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债务谁埋单祥子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q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患上精神分裂症,父亲竟然撒手不管。年迈的爷爷接管亲情,成为孩子的守护神,为此垫付了数万元医疗费、生活费。谁来为这笔“亲情债务”埋单?孩子的父亲作出了拒绝的回答。为了孙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爷爷无奈中将孩子的父亲告上法院,诉请其偿还自己因无因管理而支付的数万元医疗、生活费用。
  接管亲情是无因管理还是法律义务?这笔亲情债务究竟该由谁来埋单?湖南省会同县法院给了人们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
  
  精神分裂的少年渴盼关怀
  
  时间回溯到1995年8月的一天。这一天,对居住在会同县城的刘老一家人来说是个不平静的日子。一向温馨祥和的刘家突然像炸翻了锅般躁动起来,而这一切,源自刘老15岁的孙子小刘。小刘原本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深得老师和父母喜爱。但这一天,他一反常态,无缘无故地大吵大闹,饭桌被他掀翻在地,连平时爱不释手的书本也被他撕得粉碎。刘老忙将孙子的父母喊来,一家人好一番折腾,才让小刘的情绪渐渐平稳。不料,几天后,小刘的状况又多次反复。“孙子是不是疯了……”一个巨大的问号闪过刘老的脑海。
  小刘的父亲刘某工作繁忙,便由刘老带着孙子小刘来到怀化市精神病医院诊治。诊断结果:小刘千真万确地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刘老毫不犹豫地为孙子办理了住院手续,积极为孙子治疗。20天后,小刘的病情渐趋稳定,刘老支付医疗费后,带着孙子回到了家中。
  小刘患了精神分裂症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四处扩散,周围熟悉他的人纷纷对他避而远之。特别是曾经视他为掌上明珠的父亲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使小刘深深地陷入孤独和寂寞之中。
  
  年迈的爷爷成为亲情大使
  
  当小刘的父亲退避三舍的时候,年迈的刘老担当起本应由小刘父母承担的义务。小刘走出校园,离开父母,来到了爷爷身边。刘老对孙子患上精神分裂症以后,没有嫌弃,将更多的关怀,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孙子身上。
  然而,爷爷无微不至的关怀不能治愈孙子的精神分裂症,1998年4月的一天,小刘的病复发了。刘老又一次将孙子送进了医院。小刘接受2个多月的治疗后,他的病情才基本稳定。60多天的时间里,是刘老陪伴照顾着孙子,用无私的亲情慰藉孙子。本来应当充当“主力军”的刘某再一次当了逃兵。他虽然也到医院探望了几次,但每一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对儿子的医疗费不闻不问。
  出院之后,小刘依然与爷爷生活在一起。刘老充当着这个家庭的亲情大使,以无私的关爱传递着亲情,以家的温馨抚慰孙子遭受生理创伤的心灵。刘老愿为孙子付出爱心,但精神上的负担太累。更使他担忧的是儿子刘某的态度,自从孙子患上精神分裂症后,儿子似乎对孙子愈来愈冷淡了。假若自己先孙子而去,小刘由谁来照顾?
  担忧归担忧,刘老仍然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孙子。2000年、2001年、2002年,小刘的病先后三次复发,每次都是刘老和老伴把孙子送到医院,每次都是刘老亲自护理,每次都是刘老支付医疗费,每次都是刘老将孙子接回家中。而刘某夫妇呢?到医院探视小刘的次数有规律地减少,对亲情的付出越来越吝啬了……
  
