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岩》、《红旗谱》、《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些伴随着新中国一代青年成长的熟悉的图书以及家喻户晓的《青年文摘》,都与一个有着悠久、辉煌发展历史且历久弥新的名字密切相关:中国青年出版社。
筚路蓝缕,岁月悠悠。60年来,这家直属于共青团中央的老牌出版社,在出版理念上一直坚守着“为青年服务、做青年人的良师益友”的理想和追求,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可贵的“青年人”蓬勃奋发的激情,既与时俱进又守正出新,出版了一大批贴近读者需求、观照社会发展潮流的优秀图书和期刊,锻造了金灿灿的“中青”品牌。
今年,适逢中国青年出版社建社60周年,为了了解这家被视作“中国青年一代精神导师”的出版机构的发展经验,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景岩。
60年峥嵘岁月: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中青社历久弥新的建社立社强社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是我们最渴盼了解的。在张社长的娓娓而谈中,我们获悉,1950年创社之初,除中央部委直属的几家出版社和各地的人民社之外,全国出版社的数量屈指可数。其中,以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的出版机构,中青社是唯一一家。建社后,出版社便策划和引进出版了一系列影响很大的、后来被誉为“红色经典”的系列图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红岩》、《红日》、《红旗谱》、《李白成》等,此外还出版了不少介绍外国科技知识的图书。这些图书的成功出版,奠定了中青社发展的基础。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图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做青年读物的出版社也不再限于中青社一家,很多人民社、文艺社等,都通过青年读物类图书来开拓市场。在谈及出版社定位和发展规划问题时,张社长指出:“中青社作为老牌的专业青年出版社,还是应该注重以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前文学是出版社的主要出版题材,因为文学是影响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现在在这个领域我们虽然因为其他出版社和民营策划公司的介入,影响力下降了。但是,我们转而下大力气去扩展青春、励志、修养、时尚类图书,使之成为主打品牌,也同样可以继续锻造好中青社的青年读物品牌。”
确实,在张礼长所提及的出版领域里,中青社这些年来做了许多新的尝试且颇有建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青社的IT类图书,在全国销售排名中排在机工社、清华大学社、电子社、邮电大学社之外的第五名,这对于非此科班专业的中青社而言是难能可贵的。艺术设计类图书则可以称得上是中青社最具特色和品牌知名度的类别。最近,根据开卷公司的统计,中青社在这一出版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一度排名第一。
无论图书、期刊,还是其他出版形式,中青社都始终遵循为青年服务这个方向和追求。培养、影响青年人,做青年人的良师益友,是中青社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
“总结出版社不断成长壮大的经验,我想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出版社在60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理念,紧跟历史流变,在时代大潮中坚守为青年服务的宗旨,厚积薄发,开拓进取。”张社长如足说。
或许,正因为对创新和坚守有着一种清醒的执著,这位对改制后的蜕变与飞跃、艰难与障碍有着更丰富感受的老牌大社掌门人,对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充满着睿智。据张社长介绍,今年是中青社全面推进改制的关键年份,社里计划在六七月份完成全部工作。我们了解到,跟其他出版社的情况一样,中青社的改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瓶颈如人事管理、老员工的安置问题等。同时,他还强调,改制使出版社更有灵活性了,兼并淘汰的步伐恐怕要比过去几十年都快。尤其是退出机制起作用之后,有些差的出版社会被淘汰出局,这意味着部分社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资源,包括选题、人才等。企业竞争会使有的出版社在管理、人才、作者等方面强大起来,形成优势竞争力。
在肯定改制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张社长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他指出,出版社按照企业机制的管理模式运营,价值与利益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会面临一些选择的困境,比如要社会效益,还是要经济效益?因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备的书当然好,但有利无害的书,出还是不出?是个问题。但是,作为出版人有一个最根本且必须遵守的原则是:有害无利的书,绝对不出;有利无害的书,可以尝试出。至于尺度如何把握。矛盾如何化解,遇到具体情况再说。
数字出版:换个炉灶炒新菜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结合,已经成为出版业当前及今后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张社长说,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对出版业冲击很大,报纸首当其冲,不少如《纽约时报》等极具影响力的报纸均停止了纸质出版而转战网络,数字出版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可低估。但是,纸质出版要完全过渡到数字出版,起码在中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他认为,纸质与数字这两种出版形态,彼此间是一种递进的嬗变关系,还是新的形态成长起来后慢慢吃掉旧的?以及这种新出版业态会造成什么影响,彼此间是消亡还是共存?现在都还说不好。
