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间接证据”在贿赂案件中的应用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庭审判,认定案件事实主要是靠证据进行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案件发生后,因直接证据灭失或丧失获取时机,只能依靠间接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但是,因为间接证据只能认定案件的局部事实或个别情节,致使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成为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受贿案件由于行受贿的秘密性,以及受贿人高智商手段的掩盖和伪装,使查处此类案件难度大,且由于此类案件主要依靠行贿人的证言和受贿人的供述,极易受翻供、翻证的影响而难以定案。因此,在受贿案中充分收集间接证据,使证据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就显得更为复杂,也尤为重要。
  一、间接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同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是间接的。所谓“间接的”,是指任何一个间接证据,都只能从某一侧面证明案件的某一局部事实或个别情节,而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2)间接证据的证明方式必需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由于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种情况,证明和案件主要事实有关联的某一事实情节,所以在利用其定案时,就必须把案内的各个间接证据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证据体系,采用逻辑推断的方法来证明案件事实。(3)间接证据具有范围广、数量多、易收集等特点。案件的事实只有一种,即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被指控的犯罪,而刑事犯罪的个别情节和片段事实则有很多,这就决定了证明案件个别情节和片段事实的间接证据的具体表现形式非常繁多,决定证据中的各种证据来源都可能成为间接证据。
  二、受贿案件中采用间接证据的必要性
  受贿案件由于其自身存在以下特点,凸显出间接证据在认定其案件中的必要性:(1)证据形式单一。在受贿案件中,一般仅以行贿人证言和受贿人供述为主要证据形式,这是因为受贿案件在客观行为上仅表现为行贿人的“送”和受贿人的“收”,缺乏固定的现场、痕迹、物品、作案工具及可见的犯罪行为引起的各种危害结果。在物质形式上往往是以货币为主要对象,由于货币具有流通特点,难以确定其所有者。因此,受贿案件证据形式单一这个特点,决定了受贿案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搜查、审查、认定证据的难度。(2)取证难度大。在受贿案件中,证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行贿人事前一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求于受贿人,且往往是以小利换大利的收益人,他们在通常情况下碍于情面和自身的利益不愿作证。受贿案件中受贿人的亲朋好友这些知情人,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一般不肯作证。受贿行为的隐蔽性,使得受贿案件取证难成为一个重要特点。(3)证据易变化。受贿案件证据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往往会出现因某一证据发生变化,即由控告证据变为辩护证据,而使已经形成证明某人构成受贿罪的证明体系支离破碎,导致案件流产。常见的有:受贿人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作出了供述,因后怕而翻供,作出新的辩解,而这种辩解又不能被其他证据否定;主要证人(行贿人)原先作了证言,后因碍于情面或接受他人的教唆等原因,而否认了以前的证言等。(4)证据不完全。受贿案件的证明材料在搜集时很难全部取得,所要证明的对象虽有相关的部分证据证明,却不能有完全的证据证明。其主要原因是受贿案件在客观方面仅仅表现为行贿人为了获得利益而“送”和受贿人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以权换钱的“收”,这一送一收瞬间完成,没有留下相应的可视的痕迹物品。加之现阶段在侦查工作中秘密技侦手段没有得到重视和应用,因而对证据的证明几乎完全是靠证人证言和受贿人供述来进行,不可避免了相关证据难以取得。
  三、间接证据在受贿案件中的作用
  虽然我国刑事法律对证据的证明力没有作具体规定,并且刑诉法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但在司法实践中,直接证据一般比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大,其主要表现是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一般不能轻易认定其犯罪事实。然而事实表明,传统观念对于间接证据的轻视严重的束缚了其在定案过程中作用的方式、程度和效果,导致对一些直接证据缺失的案件,只能以疑案从无的方式草草结案。由此可见,在定案这一环节上,间接证据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相反,其独有的定案效用不亚于直接证据,这在直接证据不稳定的受贿案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笔者认为,间接证据在受贿案件中表现出以下两点作用。 (1)辅助定案的作用。即在直接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而由间接证据起辅助直接证据、支撑案情框架的作用。在辅助定案时,间接证据决非一般意义上的配角,与之相反,其重要地位与作用丝毫不逊与直接证据。因为一来间接证据此时不可或缺,舍此则有违“确实充分”的证据要求;二来间接证据除了证明案情外,对同案中的直接证据往往也能起到鉴别真伪并加以固定的作用。而这第二点对有效遏止当前受贿案件中常出现的翻供、翻证现象,具有很大的价值。(2)直接定案。即在直接证据缺乏的特定情形下,仅凭间接证据来认定犯罪事实,这样做,需要在充分的理解法律和获得确实充分的间接证据的前提下进行,毕竟在仅凭间接证据定案时,如同缺乏梁柱而单纯由砖瓦垒成的建筑,避免先天性的脆弱。但间接证据的生命力存在于彼此联系与整体融合之中。因此在审查每一间接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情性的同时,还应把握住:①各间接证据间彼此协同形成锁链;②该锁链足以锁住且只能锁住某一案件事实;③锁链的任何一环只须与影响定案的关键情节相对应,细枝末叶在所不问。只要办案人员把握住以上几点,间接证据的运用便尽在掌握之中。
  四、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实践中,许多受贿案成功的利用间接证据将犯罪嫌疑人定罪,对于拒不供认其受贿的犯罪事实,因此只能依靠间接证据定案,具体方法如下:
  (一)改变阅卷方略,严把证据审查关。一般案件阅卷中,往往重点审查认定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其他从简。对于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的受贿案件,可从审查发案的经过,查明案发原因,若是行贿方检举的,查明其检举的背景,行受贿双方是否有恩怨或矛盾,看有无陷害的可能,从而坚定指控其犯罪的信心。其次,仔细地梳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一点一滴地发现问题、破绽,对前后矛盾处一一标记,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并将证人证言之间,证人证言与嫌疑人的供述逐一对照,找出矛盾,以便确定提审、补充完善证据的思路。
  (二)调整讯问策略,把好提审关。一般案件,提审犯罪嫌疑人,常让其如实回答问题,问的多,听得少。而对拒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可利用其急于表白自己的心态,采取以听为主的讯问方法,从其口供中发现漏洞,辅之以必要的发问,从而掌握并固定其对有关问题的辩解,然后作有针对性的取证,以揭穿其谎言。
  (三)讲究证据收集及完善的策略,严把证据关。对于“一对一”的受贿案件,应注意全面收集案件中应该收集,也可能收集到的间接证据,特别是挖掘、收集相互吻合,构成锁链的间接证据,从而运用间接证据去印证行贿人证言,驳斥犯罪嫌疑人的狡辩。
  五、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比运用直接证据困难。因此运用间接证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
  1、每一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对每一个案件所涉及的诸如证人证言、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和现场勘查笔录等数量较多,关系复杂,真假并存的间接证据,都需要反复查证属实,分清真伪,以确定其真实性。
  2、每一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能够证明案件的某些事实或情节。3、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构成锁链。
