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谈吃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h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食文化源远流长,谈吃的著述也就不绝如缕代有佳作。但说来也怪,名家谈吃,却往往意不在吃,远的如袁枚那份素净的《随园食单》不说,即如现代文化史上的两位名人周作人梁实秋,也很少胶柱鼓瑟般谈某款菜的秘方或一味渲染珍馐杂错前的大快朵颐,用知堂的话说,他们寻找的是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看来,要想从饮食这件俗事上雅起来,你就不能不把目光投到吃之外,去捕捉蕴含于食品中的情趣风味和文化民俗,否则倒不如干脆去写“烹调大全”一类得了。
  可是,我们也有另外一种谈吃的文本。它目光粗鄙,专注于面条窝窝之类的形而下,为一条黄瓜一个红薯斤斤计较,为肚皮问题殚精竭虑并几乎以吃而不是别的更高尚的目的为中心形成了种种人际关系。这和前贤那些清淡雅致玄意幽远的谈吃之作相去何啻天壤!这一文本就是被称为建国后最杰出的思想家顾准在史无前例的特殊年代给我们留下的几本日记。《顾准日记》在近年里曾是很轰动的书,但现在看来,顾准在日记中思考的东西因时间的流逝已减少了一些光芒,倒是私人化的记述如吃喝拉撒一类对我辈后生更具感知历史的价值。
  
  关于特殊年代的“吃文化”,过去也有文字涉及,但多为文艺性作品,如阿城穷尽吃相的小说《棋王》,张贤亮描写饥饿在胃里叫喊要吃要吃的《绿化树》,相形之下,《顾准日记》中的谈吃文字更朴素,其本色更能震撼人心。《知堂谈吃》《雅舍谈吃》都是高明的选家替作者编出来的,不知道有人曾想到要编一本《顾准谈吃》否?笔者且先抄其中几段文字,但愿能抛砖引玉吸引选家的注意。
  “用稀饭汤冲代乳粉一大缸,美极。”
  “清晨烤红薯一块。五时许柳学冠等来,无法取出。……天明,我找机会取出我所烤的那块,里外熟透鲜美绝伦。”
  “沈,每回晚回,必另做饭吃。昨天,我特别观察谢德征给他做的饭,面疙瘩,加大量猪油,用芜荽。”
  “今晨,稀饭吃七勺,大便极端良好。”
  “中午饭多,晚饭破稀饭,极绝。今晨大便,还是拉了稀的。”
  “前晚昨晚均早睡,未能入寐,为食物的欲念所苦。……烤白薯北京很难买到,窝窝头是美味。……想这些事竟至不能入寐。”
   ……
  
  老实说,第一次如此密集地接触这类干巴巴的近乎鄙陋的文字,既让人不舒服更让人困惑:为了一点烤白薯窝窝头竟至不能入寐,而且时时关心吃后排泄物的干稀,这像一个思想家之所为吗?思想家不是更应该关注形而上的东西吗,如当下某些读物告诉我们的,那代知识份子尽管面有菜色但心忧天下,哪怕饿得浮肿最痛苦的却是没有书看没有精神食粮?但很快,我就为自己这些矫情、残忍的想法感到羞愧。到底是精神的压制还是物质的束缚更能左右一个人哪怕一个思想者的行与思?书生气的我们在这一问题上常会给出一厢情愿的回答,事实上,一个成熟的思想者,再黑暗的文化专制也无法遏制他自由思想,正如冯友兰先生回忆的,他当年在大会上一脸肃穆地挨批,心里却在默诵慧能那首“菩提本无树”的偈,相反,如果冯先生也被弄到 了食不果腹的境地,他还能这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地自由遨游于他的哲学王国吗?所以,当生存权都已岌岌可危的顾准如此绞尽脑汁地关注个人的一己之“吃”时,我们除了为之心酸泪落,还有什么理由要求他关注那些本应由肉食者筹措的宏大命题?一个第一流的头脑终日被“吃什么怎样弄到吃”的问题所困扰(顾准的《希腊城邦制度》等书都是他生活稍稍安定后“呕”出来的),也许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深刻认识到那场悲剧所具有的国家意义和民族意义:试想,当中国的顾准在为窝窝头烤白薯不能入睡的时候,异邦的伯林、哈耶克、哈贝马斯在做些什么?
