。随着大门敞开,将进入可容纳500名观众的第2个展示空间。3块大屏幕上播放美国人伸出友谊之手、用普通话热烈欢迎游客到来的画面。这些问候来自大学、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传递的信息是——“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无论我们来自哪个国家,拥有何种国籍。”第3个展示空间是一部名为《花园》的影片。一个小女孩看到了一片废弃的空地,想像着一个繁茂的花园。她的激情和决心启发了她的邻居们,在共同的乐观、创新和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使曾经破败和灰暗的城市呈现出梦幻般的美好景象。影片将通过风和雨等四维效果,让观众沉浸在惊奇的情感和视觉体验中。 美国馆设计公司创始人罗杰斯介绍说,影片的最精彩之处在于,故事中没有任何语言对话,都是通过图像、音乐和音效来表达,不需要翻译,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个故事,无论他们的母语是什么语言。最后一个空间,将展示5大主题区域,着重介绍美国人如何使他们的社区变得更加健康、可持续和具有文化多样性。
亮点》》》
美国人眼中的未来
通过多媒体技术,美国馆将从人文视角讲述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关于创新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故事。故事中的美籍华裔青年将带领参观者徜徉于未来时空。
华裔“百姓墙”
展馆专设“华裔在美国的成就”展览,竖起一堵华裔“百姓墙”,表彰华裔在科技、文艺、政商、社会服务等各领域的突出贡献。
墨西哥馆:由“风筝”组成的奇幻世界
墨西哥馆是一座由“风筝”组成的奇幻世界。在墨西哥官方语言西班牙语中,“风筝”一词来自纳瓦特尔语中的“papalotl”,原意为“蝴蝶”。在墨西哥,风筝代表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而风筝又起源于中国,它将作为中国和墨西哥两种古老文化中的共同因素,意喻未来的无限腾飞与发展,也作为两国友好进程的象征和见证。
展馆外观是由色彩斑斓的风筝和碧绿的草地组成的“风筝森林”,“风筝”的支撑柱上布满小孔,会喷出清凉的水汽,交互式触摸屏展示墨西哥主要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由风筝组成的森林代表着墨西哥人对未来的期待,广场上的人造绿草表达了墨西哥人对城市绿地的关注。人们可以在绿地上进行各种活动,诸如读书、野餐或是在阴凉处随意地休憩;绿地上空,风筝在飞翔。
展馆设有代表墨西哥历史、文化和梦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大展区,分别对应地下空间、入口和室外绿地。馆内陈列琳琅满目的墨西哥艺术品,充分体现了“传承历史,面向未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展馆主题。
亮点》》》
回顾过去
进入墨西哥馆,参观者就好似开始了一段从史前时代到未来的墨西哥历史旅程。展览的第一部分为“回顾过去”,投影到地板上的3个屏幕将分别反映墨西哥史前城市、殖民地城市和19世纪城市的风貌。
了解现状
第二部分为“了解现状”,空间中充满了不断运动和投映的元素,代表着城市的现实动态。在这里,就好像站在现实的窗口前,参观者能够看到墨西哥的现状。
展望未来
第三部分则为“展望未来”,主办方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些互动表格,其中列出了一些信息,用于交流与创设更好的墨西哥发展计划、未来项目以及可持续环境计划。在整个旅程的终点,参观者将通过一个有3个屏幕的狭小空间,看到位于展厅顶部的风筝广场的实时图像,图像将显示正在广场进行的活动,随后参观者会被邀请登上广场,成为广场活动的一部分。
风筝世界
参观者可在商店购买或亲手制作风筝,在广场或者室外绿地上放飞。
日本馆:会呼吸的展馆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展馆”,“凹槽”和“触角”喻意生命体的“嘴、耳朵、鼻孔”和“手指”。半圆形的大穹顶呈淡紫色,像一个巨大的蚕茧,故名“紫蚕岛”。日本馆是上海世博会各国家馆之中面积最大的展馆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参展世博会史上规模史无前例的展馆。展馆高约24米,外部呈银白色,采用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
日本馆馆标为“微笑相联”,日文“笑颜のつながり”,英文“Smile to Smile”。这一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日本馆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联接,更为重要的是表达了珍视“心灵的联接”这一主旨。设计者用JAPAN的首字母“J”柔和的曲线勾勒出了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笑脸,呈现给人们充满幸福笑容的美好未来社会。笑脸的色调选择了朱鹮色,象征日中友好。
日本馆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800人进行参观,预计每天接待的人数约为1.7万人。走进世博园区,远远望去,日本馆犹如一个巨大的紫蚕宝宝趴在黄浦江边,极富个性的外观宛如拥有生命的生命体。展馆外观的基调色为红藤色,红藤色由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交融而成,可以说是自然的颜色。展馆的外壁会随着日光的变化及夜晚的灯光变换各种“表情”,让参观者感受到一种动感。隔江相望,浦江对岸的上海民众也能一睹日本馆的风采。
日本国家馆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展区,形态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参观者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受到日本馆所传递的信息和魅力。日本馆的建筑理念是“像生命体一样会呼吸的环保建筑”,展馆外部覆盖一层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超轻“膜结构”。“过去”展区展示保护文化遗产的“精密复制”技术,参观者可近距离鉴赏日本名作。“现在”展区通过照片透视画及实物展示、影像装置呈现2020年的未来城市。“未来”展区展示具有超高清及望远功能的“万能相机”、会演奏小提琴的“伙伴机器人”和实现客厅墙壁与电视机一体化的“生活墙”。
亮点》》》
节能环保
日本馆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
上演6400多场音乐剧
在日本馆,专门辟有一座可容纳500名观众的传统木制剧场。在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会期间,这里每天都要上演大约35场反映日中友好和日中共同拯救朱鹮活动的音乐剧。音乐剧大约20分钟一场,由三组演员循环演出,半年将累计演出6400多场。
