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贫富差距问题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S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富差距也逐渐扩大,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贫富差距过大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增加,矛盾加剧,导致社会不稳定。本文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问题,分析贫富差距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 贫富差距;社会稳定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导下,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贫富分化呈扩大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贫富差距问题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复杂而深刻的影响,重视和妥善处理贫富差距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
   贫富差距是一个热门而古老的话题。客观地说,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贫富差距就一直客观存在,而且一定的合理的贫富差距对于社会的运行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一般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以前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除很少存在的绝对平均主义问题外,只有当贫富差距过大时,贫富差距才会成为社会问题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贫富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给经济发展注入了空前的活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总财富在大量增加,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收入分配的贫富差距总体上是呈扩大的态势。
   那么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问题到底有何影响?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缓解,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二、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成因
  (一) 贫富差距的现状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贫富差距的测量方法是基尼系数法。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收入绝对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收入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超过0.5,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
   在改革开放之前,世界银行有个考察团到中国来,他们测量当时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这个数值在当时全世界几乎是最低。中国农村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22。如果将城市与农村合在一起计算,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则更要高一些,是0.31的水平。80年代以后,中国贫富差距的指标就开始迅速上升了。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证明,中国城乡全体居民基尼系数到了0.382的水平。1995年,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调查数据分析证明,当时中国城乡居民合计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389的水平,2000年超过0.4,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二) 贫富差距形成的原因
   目前贫富差距的形成,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
   1、从合理因素来看。第一,贫富差距是改革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改革后这种平均主义的格局被打破,分配体制加速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第二,贫富差距是二元经济社会格局作用的必然结果。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一阶段贫富差距都迅速扩大。由于缺乏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有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有的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法定节假日,工作环境和条件恶劣,不仅工资特别低而且基本得不到保证,导致农民的收入与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与其他阶层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
   2、从贫富差距的不合理因素来说,主要是指不合理和不合法收入。第一,合法但不合理收入即垄断收入,主要是少数垄断性行业,依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和不平等竞争环境而获得高额垄断收入。第二,不合法收入。主要是一些企业和个人,利用政策的不完善,法律的不健全,市场的不规范,流通秩序的混乱,钻政策和体制的空子,有的甚至直接从事违法活动,非法经营,大发横财。
   三、如何看待贫富差距问题
   作者较认同李强教授的观点,既然任何社会都做不到财富的绝对平均分配,那么,我们就应该寻求一种合理的差距。什么是合理的差距呢?这涉及到财富分配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收入差距太小,每个人获得同样的份额,干多干少一个样,社会就缺乏动力。
   一个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的时候,往往也是经济增长较快的时候,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的贫富差距比西欧、北欧大,但是它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欧洲快,其原理在于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在一下两种策略中作出选择。一种策略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要做一些刺激生产的改革,采取裁员、拉开差距,利用奖励、高收入等刺激劳动积极性。而另一种策略是关注社会公平,认为社会上不应该有太多弱势群体,应让多数人都拥有工作岗位,降低失业率,鼓励企业为弱势群体作贡献,即使失业了也应该有基本保障。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福利保障多了,如果不劳动也能有收入,劳动积极性会下降,经济动力以及社会动力就会减弱。总之,任何国家都要把刺激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公平的福利机制调节好,否则,要么出现经济动力不足的问题,要么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
   四、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曾说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社会动荡混乱的方面。”王绍光、胡鞍钢教授也认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基尼系数快速增长等因素已经使中国再次进入不稳定时期。
   (一)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可能导致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
   在当下的中国,收入差距和收入不平等正发展为一种两极化的社会结构。在结构的上端,是拥有大量财富和资源的强势群体(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另一端则是利益相对受损、人口庞大的弱势群体(绝大多数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在这两极之间只有一个比例非常小的中间阶层。这使得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布呈现出最不利于稳定的“哑铃”形。近年来,处于社会两极的社会群体的安全感都很差。后者的不安全感来自医疗、住房和教育改革后的最基本的生存威胁;前者的则来自权力认同危机和急速膨胀的财产。不安全感容易产生攻击性,而攻击对象多来自与自己相对的阶层。
   (二)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明显化
   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不稳定乃至社会动乱并不一定是受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理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只要一个社会阶层乃至一个社会群体对社会现实不满,就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改革不仅是一个提高效率、增加产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利益重新调整分配的过程。这种调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几乎所有人都能获益,即“帕累托变革”;另一種是改革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而且其他人的利益增进是建立在这部分人利益受损的基础上的,即“非帕累托变革”。中国在1993年之前的改革基本是“帕累托变革”,几乎所有的群体都从改革中获益。1993年以来,社会则进入“非帕累托变革”阶段,社会贫富差距随之迅速扩大,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其中对稳定产生消极影响的就是“相对剥夺感”日益凸显。“相对剥夺感”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在《美国士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后由墨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中加以系统阐释,并发展为一种关于参考群体的行为理论。相对剥夺感的强度与经济收入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程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生活境遇尤其是经济水平较差的群体,相对剥夺感较强,并且贫富差距越大,这些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就愈强。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既有分配制度改革、资源拥有、市场机遇、个人素质和社会贡献不同等正常合理的原因,也有一些是通过掠夺性、腐败性、欺诈性、垄断性等不合理甚至非法收入形成的因素,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弱势群体的被剥夺感。
