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活动中的评价环节是一个重要环节,既对儿童游戏的深化和适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儿童能力发展,提高游戏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角色游戏中,教師适切地对游戏进行评价,可推动幼儿想象、思维、言语能力以及情绪情感的发展,保证角色游戏的质量。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行为常见的问题,并从评价主体多维、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元等方面阐述对应的调控跟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评价行为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概述
1. 角色游戏的含义及特点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为主,借助真实性或替代性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的形式,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角色游戏有两大特点:其一,它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关。角色游戏不同于表演游戏,后者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而前者则是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角色游戏人物角色的设定、情节的开展、场景的布置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因此,角色游戏是幼儿现实生活在游戏中的再现。其二,它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幼儿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不会完全复制现实的生活,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运用想象和思维,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情景加以改造。这一改造是幼儿的再创造,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语言和想象能力均加以发展。
2. 角色游戏的价值
(1)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为了更好地完成游戏目标,必须与同伴共同协商游戏内容、情节发展、角色分配等问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幼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和完善,社会交往技能得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
(2)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均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幼儿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与感知。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了解不同角色的分工和职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幼儿在构思、发展游戏情节中其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言语能力均得到发展。
(3)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某一角色,就必须表现出与该角色相符合的行为,并根据角色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和规则意识得到发展。同时,幼儿还可以学习角色身上的各种优点,加强良好意志品质的锤炼。
3. 角色游戏评价的意义
良好的角色游戏一般具有开端良好、过程良好、结果良好、游戏愿望良好等特点。因此教师在对角色游戏进行指导评价时,要注意帮助幼儿选择良好的游戏主题,协助幼儿解决好角色分配问题。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注意游戏进展状况,帮助幼儿解决游戏难题。此外,教师还需把握好结束游戏的时机。多数情况下,最佳结束时机是幼儿的游戏兴趣尚未低落时。此时结束会使幼儿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可保持幼儿再游戏的意愿。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环节主要有两个重要功能:
一是通过有效评价,教师适时调节游戏开展状况,了解游戏过程中的得失,从而改正错误,保证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质量和有效性,以期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二是通过有效评价,教师可以总结积累经验,了解本次游戏是非得失,为后期的教学、科研做准备,有助于教师游戏指导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在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角色游戏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中,教师适切地组织游戏评价,可促进幼儿语言、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然而,在当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环节中,教师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许多教师抱怨在评价环节中幼儿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常是面对闹哄哄乱糟糟的局面草草收场,使得角色游戏评价成效甚微。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此总结为以下三点:
1. 评价主体以师为主,忽视幼儿本位
幼儿园教学倡导以幼儿为本位,游戏环节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将儿童本位思想贯穿于游戏的各个环节。而在多数角色游戏的实际评价环节,评价主体仍以教师为主,幼儿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俨然成为整个评价环节的指挥者和操控者,幼儿机械地回答问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也很难真正融入对游戏的思考中。
2. 评价内容流于表面,深刻性不足
在游戏评价环节,教师所提问题通常是表面性的问题,如教师会问“小朋友们今天玩的开心吗?”“今天都玩了什么?”“有没有不开心的事?”等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当孩子们的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结果相吻合,教师便会产生满足感,不再对该组幼儿进行继续提问,而是改问其他的问题或者将注意力投向其他游戏小组。当孩子们给出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不吻合时,教师也不会继续追问,反而会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在评语中,教师常指出错误,并提醒该组幼儿下次游戏活动中不可再犯。因此,教师的敏感度不够,评价理念不正确,便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这就使得角色游戏评价流于表面,内容肤浅,不能有效地提升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这样的角色游戏评价是不能到达预期效果的。
3. 评价组织机械,缺乏灵活性
角色游戏评价的组织形式一直是困扰幼儿教师的一大问题。经过反复提炼,当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环节基本形成了一套模式:游戏结束时放音乐放松幼儿情绪——幼儿伴随着音乐收拾活动现场并摆好队形坐定——待幼儿安静后教师开始提问。在惯用模式下,教师的思维被禁锢,形成依赖心理,于是评价组织模式无法被突破,评价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变通性。看似完整的流程,实则成为教师“偷工省事”的保护伞。这不仅阻碍了幼儿的发展,还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评价行为的改进策略 1.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主导,幼儿主体
现代性评价是一种提倡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更加关注幼儿的自我评价、幼儿之间的相互评价。因此,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评价,而应是以教师为主导,幼儿多方位参与的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让幼儿评价自己的游戏行为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教师可以用“你觉得今天扮演的角色成功吗?”“你在哪些方面有进步?”等问题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游戏行为并对其做出评价。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从不同层面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
