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传统图象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问题提出
  笔者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节后,布置了一道课后习题.
  原题火车沿长直坡路向下行驶.开始时速度表上的读数是54 km/h,以后每5 s读取一次数据,见下表1.
  表1时间t/s1015110115120125130速度v(km/h-1)154159165170176181186速度v(m/s-1)(1)、(2)略.
  (3)作出表示列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这是一条什么曲线?
  根据学生所做作业情况统计后,笔者发现学生所绘图象大致可归纳成三种典型的类型,在此暂且命名为: Ⅰ.折线型 Ⅱ.平滑线型 Ⅲ.直线型
  2问题思考
  2.1问题分析
  通过访谈,笔者认识到,学生之所以有以上不同的画法,源于学生对图象找规律的原有认知.
  第Ⅰ类折线型学生
  这部分学生是受初中图象教学的影响,初中实验中采用数据较少,比如常取3个数据点,简单连线就算找到规律了.
  第Ⅱ类平滑线型学生
  这部分学生与折线型的学生相比,已经对图象找规律的理解要深刻些,用平滑的曲线拟合实验点更加接近物体的实际情况.但问题是,画画点,连连线,真能发现规律?笔者认为,如此简单的处理未免将发现规律过程简单化了.
  第Ⅲ类直线型学生
  这部分学生在观察各数据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尝试画出最可能的图线,从而发现运动现象背后的规律.这样的过程最接近规律被发现的真实情景.
  表2(来源于伽利略的数据手稿)114191161251361491641…1121314151617181…321130-1298 1526 182411192-11600121041…如何发现实验数据背后的规律,如何更好的寻找到规律?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让我们从历史回眸中或许能找到一点启示.
  2.2历史回眸
  在伽利略给后人留下来的大量手稿中,人们找到他当年所做斜面实验的数据.如表2.表中第三列数字是伽利略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所得,此时伽利略并没有从实验数据中确定时间平方关系.记录上的第一列1、4、9、16、…、64是之后加上去的.第三列的数据有几个地方涂改过,似乎是伽利略在实验之后對数据作了修正.也就是说,伽利略的时间平方关系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而是从别的渠道先有了设想,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的.那种认为单纯依靠实验数据的积累就足以获得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不符合规律发现的实际.在规律发现的过程当中,信念、猜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启示
  从伽利略的时间平方关系发现史实中,隐隐约约的能够找到一点点线索.猜想给规律的发现插上隐形的翅膀,实验验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于以上的再认识,笔者在传统的图象教学中进行适当改进.在描点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设计这样的系列问题:观察你所描绘的点的分布有何特点?你能在此基础上猜想出这是一条什么曲线?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敢于说出自己的猜想也是需要勇气的.学生之间广泛讨论,最终达成这样的共识:这些点几乎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的讲解直线画法的技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经验不丰富,在此之前从未有这样的经历,学生给出直线判断困难很大,甚至迷茫,不知所措.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将人教版教材中的拓展部分“做一做”引入课堂.打开常用的数表软件excel,在“插入”菜单下“图表”命令中“图表类型”对话框中选择散点图,观察到点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打开“添加趋势线”对话框,其中的“类型”标签中有好几种可选择的函数.如图3所示.
  借助趋势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的找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践表明,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能给学生的猜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样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关键在于预言,以及预言能被以后的事实所证实.鉴于此,图象教学并未就此打住,继续让学生从图象中预言下一个某时刻的速度值,然后从所用纸带上算出此速度值,发现两组数据很吻合.引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4反思
  ①实践表明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图象教学进行整合,能有效提高图象教学的效率.在随后的统计中被进一步予以证实.笔者在所任教的高一年级三个班(1)、(2)、(3)中曾做过此实验,其中(2)班作为对照班,(1)、(3)班作为实验班.学生课后
其他文献
目前,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多限于以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起到了花瓶的装饰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突破概念和规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方面将物理学史教育引入物理课堂.  1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突破教学难点  1.1创设物理概念学习的真实情境,突破概念学习难点  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物理学史,生动地将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加工成为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将物理概
1. how often, how soon, how long, how many timesrn这组形似意近的短语在使用时,一不小心就会用错,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Ⅰ.词汇。(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 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中的单词。  1. Remember to bring some d____ when you have a school trip.  2. I’m hungry and I can have two b____ of noodles.  3. Tell me the r____ why you are late
期刊
题目(2011年上海)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s=1.15 m,两导轨间距L=0.75 m,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a、b接一阻值R=1.5 Ω的电阻,磁感应强度B=0.8 T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阻值r=0.5 Ω,质量m=0.2 kg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从轨道上端ab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Qr=0.1 J.(取g=10 m/s2)求:(1)
物理学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物理习题情景设置及解题思路的建立毋庸置疑,也需要不脱离实践.纵观高中物理习题当下之现状,却有一些习题“编纂”的不尽如人意,以致教师在处理习题时无奈,只能教孩子们试着揣度出出题者的意图,以正思路!现在将一道常见于各大教辅资料的电学错题做以剖析,以便呈现问题,指正错误!  1例题及解析分析  用电流表(内阻约4 Ω)和电压表(内阻约3 kΩ)测量电阻Rx的阻值.分别将如图
STSE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简称.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一种产物,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STSE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是指导和实施学科教育的新理念.  1在初中物理
butterflies in your stomach由于恐惧、焦虑或者紧张而产生的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butterflies就是“蝴蝶”的意思,这里厢的是复数。stomach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也就是“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卷有一道关于相对论的试题.  原题如图1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A、B和C.假想有一列车沿AC方向以接近光速行驶,当铁塔B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A、C两铁塔被照亮的顺序是  A.同时被照亮  B.A先被照亮  C.C先被照亮  D.无法判断  1错解举隅  关于该题的解答,一些教辅资料上给出的解释均是错误的,列举如下.  解答1由“同时”的相对性可知,
亲爱的爸爸:rn您在他乡还好吗?此时此刻,我已压抑不住内心澎湃的感情,想要告诉您:我很想您!在我认为这个世界已没有了色彩的时候,是您给了我信念与希望……
隐性课程也可以称之为潜课程,因其具有隐蔽性、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而常常被教育者所忽视.显性课程资源是有限的,其使用也受到环境的制约,而隐性课程资源是可以不断生成不断创造,是没有限制的.多年的教育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你越是要求他好好学习,认真学习物理,他偏不爱学,强制的手段一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将物理隐性课程的优势表现在把物理相关情景营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