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到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长时期、结构调整、前期刺激等,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新要求。本片文章向我们阐述关于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领略研究。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节约节约用地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7-0078-01
引言
近年来,各地采取措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土地粗放利用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建设用地低效闲置现象仍较普遍。一边是人多地少,一边是国土开发空间饱和、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何化解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是摆在各地国土部门面前的一道共同难题。为了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
1.土地资源管理背景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依赖土地外延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土地粗放利用和配置效率不高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改变。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以及用地再开发的重大意义,在新的发展阶段持续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快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2.1 控制增量,要以减少新增用地规模为目标,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红线,强化规划管控,优化计划配置,严格用地标准;盘活存量,要持续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利用,持续加大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
2.2 优化结构,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全域整治,大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严格考核,要严格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价,建立产业用地考核体系,开展省级模范县评选考核。
2.3 强化创新,要强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3.严格用地规模管控
3.1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利用模式创新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土地供应的硬约束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总体控制下,根据建设用地需求和利用状况以及上级下达的年度用地指标,制定全县建设用地计划,分类分区域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等计划指标;严格控制城镇工矿的人均用地规模,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引导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效控制城镇工矿用地的无序和过度扩张。
3.2 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对用地供应计划、签订用地合同、批复用地许可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控制,对于环节实施全面掌握,将项目部分进行监管。同时,还要保障集体建设用地正常使用,统筹运用乡村规划编制、盘活空闲用地。
3.3 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率先压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應总量中的比重,制定促进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有效利用的政策。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制定工业用地等各类存量用地回购和转让政策,建立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激励机制。
4.优化开发利用格局
4.1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通过土地规划的刚性约束和调控,首先是从严控制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遏制建设用地的过快膨胀和低效使用,适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比例,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用地,合理安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新产业项目用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集聚效益,提升节约集约化水平。其次是着力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实施城乡增减挂钩工作,不断缩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比例,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的比重,为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地新空间,促进土地高效利用。三是对废弃工矿等布局分散零乱、闲置低效使用的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利用,增加优质耕地,优化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节约使用土地资源。
4.2 加强产业与用地的空间协同
强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统筹各业各类用地,重点保障与区域资源环境和发展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用地,合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用地,引导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完善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严禁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提供用地,促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企业兼并重组。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产业向卫星城疏散,强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商贸、现代服务等功能,提高城市土地产业支撑能力。
4.3 合理调整建设用地比例结构
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相适应,引导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调整,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增加生态用地;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必需的建设用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合理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加大农村空闲、闲置和低效用地整治。同时,将推动人口过多、房价过高的特大城市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将鼓励原依法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依法依约转让用于住房开发建设,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政策性住房,合理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加大农村空闲、闲置和低效用地整治。
5.加强评价监管宣传
5.1 全面清查城乡建设用地情况
各地可根据需要开展补充调查,为充分利用各类闲置、低效和未利用土地及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提供详实的建设用地基础数据。
5.2 加强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及执法督察
结合城市用地建设、环境改善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更加深入、精细地推进增减挂钩工作。要严格控制成本,围绕“拆旧、拆副、拆闲、拆破”做文章,增强算账意识,把握好标准和尺度。要强化质量管理,围绕规定时间节点“房屋拆除、树木清理、垃圾清运、土地平整、沟渠路配套”五个到位,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质量控制,进一步加强用地节约集约化发展。
5.3 创新技术,加强监管
一是创新批后监管。建立工业项目“一张图”,一户一档登记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和生产经营等情况,实施“红黄绿”三色预警,促进企业自主提高用地效率。二是创新执法举措。
5.4 增减挂钩
该项工作是当前一项重点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督查考核,确保纵深推进。
5.5 实施节约集约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国土、规划、中队、供电、供水等部门参加联席会议审批制度,将涉及节约集约用地重大事项和农民建房管理纳入联席会议审批决策范围。对于已批未供工业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都将上报市规委会审批。农民建房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建房向集镇、中心村、大自然村集聚建设,以增减挂钩项目为支撑,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努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总结
根据上述情况来看,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主要职责。部机关各司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及相关单位要结合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分工和推进时限,确保指导意见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参考文献
[1] 张姬玄;杨明娜;浅谈如何进行节约集约用地方案实施[J].山东大学2016年月(02-90).
[2] 杨姗姗;王慧杰;杨军;浅析“三旧改造”对重庆节约集约用地的影[J].?2017(10-70).
