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究不同社会排斥类型对女性的内隐自我关注的影响以及依恋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忽视组比拒绝组的内隐自我关注水平高,依恋焦虑在拒绝型排斥下对内隐自我关注的影响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自我关注 依恋焦虑
1 引言
社会排斥现象普遍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者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体希望与他人建立关系但被拒绝,个体的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的现象。本文采用杜建政的定义:社会排斥是指被他人所拒绝,个体的归属感受到阻碍的现象。
社会排斥分主要有忽视型和拒绝型。忽视型指个体没有受到他人明确的拒绝,但被他人间接地忽视;拒绝型指个体被他人明确表示拒绝。Williams提出了社会排斥的需要-威胁模型,该模型指出当个体遭遇社会排斥后,自尊感、归属感、控制感和意义感受到威胁。Williams将自尊感和归属感划分为关系需求,意义感和控制感划分为效能需求。王紫薇发现,当经历社会排斥后,相对于男性,女性的关系需求受到更大的威胁。张野发现无论男性和女性,在面对忽视型社会排斥个体的效能需求受到威胁;在面对拒绝型社会排斥,关系需求受到更大威胁。本文选择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女性在面对不同的排斥类型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本文选择自我关注作为衡量社会排斥类型影响效果的指标,自我关注指个体倾向于对自身的直接监控。张野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忽视型社会排斥增加自我关注水平,拒绝型排斥降低自我关注水平。那么单独研究女性群体,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提出假设一:与拒绝型排斥相比,个体在忽视型社会排斥下,内隐自我关注水平更高。有研究关注社会排斥与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经历社会排斥后,焦虑型个体在与社会排斥相关的脑区表现出高度激活。说明焦虑型个体对于社会排斥更为敏感。拒绝型社会排斥威胁人的关系需求,焦虑型依恋个体更为关注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假设二:依恋焦虑在拒绝型社会排斥与自我关注起调节作用。
2实验
2.1 被试和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总共招募了120名在校女大学生,被试被随机分为三组:拒绝组、忽视组和接纳组,每组共40人。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社会排斥类型(拒绝组/忽视组/接纳组),因变量为内隐自我关注水平,调节变量为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
2.2实验材料
社会排斥操作材料:借鉴 以往研究的社会排斥操控 ,要求被试回忆印象最深刻的被他人拒绝或忽视的事件,然后选择感到被忽视或被拒绝的程度作为操控检验指标。
亲密关系体验量表:采用李同归等人修订的亲密关系量表中文版。此量表使用七级计分,分为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两种维度,每个纬度各包含18道题。
内隐自我关注材料:采用自我关注的Stroop任务(张野,2014),要求被试对“自我相关”和“自我无关”12个词语进行颜色的识别。经过专业人士评定,两组笔画、频率和字数无显著差异。
2.3研究结果
2.3.1 社会排斥的操作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是忽视组、拒绝组和接纳组引起的排斥感存在显著差异,(F(3,120)=99.891, p<0.001)。事后检验发现拒绝组的拒绝感显著高于接纳组,忽视组的忽视感显著高于接纳组。结果说明拒绝组的被试明显体验到拒绝感,忽视组的被试明显体验到忽视感。
2.3.2 不同排斥类型对内隐自我关注水平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说明不同的排斥类型对内隐自我关注水平具有显著差异(F=16.174,p<0.001)。事后检验发现,拒绝组的自我关注水平显著低于接纳组,拒绝组的自我关注水平显著低于忽视组,忽视组的自我关注水平显著高于接纳组。结果显示个体经历不同排斥类型,内隐自我关注水平不同,具体来说,忽视组的自我关注水平最高,接纳组次之,拒绝组最低。
2.3.3 特质依恋风格的调节作用。采取分层回归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虚拟变量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β=-11.999,p=0.431;β=0.02,p=0.811)均不显著,而虚拟变量1×依恋焦虑显著(p=0.020)。结果说明在依恋焦虑在拒绝型社会排斥与内隐自我关注水平中起调节作用,依恋回避没有起调节作用。
2.4讨论
结果表明拒绝组感到拒绝感,忽视组感到忽视感,说明不同类型的排斥操作有效。不同排斥类型操作对内隐自我关注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忽视组的被试的内隐自我关注水平显著高于拒绝组。忽视较为含蓄,没有明确的否定性反馈,促使个体更为关注自我,并试图和他人进一步建立交往,因此被忽视后,用提高自我关注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境遇。然而,被拒绝是个体明确遭到拒绝,个体会直接出现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来应对排斥。 研究发现依恋焦虑在拒绝型社会排斥与内隐自我关注水平中起调节作用。个体被他人拒绝后,依恋焦虑水平越高,其内隐自我关注水平就越低。Dewall发现焦虑型个体在与社会排斥相关的脑区表现出高度激活;而回避型个体的激活程度相对较低。研究还发现依恋回避维度没有在忽视型社会排斥与内隐自我关注中起调节作用。说明无论个体的回避程度是多少,面对对他人忽视后,个体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回避型个体使用回避策略应对人际关系,对他人具有消极的认知,对自己具有积极的认知。说明在被他人忽视后,回避型个体不会因为被他人忽视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3 结论
在忽视的排斥条件下个体的内隐自我关注显著高于拒绝排斥条件;在拒绝型社会排斥条件下,依恋焦虑对内隐自我关注具有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建政 ,夏冰丽.(2008).心理學视野中的社会排斥.心理科学进展,16(6),981-986.
[2] 王紫薇 , 涂平 .(2014).社会排斥情境下自我关注变化的性别差异 . 心理学报 , 6(11),1782-1792.