  文革已经远去,重提顾准这些碜人的文字未免不合时宜,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中也几乎没有人知道有一个时期曾以国家行为来宣传的诸如饮露或静坐练功式的食物替代法了。荒唐也罢,悲悯也罢,这已经成为当代史上不可更改的一页,谁都没有资格以现世的精明嘲笑和回避它。但愿有心人能站出来编一本《顾准谈吃》,同时写一部有关特殊年代的吃文化的专著。这里用得上那句用滥了的格言: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其他文献
坦白地说,虽然唐弢的《琐忆》(编入旧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新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历来被当作回忆鲁迅的典范散文来教学,但我对此却常起幻灭之感,并且用鲁迅的话来说,这“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1〕本文的论题即由此而产生:文体性质——《琐忆》真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吗?主题思想——《琐忆》对鲁迅性格的概括在多大程度上切合鲁迅自身?……但是,当然,对此进行探讨,重要的并不在于它的结论,而在于整个探
期刊
一    《书屋》是好杂志,我十分喜欢,喜欢就喜欢在它坚持真实、倡导言之有物上。当然,这也并非是说,它在这方面就做得尽善尽美了。也许有些苦衷难以为外人道,中国的杂志常常会发一些文章,让不明白个中原委的人感到纳闷,好好的,杂志怎么自己砸起自己的牌子来。二○○一年第二期的《书屋》,首篇登载的就是这样一篇稿子。还未到手,就有朋友嘱咐,一定读读这期刘小枫的大作。杂志一到,我首先就看起了《刺猬的温顺》。这位
期刊
读荒芜编的《我所认识的沈从文》一书,从中更认识了这位老夫子,更佩服他为文为艺的精神,更敬仰他为人的品格。  “文革”期间,我曾有缘和沈从文先生见过一面。那是在北京他的斗室里。我心目中,沈老是大作家,气度非凡,见面,得小心翼翼,不可冒失。谁知一见,却是个极其平凡的老头儿。说话湘西口音,似乎有点像四川话,听不真切。见我们去,从橱柜里拿出糕点让我们吃。老人热情,敢不从命,拿起一块就啃,啊,太硬了,一看,
期刊
一    发表在《开放》杂志二○○○年五月号的《李慎之访谈录》,今年又在《书屋》第一期改名《新世纪 老任务》重新发表。其中有些观点和提法,很难让读者赞同。我去年曾给《开放》杂志提过建议,修正“鲁迅先生不反封建”这一段话,没有回音。我认为断定在鲁迅著作中找不到“反封建”字样,是与鲁迅著作不相符合的。作者李慎之先生在答客文中说“……五十多年前受教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以后(中国)就不再是封
期刊
《单刀赴会》的剧情是:赤壁之战后,鲁肃奉孙权之命,千方百计,要向蜀汉讨回荆州。为此,鲁肃于临江亭邀请镇守荆州的关羽赴宴,预设伏兵,想以威逼要挟的手段要回荆州,关羽明知有诈,仍只带周仓一人,持青龙偃月刀勇闯虎穴。  在这出戏中没有刀枪相击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也没有几句唱,全剧凭的是刻画关羽精气神,再加上环境气氛的渲染,周围人物的衬托,来体现关羽的英雄气概。  剧中关羽的造型是按《三国演义》中描写:“
期刊
幼时,前文说到的那位烧饼店老板,特爱看京戏。他没结婚,当然没有儿女。因此就十分喜欢我。他每去戏院看戏,都得把我带上。一、搀着我,有陪伴说话,加上淘气,就不感寂寞。二、因我幼小,乘车,进戏院都不用买票。三、他有一肚子的京戏。每出戏的人物,情节,头头是道。他要讲给我听。使我懂得不少。从散场出来,已是夜里十点多了。就带我去吃夜宵。有馄饨、四喜汤团、糖芋芨,随我挑。  从此,我迷上了京戏。有次看《吊金龟》
期刊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学阵营逐渐分化,鲁迅是我国第一代新文学家中最早走上职业作家道路的一个。鲁迅在上海做职业作家这段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及出版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他不仅以其译著实绩创造了丰饶的精神艺术价值,而且凭其现代市民的觉悟自觉地实现了可观的世俗物质价值。然而,广为流布的各种鲁迅研究论著大多着重于探讨鲁迅的精神生活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鲁迅的物质生活状况仅被研究者零星提及且大多失之简约。尤其是鲁迅定居
期刊
在书店见到这本三十多万字定价近三十元钱的书时,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不是说我特别喜欢柳永的词,而是出于我对柳永的经历很感兴趣,出于对柳永与妓女间那种并非一般肉欲关系了解的渴望。《中国古典文学史》中提到柳永的词很受妓女的喜欢,“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而且柳永死时,“葬资竞无所出”,是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载酒爻饮于柳永墓前,祭奠这位词人,时人谓之“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
期刊
作家的作品,每每为时代留下影子;时代的影子,又往往替作家的作品圈定了一定的范围。文坛上经历越久的作家,他的作品反映的这一规律也越鲜明。综览曾被冰心老人归入“功力很深的散文作家”之列的徐开垒,他的新作《家在文缘村——徐开垒散文自选集》(文汇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更使人觉得:作家作品与时代的关系,确实是形影不离。  尽管在这本书里,徐开垒的第一篇散文《阴天》和最后一篇散文《迟写的后记》,都发表
期刊
我一直认为,二十世纪中国人对历史的最大负债,就是严重破坏了自己的生态环境。  在沙漠化与城市化同时推进的今天,中国的城市人口大都已对大自然的美相当隔膜。近二十多年的加速现代化,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却使我们失去了无数的江河湖泊,失去了不少森林。城市的天空上,已很少看到有鸟儿飞翔。  我们曾经拥有过美好的栖息之地,它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近二十年来,已游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