  谁来为亲情债务埋单
  
  当时光流逝到2004年时,刘老65岁了,他照顾小刘已近10年。10年来,他在孙子身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年老体衰的他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在小刘又一次住进医院的时候,刘老把儿子唤到跟前,商量着说道:“儿子啊,小刘的病又复发了,这次住院可能需要几千元的医疗费。我年老体衰,照顾小刘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你把这次的住院费用付了吧。”然而,刘某依然故我,这笔医疗费还是由刘老埋单。
  将孙子接回家中,刘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10年来,他已为小刘支付2万余元医疗费,仅有的一点积蓄全部花在了孙子身上,如果孙子的病情再有什么反复,没有经济能力的他将如何应对?端着铁饭碗的刘某经济上的吝啬和情感上的淡漠让他失望,让他心寒,更不敢想的是,如果自己先孙子而去,孙子的境况将会如何?“得想个办法”。他决定召开一个家庭会议,解决孙子的抚养和医治问题。
  “小刘患病10来年了,这10年的时间里我已花了2万余元医疗费,将来的费用还是个未知数。我年事已高,这些费用你们看怎么处理?”刘老停顿下来,看了看老伴和几个儿子儿媳。见大家都低着头不吭声,刘老发话道:“儿子,你是孩子的父亲,你先说说。”
  “小刘是我的儿子,也是您的孙子,这些费用我们都有义务承担。过去的费用,就不要再分出个子丑寅卯来了,以免伤了感情。今后的事情,届时再商量着办理。”刘某不愿为那2万元债务埋单,就是对今后的治疗问题,他也不愿作出只言片语的承诺。
  刘老对刘某的态度很不满意,他要求将那2万元医疗费用归到刘某账下,但被刘某以不容商量的回答拒绝了。家庭会议最终不欢而散。
  此后,刘老又多次找刘某讨要其垫付的医疗费用,但每次都无功而返。2005年初,无奈的刘老只得运用法律手段,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请求法庭判令刘某偿还其对小刘无因管理而垫付的医疗费、生活费共计27000元,并承担案件诉讼费用。
  