从遣唐使看起
参观日本馆,首先会看到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反映日中两国源远流长交往历史的展示,这些由一位位历史先驱用心灵和信念写就的传奇,历经千余年,仍然拥有激荡人心的力量,在日中之间呼唤着“和”与“信”的回音。
国宝级丝织艺术回娘家
西阵织被称为日本的国宝级丝织艺术,在日本已有1200年历史。这种编织物利用各种颜色的丝线和金线来编织,由此编织出来的锦缎因为艺术价值极高而闻名于世。这门艺术便是在中国宫廷编织技术上演变过来的。在15至16世纪期间,中国端庄文雅的宫廷编织技术,包括金线、银线编织技术传入了日本。如今,纯手工的西阵织品依然是华贵与身份的象征。西阵织,2010年将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回娘家”。
机器人“乐手”拉响小提琴
参观者将能够体验未来的各项技术,如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的搭载超高清及超望远功能的“万能相机”,它能够在拍摄视频的同时,识别笑容后自动进行摘拍;可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提供“看护及医疗援助”、“家政援助”的伙伴机器人,以及拥有娴熟揉弦、拉弓技巧的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
瑞典馆:创意之光
“可持续发展”、“创新”以及“交流”是瑞典馆的3个关键词,具体展示了瑞典面对挑战时采取的解决方案,展现瑞典提高城市环境水平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新技术环境下,加强交流的重要性等方面内容。每位参观者都可以在瑞典展馆中,兴趣盎然地体验到瑞典的文化、社会精神、工程技术、传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最重要的创新精神。
展馆是一个由4个立方体结构组成的十字布局建筑,从上往下俯视犹如瑞典国旗上的十字图案。建筑外墙呈现象征城市的网格,内墙则布满了大自然元素。展馆外墙平铺开来就是一张艺术化的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地图。瑞典馆的外观四四方方,很普通,也没有太过鲜艳的色彩。其实,瑞典人把创意都“藏”在最容易被观众忽视的地方。占地3000平方米的展馆由4个方形建筑连接组成,共3层,由4个相互链接的建筑物组成,其中包括一个大约1500平米的展览区域,馆内设有咖啡馆和精品店。在展馆的3楼还设有VIP区域以及餐厅,可以在顶层露台品尝瑞典咖啡、观看音乐马戏,或者与街头艺术家互动,还可以购买来自瑞典的特色纪念品。观众可以通过十字形透明玻璃通道,穿梭于各个建筑物间。从高处鸟瞰,会是一个什么效果呢?没错,是一面瑞典国旗!瑞典馆筹办负责人称,这个十字形还有一个特殊内涵:如果说灰色方块代表城市,绿色方块代表自然,那么两个方块逐步靠近、重叠的地方,就会产生一个十字形,这也是设计瑞典馆的一个创意来源———体现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典馆内,将有一个由22个不同造型、大小的个体组成的机器人合唱团——绝对合唱团,通过人与机器的协作,为观众呈现一个和谐且具有超现实意味的声音调色板。这是由瑞典馆官方赞助商绝对伏特加带来的创意。
亮点》》》
展馆导游皮皮
著名童话人物“长袜子皮皮”作为展馆导游之一,带领参观者开始一段充满乐趣的创意之旅。
木结构房屋可防地震
用于瑞典馆建设的木材并不是普通的木材,而是采用了胶合木这种全新的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中,胶合木建筑帮助很多人逃过一劫。同时,胶合木的防火性能也优于钢筋水泥,根据一些测试,在同样的大火中,钢筋水泥材料的建筑半个小时就倒塌了,但胶合木建筑两个多小时也不会倒。
感受瑞典森林
瑞典馆入口处的立方体使用木材的另一大原因是,为了向世界展示瑞典城市和森林的结合以及对林木的保护。而在展馆的展示方面,也同样投入了大量元素展示瑞典人对于森林的保护。在瑞典馆的4个立方体组成的十字形通道两旁,展馆的外墙将展示瑞典森林的图案。参观者在通道中行走,犹如穿梭在瑞典的大森林间。
百米儿童涂鸦长卷
2009年11月1日上午,作为上海世博会瑞典馆推广周及世博小使者评选系列活动之一,“中国与瑞典创意少年城市百米长卷涂鸦”活动在上海中山公园大草坪上拉开帷幕。100余名中瑞少年儿童在100米长的画卷上,分别围绕“理想城市”、“未来憧憬”等主题进行创意绘画涂鸦。上海世博会期间,这幅涂鸦长卷将在瑞典馆内展出。
沙特阿拉伯馆:追求生活真谛
的“月亮船”
展馆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馆内介绍沙特阿拉伯地理、人口、历史、政治等内容,重点展示四种类型的城市:能源之城、绿之城、文化古城、新经济之城,揭示水、石油和知识是沙特阿拉伯城市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巨船,乘上这艘船,回头可望见一千多年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场景。朝前看,象征中沙两国交流合作、中阿两大文明融合共生的一棵棵枣椰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顶层树影婆娑,充满沙漠风情的空中花园演绎来自沙漠的绿洲。
亮点》》》
“丝路宝船”
掩映在枣椰树树荫下的沙特馆,如同一颗绿宝石;其被钢铁立柱悬空支撑起的圆弧形展馆,又像一艘“宝船”破浪前行。沙特是个沙漠中的国家,绿洲对于沙特具有非常的意义。沙特将在“月亮船”的顶部和底部建造绿洲花园,展厅将悬空于两个花园之中。底部将由沙特植物和中国植物组成的,两国植物的和谐共生象征着中沙之间深厚的友谊。
中国的150棵枣椰树
在地面和屋顶栽种外观类似椰子树的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是沙特馆的一大特色。沙特馆共需要150棵枣椰树,虽然可以通过海运从沙特长途引进,但由于枣椰树对环境非常敏感,引种成功的难度非常大。在中国科研机构的帮助下,终于在中国南方找到了一种枣椰树。目前,150棵枣椰树已被成功引种至沪郊,即将成为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一道独特风景。
世界最大三维影院
世界最大三维影院沙特将在馆内建立一个充满创意的WA空间,影院屏幕将达16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以全新体验方式让观众感受沙特古老的手工艺等,展馆的墙上和地上还将以水幕形式展示中沙两国的文字书法。
新加坡馆:聆听“城市交响曲”
新加坡馆景观设计的两大元素是水与花园,代表着新加坡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地处理了这两大环境元素,并取得了平衡。展馆还有效整合了多种设计元素——音乐喷泉、视听效果互动以及屋顶花园的特色花卉景观,形成一曲完美的协奏。展馆整体结构由四大支柱撑起。4根形状各异的立柱沿着平滑的曲线从楼顶悬挂下来,贯穿上下,相互映衬,张力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它们象征着在新加坡共同生活、工作和玩乐的多元种族。展馆内部则采用悬挂式的缓坡和楼梯连接各层展厅。