同伴是幼儿交往的重要对象,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孩子互相评价同伴的游戏行为,能让孩子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懂得采纳别人的建议。例如,在“理发店”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店长评价一下几位理发师的行为:“你觉得她今天在游戏中什么地方表现得最好?”“你觉得他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他应该如何改呢?”因此,互评是一种取长补短的评价方式,它能让孩子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同时也接纳别人提出的意见,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以,教师评价应建立在幼儿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游戏环节进行梳理,准确把握角色游戏中的是非得失,通过问题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幼儿,让其自己挖掘游戏的深层意义。此外,也可以对幼儿没有提及却在游戏环节表现普遍的问题查漏补缺,或者对游戏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进步之处适时表扬,从而让他们获得自信,增加游戏情感。
2. 评价内容全面化——全面兼顾,深度挖掘
在评价环节,教师的评价内容不可浮于表面,应该涉及游戏的方方面面,兼顾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深度挖掘,充分发挥角色游戲的价值。
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角色意识。角色的设定和选择是角色游戏的灵魂,幼儿在游戏中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扮演角色、塑造角色。角色意识包括幼儿对角色的外在形象、言语、动作、社会地位和职业及与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建立的,需要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逐步培养。
其次,教师还需分析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的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关注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投入、使用情况及其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也是衡量游戏水平的一个方面,如有礼貌,遵守规则,爱护玩具,会整理物品等等。通过角色游戏的练习,提供良好的行为实践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
3. 评价方式多元化——开放思路,变通形式
评价模式的固化已经成为阻碍教师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被困在由其所设定的固有模式中,难以突破。因此,我们不妨尝试换些组织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角色游戏评价的有效性:
(1)提问评价法。即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方式。教师应该避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应平等地与幼儿对话,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2)谈话评价法。谈话评价法是以游戏环节中的某一元素为切入点,作为谈话主题,其特点是全体幼儿参与。教师通过循循善诱,以谈话的方式激起幼儿评价的欲望,增强评价效果的有效性。
(3)说唱评价法。即教师用一首幼儿熟悉的儿歌旋律重新填上歌词,在师幼对唱中展开游戏的评价。例如“哇哈哈”这首歌曲,教师唱:“我们的游戏真快乐,小朋友快快来分享,你也说呀他也讲呀,我们的游戏真快乐!”幼儿唱:“哇哈哈啊哇哈哈,我们的游戏真快乐。”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游戏的总结中,游戏评价的质量能有效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及时捕捉有用信息,适切性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成为游戏主体。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经验来推进游戏,有效地开展游戏评价,促使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思维、想象和言语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这样,才可能让游戏深入、自主地发展,成为孩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华爱华.论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J].幼儿教育,1991(7).
[2]曹中平.儿童游戏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3]梁周全,尚玉芳.幼儿游戏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4]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评价行为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概述
1. 角色游戏的含义及特点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为主,借助真实性或替代性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的形式,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角色游戏有两大特点:其一,它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关。角色游戏不同于表演游戏,后者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而前者则是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角色游戏人物角色的设定、情节的开展、场景的布置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因此,角色游戏是幼儿现实生活在游戏中的再现。其二,它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幼儿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不会完全复制现实的生活,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运用想象和思维,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情景加以改造。这一改造是幼儿的再创造,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语言和想象能力均加以发展。
2. 角色游戏的价值
(1)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为了更好地完成游戏目标,必须与同伴共同协商游戏内容、情节发展、角色分配等问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幼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和完善,社会交往技能得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
(2)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均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幼儿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与感知。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了解不同角色的分工和职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幼儿在构思、发展游戏情节中其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言语能力均得到发展。
(3)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某一角色,就必须表现出与该角色相符合的行为,并根据角色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和规则意识得到发展。同时,幼儿还可以学习角色身上的各种优点,加强良好意志品质的锤炼。
3. 角色游戏评价的意义
良好的角色游戏一般具有开端良好、过程良好、结果良好、游戏愿望良好等特点。因此教师在对角色游戏进行指导评价时,要注意帮助幼儿选择良好的游戏主题,协助幼儿解决好角色分配问题。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注意游戏进展状况,帮助幼儿解决游戏难题。此外,教师还需把握好结束游戏的时机。多数情况下,最佳结束时机是幼儿的游戏兴趣尚未低落时。此时结束会使幼儿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可保持幼儿再游戏的意愿。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环节主要有两个重要功能:
