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时不忘读书的习惯使他身上有一种温润和威严相融合的气质。他的声音洪亮却不失磁性,幽默的话语常引人深思,犀利的言辞也能让人打心底里涌出暖意,与众不同的魅力源于他对教育始终怀有的一颗赤子般澄澈的心。本期专访,我们一同走近晋中市教育局局长鹿建平。
中国德育:鹿局长您好。近年来,晋中市教育局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那么,在追寻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您对德育有着怎样的定位和谋划?
鹿建平:这个问题我不妨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回答。培养什么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方针在各个层面的落实还远远不够。德智体美,在我们的学校中真正落到实处的只有半个字——知,把智育简化成了知识教育,“智”指的是智慧,孩子在学校中不应该像容器一样被简单地灌注知识,而是应该体会到智慧的欢愉。体育是关乎健康的,而人的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长期以来,学校却把体育简单地理解为竞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是要让孩子们能够去懂得美、欣赏美、追求美,而我们有的老师对真善美的欣赏水平并不高。德育简单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学校德育工作却在“高度重视”声中被轻视、被忽视。德智体美,为什么把“德”放在第一位?蔡元培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可见,德育是方向,智育是基础,体育是保障,美育是境界。四个层面四件大事,目的是要实现“活力教育、魅力校园、智慧课堂、幸福师生”的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四个字丢了哪一个,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而其中德育尤为重要。
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市整体构建了富有晋中特色的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市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中国德育: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晋中市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请您介绍下晋中市序列化德育的成功经验。
鹿建平: 2011年5月,我市下发《晋中市教育局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的意见》,短短一年的时间,中小学序列化德育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我的体会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体系构建要科学。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也应遵循系统论原理,将其视为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工程,注意整个德育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要有个“序”,也就是层次性。因此,我市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在小学阶段侧重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初中阶段侧重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侧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开展公民素养教育,从而达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整体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推进措施要给力。我市在落实序列化德育方面坚持党政主导,注重顶层设计,强化保障措施,成立了全市德育工作领导组,市委副书记亲自担任组长,21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坚持“一条龙”推进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全市中小学德育序列化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市督查指导和考评激励各项德育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此外,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建立了内外衔接和分项实施机制,即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形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月月有重点、年年有侧重、整体有突破”的思路,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校,逐月考评,季度总结,年度表彰,有效地保证各项教育目标的落实。
可以说,科学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化的推进策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自然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国德育: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合理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理所当然的重要任务。然而,公民素养教育像晋中这样在全市中小学全面铺开的做法并不多见,请谈谈您的认识和理解。
鹿建平:这就要回到刚才我们谈到的人才培养问题。权威调查显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各个省区的状元很少有人成为某个领域最杰出的人才。如何来界定“人才”?与其在中小学阶段盲目地渲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倒不如把基础教育定位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如果我们基础教育给社会输送的都是合格的公民,那么人才就在其中。
为什么中小学要普遍开展公民素养教育?我认为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开展公民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如果你身处西方国家,一个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那里的公民素养较高,公共场所没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而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成功之处。
第二,公民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忠和孝,对皇帝、君主要忠,对父母和长辈要孝,但除此之外对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却比较少。所以说,公民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完善。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学校教育就是要“奠定学生的幸福人生,成就家长的美好愿望,输送社会合格公民,培养国家优秀人才”。校长和老师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是沉甸甸的,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期望,一肩挑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了这样的共识,那么公民素养教育就应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
第四,中国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开展公民教育。现在的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精神不振等很多社会问题都是源于公民素养的缺乏。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公共关怀的责任意识。因此,学校应该永远为社会文明做导向,而不是随波逐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应该开展公民素养教育。
从当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来看,公民教育主要应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由平等意识和独立人格;三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愿望、知识和能力。这些方面都做好了,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中国德育: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历来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晋中市教育局2012年的工作要点中也提出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在这方面,晋中市将采取哪些举措?