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中青社的数字化推进工作,不仅扎实而且富有成效。目前,刊物数字化领域,《青年文摘》、《中国青年》等刊物都有了电子杂志版本,与龙源期刊网合作六年来,上述期刊的点击和引用率在全国期刊中名列前茅。《青年文摘》还开通了手机报。走在了国内许多走市场的大刊的前列。为了让我们对此有直观的认识,张社长还用自己的手机向我们演示了手机报。接下来,中青社将进一步加快数字出版的发展步伐,如把所有图书都转成电子书,并跟新浪等知名网站开展合作,开展收费阅读业务。
“不过,我们社的数字出版工作总体上来说还是做得不够,在全国出版社里面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目前,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有的作者不肯签网络出版的合同,有的书作者找不到了,没有获得网络出版权许可,就不能出网络版图书。”张社长进一步补充道。
此外,在数字出版问题上,张礼长认为很有必要对电子书的价值重新进行评估。他说,纸质书如果印数只有几千本,可能就会亏本,但电子书就算只有一本,也可以出版。针对现在很多编辑不愿意把图书转换成电子书推向网络,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到地面店的销售的情况,他解释说:“其实,我认为这两种销售形式应该是并行的,很多买书的人并不上网,而内容与纸质载体的结合,给人一种传统的感觉和审美,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传统出版还有生存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数字化进程的推动还表现在销售数字库的建设、编辑过程数字化、数字照排等其他方面。”
张社长还认为,网络杂志不能仅限于将杂志电子化,其内容应区别于纸质 杂志,网络杂志的信息要更新得更快。电子阅读方面,目前部分出版社的图书或期刊已经提供网上免费阅读,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提供免费阅读的通常都是一些不太好的书,而好的书出版社通常不会轻易提供免费阅读。比如汉王的一些电子书,经常会发现许多错误,做得比较粗糙。但是,目前做不好并不能代表数字化的未来不好,出版业今后发展是一定要往这个方向努力的。现在的青年人习惯于新媒体阅读,要影响青年人,就要结合青年的特点,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呈现内容。此外,在数字化的推进过程中,因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困难,传统出版社很难做到像盛大网络那样的程度。
谈到这里,张社长沉吟了片刻,然后义接着说道:“从内容提供者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是属于工具层面的,就像以前炒菜用石器、瓷器,后来用铁锅,现在用电磁炉一样,工具不同,但目的还是一样的,那就是要炒菜。因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现在人们的信息很多,需要分清对象,找好受众,让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需要的信息。出版社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机构之一。”
《青年文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981年创办的《青年文摘》,已经成为中青社的一个重要期刊品牌。张社长作为《青年文摘》的元老,曾长期主持和主抓刊物建设工作。当提到这本影响了改革开放后的数代青年的杂志,他的语气是自豪的,也是充满沉思的。
《青年文摘》创刊之初,通过在央视联合举办系列知识竞赛,在青年人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销量很快逾百万。张社长说,在多年的品牌维护和建设中,“内容为王”一直是中青社牢牢把握的核心要旨,并且切实地落实到每一篇文章的选择和编校上去。青年人的特点是兴趣广泛,活泼,动性大。根据这样的人群特点,选择文章时我们尽量做到多、短、精。原来每期摘40篇文章,现在改为60多篇。规定长的小说不能摘,且不得重摘录多篇同出处文章。
在谈及期刊“变”与“不变”的度如何把握时,张社长说:“最根本的是杂志的办刊宗旨不能变。像《青年文摘》‘做青年的良师益友、给他们的成长提供有益思想’等宗旨,这些不能变。而栏目、内容、表现形式则经常要变。当然,我们主张的是渐变,如体现在细节上,设计、插图要更精美,使用原创图片;做青年喜欢的样式,根据青年人的特点来生动表现阅读内容等,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年文摘》已经树立了有一定影响力的读者品牌,很多老读者成年成家之后,继续给孩子订这个杂志。这也许便是《青年文摘》能一直保持着一种正面积极的影响并且能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现在,中青社十分重视杂志编辑团队的年轻化建设问题,每年都从名牌学校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编辑队伍中来。目前,《青年文摘》编辑的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 《青年文摘》杂志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青年人,而青年人的阅读习惯受手机和互联网的影响最大,因此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也最大。张社长介绍说,目前中青社与腾讯等几个知名网站的读书频道均开展了系列合作,《青年文摘》每月大约有一两百万的点击率。
此外,尽管手机出版的盈利尚不明显,但为了抢占未来数字化发展的一席高地,《青年文摘》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了手机报。《青年文摘》手机报自2009年6月上线以来,部分省份的订户已达15万,这个销量在各类手机报中都算是比较好的了,今年社里定的目标是50万。《青年文摘》的手机报同样很精短,每期5千字左右,内容全部重新编排,每周发五次,每月十几万字,相当于一本纸质杂志的文字量。
“走出去”:不苛数量,但求质量
“走出去”方面,中青社一直给人一种拓荒者的形象,早在2007年就率先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分社。中青社的伦敦分社,采用国际通用的商业模式进行运作,目前主要开发比较受海外市场欢迎的艺术类读物,如摄影、风光等,并与国外经销商合作进行销售。此外,中青社还设有一个专门的制作团队,也邀请国外作者来参与选题策划和创作。
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气魄和眼光从何而来?张社长对“走出去”又有着什么样的判断和见解呢?
