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贪污案件鉴定结论“所有权发生转移”表述的质疑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诉讼证据之一,也是审判人员确定犯罪嫌疑人所犯何罪的重要证据,因而鉴定结论的科学、正确、恰当的表述至关重要。贪污是一种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行为,而这种侵犯行为往往借助于一定的财务活动而实现,也必然会在有关的财务帐簿中反映,因此,对其进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以查明案件事实十分必要。通过鉴定,根据具体的鉴定要求和鉴定结果形成科学的结论意见。如何在鉴定书中对这种科学性的结论意见进行表述?目前,我国法学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从最早的“贪污说”到“所有权转移说”,再到后来的“以实际的财务事实来作为结论事项内容的表述”,人们对鉴定结论的表述是各抒己见。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法律意义上讨论“所有权”概念,针对“所有权发生转移说”提出“资产控制权的丧失”的观点,与诸同行商榷。
  “所有权转移说”的理论依据是,贪污必然导致公共财产所有权非法转移到贪污者手中,司法会计鉴定人通过检验贪污案件中的财务会计资料能够证实这一转移过程及结果。做出这一结论的判定标准是看被告人所取得的公共财产是否还为有关帐目所控制。若不为帐目所控制,则表述为所有权已发生转移;仍为帐目所控制,则表述为使用权发生转移。它主张司法会计鉴定人对贪污案件的鉴定结论内容包括因贪污而导致的资产所有权转移的程度、转移的方向和转移的金额。
  从“所有权转移说”的理论依据和判定标准来看,其有合理、现实的一面。而且,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鉴定人员以此做为鉴定结论的表述。但从司法实践这一角度来看,这种说法仍存在不妥当之处。
  一方面,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不会因贪污行为的实施而转移。公共财产的所有者失去的是对资产的控制权。民事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只有合法、有效的法律行为,才会导致财产所有权的改变。依有关法律规定,勞动生产、收取孳息、没收无主财产、添附财产、合同、继承等几种形式才是有效的取得财产所有权的行为。而贪污是一种非法行为,从表象上看,贪污者拥有被贪污财产的所有权,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他的这种权利不是绝对的,是有缺陷的、暂时的。公共财产的所有者一旦发现贪污者的非法行为,就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向贪污者主张其所有权。贪污虽然造成公共财产被非法侵占的结果,但是决不能说公共财产因被非法侵占而合法地改变了所有者,使所有权转移到了贪污者手中。事实上贪污行为导致的只是财产所有者对资产控制权的暂时丧失。故而,把公共财产被非法侵占表述为“资产控制权的丧失”更为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公共财产是否为有关帐目所控制,不能作为判定所有权转移的标准。所有权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判定所有权改变的标准也只能由法律来规定,如果从司法会计鉴定角度另设判定标准,显然是不合法理的,而且司法会计工作也只有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保有存在这依据。此外,既使从司法会计技术角度讲,以公共财产是否为有关帐目所控制来判定所有权的转移,这种说法也是不合适的。目前,相当一部分单位都存在这样一种状况,虽在本单位的帐目中显示为有关帐目所控制,但该单位却对此财产无所有权,如受委托加工的产品;而不在本单位帐目中显示,看似不被有关帐目控制,该单位却对此财产具有所有权,如购货方从销货取得的回扣,因有关人员的贪污而未显示在单位的有关帐目中,若不认为该回扣是公共财产从而不认定此种贪污行为,显然是不正确、不合理的。
  综上所述,在对贪污案件进行鉴定时,鉴定结论表述为“某资产的控制权丧失”,并具体指明资产控制权丧失的程度、流失的去向及金额更为妥当。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滥伐林木案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农民在未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砍伐自己责任田头零星林木的行为受到刑罚处罚的现象在实践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理想,如何正确处理此类案件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 滥伐林木;零星林木 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整体不高,但是在一些地区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农民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岸附近种植了一些林木,待到林木成熟时砍伐后自己用或者卖给木材收购商以获取
期刊
摘要: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为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舆论导向。相关法律的配套也在逐步完善之中,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碳汇金融等领域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低碳经济;政策;法律  碳排放源于人类各种类型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高排放、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当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问题,典型的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能
期刊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网络隐私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一些法规、规章的个别条款中也提到了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但相对于我国网络的飞速发展,立法严重滞后。   (一)我国关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立法上还是空白,仅仅散见一些法规、规章的个别条款中。如国务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并不具备完全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有必要全面调查其家庭情况、学校表现、社会交往、成长经历等,寻找诱发犯罪的原因,对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评估,采取最佳的处理手段以达到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治目的。《刑诉法修正案》将社会调查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但规定比较笼统,具体操作不明确。本文拟从社
期刊
摘要:有进有出,资本市场才会成为活水;只进不出,资本市场将会成为死水。纵观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其退市机制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资本市场需要合理的退市机制,这是对政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负责。認真研究国外退市机制的标准和规程,对于健全我国退市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资本市场;退市;政府干预  一、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自从九十年代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载,从当初试试看的想法成为现实,并
期刊
摘要:自96年《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由“纠问式”转变为“抗辩式”,更为展现诉讼文明与理性。也就是在实践律动中,逐渐体现了96年《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与现实的不相适宜之处,其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难以落实就是一大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对此问题作了丰富的修订与补强。笔者即从分析相关修改内容为立足点,结合实践适用应当注意的现实困境,为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更好地落实提出个人构想。  证据制度是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富差距也逐渐扩大,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贫富差距过大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增加,矛盾加剧,导致社会不稳定。本文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问题,分析贫富差距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 贫富差距;社会稳定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导下
期刊
   目前,基层检察院都实现了法警队伍的编队管理,司法警察参与办案的力度不断加大,履职不断规范,在办案中给予业务部门的支持不断加强,特别是在保障办案安全方面起到了其他检察人员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笔者从近几年的法警工作实践来看,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在履职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人员结构参差不齐,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就目前检察机关的体制和现状来说,上述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如何
期刊
   随着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检察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基层检察室作为基层检察院的派驻机构,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发挥着它的优势作用。以笔者工作的海城市人民检察院为例,该院检察室工作起步较早,于1985年开始试点乡镇检察室,首先牛庄镇、耿庄镇设立了2个检察办事处,之后随着机构改革等工作变动,检察室也几经调整,但一直保留着,目前共设立12个镇区检察室。本文笔者将结合调研与思考,对基层检
期刊
   对刑事自诉案件实行有效的法律监督,是确保刑事法律准确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切实开展对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监督,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自诉案件行使立案监督权的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129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据此,法律赋予了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