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衬词是传统戏曲音乐中不可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为形成完整曲目,并为曲目带来不同韵味的语气词、形声词等。在云南壮剧的音乐当中,衬词的存在也是无比重要的,虽然衬词大多与正字没有直接联系,但是衬词的出现与运用能够大幅度展现曲目的独特韵味与魅力,展现云南壮剧特有的风采。
关键词:云南壮剧;衬词;艺术特征;类型探究
我国之所以拥有璀璨的文明宝藏,是因为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与特色,在漫长的文明碰撞中不断的在进行吸收与演化,这是一种不可逆改的文化进程,也是使得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的必要措施。而云南壮剧的形成正是因为壮族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群众们在保持现有戏曲特征的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种类的表现特征,为迎合更多民族人民审美文化而创造的舞台意识。而在云南壮剧的音乐表现当中,衬词的存在可以说是细微但至关重要的。云南壮剧的衬词分类多样,“可将他们分为起腔性衬词、特殊性衬词、 称谓性衬词、填充性衬词、呼应性衬词、感叹性衬词、渲染性衬词和收腔性衬词等八种类型。”[3]
一、多样性的衬词特征
1.类型的多样性
云南壮剧之所以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衬词的利用很重要。而衬词多種多样,在类型方面也有着不同的作用。首先从云南壮剧衬词的类型多样性来看,观上文而言,有着起腔性衬词等八种。而这个八种衬词类型分别也具有着其下的丰富衬词小类。如起腔性衬词还包含着首句型起腔性衬词、连续性衬词与间隔性衬词之类的三种。虽然衬词看似细碎,但是类型多样,且每一种不同的衬词类型都会给曲目带来别样的韵味。
2.功能的多样性
衬词的存在也并不只是单纯的起到点缀与衬托穿插作用,在功能方面其实也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因为类型的多样性,所以不同的衬词在不同的曲目当中有着不同功能性。如有着塑造与刻画人物形象的功能,渲染舞台气氛的功能与烘托人物情感等等的作用。
二、浓烈鲜明的民族特征
1.彰显独特的衬词类型
对于民族地方戏曲种类而言,并不是每一种都是一枝独秀的,而是兼并了汉族特征,经过磨砺精练来形成的,而云南壮剧自然也是如此。在曲目的衬词使用中,云南却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类型,并通过有效的运用来达到彰显独特韵味的民族性特征。因为壮剧本就是云南及广西等地方上的特有曲目,所以衬词的利用就会根据不同歌种来磨合用衬方式。各种衬词的利用,为云南壮剧的叙事与情感抒发带来了充满民族魅力的韵味。如在“星星”的曲目演唱中,在其中运用到了“分呃哎”这样的衬词,而“分呃哎”这样用汉语习惯看上去毫无意义的词汇,在状语语境下是山歌或唱山歌的意思,这样独具特色的衬词使用,便显而易见的彰显出了云南壮剧的独特民族性。在曲目中,有“(哎呃)空有满(呃)天(呃)星(侬呀呃)”这样的衬词,而这些衬词的使用就涉及到了连续型起腔性衬词的作用,并且在充满着浓郁云南地方特征的语境下,欣赏者便能够获得直观且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舞台艺术欣赏体验。
2.词曲结合的民族性
无论是云南壮剧还是云南民歌,亦或是其他曲种,完整的结构都离开歌词与编曲的配合,尤其在词曲结构的编写中,衬词的利用需要结合规律与韵律来进行填充,来达到某一种表演效果,并直接体现出云南壮剧的独特民族性。其实对于云南壮剧来说,词曲结合的运用是需要根据不同腔调的规律来采用适宜的用衬方式,并进行整合,将唱词与编曲和谐融合。浓郁的民族化曲种特征,便由词曲结合的运用来深层次的展现出来,以错位特征来将云南壮剧音乐中衬词的民族性特征进一步的发挥到位。
3.独具特色的语言习惯
云南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征的地区之一,也是拥有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地域。而壮语是属于我国的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语言文化相当丰富灿烂。而又因为多语言聚集且人流密集,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着属于自身的语言习惯,并在语气词方面具有着独特的特征,以此来显示出独具特色的语言习惯。而在云南壮剧之中,自然也有着语言习惯的分别,并利用衬词的变化来实现语言习惯的运用于糅合。像是虚词、叹词等等可以烘托出人物语感以及氛围色彩,能够使欣赏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语言习惯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征。在“分呃哎”以及“分标乖”等其他的壮族民歌的演唱中,便更能够直接的体现出民族化的语言习惯所带来的舞台效果与衬词运用的类型与方式。
