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意料之外的伤害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
  童剑倩#副主任医师
  童剑倩#宫外孕
  急诊室的故事
  一天晚上,救护车送来一名脸色苍白、神志模糊的女患者。家属称,患者姓张,32岁,一个月前用早早孕验出“双杠”(怀孕)。在家人和朋友的建议下,她暂停工作回家保胎。在保胎过程中,偶尔出现褐色白带,未引起重视。在停经快7周时,患者突发剧烈腹痛,在家中还晕厥一次。经检查,该患者被诊断为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经紧急手术后,才转危为安。
  医生的话:宫外孕是一种非正常妊娠,医学上称之为异位妊娠,是导致孕早期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妊娠时,受精卵沿输卵管一路游走,同时自身不断分裂,到达子宫后,在子宫壁着床。如果受精卵到处“乱走”,在子宫腔以外,如输卵管、卵巢、腹腔、阔韧带、宫颈等地方“安营扎寨”,就发生了宫外孕。简而言之,宫外孕就是“种子种错了地方”,受精卵在不该着床的位置“生根发芽”。
  紧急而凶险的宫外孕
  宫外孕是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为1%~2%,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个“急”字。患者多因阴道出血、下腹部剧烈疼痛急诊就医。此时,患者很有可能存在腹腔内大出血,一旦抢救不及时,就会有性命之忧。
  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输卵管狭窄、壁薄,无法充分扩张,不能适应孕卵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生破裂,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内出血,引起孕妇休克,甚至死亡。
  尽管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早期诊断宫外孕已经成为可能。医生可以通过B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检测等手段,在未发生严重后果之前,提前做出准确判断,及时干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孕妇还是会因为不愿意在孕早期接受检查而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警惕宫外孕“信号”
  在怀孕初期,孕妇可以通过一些异常迹象来自行鉴别是否存在宫外孕。比如阴道出血,不论是宫外孕,还是先兆流产,出现阴道流血往往都预示着妊娠出了问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出现腹部疼痛,尤其是一侧下腹隐痛或阵发性痉挛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无力等症状,那么宫外孕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患者应立即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即便没有特殊状况,孕妇也应在停经6~8周左右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是否正常妊娠。
  及早干预,将伤害降到最低
  一旦确诊为宫外孕,患者也不必惊慌。目前,治疗宫外孕技术已十分成熟。如果血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水平不是很高、胚胎较小,且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可以采用保守治疗,通过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杀死胚胎。尽管MTX是化疗药物,但由于使用的剂量较小,对人体伤害不大。
  手术治疗分两种:一种是微创的腹腔镜手术。以输卵管型宫外孕为例,如果胚胎较小且输卵管尚未破裂,医生会根据HCG水平及孕妇的情况,通过腹腔镜手术,将胚胎或残留组织取出,并根据损伤情况及生育要求,酌情切除或保留输卵管。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一般术后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另二种是开腹手术,主要用于出血严重或者胚胎过大者,此时以挽救生命为第一原则。术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输卵管的取舍。
  特别提醒:
  虽然宫外孕来势汹汹,但如果能早期干预,就能将伤害降至最低。越早发现宫外孕的“蛛丝马迹”,越早接受正规治疗,预后越佳。有宫外孕病史的女性,在再次怀孕前,应在做好系统、全面的检查和准备,以免再次发生宫外孕。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乙肝肝硬化目前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患者只要选择正规医院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抓住抗病毒治疗这一关键环节、保持肝脏血流量及对症处理,病情完全可以稳定,甚至肝硬化可以得到逆转。但不少病人急病乱投医,盲目救治,只会加重病情,增加后期治疗的难度——  从“祖传秘方”到“基因疗法”  现在,发达的网络已成为不法之徒兜售各种“祖传秘方”的便捷途径。在南方某市一家区级医院,曾有一个宣称治疗乙
