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对于生活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吃饱穿暖的层面,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有所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许多领域的进步,同时对于许多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同样受到重视,由于历史上出现过经济不断增加,而环境逐渐恶化的事例。因此,当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则同样会引起注意。环境艺术日益受到重视,环境艺术的发展能够使身边的环境变得更加宜人,通过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够展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对于大学生环境艺术的专业培养,教育部门尤为重视。当今社会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十分的缺少,而社会需求却在逐步的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学必须进行结构性的转变。我国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对于环境艺术理论层面的探索,然而在工程实践方面却有所缺乏,这就使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工程实践中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我国的高职院校对于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育相对重视,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让同学们更好的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们的工程实践均进行自由发挥,并没有严谨的教学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实践效果,而且至今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教学应用。
【关键词】: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前言: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同样也引起了许多高校的关注。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许多学校开始加强对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各个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经验,有些高校与外国学校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我国高校在理论方面非常有成果,但是实践环节却较为薄弱,完善相应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对环境艺术人才的全面培养。但是我国的环境艺术工程教学还不完善,许多内容都是初次实验。工程教学是由一系列实践活动构成的教学体系,主要目的是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主要的教学思路虽然清晰,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过程却非常繁杂。由于初次尝试,在制作工程实践教学时往往会从无从下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这就使工程实践教学变得非常困难。但是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工程实践教学计划必须制定并实施,从而供学生们进行学习。本文将对环境与艺术工程实践方法作出相应的研究。
一、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式
提及教育,总是有许多的话题,我国教学方式多以理论教学为重点。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不断的灌输理论知识,满堂灌式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虽然现在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始采用多样化课堂的教学方法,但依旧存在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课堂。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并非只仅仅学会了理论就可以。我国不断地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学生不但要熟悉掌握所学的知识理论,还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创新出新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生没有创新灵感,其原因是没有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理论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中,体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由此可见,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求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们的能力。
2.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内容
构建体系内容首先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基础阶段,专业实践阶段与综合创新阶段,按照其内容与难度逐步递增的原则,引领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所谓的基础阶段,就是指学生要侧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对于理论的把握,必须要准确。由于后续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所以一定要真正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为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打好基础。在第二阶段的实践中,主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这个阶段的实践并不是让学生自由发挥,而是由老师指导完成,提倡师徒学习型模式,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使学生的工程实践更加的专业化。这个阶段主要强调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老师起主要指导作用,引领学生不断的通过实践获取经验,学生也应该虚心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第三阶段为综合创新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工作,真正在社会中感受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工程实践教学在初步构建后,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持续性与系统性。这就需要分别在硬件与软件上不断强化。在教学工具与教学设备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进先进教学仪器。在软件方面则需要强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专业性,优化教学方法。
二、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办已经近十年之久,国家对此专业也尤为重视,国家力求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的优化。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一门专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环境艺术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环境艺术教学依旧存在问题。因此,对于环境艺术教学要进行彻底地改革,在过去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那么在现在改革方向中就应该强化教学的现代化发展理念,使环境艺术教学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含有现代化元素,成为21世纪的新课堂。
2.网络平台的运用
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教学传授理论知识,利用网络现代化技术进行模拟演练,使学生们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也使得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育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可以模拟现实场景供学生体验。利用鼠标与键盘的操作,使学生体验在实践中如何处理问题,网络平台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板块进行教学。网络平台在授课后会将相应的文件与模拟实际场景自动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文件的阅读与学习,完成工程模拟实践。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结束后,学生们同样能够通过交流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经验。网络平台教学不仅体现了教学的现代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的学习途径。环境艺术设计面对的是人们的生活生存空间,对于这一专业的要求往往会追求艺术美感,环境艺术专业与许多的专业都相互联系,如工程构图、美感设计、艺术工艺等,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在工程实践教学中也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不同的设计展,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开拓眼界,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结束语:优美的生活环境不仅能够展示一个地方的人文情怀,而且能够使一个地方和谐安乐,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与游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艺术如同美容师一样,对我们的环境进行改善与美化,使环境更加的宜人。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改革环境艺术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体制,加强实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参考文献:
[1]谭杰. 产学结合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环艺专业景观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以《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课程为例[J]. 设计,2016,(11):104-106.