新加坡展馆仿佛一个即将开启的音乐盒,参观者还未入馆,就能听到来自馆内的悦耳音乐。内部形状各异的展厅,通过缓坡和楼梯巧妙地连接起来。通过音乐喷泉、视听互动以及屋顶花园等,表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以及新加坡的创新性和多元文化。
进入展馆底层,独属于新加坡的视听体验,将让人们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精彩纷呈的互动活动将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成为“城市交响曲”上的音符。移步向上,展馆二层将通过充满创意的多种方式,表现新加坡的创新性和多元文化。而到达展馆顶层,一座美丽的热带“空中花园”正喻示着新加坡这座“花园城市”的美好。
亮点》》》
环保节能
环保节能设计是展馆一大亮点。外墙开缝设计和围绕一楼中心区域的冷水池,能有效地调节馆内温度,从而避免大量能耗。同时,整座建筑将大量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
空中花园
闻名遐迩的新加坡花园景观将在展馆顶部绽放。空中花园——展馆顶部的花园中特别设计了神秘的花卉植物与音乐喷泉,让参观者体验到在一个花园城市中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意大利馆:“人之城”的功能模块
展馆设计灵感来自上海的传统游戏“游戏棒”,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意大利20个大区。整座展馆犹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充满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意大利传统城市元素。
展馆采用新型材料——透明混凝土,实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显示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
展馆通过展示意大利在科技、音乐、时尚、建筑等领域的成就,呈现一个充满生气、幸福感的城市。
环保、可持续是意大利馆设计从创作之初就首要关心的因素,设计师吉姆帕奥罗先生说:“我们在这届世博会的意大利馆上提出生态气候的策略。在冬天利用太阳能辐射,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热风通过自动调节系统排除,可以降低内部建筑的温度。控制辐射的同时,热能又能集中在带有光电集成模块的透明玻璃上,可以充分节约电能。最后,顶盖部分设计,则可以有效地防护雨水的侵蚀。”
除了举世闻名的时尚文化,意大利也拥有十分卓越的创新科技。世博会期间,将在意大利馆内展示的“意大利之创新”竞赛成果,绝大部分是真正的产品,如吸收空气中烟尘的油漆、新型食品以及市场上已有产品的优化升级等。
亮点》》》
分裂的马赛克
从平面来看,意大利馆的裂缝线确实很像是上世纪60年代在儿童中风靡一时的游戏棒。不知道游戏棒是否是上海人原创,今年60岁的Giampaolo Imbrighi显然还很有童心,他将他认为的上海人的游戏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也许是上海这座城市给予设计师的灵感,游戏棒可以自由变化,意大利馆的建筑积木也可以以较小的规模进行拆卸和组装,就像可以随意拼贴的马赛克一样,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
意大利美食
意大利饮食以芬芳浓郁、原汁原味闻名,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状态,使得意大利的菜式非常丰富,精美可口的面食、奶酪、火腿、甜食,浓郁芬芳的咖啡、葡萄酒,都是意大利特色传统美味。
意大利“大旅行”
意大利的大区犹如组合画的镶嵌物,其间的多样性赋予了这个国家更丰富的内涵。上海世博会期间,意大利的12个大区将轮番展出,通过丰富多样的节目和交流项目展示各自在艺术、食品、音乐、时尚和体育等各领域的成果,让参观者体验一次“大旅行”。
足球明星
米兰顶尖的歌剧院交响乐团以及芭蕾舞演员都将在世博会期间来到上海演出。至于中国观众比较关心的意大利足球明星,由于世博会期间正好赶上南非世界杯,所以退役的球员前来意大利馆助阵的可能性比较大。
世界顶级跑车、知名时装
意大利馆将被划分为5大区域,分别展现意大利的不同特色:有狭窄的街道、庭院和弄堂,还有一个封闭的广场,广场的一面墙上将布满时装大片和可变幻风景的图画,讲述意大利在时尚、科技、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参观者可以看到技艺娴熟的意大利裁缝、铁皮匠、小提琴匠等表演的手工艺活,也可以看到与世博主题相关的“摩西”工程通过潮汐、太阳能汽车和动力摩托车来拯救威尼斯等制作项目。此外,世界顶级跑车、知名时装、意大利名画等奢侈品也将亮相馆内。
交响乐团
米兰歌剧院的著名交响乐团将在上海上演听觉盛宴,意大利最有名的时装设计师也将来到中国,观众有机会一睹顶尖秀场的时尚潮流。
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是对创新和进步主旨的大展示、大交流、大教育。几乎每一次世博会都会大大激发主办国国民的创新热情,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世博会对外融入世界、对内提升内涵的强大功能,常常助推一个国家完成从大国到强国质变的关键一跃。
2010年,来自世界24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们,将在中国上海向世界展示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最新成果,让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看遍世界。
被称为“世博委员”的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认为,看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看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看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3个看点,将是世博会留给上海、留给中国、留给全世界的财富。
"Everything starts with the World Exposition". This is people's reflection on the World Exposition that have brought together advanced civilized achievements, new products and concepts of every period for more than 150 years. This is also the best advertising slogan of the World Exposition.