生活实例  65岁男性,一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医院抢救成功,医生在其闭塞的冠状动脉内放置了支架。出院后,患者逐渐出现稍活动后气急、乏力、心悸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室射血分数(即EF值)为30%(正常时应>50%),医生建议其植入心脏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但患者因多种原因拒绝了。一个月前,该患者在讲话时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呼吸停止,
孩子是否“缺钙”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热点,孩子各种各样的表现都被有意无意地指向与“缺钙”有关。孩子枕秃、肋骨外翻,孩子睡觉不安稳、出汗多,甚至孩子胃口差、长不高都会被认为是“缺钙”引起的。补钙粉、吃钙片也成了不少孩子的日常“功课””之一。然而,孩子真的“缺钙”,真的需要补钙吗?  判断缺钙与否:尚无可靠方法  要搞清孩子是否“缺钙”还真不容易。虽然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如何便捷、准确地判断人体的钙营养
你是否发现自己腿上出现如蚯蚓状的青筋,皮肤颜色呈浅褐色或出现湿疹,站立时下肢酸胀或疼痛不适?那你也许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先别着急,静脉曲张分轻重,治疗也不同,请细看下文“对号入座”。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与病情对上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徐欣  下肢静脉曲张病变局限于下肢浅静脉者,病变范围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多数病变发生在大隐静脉,成年男性及成年女性出现大隐静脉曲张的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疾病,实则不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2014年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5.5%,高血压患者数约2.7亿。  人到中年,切勿忽视高血压  由于工作紧张、繁忙,生活节奏快,体育锻炼时间少,以及发胖等原因,导致高血压在中年人群的发病率呈快速增加态势。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多见,第一次发现高血
主任 周彩存(教授)  距媒体报道第一例肺癌至今已100余年,在这100年间,肺癌已经从“不引人注意”的疾病,变成了癌症病人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死因调查结果显示:从城乡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来看,肺癌已取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肺癌在过去30年增加了4倍多,升幅最大。目前,我国每年有近50万肺癌新发
专家简介  高鸿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心理行为发育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委员。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治,特别对多动症、孤独症、不明原因躯体症状的诊断处理具有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周三下午  生活实例  爱的错位  皓皓父母都只有初中文化,因忙于经营企业,父母把他送进了当地最好的小学,晚上住老师家。父母认为老师文化
回望近一年来整形诊室的患者,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位名叫玉梅(化名)的姑娘。因为我觉得,她应该是所有患者的楷模,甚至是我们所有人生活态度的楷模。  她,为了年轻而来  玉梅74年生,就诊时近40岁。在这个年龄段来就诊的患者,他们的诉求大同小异,几乎都是为了看起来年轻一些。  “我太阳穴太窄,眼窝塌陷,颧骨太高,嘴巴有点突出,显得很憔悴,你看有没有方法改善?”我仔细端详玉梅,坦率地说,她有一张很周正
生活实例:    张妈妈患糖尿病8年,每天按时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得还不错。可是近一年来,张妈妈发现降糖药的疗效越来越差,3种药联用,血糖依然控制不好。医生建议张妈妈用胰岛素,但她有顾虑:打针太麻烦,弄不好还会发生低血糖……  林伯伯患糖尿病10年,由于血糖控制得不好,医生建议他改用胰岛素。林伯伯一口回绝:胰岛素一旦用上,就再也撤不下来了,我还是多吃点口服药吧!  医生的话:在西方发达国家,接近1
2017年9月初,网友@卡卡Prancil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因颅内动脉瘤破裂,突发脑出血,被下病危的经历,成为了热门话题。微博内容:“9月1号晚上,和朋友聚餐吃饭,浪完回家,玩完手机一点半睡觉。2号中午被楼上的噪音吵醒,心烦意乱,猛得一起床。那一瞬间,我感觉脖子剧烈地疼痛。因为一直有点颈椎病,我以为是颈椎不好,结果不到3秒钟,我的后脑勺突然间像针扎一样一阵阵痛,伴随而来的是后脑内部一阵暖意。那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