一是通过有效评价,教师适时调节游戏开展状况,了解游戏过程中的得失,从而改正错误,保证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质量和有效性,以期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二是通过有效评价,教师可以总结积累经验,了解本次游戏是非得失,为后期的教学、科研做准备,有助于教师游戏指导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在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角色游戏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中,教师适切地组织游戏评价,可促进幼儿语言、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然而,在当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环节中,教师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许多教师抱怨在评价环节中幼儿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常是面对闹哄哄乱糟糟的局面草草收场,使得角色游戏评价成效甚微。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此总结为以下三点:
1. 评价主体以师为主,忽视幼儿本位
幼儿园教学倡导以幼儿为本位,游戏环节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将儿童本位思想贯穿于游戏的各个环节。而在多数角色游戏的实际评价环节,评价主体仍以教师为主,幼儿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俨然成为整个评价环节的指挥者和操控者,幼儿机械地回答问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也很难真正融入对游戏的思考中。
2. 评价内容流于表面,深刻性不足
在游戏评价环节,教师所提问题通常是表面性的问题,如教师会问“小朋友们今天玩的开心吗?”“今天都玩了什么?”“有没有不开心的事?”等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当孩子们的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结果相吻合,教师便会产生满足感,不再对该组幼儿进行继续提问,而是改问其他的问题或者将注意力投向其他游戏小组。当孩子们给出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不吻合时,教师也不会继续追问,反而会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在评语中,教师常指出错误,并提醒该组幼儿下次游戏活动中不可再犯。因此,教师的敏感度不够,评价理念不正确,便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这就使得角色游戏评价流于表面,内容肤浅,不能有效地提升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这样的角色游戏评价是不能到达预期效果的。
3. 评价组织机械,缺乏灵活性
角色游戏评价的组织形式一直是困扰幼儿教师的一大问题。经过反复提炼,当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环节基本形成了一套模式:游戏结束时放音乐放松幼儿情绪——幼儿伴随着音乐收拾活动现场并摆好队形坐定——待幼儿安静后教师开始提问。在惯用模式下,教师的思维被禁锢,形成依赖心理,于是评价组织模式无法被突破,评价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变通性。看似完整的流程,实则成为教师“偷工省事”的保护伞。这不仅阻碍了幼儿的发展,还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评价行为的改进策略 1.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主导,幼儿主体
现代性评价是一种提倡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更加关注幼儿的自我评价、幼儿之间的相互评价。因此,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评价,而应是以教师为主导,幼儿多方位参与的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让幼儿评价自己的游戏行为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教师可以用“你觉得今天扮演的角色成功吗?”“你在哪些方面有进步?”等问题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游戏行为并对其做出评价。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从不同层面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
同伴是幼儿交往的重要对象,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孩子互相评价同伴的游戏行为,能让孩子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懂得采纳别人的建议。例如,在“理发店”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店长评价一下几位理发师的行为:“你觉得她今天在游戏中什么地方表现得最好?”“你觉得他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他应该如何改呢?”因此,互评是一种取长补短的评价方式,它能让孩子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同时也接纳别人提出的意见,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以,教师评价应建立在幼儿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游戏环节进行梳理,准确把握角色游戏中的是非得失,通过问题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幼儿,让其自己挖掘游戏的深层意义。此外,也可以对幼儿没有提及却在游戏环节表现普遍的问题查漏补缺,或者对游戏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进步之处适时表扬,从而让他们获得自信,增加游戏情感。
2. 评价内容全面化——全面兼顾,深度挖掘
在评价环节,教师的评价内容不可浮于表面,应该涉及游戏的方方面面,兼顾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深度挖掘,充分发挥角色游戲的价值。
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角色意识。角色的设定和选择是角色游戏的灵魂,幼儿在游戏中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扮演角色、塑造角色。角色意识包括幼儿对角色的外在形象、言语、动作、社会地位和职业及与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建立的,需要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逐步培养。
其次,教师还需分析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的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关注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投入、使用情况及其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也是衡量游戏水平的一个方面,如有礼貌,遵守规则,爱护玩具,会整理物品等等。通过角色游戏的练习,提供良好的行为实践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
3. 评价方式多元化——开放思路,变通形式
评价模式的固化已经成为阻碍教师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被困在由其所设定的固有模式中,难以突破。因此,我们不妨尝试换些组织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角色游戏评价的有效性:
(1)提问评价法。即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方式。教师应该避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应平等地与幼儿对话,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2)谈话评价法。谈话评价法是以游戏环节中的某一元素为切入点,作为谈话主题,其特点是全体幼儿参与。教师通过循循善诱,以谈话的方式激起幼儿评价的欲望,增强评价效果的有效性。
(3)说唱评价法。即教师用一首幼儿熟悉的儿歌旋律重新填上歌词,在师幼对唱中展开游戏的评价。例如“哇哈哈”这首歌曲,教师唱:“我们的游戏真快乐,小朋友快快来分享,你也说呀他也讲呀,我们的游戏真快乐!”幼儿唱:“哇哈哈啊哇哈哈,我们的游戏真快乐。”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游戏的总结中,游戏评价的质量能有效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及时捕捉有用信息,适切性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成为游戏主体。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经验来推进游戏,有效地开展游戏评价,促使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思维、想象和言语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这样,才可能让游戏深入、自主地发展,成为孩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华爱华.论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J].幼儿教育,1991(7).
[2]曹中平.儿童游戏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3]梁周全,尚玉芳.幼儿游戏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4]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