Cai Jianguo, named as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World Exposition", member of CPPCC, and Chairman of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considers that the legacy of the 2010 Shanghai Expo to Shanghai, and to the whole world consists of three things: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ld urban developm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l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l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中国国家馆: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中国国家馆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3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30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1层、地上6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1层、地上1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观众将首先乘电梯到达国家馆屋顶,即酷似九宫格的观景平台,将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然后,观众可以自上而下,通过环形步道参观49米、41米、33米3层展区。而在地区馆中,观众在参观完地区馆内部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展厅后,可以登上层顶平台,欣赏屋顶花园。游览完地区馆以后,观众不需要再下楼,可以从与屋顶花园相连的高架步道离开中国馆。为了均衡客流,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实行“全预约”参观,预约点设在展览现场各出入口。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亮点》》》
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精心
挑出的“中国红”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国宝级文物现身:
百米墙面重现《清明上河图》
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出现在世博期间的中国馆。
穷尽现有高科技手段:
45分钟体验五千年文明精华
参观者将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通过观看一段8分钟的电影,感悟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之后,人们将回溯历史,从中国最早的模块状城市发展规划遗迹开始,再到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最终来到以白色为基调,营造充满未来感的舒展空间,给出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国式答案。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浓缩呈现,整个参观过程约需45分钟。
“新九洲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 描摹中华典型地貌
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递中国气韵:
篆书作墙组成24节气
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24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
濒临失传“三斩斧”:
平均每1厘米宽度要斩7刀
看似简洁的中国馆台阶蕴藏无数奥妙,其共有76级踏步,质量、工艺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同时重拾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
澳大利亚馆
“畅想之洲”开启“美味之旅”
展馆流畅的雕塑式外形如澳大利亚旷野上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外墙采用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幕墙的颜色随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最终形成浓重的红赭石色,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展馆内设置“旅行”、“发现”和“畅享”3个活动区,讲述这片神奇大陆上奇异的物种、丰富的文化和宜居的城市。
“旅行”展区:沿着一条长达160米,环绕展馆的全封闭玻璃通道,人们将从沿途的6个小型展区中,领略到澳大利亚的历史并体会它的独特之处,感受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
“发现”展区是展馆的中心区域——这里有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环形剧场,将上演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跳跃的袋鼠,繁茂的植物;澳大利亚的城市,以及居住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凡此种种,任由您用眼睛耳朵去“发现”。澳大利亚将通过一个10至15分钟的短片,让游客感受澳大利亚这片充满想像力的热土。
在“畅享”活动区,参观者可以选择鲜美多汁的澳大利亚美食和红酒,购买澳大利亚风情的纪念品。从5月1日开始的184天中,新鲜的澳洲土特产将从澳大利亚各地源源不断运往上海,确保澳大利亚馆的参观者能够品尝到最为优质和新鲜的澳式美味。参观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就餐方式:既可在壁画环绕的馆内餐厅尽享美味佳肴,亲身感受澳大利亚的城市生活,也可请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餐饮服务人员提供快速高效的外卖服务。享受美食和购物的乐趣之后,还能在舞台表演区观看融入了音乐、哑剧、舞蹈、幽默和视觉艺术的小型演出。
