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训练,让英语阅读教学更精彩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ason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效果很好的辅助作用,不过,图式理论想要真正融合进英语教学,还需要教师们做更多的尝试和研究。对日常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寻求更高效、更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的训练方法,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语言基础的图式训练
  阅读理解是英语这一综合实践性强的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话题中寻找有利的关键词,构建新的语言信息框架,充实图式。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梳理书本上的词汇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向社会生活拓展,形成书本与生活的关联,实现各种图式与生活经验的对话,让学生的理解过程变充实,学习兴趣变浓厚。
  如,教学《A leaf  walk》一课时,教师抓住文中“autumn”一词,由季节着手进行分析,唤起关于季节的图式,包括“spring”“summer”“winter”等。并且由“autumn”聯想到“yellow”“red”“cool”等词汇源,交织成空中、地面、水中组合成的秋景图。教师在引导学生思维拓展的同时,学生脑海中也在建立着新的图式。这时,教师再顺势请学生表达,说出你想到的画面,将课堂由知识层面推向语言技能层面的训练。为帮助学生完整地记住、复述故事,教师还巧妙穿插表演对话的环节:提出“What  colour  do  you  like?”这一问题后,做出示范引领,回答“I like red!”继而丰富与“red”相关的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复述做准备,实现有效拓展。
  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调动生活经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colour”,提出系列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不断丰富图式,让图式的结构更丰盈,从而帮学生不断丰富图式,不断进步,为理顺课文内容大有助益。
  二、基于文本内容的图式训练
  隐喻的构建,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有效手段,在阅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基于文本内容的图式是理解整篇的依据,要想形成有效的图式,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知识背景做支撑,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词汇、词组含义的同时,还需要开展一系列拓展式阅读,以丰富学生的图式体系,使英语学习不再是难事,英语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以《On the farm》为例。文章主要介绍了农夫布朗在农场与动物们之间的互动,侧面反映了他的忙碌。由于涉及的动物较多,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布朗在文中与哪些动物进行了对话。此外,还可以将农场主与动物的关系引申到班级生活、家庭生活,渗透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的主题。对此,love、care for、take good care等成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交往图式。
  然而,隐喻图式的表达也可能因为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如《Water,please》一课的教学中,提及了妈妈为孩子倒水的场景。教师指导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正方可以用care for,maternal love,be supposed of等词语,结合插图与生活实际,说说妈妈这样做的合理性;反方可以运用do it yourself之类的词组,强调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与体谅父母的重要性。这一讨论环节,能够规范日常行为,情感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挖掘隐喻图式的关联性,灵活应用。
  三、基于完整篇章的图式训练
  英语文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要想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厘清表达思路与层次,深入理解整体篇章,就需要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所把握。从理解文本中词汇的含义到理解文本的中心内涵,基于整篇的隐喻图式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篇章式阅读训练,教学实验研究也证明,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以《The birthday party》为例,文章介绍了Winnie的生日会上发生的事,尽管都是简单的问答,不过学生跟着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能够感知到主人公的快乐,对理解文本内容和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极好的促进作用。教学过程中,对于dance、run、jump等动作的模仿并不能够完全使学生沉浸在文本学习中,教师还可以从环境入手,借助事先布置或多媒体课件营造birthday party的氛围,利用观察人物性格特点加以肢体动作进行简单的课本剧演绎,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参与感,乐于学习。人物的性格介绍中一般会用到adventurous、aggressive、slowcoach、calm、enthusiastic等一类隐喻。人物外貌的介绍往往会涉及short、tall、fat、cute、dimple等隐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隐喻图式融入整篇文本中加以运用,加深印象,提升语用能力。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将“生日”这一主题与“家人”“朋友”这些关键词结合在一起,赋予整个课堂欢乐的气氛。教师要迎合学生期待过生日的兴趣点,展开主题表演活动,生活化地完成文本演绎,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整体的印象。
  英语文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前提。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出学生已有的、可能生成的图式,通过精心设计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系统性地进行文本阅读,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层层推进,提升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期刊
课堂总结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在家常课中的位置常常被边缘化:一些教师草草了事,一笔带过;一些教师简单梳理,空泛空洞;一些教师视同无物,没有总结。课堂总结为什么沦落成鸡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课堂总结的重要教学意义。如何优化课堂总结策略,让课堂总结成为学生巩固新知、统整知识、提升思维的帮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形成机制  课堂总结不能有效落实,主要原因是被
期刊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务前置是生本教育中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任务前置,也可以称为前置性作业,它指的是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教师让学生基于认知的最近水平提前接触新知识,先进行尝试性学习。它是一种“排除了障碍”,并“明确了目标”的心理“暗示”。任务前置,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贯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基于学习单的学本课堂,聚焦学生主体和学习中心,进一步优化学习单设计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优化学习单设计  构建学本课堂的基础是学习单的优化设计,根据学习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要优化设计预学单、导学单和读写单。所谓预学单,就是通过优化设计的语文双基练习,驱动学生预习语文教材内容,及时记下自己的预学
期刊
期刊
摘 要:数学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活动。数学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因此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有效的阅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大多数的教育教学往往存在阅读与写作、表达分离教学的情况,从目前的教学成果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语文是一门非常科学的系统性学科,所以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是无比紧密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让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同
【案例描述】  场景一:2021年2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在初三办公室,老远就听见物理周老师在埋怨:“什么连续讲解不超过10分钟,我难道上课还要带秒表去掐时间的?”“真是形式主义愈演愈烈了,弄这些条条框框,束缚人手脚,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书了。”几位初三老教师一致附和。  场景二:2021年3月25日上午第四节课,“这一周要听六节数学课,自己还要上两个班的课,还不包括辅导课,批作业,让人有点吃不消。
期刊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略读课文,以六年级上册为例,略读课文的比例达到近三分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巩固运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自读实践中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策略,在任务阅读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思维品质。略读课文一般一个课时完成教学,如何提升教学效益?笔者结合《灯光》(统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贯彻落实了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首次把体育教学放在了特殊位置凸显出田径教学的重要性,旨在丰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体质,进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本文从实际出发围绕田径教学为相关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