   (三)贫富差距扩大和相对剥夺感的显化容易导致犯罪率的上升
  
   贫富不均将导致犯罪的产生。1892年,恩格斯就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指出:“那个巨大的贫穷的渊薮”是“一个日益扩大的泥塘,在失业时期那里充满了无穷的贫困、绝望和饥饿,在有工作做的时候又到处是肉体和精神的堕落。为贫困、失业所折磨的这些昔日农民大都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和希望,处于一方面是贫困与饥饿,另一方面是酗酒、卖淫与犯罪的恶性刺激和循环中。”而相对剥夺比绝对剥夺更易于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1978年至1994年中国社会基尼系数变化与罪案趋势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尽管我国经济1978年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犯罪率却不断上升,而相对的收入指标如基尼系数则与罪案率互相对应。
  
   参考文献:
  [1]武少俊:《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剖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李强:《社会学研究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载《河北学刊》2003年第3期。
  [4]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5]李宝怀、李萍:《如何看待现阶段的贫富差距》,载《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
  [6]高和荣:《社会学视野下的贫富差距及其社会控制》,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7]张静:《论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载《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检察机关基于其职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当前,检察机关应通过督促起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检察机关  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公益诉讼是保护公共利益的诉讼,它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周格先生概括为:“私益诉讼是为保护个人所有权利的诉讼,仅特定
期刊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利益格局、社会矛盾将更加复杂,这必将对建设法治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迫切的期待。今年以来,我国自中央到地方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凸显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紧迫性。我们认为,建设法治政府,关键是提高政府的主体——干部的法治意识。  一、增强干部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1、增强干部法治意识是树立法律权威的需要。法治政府,法律要有至上的权威。这就要求干部增强法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保持稳定、高效、长足的发展,减少工作中的不满和冲突发生,减少无谓的人员浪费和流失,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一项令人震惊的调查结果显示:人类在没有任何激励的环境里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受到激励后潜能可以迸发出80%-90%,效率提高了3-4倍。由此可见,管理之道在于“借力”,管理人员的基本使命,在于借部属的力量,
期刊
摘要:预期违约制度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最早起源于英美合同法。本文从预期违约的概念、特征等方面来看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关键词:预期违约;拒绝履行;合同法  一、预期违约的概念  预期违约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独有制度。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履行期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肯定地拒绝履行合同或以其自身行为或客观事实预示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的一种违约行为。” 预期违约可以分为明示预期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滥伐林木案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农民在未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砍伐自己责任田头零星林木的行为受到刑罚处罚的现象在实践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理想,如何正确处理此类案件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 滥伐林木;零星林木 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整体不高,但是在一些地区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农民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岸附近种植了一些林木,待到林木成熟时砍伐后自己用或者卖给木材收购商以获取
期刊
摘要: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为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舆论导向。相关法律的配套也在逐步完善之中,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碳汇金融等领域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低碳经济;政策;法律  碳排放源于人类各种类型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高排放、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当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问题,典型的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能
期刊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网络隐私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一些法规、规章的个别条款中也提到了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但相对于我国网络的飞速发展,立法严重滞后。   (一)我国关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立法上还是空白,仅仅散见一些法规、规章的个别条款中。如国务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并不具备完全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有必要全面调查其家庭情况、学校表现、社会交往、成长经历等,寻找诱发犯罪的原因,对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评估,采取最佳的处理手段以达到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治目的。《刑诉法修正案》将社会调查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但规定比较笼统,具体操作不明确。本文拟从社
期刊
摘要:有进有出,资本市场才会成为活水;只进不出,资本市场将会成为死水。纵观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其退市机制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资本市场需要合理的退市机制,这是对政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负责。認真研究国外退市机制的标准和规程,对于健全我国退市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资本市场;退市;政府干预  一、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自从九十年代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载,从当初试试看的想法成为现实,并
期刊
摘要:自96年《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由“纠问式”转变为“抗辩式”,更为展现诉讼文明与理性。也就是在实践律动中,逐渐体现了96年《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与现实的不相适宜之处,其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难以落实就是一大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对此问题作了丰富的修订与补强。笔者即从分析相关修改内容为立足点,结合实践适用应当注意的现实困境,为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更好地落实提出个人构想。  证据制度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