亮点》》》
土著艺术展笑迎八方来客
澳大利亚馆将以主题为“岩床(Bedrock)”的艺术展开篇,“岩床”篇章表现了澳大利亚在传统与当代艺术形式上的独特融合。进入展区后,游客将会看到一幅巨大的土著艺术作品墙。30个用木头、浇铸树脂及钢料雕成的“mimih”柱,代表了身材修长而苗条的穴居精灵,他们来自山石嶙峋的阿纳姆地高原。还有用传统纤维编织、由金属浇铸而成的鱼群“yawk yawks”,她们是传说中的水中精灵,游弋在展区的上空。
讲述女性的杰出成就与梦想
展馆内的主要展示内容之一——纪录片《姊妹》讲述了21名澳大利亚和中国女性的工作与个人生活,以及她们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影片将在展馆第一活动区坡道上环绕的高科技钻石型大屏幕上放映。影片展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杰出女性,在科研、创新、慈善、商业、艺术、环保和文化等领域的不懈努力和杰出贡献,凸显了澳中两国女性的共同点和相似的经历,也表现了她们致力于为社会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梦想和努力。
巴西馆:
在“碧绿的鸟巢”
感受活力巴西
巴西展馆的建筑外观为形似“鸟巢”的网状结构,材料为环保型可回收木材。馆内主要包括“城市风光”、“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和“幸福巴西”等展厅以及一系列主题走廊,通过高科技手段以及各类文化、艺术、商贸等活动展现充满动感的城市生活脉动和包容性,介绍巴西在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交通等方面的成就。
巴西馆的设计灵感来自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展馆使用可回收木材作为装饰材料,是一个“碧绿的鸟巢”,也宛如繁密茂盛的热带丛林。
“城市风光”展厅包括170平米的城市风情隧道,在这里,192块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形成了一个壮观的大型液晶电视墙,通过变化的图像向参观者展示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文化平等与城市复兴等主题和城市风情,以及围绕2014年世界杯各主办城市相关旅游景点而展开的主题活动等内容。参观者可以触摸甚至转动屏幕,看到不同角度的城市风貌。
“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展厅呈现巴西馆的中心主题。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想像自己正漫步在巴西城市的街头,近距离感受巴西的城市生活。这里的剧院将举行研讨会等活动,介绍巴西政府和企业在改善教育、文化、环境和食品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幸福巴西”展厅通过半圆形大屏幕展现巴西的足球比赛和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主办城市的球迷等形象,以及巴西的舞蹈和音乐等,介绍巴西的文化多样性。
亮点》》》
千姿百态多媒体技术
巴西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互动展示,即观众可对一个个由等离子显示屏合围而成的立方体随意翻动,进而观察屏幕上山川、花鸟、人物的不同方面。人们通过立体、多面的感知,最终对巴西真实的自然产生丰富的想像。千姿百态的多媒体技术就如同热带雨林中的树木和花卉一样,遍布巴西馆各个展示空间,让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全景舞台
巴西馆的中央展厅是一个由4块长方形屏幕组成的全景舞台,每块屏幕的面积达到了48平方米。舞台的天花板和地面别具特色,它们会配合播放与大屏幕上表现的城市有关的细节形象。当人们被宽大的主屏幕环绕时,脚下的地面上也会出现与主屏幕展示的城市相关的细节动态画面,比如巴西海滩上的沙子、科帕卡巴纳市的人行道,人们甚至可以在展馆中“横跨”一条正在流动的小溪。
球迷欢聚天堂
巴西参展上海世博会,还带着一个特殊任务——推介2014年巴西世界杯,为此,巴西馆将用一面巨大的液晶墙展示2014世界杯的12个主办城市,也盛邀世博会观众2014年到巴西看世界杯。在世博会6个月的活动期间,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的12个主办城市将隔周举行一次专题推介,表现来自各主办城市的球迷以及65个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文化特点。
探索可持续发展
巴西馆每月都会安排一个活动主题,包括科学技术创新与城市未来等,将介绍包括水处理方面在内的城市生活经验。巴西的坎帕纳兄弟制作的“法维拉椅”也将在展馆中得到展示,这把木椅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曾荣获设计大奖。
卢森堡馆:
巨石雕出的堡垒
以“亦小亦美”为场馆主题的卢森堡馆,展馆设计师受到“卢森堡”在中文中“森林和堡垒”含义的联想,设想一种几乎只用独块巨石的雕刻方法。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一座壁垒,把中世纪的塔楼包围其中,周围郁郁葱葱的开放式“森林”则由葡萄园组成。
馆内展示卢森堡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参观者可以一边参观展馆,一边体会卢森堡人民的智慧和创新。卢森堡人在这座小小的展馆设计上融进篱笆、浮萍、园林等诸多中国元素,甚至“移步换景”的理念也被引入千余平方米的国家馆设计之中。
作为欧洲的“绿色心脏”,卢森堡向来十分重视环保问题。整个展馆的建筑材料都是钢、木头和玻璃等可回收材料,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也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
与卢森堡馆热烈的外墙相比,凹进去“闭关”的“窗户”更吸引眼球:各种姿态的三角形、菱形,更多的说不出形状,它们或独自“沉思”,或三五成群就这样随意“丢”在那里,仿佛是方方正正的“豆腐”被人挖去一块又一块。“窗户”大都是钢凹进去的,还有窗户映着天光,那是“玻璃内胆”,有了玻璃,卢森堡馆平添了一份柔美。
亮点 》》》
出入口众多无需等待
为了让参观者有一个舒适方便的参观环境,展馆做了不少人性化的设计。展馆设计了众多出入口,可以不需排队等待,随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停留、参观。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看展馆里的视频内容,或者登上植被覆盖的屋顶,在长椅上小憩,欣赏周围的美景。在开放的翼楼上,还有为孩子们设计的游戏娱乐场。