4.字位安排的民族性
在云南壮剧中,最有意思的是衬词在歌曲结构中的字位安排,即使是同一首曲目,但是将衬词进行灵活化的改变,便能够使同一首曲目绽放出不同的光彩。而这也是衬词独具民族性的特征之一。并且,云南壮剧之所以能够被多民族的人民所欣赏,更是因为在具有民族特征的基础上有着兼并多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这也给云南壮剧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还以“星星”这首曲目为例,多样化的字位安排能够使云南壮剧在多次的演变过程中带来别样的欣赏体验。比如在“哎的呶”腔调中,“(哎的呶来喏啊)三(呀)天又(呢)会(依)面(的侬依来喏)”与“难(依)舍( 哪)又(依呀的)难(呃热呃的)分”相比变成了字位之间少有衬词,但在句尾中有着丰富的衬词变化。而这一细微的变化,带来的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并且更是为凸显云南壮剧的民族性给予更多力量。
三、总结
云南壮剧正是以为其浓郁鲜明的民族性,以及多变丰富的衬词运用,来表现出民族性曲种的魅力之处。并以小人物的生活百态以及人物戏说来体现云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特征,用或洋溢、或悲怆,抑或愤懑的腔调来引领欣赏者的体验,将云南壮剧的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许六军.云南壮剧音乐在不断探索中传承和发展——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十五)[J].文山学院学报,2017,30(05):64-66.
[2]蒙俊.云南壮剧帮腔的壮族民歌元素及其效果[J].文山学院学报,2016, 29(01):40-43.
[3]许六军.云南壮剧音乐中衬词的类型——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二)[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4):17-21.
云南省文山州壮剧团
关键词:云南壮剧;衬词;艺术特征;类型探究
我国之所以拥有璀璨的文明宝藏,是因为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与特色,在漫长的文明碰撞中不断的在进行吸收与演化,这是一种不可逆改的文化进程,也是使得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的必要措施。而云南壮剧的形成正是因为壮族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群众们在保持现有戏曲特征的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种类的表现特征,为迎合更多民族人民审美文化而创造的舞台意识。而在云南壮剧的音乐表现当中,衬词的存在可以说是细微但至关重要的。云南壮剧的衬词分类多样,“可将他们分为起腔性衬词、特殊性衬词、 称谓性衬词、填充性衬词、呼应性衬词、感叹性衬词、渲染性衬词和收腔性衬词等八种类型。”[3]
一、多样性的衬词特征
1.类型的多样性
云南壮剧之所以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衬词的利用很重要。而衬词多種多样,在类型方面也有着不同的作用。首先从云南壮剧衬词的类型多样性来看,观上文而言,有着起腔性衬词等八种。而这个八种衬词类型分别也具有着其下的丰富衬词小类。如起腔性衬词还包含着首句型起腔性衬词、连续性衬词与间隔性衬词之类的三种。虽然衬词看似细碎,但是类型多样,且每一种不同的衬词类型都会给曲目带来别样的韵味。
2.功能的多样性
衬词的存在也并不只是单纯的起到点缀与衬托穿插作用,在功能方面其实也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因为类型的多样性,所以不同的衬词在不同的曲目当中有着不同功能性。如有着塑造与刻画人物形象的功能,渲染舞台气氛的功能与烘托人物情感等等的作用。
二、浓烈鲜明的民族特征
1.彰显独特的衬词类型