  接管亲情不是法律义务
  
  2005年7月,在会同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这起亲情案件时,刘某向法庭陈述了自己的答辩意见。他辩称,刘老对小刘的抚养照顾是履行一个祖父母对孙子女的职责,这种职责不仅仅是道德上的,也是法律上的。因此,原告认为其对小刘的照顾是无因管理的,因而应由被告为医疗生活费用埋单的理由不能成立,请求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刘老的诉讼请求。
  围绕原告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还是履行法律义务,原被告双方唇枪舌箭,互不相让,庭审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鉴于案件的特殊性,主审法官进行了耐心的调解,但终因双方分歧太大,调解未能成功。
  合同县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第28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据此可知,在被告刘某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原告刘老对于其孙子小刘并无抚养的法定义务;原被告之间并未形成该抚养义务由被告转移给原告的协定,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属无因管理。原告刘老对小刘的抚养医治构成无因管理,作为管理人的刘老有权要求对事务负有管理职责的被告刘某承担其实施管理行为时产生的相应费用。据此,会同县法院判令被告刘某偿还原告刘老因无因管理而垫付的医疗费、生活费27000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对刘某不履行抚养义务的行为,依法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该案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责编/文波
其他文献
新余复市后,在市委、市政府两幢办公大楼广场的中心位置,伫立着一尊硕大的老黄牛雕像,雕像的基座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孺子牛”。我路过时总要多看几眼,有时甚至驻足凝望。凝望中眼前总会出现父亲的背影。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两眼渐渐模糊,泪水止不住流下来……   1923年11月,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3岁时,祖父便因病去世,我的叔叔和姑姑那时还很小,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便落在父亲肩上。耕田、种地、挑水
期刊
老年人再婚本是一件好事,可以互相照料,摆脱孤独,消除寂寞。正确处理好双方关系,使生活过得美满幸福,自身得以延年益寿。因此,如何处理好再婚后的相互关系,各自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双方敏感的问题,应该有所“忌讳”。     忌将新伴比旧伴     老年人再婚后,就应以互敬为本,互爱为基石,共同建起美满幸福的家庭,不要把新伴与旧伴相比。要特别注意,不要当着新老伴的面过分夸奖过去的老伴,而贬责新老伴。否则,
期刊
大雁飞回南方去了,它驮来的春风和阳光已长成沉甸甸的果实,被季节装订成芬芳画册似系列连续剧,一集一集在大地播映。   ——大雁飞回南方去了,羽翅剪开蓝天的身影。全小村的人都来送你了,在田头在竹篱小门前仰首翘望,乡情将目光拉长再拉长。   秋天是农家喜气洋洋的日子,肩上扛的背上驮的还有牛车和拖拉机装的,全是金黄的玉米、高粱和谷子。一路上鞭儿甩山歌唱,小村被唱成一幅画了。房前屋后串串辣椒,嘴儿尖尖个头大
期刊
一家五口,生活拮据,真会真心收留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面对杨水根、万国兰夫妻俩的热情,郑龙夫心存疑虑。突遭变故,女主人离婚别家,出外谋生;不久男主人又暴病身亡。他们留下的三个年幼孩子无人照料,面临分散寄养;大势已去,是重新浪迹天涯,无牵无挂?还是毅然留下,尽力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落难的安徽硬汉郑龙夫选择了后者。一晃十余年,这个别样人家生机勃发,而郑龙夫已年迈体衰,面对孙辈鞍前马后的服侍,想到自己
期刊
受《老友》杂志委托,和潘际銮院士电话联系采访时,他告诉记者他还没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希望我先看看有关材料,并应我的要求推荐了一篇题为《八十岁的“青年”潘际銮》的文章。在南昌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上的接触对他有了较多的了解后,我感到潘院士根本不像耄耋老人,而是我国科研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与我在《老友》上已报道过的陈述彭、彭迪、柳斌、孙希岳等一样,是江西这块人杰地灵的红土地上升起的耀眼明
期刊
陈寅恪在晚年(外一首)   ○程维     他荒凉的额上   思想密布:一部如此的大书   被巨手打开   又被荆棘遮掩     我们怎样才能接近   在陡立的精神上攀援     他失明的眼睛   无法看见却能透彻彼岸   历史的现在时   在光芒不能抵达的地方   也从未中断       他的著作如此丰盈   而生命只遗剩水残山     谁说天才在我们中间   他的内心早已把我们区分     如
期刊
江苏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苏南有小桥流水及风光旖旎的太湖,苏中有集山水与历史于一体的六朝古都——南京,苏北有汉文化集中表现地——徐州和融山、海、岛、泉于一体的连云港。  除了这些久负盛名的景致以外,还有一条旅游新干线,那就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位于黄海之中的前三岛。所谓“前三岛”,是分布在连云港东北海面的平山岛、达山岛和车牛山岛三个小岛的统称。前三岛是连云港市的天然门户,总面积0.32平方公里,附近海域水
期刊
一副结实的身板,和善的脸庞溢出憨厚,炯炯有神的眸子透着执着,说起话来饶有趣味,走起路来矫健有力,这就是赣州市章贡区定居台胞许祥清先生。   近日,笔者对许先生进行了走访。今年73岁的许先生,1948年随军到了台湾,1961年因病退役,从此单身一人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孤独生活。在两岸尚未相通的年代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最使他魂萦梦绕的依然是故乡的老母、哥哥、嫂嫂。直到1987年底,台湾当局宣布对大
期刊
垂钓者经常遇到、又为之着急的问题,就是鱼不咬钩。要解开这个“谜”,得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水中缺氧     钓者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闷热的夏天或雷雨到来之前,成群结队的白鲢、胖头浮在水面,伸头张嘴呼吸。此时,即使是将上等钓饵送到鱼儿嘴边,它们也不会问津。这就是水中缺氧的征兆。白鲢、胖头对缺氧敏感,鲫鱼不够敏感,鲤鱼介于二者之间。研究表明,水中溶氧量有1%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鱼类的
期刊
走进邓家光老先生的家,满眼是梅,画桌上、墙壁上、地上全是他的梅花画稿。邓家光仿佛生活在梅花丛中一般。   邓家光今年83岁,早年就读于江西立风艺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师从胡献雅、彭友善、关山月等国画名家。起初,他画山水、画花鸟,后来改为主攻“岁寒三友”的梅花。他对梅花情有独钟,全部的精力和笔墨,都用之于梅。他用10年时间,画了100幅梅花画。面对“百梅画”,我们充满疑惑地问邓家光:“艺海茫茫,为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