诸多特色食物与纪念品
展馆的餐厅也是一大特色,除了提供卢森堡的特色食物,例如啤酒、葡萄酒、香槟酒、腌制品、特色菜肴外,还提供中餐。参观者们还能买到卢森堡的纪念品和特产,其中之一是由卢森堡邮政厅于2010年发行的“上海”邮票,以及由卢森堡中央银行专为庆祝上海世博会发行的“上海”欧元纪念币。
美国馆:挑战拥抱
美国馆展馆外墙设有“飞流而下”的瀑布媒体墙,顶部呈现生态环保的屋顶花园。馆内从“可持续发展”、 “团队协作”、 “健康生活”、 “美国华人成就”4方面来演绎“拥抱挑战”的主题,展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商业成就。
进入美国馆,游客将徜徉于4个不同的展示空间,每个体验区都展示了中美两国共同的价值观——乐观、创新和合作。在每个展示空间,都有时长约为8分钟的影片展示和4分钟的休息时间,玩转美国馆差不多需要1小时。第1个空间是序幕部分,展示美国是个具有异域文化和地理奇观的地方,将由世博会美国展区总代表费乐友向游客热情问好,欢迎大家的到来。随着大门敞开,将进入可容纳500名观众的第2个展示空间。3块大屏幕上播放美国人伸出友谊之手、用普通话热烈欢迎游客到来的画面。这些问候来自大学、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传递的信息是——“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无论我们来自哪个国家,拥有何种国籍。”第3个展示空间是一部名为《花园》的影片。一个小女孩看到了一片废弃的空地,想像着一个繁茂的花园。她的激情和决心启发了她的邻居们,在共同的乐观、创新和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使曾经破败和灰暗的城市呈现出梦幻般的美好景象。影片将通过风和雨等四维效果,让观众沉浸在惊奇的情感和视觉体验中。 美国馆设计公司创始人罗杰斯介绍说,影片的最精彩之处在于,故事中没有任何语言对话,都是通过图像、音乐和音效来表达,不需要翻译,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个故事,无论他们的母语是什么语言。最后一个空间,将展示5大主题区域,着重介绍美国人如何使他们的社区变得更加健康、可持续和具有文化多样性。
亮点》》》
美国人眼中的未来
通过多媒体技术,美国馆将从人文视角讲述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关于创新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故事。故事中的美籍华裔青年将带领参观者徜徉于未来时空。
华裔“百姓墙”
展馆专设“华裔在美国的成就”展览,竖起一堵华裔“百姓墙”,表彰华裔在科技、文艺、政商、社会服务等各领域的突出贡献。
墨西哥馆:由“风筝”组成的奇幻世界
墨西哥馆是一座由“风筝”组成的奇幻世界。在墨西哥官方语言西班牙语中,“风筝”一词来自纳瓦特尔语中的“papalotl”,原意为“蝴蝶”。在墨西哥,风筝代表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而风筝又起源于中国,它将作为中国和墨西哥两种古老文化中的共同因素,意喻未来的无限腾飞与发展,也作为两国友好进程的象征和见证。
展馆外观是由色彩斑斓的风筝和碧绿的草地组成的“风筝森林”,“风筝”的支撑柱上布满小孔,会喷出清凉的水汽,交互式触摸屏展示墨西哥主要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由风筝组成的森林代表着墨西哥人对未来的期待,广场上的人造绿草表达了墨西哥人对城市绿地的关注。人们可以在绿地上进行各种活动,诸如读书、野餐或是在阴凉处随意地休憩;绿地上空,风筝在飞翔。
展馆设有代表墨西哥历史、文化和梦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大展区,分别对应地下空间、入口和室外绿地。馆内陈列琳琅满目的墨西哥艺术品,充分体现了“传承历史,面向未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展馆主题。
亮点》》》
回顾过去
进入墨西哥馆,参观者就好似开始了一段从史前时代到未来的墨西哥历史旅程。展览的第一部分为“回顾过去”,投影到地板上的3个屏幕将分别反映墨西哥史前城市、殖民地城市和19世纪城市的风貌。
了解现状
第二部分为“了解现状”,空间中充满了不断运动和投映的元素,代表着城市的现实动态。在这里,就好像站在现实的窗口前,参观者能够看到墨西哥的现状。
展望未来
第三部分则为“展望未来”,主办方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些互动表格,其中列出了一些信息,用于交流与创设更好的墨西哥发展计划、未来项目以及可持续环境计划。在整个旅程的终点,参观者将通过一个有3个屏幕的狭小空间,看到位于展厅顶部的风筝广场的实时图像,图像将显示正在广场进行的活动,随后参观者会被邀请登上广场,成为广场活动的一部分。
风筝世界
参观者可在商店购买或亲手制作风筝,在广场或者室外绿地上放飞。
日本馆:会呼吸的展馆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展馆”,“凹槽”和“触角”喻意生命体的“嘴、耳朵、鼻孔”和“手指”。半圆形的大穹顶呈淡紫色,像一个巨大的蚕茧,故名“紫蚕岛”。日本馆是上海世博会各国家馆之中面积最大的展馆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参展世博会史上规模史无前例的展馆。展馆高约24米,外部呈银白色,采用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
日本馆馆标为“微笑相联”,日文“笑颜のつながり”,英文“Smile to Smile”。这一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日本馆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联接,更为重要的是表达了珍视“心灵的联接”这一主旨。设计者用JAPAN的首字母“J”柔和的曲线勾勒出了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笑脸,呈现给人们充满幸福笑容的美好未来社会。笑脸的色调选择了朱鹮色,象征日中友好。
日本馆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800人进行参观,预计每天接待的人数约为1.7万人。走进世博园区,远远望去,日本馆犹如一个巨大的紫蚕宝宝趴在黄浦江边,极富个性的外观宛如拥有生命的生命体。展馆外观的基调色为红藤色,红藤色由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交融而成,可以说是自然的颜色。展馆的外壁会随着日光的变化及夜晚的灯光变换各种“表情”,让参观者感受到一种动感。隔江相望,浦江对岸的上海民众也能一睹日本馆的风采。