对于民族地方戏曲种类而言,并不是每一种都是一枝独秀的,而是兼并了汉族特征,经过磨砺精练来形成的,而云南壮剧自然也是如此。在曲目的衬词使用中,云南却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类型,并通过有效的运用来达到彰显独特韵味的民族性特征。因为壮剧本就是云南及广西等地方上的特有曲目,所以衬词的利用就会根据不同歌种来磨合用衬方式。各种衬词的利用,为云南壮剧的叙事与情感抒发带来了充满民族魅力的韵味。如在“星星”的曲目演唱中,在其中运用到了“分呃哎”这样的衬词,而“分呃哎”这样用汉语习惯看上去毫无意义的词汇,在状语语境下是山歌或唱山歌的意思,这样独具特色的衬词使用,便显而易见的彰显出了云南壮剧的独特民族性。在曲目中,有“(哎呃)空有满(呃)天(呃)星(侬呀呃)”这样的衬词,而这些衬词的使用就涉及到了连续型起腔性衬词的作用,并且在充满着浓郁云南地方特征的语境下,欣赏者便能够获得直观且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舞台艺术欣赏体验。
2.词曲结合的民族性
无论是云南壮剧还是云南民歌,亦或是其他曲种,完整的结构都离开歌词与编曲的配合,尤其在词曲结构的编写中,衬词的利用需要结合规律与韵律来进行填充,来达到某一种表演效果,并直接体现出云南壮剧的独特民族性。其实对于云南壮剧来说,词曲结合的运用是需要根据不同腔调的规律来采用适宜的用衬方式,并进行整合,将唱词与编曲和谐融合。浓郁的民族化曲种特征,便由词曲结合的运用来深层次的展现出来,以错位特征来将云南壮剧音乐中衬词的民族性特征进一步的发挥到位。
3.独具特色的语言习惯
云南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征的地区之一,也是拥有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地域。而壮语是属于我国的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语言文化相当丰富灿烂。而又因为多语言聚集且人流密集,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着属于自身的语言习惯,并在语气词方面具有着独特的特征,以此来显示出独具特色的语言习惯。而在云南壮剧之中,自然也有着语言习惯的分别,并利用衬词的变化来实现语言习惯的运用于糅合。像是虚词、叹词等等可以烘托出人物语感以及氛围色彩,能够使欣赏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语言习惯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征。在“分呃哎”以及“分标乖”等其他的壮族民歌的演唱中,便更能够直接的体现出民族化的语言习惯所带来的舞台效果与衬词运用的类型与方式。
4.字位安排的民族性
在云南壮剧中,最有意思的是衬词在歌曲结构中的字位安排,即使是同一首曲目,但是将衬词进行灵活化的改变,便能够使同一首曲目绽放出不同的光彩。而这也是衬词独具民族性的特征之一。并且,云南壮剧之所以能够被多民族的人民所欣赏,更是因为在具有民族特征的基础上有着兼并多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这也给云南壮剧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还以“星星”这首曲目为例,多样化的字位安排能够使云南壮剧在多次的演变过程中带来别样的欣赏体验。比如在“哎的呶”腔调中,“(哎的呶来喏啊)三(呀)天又(呢)会(依)面(的侬依来喏)”与“难(依)舍( 哪)又(依呀的)难(呃热呃的)分”相比变成了字位之间少有衬词,但在句尾中有着丰富的衬词变化。而这一细微的变化,带来的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并且更是为凸显云南壮剧的民族性给予更多力量。
三、总结
云南壮剧正是以为其浓郁鲜明的民族性,以及多变丰富的衬词运用,来表现出民族性曲种的魅力之处。并以小人物的生活百态以及人物戏说来体现云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特征,用或洋溢、或悲怆,抑或愤懑的腔调来引领欣赏者的体验,将云南壮剧的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许六军.云南壮剧音乐在不断探索中传承和发展——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十五)[J].文山学院学报,2017,30(05):64-66.
[2]蒙俊.云南壮剧帮腔的壮族民歌元素及其效果[J].文山学院学报,2016, 29(01):40-43.
[3]许六军.云南壮剧音乐中衬词的类型——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二)[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4):17-21.
云南省文山州壮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