他跟我们介绍说:“开展‘走出去’工作,中青社的做法是不打算推进得太快,但要完全按国际模式进行,求质量和成效,而不是为了迎合某项政治号召来做这些事情。我们当初搞伦敦分社,也并不是哪个领导一时高兴下了命令,社里这样做是出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是一种自发性的商业行为。在选题已接轨好的题材才会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孔子、老子等介绍中国文化内涵的东西,外国人并不一定爱看,也看不懂。—个国家只有自己强大了,外国有了解你的需要,纯文化的东西才会有市场。这也是我们一直要求自己‘走出去’,实际却很难‘走出去’的—个关键原因。我们相信,自己做足了功夫,才有竞争优势。中青社在国际出版领域从来不是单纯追求数量,而是策划真正对路的图书,如跨界设计、园林、服饰等通用性强的内容题材。”
据报道,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青社的销售码洋是单社排行里最高的。其中,《中国》画册等图书在国外销了3万多册,这也充分证明了中青社的思路是可行的。
结束采访,我们深深为张景岩社长“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假话”的睿智和毫不张扬的风范所折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中青社未来的发展之路将走得更顺,更远。中青社这家有着60年辉煌历史的出版社,必将会为中国出版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在出版史上续写华章!
筚路蓝缕,岁月悠悠。60年来,这家直属于共青团中央的老牌出版社,在出版理念上一直坚守着“为青年服务、做青年人的良师益友”的理想和追求,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可贵的“青年人”蓬勃奋发的激情,既与时俱进又守正出新,出版了一大批贴近读者需求、观照社会发展潮流的优秀图书和期刊,锻造了金灿灿的“中青”品牌。
今年,适逢中国青年出版社建社60周年,为了了解这家被视作“中国青年一代精神导师”的出版机构的发展经验,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景岩。
60年峥嵘岁月: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中青社历久弥新的建社立社强社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是我们最渴盼了解的。在张社长的娓娓而谈中,我们获悉,1950年创社之初,除中央部委直属的几家出版社和各地的人民社之外,全国出版社的数量屈指可数。其中,以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的出版机构,中青社是唯一一家。建社后,出版社便策划和引进出版了一系列影响很大的、后来被誉为“红色经典”的系列图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红岩》、《红日》、《红旗谱》、《李白成》等,此外还出版了不少介绍外国科技知识的图书。这些图书的成功出版,奠定了中青社发展的基础。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图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做青年读物的出版社也不再限于中青社一家,很多人民社、文艺社等,都通过青年读物类图书来开拓市场。在谈及出版社定位和发展规划问题时,张社长指出:“中青社作为老牌的专业青年出版社,还是应该注重以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前文学是出版社的主要出版题材,因为文学是影响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现在在这个领域我们虽然因为其他出版社和民营策划公司的介入,影响力下降了。但是,我们转而下大力气去扩展青春、励志、修养、时尚类图书,使之成为主打品牌,也同样可以继续锻造好中青社的青年读物品牌。”
确实,在张礼长所提及的出版领域里,中青社这些年来做了许多新的尝试且颇有建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青社的IT类图书,在全国销售排名中排在机工社、清华大学社、电子社、邮电大学社之外的第五名,这对于非此科班专业的中青社而言是难能可贵的。艺术设计类图书则可以称得上是中青社最具特色和品牌知名度的类别。最近,根据开卷公司的统计,中青社在这一出版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一度排名第一。
无论图书、期刊,还是其他出版形式,中青社都始终遵循为青年服务这个方向和追求。培养、影响青年人,做青年人的良师益友,是中青社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
“总结出版社不断成长壮大的经验,我想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出版社在60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理念,紧跟历史流变,在时代大潮中坚守为青年服务的宗旨,厚积薄发,开拓进取。”张社长如足说。