日本国家馆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展区,形态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参观者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受到日本馆所传递的信息和魅力。日本馆的建筑理念是“像生命体一样会呼吸的环保建筑”,展馆外部覆盖一层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超轻“膜结构”。“过去”展区展示保护文化遗产的“精密复制”技术,参观者可近距离鉴赏日本名作。“现在”展区通过照片透视画及实物展示、影像装置呈现2020年的未来城市。“未来”展区展示具有超高清及望远功能的“万能相机”、会演奏小提琴的“伙伴机器人”和实现客厅墙壁与电视机一体化的“生活墙”。
亮点》》》
节能环保
日本馆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
上演6400多场音乐剧
在日本馆,专门辟有一座可容纳500名观众的传统木制剧场。在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会期间,这里每天都要上演大约35场反映日中友好和日中共同拯救朱鹮活动的音乐剧。音乐剧大约20分钟一场,由三组演员循环演出,半年将累计演出6400多场。
从遣唐使看起
参观日本馆,首先会看到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反映日中两国源远流长交往历史的展示,这些由一位位历史先驱用心灵和信念写就的传奇,历经千余年,仍然拥有激荡人心的力量,在日中之间呼唤着“和”与“信”的回音。
国宝级丝织艺术回娘家
西阵织被称为日本的国宝级丝织艺术,在日本已有1200年历史。这种编织物利用各种颜色的丝线和金线来编织,由此编织出来的锦缎因为艺术价值极高而闻名于世。这门艺术便是在中国宫廷编织技术上演变过来的。在15至16世纪期间,中国端庄文雅的宫廷编织技术,包括金线、银线编织技术传入了日本。如今,纯手工的西阵织品依然是华贵与身份的象征。西阵织,2010年将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回娘家”。
机器人“乐手”拉响小提琴
参观者将能够体验未来的各项技术,如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的搭载超高清及超望远功能的“万能相机”,它能够在拍摄视频的同时,识别笑容后自动进行摘拍;可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提供“看护及医疗援助”、“家政援助”的伙伴机器人,以及拥有娴熟揉弦、拉弓技巧的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
瑞典馆:创意之光
“可持续发展”、“创新”以及“交流”是瑞典馆的3个关键词,具体展示了瑞典面对挑战时采取的解决方案,展现瑞典提高城市环境水平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新技术环境下,加强交流的重要性等方面内容。每位参观者都可以在瑞典展馆中,兴趣盎然地体验到瑞典的文化、社会精神、工程技术、传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最重要的创新精神。
展馆是一个由4个立方体结构组成的十字布局建筑,从上往下俯视犹如瑞典国旗上的十字图案。建筑外墙呈现象征城市的网格,内墙则布满了大自然元素。展馆外墙平铺开来就是一张艺术化的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地图。瑞典馆的外观四四方方,很普通,也没有太过鲜艳的色彩。其实,瑞典人把创意都“藏”在最容易被观众忽视的地方。占地3000平方米的展馆由4个方形建筑连接组成,共3层,由4个相互链接的建筑物组成,其中包括一个大约1500平米的展览区域,馆内设有咖啡馆和精品店。在展馆的3楼还设有VIP区域以及餐厅,可以在顶层露台品尝瑞典咖啡、观看音乐马戏,或者与街头艺术家互动,还可以购买来自瑞典的特色纪念品。观众可以通过十字形透明玻璃通道,穿梭于各个建筑物间。从高处鸟瞰,会是一个什么效果呢?没错,是一面瑞典国旗!瑞典馆筹办负责人称,这个十字形还有一个特殊内涵:如果说灰色方块代表城市,绿色方块代表自然,那么两个方块逐步靠近、重叠的地方,就会产生一个十字形,这也是设计瑞典馆的一个创意来源———体现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典馆内,将有一个由22个不同造型、大小的个体组成的机器人合唱团——绝对合唱团,通过人与机器的协作,为观众呈现一个和谐且具有超现实意味的声音调色板。这是由瑞典馆官方赞助商绝对伏特加带来的创意。
亮点》》》
展馆导游皮皮
著名童话人物“长袜子皮皮”作为展馆导游之一,带领参观者开始一段充满乐趣的创意之旅。
木结构房屋可防地震
用于瑞典馆建设的木材并不是普通的木材,而是采用了胶合木这种全新的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中,胶合木建筑帮助很多人逃过一劫。同时,胶合木的防火性能也优于钢筋水泥,根据一些测试,在同样的大火中,钢筋水泥材料的建筑半个小时就倒塌了,但胶合木建筑两个多小时也不会倒。
感受瑞典森林
瑞典馆入口处的立方体使用木材的另一大原因是,为了向世界展示瑞典城市和森林的结合以及对林木的保护。而在展馆的展示方面,也同样投入了大量元素展示瑞典人对于森林的保护。在瑞典馆的4个立方体组成的十字形通道两旁,展馆的外墙将展示瑞典森林的图案。参观者在通道中行走,犹如穿梭在瑞典的大森林间。
百米儿童涂鸦长卷
2009年11月1日上午,作为上海世博会瑞典馆推广周及世博小使者评选系列活动之一,“中国与瑞典创意少年城市百米长卷涂鸦”活动在上海中山公园大草坪上拉开帷幕。100余名中瑞少年儿童在100米长的画卷上,分别围绕“理想城市”、“未来憧憬”等主题进行创意绘画涂鸦。上海世博会期间,这幅涂鸦长卷将在瑞典馆内展出。
沙特阿拉伯馆:追求生活真谛
的“月亮船”
展馆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馆内介绍沙特阿拉伯地理、人口、历史、政治等内容,重点展示四种类型的城市:能源之城、绿之城、文化古城、新经济之城,揭示水、石油和知识是沙特阿拉伯城市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巨船,乘上这艘船,回头可望见一千多年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场景。朝前看,象征中沙两国交流合作、中阿两大文明融合共生的一棵棵枣椰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顶层树影婆娑,充满沙漠风情的空中花园演绎来自沙漠的绿洲。
亮点》》》
“丝路宝船”