[3] 曹辉;杨俊毅;姜文会;浅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方案实行[J].山东大学2016(03-67).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节约节约用地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7-0078-01
引言
近年来,各地采取措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土地粗放利用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建设用地低效闲置现象仍较普遍。一边是人多地少,一边是国土开发空间饱和、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何化解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是摆在各地国土部门面前的一道共同难题。为了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
1.土地资源管理背景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依赖土地外延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土地粗放利用和配置效率不高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改变。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以及用地再开发的重大意义,在新的发展阶段持续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快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2.1 控制增量,要以减少新增用地规模为目标,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红线,强化规划管控,优化计划配置,严格用地标准;盘活存量,要持续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利用,持续加大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
2.2 优化结构,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全域整治,大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严格考核,要严格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价,建立产业用地考核体系,开展省级模范县评选考核。
2.3 强化创新,要强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3.严格用地规模管控
3.1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利用模式创新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土地供应的硬约束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总体控制下,根据建设用地需求和利用状况以及上级下达的年度用地指标,制定全县建设用地计划,分类分区域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等计划指标;严格控制城镇工矿的人均用地规模,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引导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效控制城镇工矿用地的无序和过度扩张。
3.2 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对用地供应计划、签订用地合同、批复用地许可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控制,对于环节实施全面掌握,将项目部分进行监管。同时,还要保障集体建设用地正常使用,统筹运用乡村规划编制、盘活空闲用地。
3.3 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率先压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應总量中的比重,制定促进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有效利用的政策。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制定工业用地等各类存量用地回购和转让政策,建立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激励机制。
4.优化开发利用格局
4.1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通过土地规划的刚性约束和调控,首先是从严控制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遏制建设用地的过快膨胀和低效使用,适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比例,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用地,合理安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新产业项目用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集聚效益,提升节约集约化水平。其次是着力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实施城乡增减挂钩工作,不断缩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比例,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的比重,为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地新空间,促进土地高效利用。三是对废弃工矿等布局分散零乱、闲置低效使用的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利用,增加优质耕地,优化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节约使用土地资源。
4.2 加强产业与用地的空间协同
强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统筹各业各类用地,重点保障与区域资源环境和发展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用地,合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用地,引导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完善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严禁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提供用地,促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企业兼并重组。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产业向卫星城疏散,强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商贸、现代服务等功能,提高城市土地产业支撑能力。
4.3 合理调整建设用地比例结构
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相适应,引导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调整,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增加生态用地;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必需的建设用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合理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加大农村空闲、闲置和低效用地整治。同时,将推动人口过多、房价过高的特大城市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将鼓励原依法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依法依约转让用于住房开发建设,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政策性住房,合理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加大农村空闲、闲置和低效用地整治。
5.加强评价监管宣传
5.1 全面清查城乡建设用地情况
各地可根据需要开展补充调查,为充分利用各类闲置、低效和未利用土地及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提供详实的建设用地基础数据。
5.2 加强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及执法督察
结合城市用地建设、环境改善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更加深入、精细地推进增减挂钩工作。要严格控制成本,围绕“拆旧、拆副、拆闲、拆破”做文章,增强算账意识,把握好标准和尺度。要强化质量管理,围绕规定时间节点“房屋拆除、树木清理、垃圾清运、土地平整、沟渠路配套”五个到位,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质量控制,进一步加强用地节约集约化发展。
5.3 创新技术,加强监管
一是创新批后监管。建立工业项目“一张图”,一户一档登记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和生产经营等情况,实施“红黄绿”三色预警,促进企业自主提高用地效率。二是创新执法举措。
5.4 增减挂钩
该项工作是当前一项重点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督查考核,确保纵深推进。
5.5 实施节约集约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国土、规划、中队、供电、供水等部门参加联席会议审批制度,将涉及节约集约用地重大事项和农民建房管理纳入联席会议审批决策范围。对于已批未供工业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都将上报市规委会审批。农民建房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建房向集镇、中心村、大自然村集聚建设,以增减挂钩项目为支撑,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努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总结
根据上述情况来看,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主要职责。部机关各司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及相关单位要结合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分工和推进时限,确保指导意见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参考文献
[1] 张姬玄;杨明娜;浅谈如何进行节约集约用地方案实施[J].山东大学2016年月(02-90).
[2] 杨姗姗;王慧杰;杨军;浅析“三旧改造”对重庆节约集约用地的影[J].?2017(10-70).
[3] 曹辉;杨俊毅;姜文会;浅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方案实行[J].山东大学2016(03-67).