[3] 张野,张珊珊,崔璐.(2015).权力感对社会排斥下自我关注的影响.心理科学,38(4),960-965
作者简介:徐磊(1991-),女,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研究生在读,硕士,单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自我关注 依恋焦虑
1 引言
社会排斥现象普遍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者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体希望与他人建立关系但被拒绝,个体的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的现象。本文采用杜建政的定义:社会排斥是指被他人所拒绝,个体的归属感受到阻碍的现象。
社会排斥分主要有忽视型和拒绝型。忽视型指个体没有受到他人明确的拒绝,但被他人间接地忽视;拒绝型指个体被他人明确表示拒绝。Williams提出了社会排斥的需要-威胁模型,该模型指出当个体遭遇社会排斥后,自尊感、归属感、控制感和意义感受到威胁。Williams将自尊感和归属感划分为关系需求,意义感和控制感划分为效能需求。王紫薇发现,当经历社会排斥后,相对于男性,女性的关系需求受到更大的威胁。张野发现无论男性和女性,在面对忽视型社会排斥个体的效能需求受到威胁;在面对拒绝型社会排斥,关系需求受到更大威胁。本文选择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女性在面对不同的排斥类型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本文选择自我关注作为衡量社会排斥类型影响效果的指标,自我关注指个体倾向于对自身的直接监控。张野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忽视型社会排斥增加自我关注水平,拒绝型排斥降低自我关注水平。那么单独研究女性群体,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提出假设一:与拒绝型排斥相比,个体在忽视型社会排斥下,内隐自我关注水平更高。有研究关注社会排斥与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经历社会排斥后,焦虑型个体在与社会排斥相关的脑区表现出高度激活。说明焦虑型个体对于社会排斥更为敏感。拒绝型社会排斥威胁人的关系需求,焦虑型依恋个体更为关注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假设二:依恋焦虑在拒绝型社会排斥与自我关注起调节作用。
2实验
2.1 被试和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总共招募了120名在校女大学生,被试被随机分为三组:拒绝组、忽视组和接纳组,每组共40人。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社会排斥类型(拒绝组/忽视组/接纳组),因变量为内隐自我关注水平,调节变量为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
2.2实验材料
社会排斥操作材料:借鉴 以往研究的社会排斥操控 ,要求被试回忆印象最深刻的被他人拒绝或忽视的事件,然后选择感到被忽视或被拒绝的程度作为操控检验指标。
亲密关系体验量表:采用李同归等人修订的亲密关系量表中文版。此量表使用七级计分,分为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两种维度,每个纬度各包含18道题。
内隐自我关注材料:采用自我关注的Stroop任务(张野,2014),要求被试对“自我相关”和“自我无关”12个词语进行颜色的识别。经过专业人士评定,两组笔画、频率和字数无显著差异。
2.3研究结果
2.3.1 社会排斥的操作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是忽视组、拒绝组和接纳组引起的排斥感存在显著差异,(F(3,120)=99.891, p<0.001)。事后检验发现拒绝组的拒绝感显著高于接纳组,忽视组的忽视感显著高于接纳组。结果说明拒绝组的被试明显体验到拒绝感,忽视组的被试明显体验到忽视感。
2.3.2 不同排斥类型对内隐自我关注水平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说明不同的排斥类型对内隐自我关注水平具有显著差异(F=16.174,p<0.001)。事后检验发现,拒绝组的自我关注水平显著低于接纳组,拒绝组的自我关注水平显著低于忽视组,忽视组的自我关注水平显著高于接纳组。结果显示个体经历不同排斥类型,内隐自我关注水平不同,具体来说,忽视组的自我关注水平最高,接纳组次之,拒绝组最低。
2.3.3 特质依恋风格的调节作用。采取分层回归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虚拟变量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β=-11.999,p=0.431;β=0.02,p=0.811)均不显著,而虚拟变量1×依恋焦虑显著(p=0.020)。结果说明在依恋焦虑在拒绝型社会排斥与内隐自我关注水平中起调节作用,依恋回避没有起调节作用。
2.4讨论
结果表明拒绝组感到拒绝感,忽视组感到忽视感,说明不同类型的排斥操作有效。不同排斥类型操作对内隐自我关注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忽视组的被试的内隐自我关注水平显著高于拒绝组。忽视较为含蓄,没有明确的否定性反馈,促使个体更为关注自我,并试图和他人进一步建立交往,因此被忽视后,用提高自我关注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境遇。然而,被拒绝是个体明确遭到拒绝,个体会直接出现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来应对排斥。 研究发现依恋焦虑在拒绝型社会排斥与内隐自我关注水平中起调节作用。个体被他人拒绝后,依恋焦虑水平越高,其内隐自我关注水平就越低。Dewall发现焦虑型个体在与社会排斥相关的脑区表现出高度激活;而回避型个体的激活程度相对较低。研究还发现依恋回避维度没有在忽视型社会排斥与内隐自我关注中起调节作用。说明无论个体的回避程度是多少,面对对他人忽视后,个体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回避型个体使用回避策略应对人际关系,对他人具有消极的认知,对自己具有积极的认知。说明在被他人忽视后,回避型个体不会因为被他人忽视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3 结论
在忽视的排斥条件下个体的内隐自我关注显著高于拒绝排斥条件;在拒绝型社会排斥条件下,依恋焦虑对内隐自我关注具有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建政 ,夏冰丽.(2008).心理學视野中的社会排斥.心理科学进展,16(6),981-986.
[2] 王紫薇 , 涂平 .(2014).社会排斥情境下自我关注变化的性别差异 . 心理学报 , 6(11),1782-1792.
[3] 张野,张珊珊,崔璐.(2015).权力感对社会排斥下自我关注的影响.心理科学,38(4),960-965
作者简介:徐磊(1991-),女,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研究生在读,硕士,单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