或许,正因为对创新和坚守有着一种清醒的执著,这位对改制后的蜕变与飞跃、艰难与障碍有着更丰富感受的老牌大社掌门人,对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充满着睿智。据张社长介绍,今年是中青社全面推进改制的关键年份,社里计划在六七月份完成全部工作。我们了解到,跟其他出版社的情况一样,中青社的改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瓶颈如人事管理、老员工的安置问题等。同时,他还强调,改制使出版社更有灵活性了,兼并淘汰的步伐恐怕要比过去几十年都快。尤其是退出机制起作用之后,有些差的出版社会被淘汰出局,这意味着部分社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资源,包括选题、人才等。企业竞争会使有的出版社在管理、人才、作者等方面强大起来,形成优势竞争力。
在肯定改制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张社长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他指出,出版社按照企业机制的管理模式运营,价值与利益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会面临一些选择的困境,比如要社会效益,还是要经济效益?因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备的书当然好,但有利无害的书,出还是不出?是个问题。但是,作为出版人有一个最根本且必须遵守的原则是:有害无利的书,绝对不出;有利无害的书,可以尝试出。至于尺度如何把握。矛盾如何化解,遇到具体情况再说。
数字出版:换个炉灶炒新菜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结合,已经成为出版业当前及今后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张社长说,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对出版业冲击很大,报纸首当其冲,不少如《纽约时报》等极具影响力的报纸均停止了纸质出版而转战网络,数字出版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可低估。但是,纸质出版要完全过渡到数字出版,起码在中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他认为,纸质与数字这两种出版形态,彼此间是一种递进的嬗变关系,还是新的形态成长起来后慢慢吃掉旧的?以及这种新出版业态会造成什么影响,彼此间是消亡还是共存?现在都还说不好。
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中青社的数字化推进工作,不仅扎实而且富有成效。目前,刊物数字化领域,《青年文摘》、《中国青年》等刊物都有了电子杂志版本,与龙源期刊网合作六年来,上述期刊的点击和引用率在全国期刊中名列前茅。《青年文摘》还开通了手机报。走在了国内许多走市场的大刊的前列。为了让我们对此有直观的认识,张社长还用自己的手机向我们演示了手机报。接下来,中青社将进一步加快数字出版的发展步伐,如把所有图书都转成电子书,并跟新浪等知名网站开展合作,开展收费阅读业务。
“不过,我们社的数字出版工作总体上来说还是做得不够,在全国出版社里面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目前,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有的作者不肯签网络出版的合同,有的书作者找不到了,没有获得网络出版权许可,就不能出网络版图书。”张社长进一步补充道。
此外,在数字出版问题上,张礼长认为很有必要对电子书的价值重新进行评估。他说,纸质书如果印数只有几千本,可能就会亏本,但电子书就算只有一本,也可以出版。针对现在很多编辑不愿意把图书转换成电子书推向网络,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到地面店的销售的情况,他解释说:“其实,我认为这两种销售形式应该是并行的,很多买书的人并不上网,而内容与纸质载体的结合,给人一种传统的感觉和审美,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传统出版还有生存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数字化进程的推动还表现在销售数字库的建设、编辑过程数字化、数字照排等其他方面。”
张社长还认为,网络杂志不能仅限于将杂志电子化,其内容应区别于纸质 杂志,网络杂志的信息要更新得更快。电子阅读方面,目前部分出版社的图书或期刊已经提供网上免费阅读,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提供免费阅读的通常都是一些不太好的书,而好的书出版社通常不会轻易提供免费阅读。比如汉王的一些电子书,经常会发现许多错误,做得比较粗糙。但是,目前做不好并不能代表数字化的未来不好,出版业今后发展是一定要往这个方向努力的。现在的青年人习惯于新媒体阅读,要影响青年人,就要结合青年的特点,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呈现内容。此外,在数字化的推进过程中,因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困难,传统出版社很难做到像盛大网络那样的程度。
谈到这里,张社长沉吟了片刻,然后义接着说道:“从内容提供者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是属于工具层面的,就像以前炒菜用石器、瓷器,后来用铁锅,现在用电磁炉一样,工具不同,但目的还是一样的,那就是要炒菜。因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现在人们的信息很多,需要分清对象,找好受众,让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需要的信息。出版社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机构之一。”