鹿建平:教师是学校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育人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教书育人;只会教书,不会育人;既不会教书,也不会育人。这种划分主要就是考虑到“德”和“艺”两方面的因素,而首要的是“德”。好多人问霍懋征老师:“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碰到调皮的学生,您会怎么对待?难道您就不生气?”她这样回答:“我当然生气,但我从来不会骂学生。一旦发现让我气恼的事情,我就倒上一杯水,放那儿,等它凉了,我慢慢地喝下去,喝下去我的气就消了,然后我再来处理这件事情。”媒体刊登过一些粗暴老师常说的话:你和某某简直不能比,一个天,一个地(比较式);我是管不了你了,叫你爸妈来(告状式);早晚要和你算账,毕业时再见(记账式);等等。这些话我也都听到过。所以,我建议老师教书育人,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理健康起来。“艺”的方面主要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我们从晋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制定了《晋中市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办法》和《晋中市中小学班主任“十二五”培训行动计划》,对班主任的师德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提出明确要求,希望通过培训实现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班会课程化和工作规范化。
要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示范引领这种软性的激励不可小觑,然而硬性的约束和监督同样不可或缺。因此,我市强化师德考核,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评价的首要内容,在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中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广泛地开展“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校长教师访家长”为内容的“三评一访”活动,发挥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监督作用,优化教育行风,目的就是培养一大批“教书育人楷模”,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职业幸福感,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中国德育: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我们的责任和良心会受到谴责,而且我们的学校也将不能称之为学校,我们的民族会没有希望”。在您看来,德育的规律是什么?如何才能按照德育的规律办事?
鹿建平:我认为德育的规律主要有三点:一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切拔苗助长或迟缓落后的教育措施和方法都将以失败告终。二是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学校教育需要解决好教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做好课堂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反思,为解决这些社会道德问题,教育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要改变现在的道德教育状态,学校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要从典范道德走向规范道德。过去我们讲的学雷锋属于典范道德,但这对解决现在的道德问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界定一些规则。典范道德靠觉悟,靠无私奉献,规范道德靠诚信,靠正直,靠自律,靠守法。二要从传统道德走向现代道德。传统道德主要靠礼教,靠等级制度管理人,管理事,管理国家,而我们倡导的道德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基础之上的现代道德。三要从英雄教育走向常人教育。我们不能再要求孩子做像董存瑞、刘胡兰这样远离他们生活的英雄,而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一个正常的人,过正常的生活。四要从政治教育走向做人教育。学校德育应该在“过度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之间强化和突出做人的教育。五要从经验德育走向科学德育。过去的教育靠经验,老师和父母怎么教我们,我们就怎么教孩子,现在农民都讲究科学种田,对孩子的教育更应该科学化。
可以说,我市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的构建就是上述思考的结果,这个事情做好了,功莫大焉。
责任编辑/南 丽
中国德育:鹿局长您好。近年来,晋中市教育局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那么,在追寻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您对德育有着怎样的定位和谋划?
鹿建平:这个问题我不妨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回答。培养什么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方针在各个层面的落实还远远不够。德智体美,在我们的学校中真正落到实处的只有半个字——知,把智育简化成了知识教育,“智”指的是智慧,孩子在学校中不应该像容器一样被简单地灌注知识,而是应该体会到智慧的欢愉。体育是关乎健康的,而人的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长期以来,学校却把体育简单地理解为竞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是要让孩子们能够去懂得美、欣赏美、追求美,而我们有的老师对真善美的欣赏水平并不高。德育简单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学校德育工作却在“高度重视”声中被轻视、被忽视。德智体美,为什么把“德”放在第一位?蔡元培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可见,德育是方向,智育是基础,体育是保障,美育是境界。四个层面四件大事,目的是要实现“活力教育、魅力校园、智慧课堂、幸福师生”的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四个字丢了哪一个,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而其中德育尤为重要。
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市整体构建了富有晋中特色的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市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中国德育: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晋中市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请您介绍下晋中市序列化德育的成功经验。
鹿建平: 2011年5月,我市下发《晋中市教育局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的意见》,短短一年的时间,中小学序列化德育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我的体会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体系构建要科学。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也应遵循系统论原理,将其视为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工程,注意整个德育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要有个“序”,也就是层次性。因此,我市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在小学阶段侧重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初中阶段侧重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侧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开展公民素养教育,从而达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整体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推进措施要给力。我市在落实序列化德育方面坚持党政主导,注重顶层设计,强化保障措施,成立了全市德育工作领导组,市委副书记亲自担任组长,21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坚持“一条龙”推进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全市中小学德育序列化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市督查指导和考评激励各项德育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此外,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建立了内外衔接和分项实施机制,即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形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月月有重点、年年有侧重、整体有突破”的思路,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校,逐月考评,季度总结,年度表彰,有效地保证各项教育目标的落实。