  4、间接证据之间以及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互相衔接,互相印证,没有矛盾。在办案过程中,必须做到间接证据相互之间没有矛盾,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也没有矛盾。如果发现矛盾,就必须继续收集证据,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合理排除矛盾,查证清楚,确定其证明效力,否则,就不能勉强定案。
  5、间接证据所形成的证明体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正确的结论。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不仅要表明这一结论是有根据的,而且要表明其他任何结论都是不可能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具有不可动摇的证明力,从而雄辩地证明案件事实。
  
  (作者通讯地址: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其他文献
监督机制在职务犯罪预防机制中具有外力强制的特点,它关注的是权力运作的过程是否失真和结果是否异化,重点是地方党委换届后新领导班子。因此,深入探讨职务犯罪预防的机制,实践职务犯罪预防的有效战略,做好与职务犯罪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监督机制——由人为预防到制度制约  1、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把预防职务犯罪纳入法制轨道。惩治职务犯罪靠法制,预防职务犯罪也要靠法制,这也成
期刊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在这个体系中,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查处犯罪,惩治腐败的艰巨使命,其自身的廉政建设尤为重要,检察干警是否廉洁直接决定着检察队伍的战斗力。加强廉政建设,对于检察机关的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说,主要还应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只有发挥廉政教育的基础作用,夯实检察干警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检察干
期刊
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进行了较大修改,设立了专门的特别程序,进一步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对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结合目前检察工作实际,检察机关还需要在五个方面加以强化,以适应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殊要求。  一、强化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司法理念。新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各地对未成年刑事案件采取不尽一致的做法,有的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的却较为
期刊
司法改革是一个国家法制核心内容,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正案的重点直击“申诉难”、“执行难”两大司法顽疾,其与民事检察监督息息相关,本文拟从民事检察监督的角度来阐述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  一、《民事诉讼法》修改部分与民事检察密切相关内容  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由于法律所规定的内容过于笼统,使得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在
期刊
摘 要: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是检察机关将贿赂犯罪案中行贿人的名单收集、整理,建立行贿犯罪档案后,实行对外受理查询的一项工作,查询的结果是作为限制行贿人和相关单位从事某种领域工作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系统数据更新迟缓、制度规定有漏洞、档案内容录入不完整等问题,笔者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措施,以更为充分的发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  关键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问题;完善    行
期刊
摘 要:盗窃犯罪发案数量大,影响面广,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但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还容易引发暴力犯罪案件,造成人身伤亡,虽然盗窃本身并不具有暴力因素,但当盗窃作案被发觉、被追捕的时候,盗窃犯罪分子往往为抗拒抓捕、隐藏赃物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丧心病狂地杀伤或杀死他人以求脱逃,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本文主要介绍了盗窃罪的概念、中国古代盗窃罪的产生、成立及处罚
期刊
摘 要: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按照有关规定产生的人民监督员,代表人民群众,依照宪法赋予的权利,独立地对检察机关部分案件行使监督权的制度。并且贯彻“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体现宪法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的原则精神”。人民监督员是权利对权力的监督,属于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检察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在选任、管理
期刊
英国思想家罗素说过:“权力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掺和着私欲的成分,一部权力史,也就是权力扩张和权力制约的历史。”因此,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以及执行权等公权力的科学配置,是刑诉法制定和改革的一个重点。刑事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体现。所以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增加了诉讼监督的内容,扩展了诉讼监督的范围,丰富了诉讼监督的手段 ,明确了诉讼监督的效力,强化了诉讼监督的责任,
期刊
摘 要:今年进行了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设置了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检察机关进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基层检察机关建立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一些构想,同时谈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建设    刑事羁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控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严厉手段,今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设置了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基层检察院处在实施法律执行和法律监督一线,在履行
期刊
摘 要: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都是基于合同实施的行为,两者之间外观上十分相似,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上,往往容易混淆两者,使得很多的司法判决结果存在争议。再者,随着新《国家赔偿法》的出台,意味着,法律对行政机关必须坚持合法行政有了更为严格的价值追求。因此,对两者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把握两者的性质与具体特征,分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必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惩治违法、打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建立司法权威,推进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