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探究题五探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试行后,在现代文大阅读部分设置了二选一的命题模式,主要涉及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两类作品的阅读理解。其中实用类文本是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开设的选修课,于2007年第一次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它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使试题进一步贴近生活,引領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是新课标试卷的显著特色。实用类文本主要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在具体题型中对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了一道高达8分的探究题,是大阅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考查内容。而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卷的试题,基本以人物传记为主,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复习备考的体验,对人物传记探究题的命题及答题模式所作的一些初步探讨。
  一、探命题依据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探究”的具体要求是: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而考试说明对其的具体解释有三点: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就是要分析归纳出传主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考点是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
  二、探命题特点
  1.设题重实际: 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适合高中生作答,但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评价、抒情处。
  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立足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三、探设问角度
  1.从选材角度 如2012全国课标卷《谢希德的诚与真》: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从结构角度 如2008山东卷《我所认识的梁漱溟》: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3.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角度 如2012辽宁卷《克罗齐的求索》: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有所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4.从分析探讨角度 如2010课标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斯瓦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会更长久”。请就你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探应对策略
  1.要强化尊重文本的意识
  探究性阅读讲求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但解读不能超出文本这一基础,切不可对文本只作粗略肤浅的浏览,就乱作分析,乱下判断,而犯误解文意的方向性错误。文本往往是客观事实的浓缩,它表现了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之所以要探究,是因为对事实规律的认知可能有不全面、不科学的地方,有时需要从不同角度作辩证的认知。
  2.要把握传记文的阅读方法
  传记文属纪实性作品,不允许有任何夸张和虚构,但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阅读传记文,要在了解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有助于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只有如此,才能在评价传主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三是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的主要功过;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能使传主的形象更丰满,关注这些可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四是要注意传记中作者的评价性语句和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尤其是评传性传记,作者的评价往往是文章的“要害”。
  五、探答题模式
  针对探究题的相关特点,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笔者发现,探究题在组织作答时要把握三个原则:观点要明确(正面启示、积极健康);论述要合理(立足文本、理性认知);论证要充分(知人论世、知事论人)。探究题答案大多是采用议论文的论述形式,组织答案时可按如下模式:亮明观点(有的是亮明探究对象)——扣文本找论据——联系实际(不是每道题都涉及,但可尽量设置这一步骤)——总结(相当于议论文的结尾)。
  这实际是一种“总——分——总”的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亮明观点也即提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大致看法,并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说明自己探究的路径和凭据。这个环节按照考纲应是体现个性和创新的,但是,通过对五年高考探究的揣摩比较,我们会发现,所谓的个性,所谓的选择的自主性,其实只体现在你对题干中规定好的几种观点和看法有选择的自由和个性,具体到论述时,恰恰体现的是大家对文本的一种“共性”认知,即论述必须遵循文本和题干的暗示和引导。
  2.分析展示探究过程是整个探究题的主体部分,这个过程强调:要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即以传主为例找相关论据(要做到:理清文脉,弄清陈述事实与传主之间的关系;筛选有效信息,合并同类信息);表述层次要清晰,依照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顺序分条逐层的展示出对探究对象进行认识的过程。(要有据分值设置要点的意识,比如4分意味着有两到四个要点。)
  3.组织答题语言要通畅,书写要工整,不写错别字,避免出现病句。在答卷上要注意安排好字数,不要太少,也不要太烦琐,不超出答题限定的范围。
其他文献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廉颇蔺相如列传》也讲了好多遍。无论教参还是我个人的讲解,都把重点放在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身上。我们往往对勇武率直、知错必改的廉颇赞赏有加,对智勇双全、宽宏大量的蔺相如充满敬意,但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人物,即赵惠文王,正是他的知人善任成就了这一代名将贤相;正是他的善纳忠言使赵国转危为安。文中对赵惠文王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足以显现出他的形象特点,说明他是战国
期刊
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使应试教育走向了极端。教师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目前,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必须使语文教学从纯粹的书本教学走出来,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一、走进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直接的社会生活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而且让学生领会了大量的语文模糊性知识,对学生积
期刊
纵观各省市的高考作文报告,都提到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较为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作文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不禁有人要问,现在的作文中真的缺少“真善美”吗,如何才能从“假大空”回归“真善美”。  唤醒学生心中的真善美,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站在生命的高度思考
期刊
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育也应该从教材中走出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大自然,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培养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大语文教育”观。  这种大语文的概念,极有利于学生把语文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现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失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这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方针,是值得语文
期刊
执教时間:2011年10月20日  执教班级:潢川第一高级中学高三(4)班  师:同学们好。俗话说,唐诗宋词汉文章。提起唐诗,自然想起李白想起杜甫,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杜甫,学习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歌《兵车行》。  师:作为诗歌,诵读自然是第一要义。下面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这首诗。  (学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朗读的声音很洪亮,但对节奏与感情的把握还不够到位。下面我给大家放一遍名家的配乐朗读
期刊
1915年,李叔同创作了一首小诗《送别》,这首诗凭借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夕阳、浊酒等表现离愁的典型意象,成为表现离别之情的千古绝唱。早在几百年之前,一代词宗柳永也为我们创作了一首表现离愁的名篇《雨霖铃》,这首诗更是经久不衰。可见,离别之时的感伤和凄凉撞击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别离者。  要理解这首诗,知人论世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基础。“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
期刊
很喜欢一个词“万家灯火”。  这个词带有一种轻柔的温度,仿佛让我看到摇曳的灯芯,感到烟火人间因有了一盏盏灯火而有了温暖。  你看,万家灯火多像浮在漆黑夜晚的一只只眼。  伫立在岁月的桥头,看着那些灯,想着那些火,让已经湮没在历史深处的灯火之光在我的头脑中再次闪亮。  一  最刻骨铭心的是那盏在夜里游动的灯。  在那贫瘠的岁月里,乡亲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土里刨食,一镐一镐翻腾着平凡的日子,一锄头一锄头删
期刊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而构造的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它既有口语的朴实,又有音乐的旋律;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还能表达丰富的情感。那么叠音词的这些作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以为它的描写作用、音乐作用都是加强抒情效果的方式。因为前者属形式,后者属内容,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就强调指出,叠音词的使用是形象描写客体,反映主观情感的需要。我国从古到今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十分擅长运
期刊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翻译又是其中的重点,分值高,不容轻视。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学生普遍感到知识点繁琐,枯燥,不易识记,因此复习兴致不高,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用课文句子来带动文言复习。  其实文言文的知识基本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而翻译的涵盖面大,可以包含几个知识点,要想把一个文言句子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符合“信、达、雅”的标准,就
期刊
十年前看三毛看的狂热,看得心痛,看的忘记了读书,看的天空时而灰暗时而晴朗,看的失去了鉴别能力,失去了原则,数学课上,无所顾忌地看《梦里花落知多少》,老师给撕了,再买一本。在建筑工地上捡奇形怪状的石头,如获珍宝。在垃圾堆旁捡汽水瓶,用清水洗净,插上一大把青草。看到我无法模仿的时候,就掉眼泪。美丽的青春忧伤起来。  没想到大学的同桌也喜欢三毛,我们便约定做一生一世的好友,校园里我们长发飘飘,我们穿上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