[2]谭晖. 以空间思维创意为核心的环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 装饰,2016,(05):92-93.
[3]许慧.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环艺毕业设计教学研究[J]. 装饰,2014,(06):112-113.
[4]张超,江星,倪蕾,张榕泉.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教学组织中的运用——以环艺景观专业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3,(15):117-119.
【关键词】: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前言: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同样也引起了许多高校的关注。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许多学校开始加强对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各个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经验,有些高校与外国学校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我国高校在理论方面非常有成果,但是实践环节却较为薄弱,完善相应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对环境艺术人才的全面培养。但是我国的环境艺术工程教学还不完善,许多内容都是初次实验。工程教学是由一系列实践活动构成的教学体系,主要目的是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主要的教学思路虽然清晰,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过程却非常繁杂。由于初次尝试,在制作工程实践教学时往往会从无从下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这就使工程实践教学变得非常困难。但是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工程实践教学计划必须制定并实施,从而供学生们进行学习。本文将对环境与艺术工程实践方法作出相应的研究。
一、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式
提及教育,总是有许多的话题,我国教学方式多以理论教学为重点。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不断的灌输理论知识,满堂灌式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虽然现在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始采用多样化课堂的教学方法,但依旧存在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课堂。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并非只仅仅学会了理论就可以。我国不断地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学生不但要熟悉掌握所学的知识理论,还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创新出新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生没有创新灵感,其原因是没有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理论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中,体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由此可见,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求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们的能力。
2.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内容
构建体系内容首先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基础阶段,专业实践阶段与综合创新阶段,按照其内容与难度逐步递增的原则,引领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所谓的基础阶段,就是指学生要侧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对于理论的把握,必须要准确。由于后续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所以一定要真正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为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打好基础。在第二阶段的实践中,主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这个阶段的实践并不是让学生自由发挥,而是由老师指导完成,提倡师徒学习型模式,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使学生的工程实践更加的专业化。这个阶段主要强调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老师起主要指导作用,引领学生不断的通过实践获取经验,学生也应该虚心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第三阶段为综合创新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工作,真正在社会中感受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工程实践教学在初步构建后,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持续性与系统性。这就需要分别在硬件与软件上不断强化。在教学工具与教学设备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进先进教学仪器。在软件方面则需要强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专业性,优化教学方法。
二、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办已经近十年之久,国家对此专业也尤为重视,国家力求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的优化。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一门专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环境艺术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环境艺术教学依旧存在问题。因此,对于环境艺术教学要进行彻底地改革,在过去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那么在现在改革方向中就应该强化教学的现代化发展理念,使环境艺术教学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含有现代化元素,成为21世纪的新课堂。
2.网络平台的运用
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教学传授理论知识,利用网络现代化技术进行模拟演练,使学生们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也使得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环境艺术工程实践教育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可以模拟现实场景供学生体验。利用鼠标与键盘的操作,使学生体验在实践中如何处理问题,网络平台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板块进行教学。网络平台在授课后会将相应的文件与模拟实际场景自动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文件的阅读与学习,完成工程模拟实践。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结束后,学生们同样能够通过交流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经验。网络平台教学不仅体现了教学的现代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的学习途径。环境艺术设计面对的是人们的生活生存空间,对于这一专业的要求往往会追求艺术美感,环境艺术专业与许多的专业都相互联系,如工程构图、美感设计、艺术工艺等,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在工程实践教学中也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不同的设计展,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开拓眼界,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结束语:优美的生活环境不仅能够展示一个地方的人文情怀,而且能够使一个地方和谐安乐,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与游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艺术如同美容师一样,对我们的环境进行改善与美化,使环境更加的宜人。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改革环境艺术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体制,加强实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参考文献:
[1]谭杰. 产学结合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环艺专业景观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以《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课程为例[J]. 设计,2016,(11):104-106.
[2]谭晖. 以空间思维创意为核心的环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 装饰,2016,(05):92-93.
[3]许慧.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环艺毕业设计教学研究[J]. 装饰,2014,(06):112-113.
[4]张超,江星,倪蕾,张榕泉.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教学组织中的运用——以环艺景观专业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3,(1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