《青年文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981年创办的《青年文摘》,已经成为中青社的一个重要期刊品牌。张社长作为《青年文摘》的元老,曾长期主持和主抓刊物建设工作。当提到这本影响了改革开放后的数代青年的杂志,他的语气是自豪的,也是充满沉思的。
《青年文摘》创刊之初,通过在央视联合举办系列知识竞赛,在青年人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销量很快逾百万。张社长说,在多年的品牌维护和建设中,“内容为王”一直是中青社牢牢把握的核心要旨,并且切实地落实到每一篇文章的选择和编校上去。青年人的特点是兴趣广泛,活泼,动性大。根据这样的人群特点,选择文章时我们尽量做到多、短、精。原来每期摘40篇文章,现在改为60多篇。规定长的小说不能摘,且不得重摘录多篇同出处文章。
在谈及期刊“变”与“不变”的度如何把握时,张社长说:“最根本的是杂志的办刊宗旨不能变。像《青年文摘》‘做青年的良师益友、给他们的成长提供有益思想’等宗旨,这些不能变。而栏目、内容、表现形式则经常要变。当然,我们主张的是渐变,如体现在细节上,设计、插图要更精美,使用原创图片;做青年喜欢的样式,根据青年人的特点来生动表现阅读内容等,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年文摘》已经树立了有一定影响力的读者品牌,很多老读者成年成家之后,继续给孩子订这个杂志。这也许便是《青年文摘》能一直保持着一种正面积极的影响并且能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现在,中青社十分重视杂志编辑团队的年轻化建设问题,每年都从名牌学校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编辑队伍中来。目前,《青年文摘》编辑的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 《青年文摘》杂志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青年人,而青年人的阅读习惯受手机和互联网的影响最大,因此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也最大。张社长介绍说,目前中青社与腾讯等几个知名网站的读书频道均开展了系列合作,《青年文摘》每月大约有一两百万的点击率。
此外,尽管手机出版的盈利尚不明显,但为了抢占未来数字化发展的一席高地,《青年文摘》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了手机报。《青年文摘》手机报自2009年6月上线以来,部分省份的订户已达15万,这个销量在各类手机报中都算是比较好的了,今年社里定的目标是50万。《青年文摘》的手机报同样很精短,每期5千字左右,内容全部重新编排,每周发五次,每月十几万字,相当于一本纸质杂志的文字量。
“走出去”:不苛数量,但求质量
“走出去”方面,中青社一直给人一种拓荒者的形象,早在2007年就率先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分社。中青社的伦敦分社,采用国际通用的商业模式进行运作,目前主要开发比较受海外市场欢迎的艺术类读物,如摄影、风光等,并与国外经销商合作进行销售。此外,中青社还设有一个专门的制作团队,也邀请国外作者来参与选题策划和创作。
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气魄和眼光从何而来?张社长对“走出去”又有着什么样的判断和见解呢?
他跟我们介绍说:“开展‘走出去’工作,中青社的做法是不打算推进得太快,但要完全按国际模式进行,求质量和成效,而不是为了迎合某项政治号召来做这些事情。我们当初搞伦敦分社,也并不是哪个领导一时高兴下了命令,社里这样做是出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是一种自发性的商业行为。在选题已接轨好的题材才会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孔子、老子等介绍中国文化内涵的东西,外国人并不一定爱看,也看不懂。—个国家只有自己强大了,外国有了解你的需要,纯文化的东西才会有市场。这也是我们一直要求自己‘走出去’,实际却很难‘走出去’的—个关键原因。我们相信,自己做足了功夫,才有竞争优势。中青社在国际出版领域从来不是单纯追求数量,而是策划真正对路的图书,如跨界设计、园林、服饰等通用性强的内容题材。”
据报道,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青社的销售码洋是单社排行里最高的。其中,《中国》画册等图书在国外销了3万多册,这也充分证明了中青社的思路是可行的。
结束采访,我们深深为张景岩社长“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假话”的睿智和毫不张扬的风范所折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中青社未来的发展之路将走得更顺,更远。中青社这家有着60年辉煌历史的出版社,必将会为中国出版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在出版史上续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