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shengs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1997年以来,共见23例静滴茵栀黄注射液时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药疹15例,荨麻疹4例,药物性哮喘2例,轻度发热2例。
  例:患者,男,33岁,体重52kg。因“体检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2个月”,于2007年7月9日入院。无纳差、乏力、腹胀、尿黄等不适。查体:T36.3℃,P76次/分,R19次/分,BP120/70mmHg,精神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水肿,无蜘蛛痣、肝掌,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规整,心率96次/分,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既往“支气管哮喘”病史20年,现处于缓解期,既往对冷空气及煤烟味过敏。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ALT579U/L,AST399U/L,TBIL20.1μmol/L,GGT232U/L,ALP155U/L。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抗HCV(-)。
  入院后给予静滴10%GS 250ml 内加硫普罗宁针0.2g,10%GS250ml内加促肝细胞生长素针0.1g。入院第10日复查肝功能:ATL39U/L,AST52U/L,TBIL25.8μmol/L,DBIL10.9μmol/L,GGT396U/L。停用甘草酸二铵针,改用10%GS250ml内加茵栀黄针30ml。改用后首先滴注茵栀黄针,60滴/分。约5分钟后,患者诉全身无固定性皮肤瘙痒,躯干部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并向四肢发展。因瘙痒能忍受,继续静滴。约10分钟后皮疹增多,瘙痒程度加重。伴咽痛、胸闷。查体:口唇紫绀,双肺均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心率90次/分。停用茵栀黄针,更换输液线。立即给肌注扑尔敏针10mg,静注地塞米松针10mg,氧气吸入2L/分。约20分钟后胸闷缓解,咽痛消失,皮疹减少。3小时后双肺哮鸣音消失,皮疹消退,症状缓解。
  
  讨 论
  
  茵栀黄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肝炎具有肝胆湿热见症者。10年来我科对急性肝炎及肝硬化等总胆红素升高的356例患者,均用茵栀黄注射液进行退黄治疗。共有23例不良反应发生,与说明书所列不良反应基本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西医多从药物浓度、滴速、药物纯度及个人体质、年龄等方面查找原因。未见有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证型之间的关系。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辨别疾病的阴阳虚实寒热等性质,确定相应的治法及方药。中药注射液是依据中医成方提制而成,仍具有寒热温凉补泻等药性。而这也是中药注射液与西药的不同之處。茵栀黄注射液其医学理论是依据中药方剂茵陈蒿汤衍生而成。具有清肝利胆、解毒退黄作用。主要适用于阳黄证型中热大于湿者。从典型病例看,患者虽有总胆红素升高,但不具备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阳黄症状。查血淡红、苔薄日,脉缓,按中医辨证属于肝脾不调。采用茵栀黄注射液是药证不符,从表1中可以看出95.66%为药证不符。而不良反应的发生阴黄患者多见。因此要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规律,按中医证型选择用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才更具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明运.重视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中草药,2003,34(8):119-120.
  2 董艳琼,赵学功.茵栀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6(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7年50例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乳房外形保持良好。术后随访患者经24~72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期61.2个月, 45例生存,总生存率94.4%。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无放疗后合并症。乳房外观满意者占8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癌的疗效满意。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行阑尾一次性切除加脓肿引流,4例因阑尾无法找到而行坏死组织清除加脓肿引流,其中1例术后阑尾残端痿,经保守治疗21天治愈,余病例均一次性治愈。结论:阑尾一次性切除,保持引流通畅,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关键,大部分阑尾周围脓肿病人可获得一次性治愈。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胎盘粘连与产前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先兆流产的关系及对第3产程、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胎盘粘连15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无胎盘粘连1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就产前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先兆流产、第3产程、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前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先兆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盘粘连与产前
期刊
我院临床采用TJ骨水泥行颅骨成形术,得到满意效果,共行58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58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19~58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0例,坠落伤10例,钝器伤8例;去骨瓣后遗留颅骨缺损,缺损部位:颞骨、额颞、额骨,缺损面积最小3.0cm×4.0cm,最大面积8.0cm×8.5cm。治疗方法:①根据颅骨缺损的范围设计皮瓣切口,应遵
期刊
摘 要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人群(≥60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榆林市第一医院医院2000年5月~2007年5月间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共284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比较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岁)与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59岁)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60岁者48例(16.9%)。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痛、黏液脓血便、单纯血便、
期刊
摘 要 自拟功血汤重用生黄芪,辅以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静脉推注,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3例,结果痊愈38例,有效4例,无效1例。认为本症多因冲任受损气虚不能固摄所致。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西医结合    笔者6年来用自拟功血汤重用生黄芪辅以静脉推注西药治疗43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得较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为45~52岁之间农村妇女。主要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消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自拟方消炎汤(丹参、丹皮、赤芍、薏苡仁、桃仁、蒲公英、红藤、败酱草、泽泻、甘草);对照组55例,西药常规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4%,对照组为69.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
期刊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 体征和症状    资料与方法    2004年2月~2007年6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8例,2~3岁6例,~7岁40例,~12岁32 例;男41 例,女37例。起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2年。入选标准:①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病史;②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偶尔可在右下腹部扪及具有压痛的小结节样
期刊
关键词 产后便秘 穴位按摩 配合西医疗法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5月收治产后便秘患者62例,年龄21~35岁,平均28岁。其中56例排便间隔时间为2~3天,6例排便间隔时间为3~5天。均有粪便干燥,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平均时间为20±5分钟。62例患者均产后患病,患病时间3天~1年,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  治疗方法:①中医穴位按摩疗法:依次按摩中脘穴、下脘穴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支气管肺片癌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45~68岁,平均56岁。  临床主要症状﹑体症:咳嗽、咳痰7例,伴发热4例,伴咯血1例。  既往病史及并發症:合并肺内感染4例,既往患结核4例,糖尿病3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4例;常规痰检阴性;纤维支气管病变部位取样痰检,癌细胞阳性。  纤维支气管镜取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支气管肺泡癌(免疫组化)。  初诊4例X线平片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