可以说,科学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化的推进策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自然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国德育: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合理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理所当然的重要任务。然而,公民素养教育像晋中这样在全市中小学全面铺开的做法并不多见,请谈谈您的认识和理解。
鹿建平:这就要回到刚才我们谈到的人才培养问题。权威调查显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各个省区的状元很少有人成为某个领域最杰出的人才。如何来界定“人才”?与其在中小学阶段盲目地渲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倒不如把基础教育定位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如果我们基础教育给社会输送的都是合格的公民,那么人才就在其中。
为什么中小学要普遍开展公民素养教育?我认为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开展公民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如果你身处西方国家,一个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那里的公民素养较高,公共场所没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而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成功之处。
第二,公民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忠和孝,对皇帝、君主要忠,对父母和长辈要孝,但除此之外对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却比较少。所以说,公民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完善。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学校教育就是要“奠定学生的幸福人生,成就家长的美好愿望,输送社会合格公民,培养国家优秀人才”。校长和老师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是沉甸甸的,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期望,一肩挑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了这样的共识,那么公民素养教育就应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
第四,中国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开展公民教育。现在的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精神不振等很多社会问题都是源于公民素养的缺乏。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公共关怀的责任意识。因此,学校应该永远为社会文明做导向,而不是随波逐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应该开展公民素养教育。
从当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来看,公民教育主要应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由平等意识和独立人格;三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愿望、知识和能力。这些方面都做好了,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中国德育: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历来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晋中市教育局2012年的工作要点中也提出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在这方面,晋中市将采取哪些举措?
鹿建平:教师是学校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育人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教书育人;只会教书,不会育人;既不会教书,也不会育人。这种划分主要就是考虑到“德”和“艺”两方面的因素,而首要的是“德”。好多人问霍懋征老师:“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碰到调皮的学生,您会怎么对待?难道您就不生气?”她这样回答:“我当然生气,但我从来不会骂学生。一旦发现让我气恼的事情,我就倒上一杯水,放那儿,等它凉了,我慢慢地喝下去,喝下去我的气就消了,然后我再来处理这件事情。”媒体刊登过一些粗暴老师常说的话:你和某某简直不能比,一个天,一个地(比较式);我是管不了你了,叫你爸妈来(告状式);早晚要和你算账,毕业时再见(记账式);等等。这些话我也都听到过。所以,我建议老师教书育人,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理健康起来。“艺”的方面主要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我们从晋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制定了《晋中市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办法》和《晋中市中小学班主任“十二五”培训行动计划》,对班主任的师德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提出明确要求,希望通过培训实现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班会课程化和工作规范化。
要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示范引领这种软性的激励不可小觑,然而硬性的约束和监督同样不可或缺。因此,我市强化师德考核,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评价的首要内容,在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中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广泛地开展“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校长教师访家长”为内容的“三评一访”活动,发挥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监督作用,优化教育行风,目的就是培养一大批“教书育人楷模”,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职业幸福感,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中国德育: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我们的责任和良心会受到谴责,而且我们的学校也将不能称之为学校,我们的民族会没有希望”。在您看来,德育的规律是什么?如何才能按照德育的规律办事?
鹿建平:我认为德育的规律主要有三点:一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切拔苗助长或迟缓落后的教育措施和方法都将以失败告终。二是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学校教育需要解决好教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做好课堂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反思,为解决这些社会道德问题,教育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要改变现在的道德教育状态,学校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要从典范道德走向规范道德。过去我们讲的学雷锋属于典范道德,但这对解决现在的道德问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界定一些规则。典范道德靠觉悟,靠无私奉献,规范道德靠诚信,靠正直,靠自律,靠守法。二要从传统道德走向现代道德。传统道德主要靠礼教,靠等级制度管理人,管理事,管理国家,而我们倡导的道德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基础之上的现代道德。三要从英雄教育走向常人教育。我们不能再要求孩子做像董存瑞、刘胡兰这样远离他们生活的英雄,而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一个正常的人,过正常的生活。四要从政治教育走向做人教育。学校德育应该在“过度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之间强化和突出做人的教育。五要从经验德育走向科学德育。过去的教育靠经验,老师和父母怎么教我们,我们就怎么教孩子,现在农民都讲究科学种田,对孩子的教育更应该科学化。
可以说,我市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的构建就是上述思考的结果,这个事情做好了,功莫大焉。
责任编辑/南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