掩映在枣椰树树荫下的沙特馆,如同一颗绿宝石;其被钢铁立柱悬空支撑起的圆弧形展馆,又像一艘“宝船”破浪前行。沙特是个沙漠中的国家,绿洲对于沙特具有非常的意义。沙特将在“月亮船”的顶部和底部建造绿洲花园,展厅将悬空于两个花园之中。底部将由沙特植物和中国植物组成的,两国植物的和谐共生象征着中沙之间深厚的友谊。
中国的150棵枣椰树
在地面和屋顶栽种外观类似椰子树的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是沙特馆的一大特色。沙特馆共需要150棵枣椰树,虽然可以通过海运从沙特长途引进,但由于枣椰树对环境非常敏感,引种成功的难度非常大。在中国科研机构的帮助下,终于在中国南方找到了一种枣椰树。目前,150棵枣椰树已被成功引种至沪郊,即将成为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一道独特风景。
世界最大三维影院
世界最大三维影院沙特将在馆内建立一个充满创意的WA空间,影院屏幕将达16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以全新体验方式让观众感受沙特古老的手工艺等,展馆的墙上和地上还将以水幕形式展示中沙两国的文字书法。
新加坡馆:聆听“城市交响曲”
新加坡馆景观设计的两大元素是水与花园,代表着新加坡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地处理了这两大环境元素,并取得了平衡。展馆还有效整合了多种设计元素——音乐喷泉、视听效果互动以及屋顶花园的特色花卉景观,形成一曲完美的协奏。展馆整体结构由四大支柱撑起。4根形状各异的立柱沿着平滑的曲线从楼顶悬挂下来,贯穿上下,相互映衬,张力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它们象征着在新加坡共同生活、工作和玩乐的多元种族。展馆内部则采用悬挂式的缓坡和楼梯连接各层展厅。
新加坡展馆仿佛一个即将开启的音乐盒,参观者还未入馆,就能听到来自馆内的悦耳音乐。内部形状各异的展厅,通过缓坡和楼梯巧妙地连接起来。通过音乐喷泉、视听互动以及屋顶花园等,表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以及新加坡的创新性和多元文化。
进入展馆底层,独属于新加坡的视听体验,将让人们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精彩纷呈的互动活动将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成为“城市交响曲”上的音符。移步向上,展馆二层将通过充满创意的多种方式,表现新加坡的创新性和多元文化。而到达展馆顶层,一座美丽的热带“空中花园”正喻示着新加坡这座“花园城市”的美好。
亮点》》》
环保节能
环保节能设计是展馆一大亮点。外墙开缝设计和围绕一楼中心区域的冷水池,能有效地调节馆内温度,从而避免大量能耗。同时,整座建筑将大量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
空中花园
闻名遐迩的新加坡花园景观将在展馆顶部绽放。空中花园——展馆顶部的花园中特别设计了神秘的花卉植物与音乐喷泉,让参观者体验到在一个花园城市中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意大利馆:“人之城”的功能模块
展馆设计灵感来自上海的传统游戏“游戏棒”,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意大利20个大区。整座展馆犹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充满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意大利传统城市元素。
展馆采用新型材料——透明混凝土,实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显示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
展馆通过展示意大利在科技、音乐、时尚、建筑等领域的成就,呈现一个充满生气、幸福感的城市。
环保、可持续是意大利馆设计从创作之初就首要关心的因素,设计师吉姆帕奥罗先生说:“我们在这届世博会的意大利馆上提出生态气候的策略。在冬天利用太阳能辐射,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热风通过自动调节系统排除,可以降低内部建筑的温度。控制辐射的同时,热能又能集中在带有光电集成模块的透明玻璃上,可以充分节约电能。最后,顶盖部分设计,则可以有效地防护雨水的侵蚀。”
除了举世闻名的时尚文化,意大利也拥有十分卓越的创新科技。世博会期间,将在意大利馆内展示的“意大利之创新”竞赛成果,绝大部分是真正的产品,如吸收空气中烟尘的油漆、新型食品以及市场上已有产品的优化升级等。
亮点》》》
分裂的马赛克
从平面来看,意大利馆的裂缝线确实很像是上世纪60年代在儿童中风靡一时的游戏棒。不知道游戏棒是否是上海人原创,今年60岁的Giampaolo Imbrighi显然还很有童心,他将他认为的上海人的游戏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也许是上海这座城市给予设计师的灵感,游戏棒可以自由变化,意大利馆的建筑积木也可以以较小的规模进行拆卸和组装,就像可以随意拼贴的马赛克一样,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
意大利美食
意大利饮食以芬芳浓郁、原汁原味闻名,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状态,使得意大利的菜式非常丰富,精美可口的面食、奶酪、火腿、甜食,浓郁芬芳的咖啡、葡萄酒,都是意大利特色传统美味。
意大利“大旅行”
意大利的大区犹如组合画的镶嵌物,其间的多样性赋予了这个国家更丰富的内涵。上海世博会期间,意大利的12个大区将轮番展出,通过丰富多样的节目和交流项目展示各自在艺术、食品、音乐、时尚和体育等各领域的成果,让参观者体验一次“大旅行”。
足球明星
米兰顶尖的歌剧院交响乐团以及芭蕾舞演员都将在世博会期间来到上海演出。至于中国观众比较关心的意大利足球明星,由于世博会期间正好赶上南非世界杯,所以退役的球员前来意大利馆助阵的可能性比较大。
世界顶级跑车、知名时装
意大利馆将被划分为5大区域,分别展现意大利的不同特色:有狭窄的街道、庭院和弄堂,还有一个封闭的广场,广场的一面墙上将布满时装大片和可变幻风景的图画,讲述意大利在时尚、科技、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参观者可以看到技艺娴熟的意大利裁缝、铁皮匠、小提琴匠等表演的手工艺活,也可以看到与世博主题相关的“摩西”工程通过潮汐、太阳能汽车和动力摩托车来拯救威尼斯等制作项目。此外,世界顶级跑车、知名时装、意大利名画等奢侈品也将亮相馆内。
交响乐团
米兰歌剧院的著名交响乐团将在上海上演听觉盛宴,意大利最有名的时装设计师也将来到中国,观众有机会一睹顶尖秀场的时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